马新刚
- 作品数:10 被引量:40H指数:4
- 供职机构:淄博市妇幼保健院更多>>
- 发文基金:淄博市科学技术发展计划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基于有限元模型的经阴道分娩产妇子宫瘢痕处最大应力分析被引量:4
- 2018年
- 目的:基于有限元模型分析分娩时产妇子宫瘢痕处的应力情况,用以判断分娩方式。方法: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建立子宫的三维简化模型,在有限元软件ANSYS workbench中设置子宫前壁上、下段和子宫瘢痕厚度以及宫内压力,计算子宫瘢痕处的应力,判断经阴道分娩子宫破裂的风险。结果与结论:通过ANSYS workbench得到了分娩时子宫应力分布图,最大应力位于子宫瘢痕处。固定子宫前壁上段厚度为10. 0 mm,当子宫前壁下段和子宫瘢痕厚度从1. 0 mm逐渐增至6. 0 mm时,子宫瘢痕处受到的最大应力逐渐减小。当子宫瘢痕厚度小于3. 0 mm时,经阴道分娩时子宫瘢痕处的最大应力大于此处的抗拉强度,此时不建议顺产。固定子宫瘢痕厚度为3. 0 mm,当子宫前壁上段厚度在4. 5~10. 0 mm时选择顺产比较安全;子宫瘢痕处应力随着子宫前壁上段厚度的增加先减小后增大,当子宫前壁上段厚度达7. 0 mm时瘢痕处的应力达到最小值。
- 王贤达贺磊马新刚董瑞春孟颜颜
- 关键词:瘢痕子宫阴道试产重复剖宫产子宫破裂
- 针灸治疗脾虚型中重度持续性变应性鼻炎的临床效果探究被引量:4
- 2021年
- 目的:探究针灸结合地氯雷他定治疗脾虚型中重度持续性变应性鼻炎(AR)的疗效,以及对病人血清血小板活化因子(PAF)、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和辅助型T细胞1(Th1)/辅助性T细胞2(Th2)的影响。方法:将60例脾虚型中重度持续性AR病人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2组均进行健康教育,对照组30例给予地氯雷他定片治疗,观察组30例给予地氯雷他定片联合针灸治疗,2组疗程均为4周。比较2组疗效,观察比较2组病人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鼻结膜炎病人生活质量问答卷(RQLQ)评分变化,并检测比较2组病人治疗前后血清PAF、TGF-β、干扰素-γ(IFN-γ)、白细胞介素-1(IL-1)、IL-4、IL-13、IL-35水平变化。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00%(P<0.05)。治疗后,2组中医证候各项评分及总分降低(P<0.01),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1);2组VAS评分和RQLQ评分均降低(P<0.01),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1);2组血清PAF、IL-4、IL-13、IL-35含量均降低(P<0.01),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1);2组血清TGF-β、IFN-γ、IL-1含量均升高(P<0.01),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针灸联合氯雷他定治疗脾虚型中重度持续性AR,疗效显著,能够显著改善病人鼻部症状,提高生活质量,作用机制与调节PAF、TGF-β水平以及Th1/Th2平衡有关。
- 马新刚马新刚李志帅谢坤
- 关键词:变应性鼻炎针灸疗法氯雷他定
- 罗哌卡因复合布托啡诺硬膜外自控分娩镇痛效果及对母婴的影响被引量:15
- 2013年
- 目的观察0.1%罗哌卡因复合布托啡诺硬膜外自控镇痛用于分娩镇痛的效果,及其对母婴的影响。方法将自愿要求分娩镇痛的初产妇300例随机分成Ⅰ、Ⅱ、Ⅲ组各100例,分别采用0.1%罗哌卡因、0.1%罗哌卡因复合0.03 mg/mL布托啡诺、0.1%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0.4μg/mL实施膜外自控镇痛。于镇痛前和镇痛后10、30 min、宫口开全时行视觉模拟评分(VAS)和运动神经阻滞分级(改良Bromage分级法),记录镇痛起效时间、镇痛药用量、镇痛不良反应、镇痛满意度、产程时间、生命体征、分娩方式、产后出血量、新生儿Apgar评分情况。结果与镇痛前比较,三组镇痛期间VAS分值均降低(P均<0.05);Ⅱ组与Ⅰ、Ⅲ组比较,镇痛起效时间明显加快(P均<0.055);Ⅱ、Ⅲ组与Ⅰ组比较,PCA有效次数减少(P均<0.05),VAS分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镇痛期间催产素使用率、产后出血量、产程、剖宫产率和器械助产率、新生儿产后1、5 min Apgar评分比较,P均>0.05。结论 0.1%罗哌卡因复合布托啡诺硬膜外自控镇痛用于分娩镇痛安全、有效、不良反应少。
- 马新刚徐翠兰薛明喜
- 关键词:罗哌卡因布托啡诺硬膜外镇痛自控镇痛分娩
- 右美托咪定通过调节MALAT1/miR-126-5p/HMGB1轴减轻肝缺血/再灌注损伤被引量:3
- 2021年
- 本文旨在探究右美托咪定(dexmedetomidine,Dex)在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hepatic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HIRI)过程中的作用及其机制。将人正常肝细胞(HL-7702细胞)在低氧条件下培养24 h,再在复氧条件下培养12 h,用实时定量PCR(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q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长链非编码RNA MALAT1、microRNA-126-5p(miR-126-5p)和高迁移率族蛋白-1(high mobility group box-1,HMGB1)的表达水平。用生物信息学预测方法和双荧光素酶基因报告实验分析miR-126-5p与MALAT1、HMGB1的靶向关系。用试剂盒分别检测细胞培养液中活性氧(reactiveoxygenspecies,ROS)、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和ATP的水平。结果显示,Dex能显著降低HL-7702细胞HIRI后培养液中ROS和MDA的水平,提高ATP的水平。HIRI可上调细胞MALAT1和HMGB1的表达,下调miR-126-5p的表达,而Dex可逆转HIRI的上述作用。Dex可抑制HIRI诱导的细胞凋亡,而过表达MALAT1可逆转Dex的抑制作用,上调miR-126-5p表达水平可恢复Dex的此作用。以上结果提示,Dex可通过调节MALAT1/miR-126-5p/HMGB1轴在HIRI中发挥保护作用。
- 马新刚刘叶薛明喜
- 关键词:肝缺血再灌注损伤高迁移率族蛋白-1
- 瘢痕子宫破裂影响因素的有限元分析被引量:3
- 2018年
- 目的:以往对瘢痕子宫能否经阴分娩的研究主要是通过超声评估.本研究应用有限元法分析瘢痕厚度、瘢痕长度和材料特性对瘢痕子宫受力的影响,探讨瘢痕子宫经阴分娩时的破裂预警.方法:应用SOLIDWORKS建立足月瘢痕子宫的三维模型,对该模型进行ANSYS仿真分析并验证.结果:在宫缩过程中,厚度越小瘢痕处应力越大越易破裂;以3 mm作为子宫前壁厚度的边界值,若测量厚度大于界值可以考虑经阴分娩,反之易发生子宫破裂应选择剖宫产;在施加同一内压下,瘢痕越长,瘢痕所受应力越大,子宫越易破裂;杨氏模量太小或者太大,都导致瘢痕所受应力增大.结论:经敏感性分析得出瘢痕厚度对子宫破裂影响最大,瘢痕长度和材料特性影响较小.基于ANSYS仿真分析以一种新的角度研究了瘢痕子宫破裂的影响因素,为瘢痕子宫能否选择经阴分娩提供客观分析方法和临床指导.
- 孟颜颜贺磊马新刚董瑞春王贤达
- 关键词:杨氏模量有限元分析
- 静脉靶控亚全麻加小剂量低浓度利多卡因局麻在乳腺肿瘤前期手术的应用
- 2010年
- 目的探讨静脉靶控亚全麻加小剂量低浓度利多卡因局麻在中乳腺肿瘤前期手术中的作用。方法将2008年10月至2009年5月收治的122例乳腺肿瘤前期手术患者随机分为3组,Ⅰ组为丙泊酚、舒芬太尼、咪达唑仑联合静脉用药,靶控亚全麻辅以0.25%利多卡因局麻;Ⅱ组行1.3%~1.5%利多卡因硬膜外麻醉;Ⅲ组行0.5%~0.1%利多卡因局麻。分别对前期手术麻醉优良率、总有效率、局麻药用量及后期手术全麻药(丙泊酚、瑞芬太尼)用量进行比较。结果Ⅰ组镇静、镇痛效果确切、安全、简便易行,麻醉效果优良率明显高于Ⅱ组、Ⅲ组(P<0.05);而麻醉无效率、局麻药用量、后期手术全麻药(丙泊酚、瑞芬太尼)用量皆明显低于Ⅱ组、Ⅲ组(P<0.05)。结论静脉靶控亚全麻加小剂量低浓度利多卡因局麻为乳腺肿瘤前期手术提供了一种更加确切有效、安全平稳、简便易行的麻醉新方法,填补了乳腺肿瘤前期手术麻醉的空白,值得推广。
- 许立国薛明喜靖刚马新刚
- 关键词:乳腺肿瘤
- 右美托咪定应用于小儿腹腔镜疝气手术对苏醒期躁动最佳剂量的影响研究被引量:5
- 2020年
- 目的探讨小儿入室前应用右美托咪定对缓解术前紧张情绪及术后苏醒期躁动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在本院全身麻醉吸入七氟醚诱导下行腹腔镜疝气手术的患儿9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三组,各30例。七氟烷麻醉诱导前30 min,Ⅰ组、Ⅱ组、Ⅲ组分别予以右美托咪定1μg/kg、2μg/kg及3μg/kg经鼻雾化给药,记录进入手术室时(Ta)、手术开始时(Tb)和手术结束时(Tc)3个时间点的HR、MAP和SPO2;记录患儿麻醉时间、手术时间、苏醒时间和停留恢复室时间;记录患儿进入PACU后即刻(Td)、10 min(Te)、20 min(Tf)的躁动评分、镇痛评分及镇静评分。结果三组患儿术中血流动力学相对平稳,Tb和Tc时,Ⅱ组和Ⅲ组HR、MAP与同组Ta时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三组患儿手术时间、麻醉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Ⅲ组患儿停留恢复室时间、苏醒时间均高于Ⅰ、Ⅱ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Ⅱ、Ⅲ组Tf时SAS躁动、镇静、镇痛评分与Ⅰ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同组间Te、Tf时SAS躁动、镇静评分与Td时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同组间Tf时镇痛评分与Td、Te时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Ⅱ组较Ⅰ组、Ⅲ组在小儿腹腔镜疝气手术应用中剂量较为合理,能够有效降低术后小儿苏醒期躁动,且不影响苏醒时间。
- 马新刚薛明喜
- 关键词:七氟烷小儿苏醒期躁动
- 瑞马唑仑在剖宫产术中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后的应用效果分析
- 2024年
- 目的探讨瑞马唑仑在剖宫产术中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后的应用效果。方法简单随机选取2023年3—9月山东省淄博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剖宫产术中宫缩乏力者8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在使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过程中,观察组给予缩宫素后立即静脉推注瑞马唑仑,对照组静脉给予曲马多注射液。比较两组使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后生命体征参数的变化,统计两组新生儿Ap-gar评分和使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平均动脉压高于对照组,心率和呼吸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出生即刻和生后5 min,两组新生儿Apgar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5%低于对照组的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07,P<0.05)。结论瑞马唑仑可提高在使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过程中产妇生命体征平稳,并减少不良反应。
- 怀其亮马新刚
- 关键词:剖宫产卡前列素氨丁三醇
- 利用有限元分析预警经阴道分娩瘢痕子宫破裂风险被引量:4
- 2021年
- 目的应用有限元法分析瘢痕子宫受力与瘢痕厚度及位置的关系,研究瘢痕子宫破裂风险因素。方法首先基于孕期为40周孕妇子宫尺寸应用Solid Works建立瘢痕厚度和位置可变的子宫三维模型,然后在ANSYS软件中设置宫内压力,压力范围为4.83~23.9 k Pa,计算子宫受力。结果在宫缩过程中,最大应力位于子宫瘢痕处,瘢痕厚度低于3 mm子宫所受最大应力大于子宫抗拉强度;以3 mm作为子宫下体厚度界限,若测量厚度小于3 mm,子宫破裂应立即选择剖宫产,反之可以选择经阴分娩;当瘢痕厚度为3.0 mm时,子宫所受最大应力随着与子宫底距离的增加先减小后增大,在距离子宫底295 mm时子宫瘢痕处的应力最小;瘢痕距离子宫底为285~305 mm时,瘢痕所受极限应力小于其抗拉强度,选择顺产比较安全。结论基于ANSYS有限元分析研究瘢痕子宫破裂风险因素,分析结果与临床资料相符,为临床中分娩方式的选择提供分析方法和理论指导。
- 马新刚于迎春孟颜颜贺磊
- 关键词:瘢痕子宫切口位置有限元分析
- 腹横肌平面阻滞对小儿疝气手术中血流动力学、循环指标及苏醒期躁动的影响被引量:2
- 2023年
- 目的探讨腹横肌平面阻滞对小儿疝气手术中血流动力学、循环指标及苏醒期躁动的影响。方法方便选取2021年1月—2022年6月淄博市妇幼保健院麻醉科收治的114例疝气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方法分为对照组及腹横肌平面阻滞(transversus abdominis plane block,TAPB)组,各57例,对照组采用喉罩全身麻醉,TAPB组在全身麻醉下进行腹横肌平面阻滞。观察两组患儿血流动力学及循环指标、苏醒期躁动评分(PAED)、东大略儿童医院疼痛评分(CHEOPS)。结果与对照组相比,TAPB组T1及T2时PaO_(2)水平(233.40±52.20)mmHg、(240.05±54.03)mmHg均升高,PaCO_(2)水平(40.52±8.38)mmHg、(42.51±9.30)mmHg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110、4.027、3.846、3.687,P<0.05);与对照组相比,TAPB组T1、T2及T3时MAP降低,T2时SBP降低,T3时DBP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TAPB组各时间点苏醒躁动评分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TAPB组患儿术后6、24 h的CHEOPS的评分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横肌平面阻滞可减少小儿疝气术中血流波动,并显著改善PaO_(2)及PaCO_(2)水平,在降低术后患儿苏醒躁动的同时发挥较强的镇痛作用。
- 赵琳马新刚
- 关键词:疝气腹横肌平面阻滞全麻血流动力学苏醒期躁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