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马元丹

作品数:50 被引量:894H指数:17
供职机构:浙江农林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浙江省重大科技专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9篇期刊文章
  • 1篇专利

领域

  • 38篇农业科学
  • 7篇生物学
  • 5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6篇凋落
  • 13篇凋落物
  • 13篇亚热带
  • 10篇土壤
  • 9篇植物
  • 9篇酸雨
  • 9篇毛竹
  • 8篇凋落物分解
  • 7篇冷蒿
  • 6篇凋落叶
  • 6篇放牧
  • 5篇植物学
  • 5篇微生物
  • 5篇胁迫
  • 5篇酶活性
  • 5篇模拟酸雨
  • 4篇中亚热带
  • 4篇物量
  • 4篇根际
  • 3篇幼苗

机构

  • 31篇浙江农林大学
  • 23篇南京大学
  • 14篇浙江林学院
  • 6篇内蒙古大学
  • 5篇北华大学
  • 3篇西南大学
  • 3篇四川省林业科...
  • 3篇国家林业局
  • 2篇阿尔伯塔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
  • 2篇魁北克大学
  • 2篇中山大学
  • 2篇临沂大学
  • 1篇北京师范大学
  • 1篇西北农林科技...
  • 1篇浙江大学
  • 1篇浙江省森林资...
  • 1篇不列颠哥伦比...
  • 1篇吉林市林业科...
  • 1篇浙江天目山国...

作者

  • 50篇马元丹
  • 21篇江洪
  • 15篇张汝民
  • 15篇高岩
  • 15篇余树全
  • 9篇王彬
  • 9篇窦荣鹏
  • 9篇郭培培
  • 7篇宋新章
  • 6篇宝音陶格涛
  • 5篇郭忠玲
  • 5篇周国模
  • 4篇范春楠
  • 4篇郑金萍
  • 4篇刘万德
  • 4篇臧晓琳
  • 4篇张洪芹
  • 3篇郝云庆
  • 3篇洪江华
  • 3篇金静

传媒

  • 11篇生态学报
  • 10篇浙江农林大学...
  • 4篇应用生态学报
  • 3篇植物生态学报
  • 2篇安徽农业科学
  • 2篇植物学报
  • 1篇环境科学学报
  • 1篇水土保持学报
  • 1篇应用与环境生...
  • 1篇四川环境
  • 1篇东北林业大学...
  • 1篇上海农业学报
  • 1篇中山大学学报...
  • 1篇光谱学与光谱...
  • 1篇地理科学
  • 1篇浙江林学院学...
  • 1篇草地学报
  • 1篇四川林业科技
  • 1篇内蒙古农业大...
  • 1篇北华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3篇2020
  • 2篇2019
  • 4篇2018
  • 7篇2017
  • 3篇2016
  • 2篇2015
  • 2篇2014
  • 4篇2013
  • 2篇2012
  • 5篇2010
  • 7篇2009
  • 2篇2008
  • 2篇2006
  • 1篇2005
  • 2篇2004
5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模拟酸雨胁迫对樟树幼苗光合作用和水分利用特性的影响被引量:9
2013年
选择亚热带地区重要特种经济树种樟树Cinnamomum camphora为研究对象。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梯度下的酸雨在不同季节对3年生樟树幼苗的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Tr),水分利用率(EWU)等生理参数的影响。结果显示,樟树幼苗的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和水分利用率随酸雨强度、季节和年份的不同均产生显著变化。酸雨处理的初期,中等强度的酸雨(pH 4.0)提高了樟树幼苗的净光合速率与气孔导度。在2008和2009年秋季的处理中,净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在不同强度酸雨影响下表现为pH 4.0>pH 5.6>pH 2.5。樟树幼苗的水分利用率在夏季随酸雨强度的增加而变大,但在秋季无明显变化。酸雨、季节和年份的单独作用、两两交互作用,酸雨+季节+年份三者的交互作用对樟树幼苗的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和水分利用效率均有影响。其中酸雨+季节对樟树幼苗的气孔导度影响不显著(P>0.05),但对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和水分利用率的影响显著(P<0.05)。
赵巍巍江洪马元丹
关键词:森林生态学酸雨胁迫幼苗光合作用水分利用
桫椤生态系统生物量与生产力被引量:7
2008年
活化石植物是最接近于化石物种的现存相似种,并且具有一定的生态学保守性。利用活化石植物生态系统来估算陆地生态系统碳固存能力的进化趋势是一种有效的手段。该研究中利用标准地-标准木法调查了活化石物种树蕨桫椤(Alsophila spinulosa)生态系统的生物量和生产力。与现存的裸子植物为优势种的生态系统和被子植物为优势种的生态系统相比,桫椤的生物量(36.151±8.159MgC·hm–2)和生产力(2.535±0.174MgC·hm–2·a–1)都比较小。与植物化石调查方法相比,活化石生态系统生物量和生产力数据在描述古生态系统碳固存能力进化趋势方面提供了一种有意义的手段,并且有助于进一步的理解全球碳平衡演变的过程。
马元丹江洪余树全周国模王彬彭少麟彭长辉常杰魏晓华
关键词:活化石桫椤
中国东部气候带凋落物分解特征——气候和基质质量的综合影响被引量:35
2009年
凋落物分解是陆地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转换的主要途径。凋落物分解主要受到基质质量和气候因素多因子的综合影响。目前国内尚缺乏关于凋落物分解同气候因子和基质质量关系的多元统计和综合分析。应用分解袋法,对亚热带8个主要树种的凋落叶沿中国东部气候带5个地点历时2a的分解试验研究表明,年均降水量是影响中国东部凋落叶分解速率的首要气候因子,其次是实际蒸散和年均温度。凋落叶的初始N含量是决定分解快慢的首要基质因子,其次是P含量和Lignin∶N比和C∶N比。
宋新章江洪马元丹余树全周国模彭少麟窦荣鹏郭培培
关键词:凋落物分解气候因子中亚热带
不同起源时间的植物叶凋落物在中亚热带的分解特性被引量:20
2009年
选择9种起源时间不同的植物的凋落叶,采用分解袋法,在浙江千岛湖地区从2006年6月到2008年6月进行了分解试验,试图探索植物进化过程中凋落物分解特性的演变趋势。所选的9种植物分属于4个类群,按起源时间由早到晚依次为蕨类植物(芒萁和桫椤)、裸子植物(苏铁、水杉、杉木和马尾松)、双子叶植物(木荷和青冈)及单子叶植物(毛竹)。每隔一个月取样,每种凋落物3次重复。结果表明:不同植物类群凋落物基质的氮(N)、木质素(Lignin)含量及Lignin/N比值与分解速率具有良好的相关性。起源时间越晚的植物凋落物的基质N含量越高,为单子叶植物>双子叶植物>裸子植物>蕨类植物。Lignin含量和Lignin/N比值的趋势一致,均为起源时间越晚而值越低,即蕨类植物>裸子植物>双子叶植物>单子叶植物。凋落物分解系数k值的范围在0.25~0.63之间,表现出毛竹>青冈>木荷>水杉>马尾松>杉木>苏铁>桫椤>芒萁的趋势。4个植物类群的凋落物分解速率的均值为单子叶植物>双子叶植物>裸子植物>蕨类植物。试验结果初步表明:植物凋落物分解的进化趋势是由分解缓慢逐渐演变为分解较快。
马元丹江洪余树全窦荣鹏郭培培王彬
关键词:凋落物分解中亚热带
模拟酸雨对亚热带典型树种叶凋落物分解的影响被引量:21
2009年
通过在酸雨胁迫下中国亚热带典型树种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Lamb.)、木荷(Schima superbaGardn.et Champ.)、青冈(Cyclobalanopsis glauca(Thunberg)oersted)叶凋落物分解的比较研究,试图分析亚热带区域日益严重的酸雨是否会对森林凋落物的分解产生影响,从而揭示酸雨胁迫下凋落物分解的变化规律。利用网袋法进行试验,共设计有3个区组:酸雨对照处理(pH5.6)、中度酸雨胁迫(pH4.0)、重度酸雨胁迫(pH2.5)。试验结果表明:酸雨对3种亚热带树种凋落叶片的影响比较显著,通常会减慢凋落分解的速率。酸雨对照处理(pH5.6)、中度酸雨胁迫(pH4.0)和重度酸雨胁迫(pH2.5)三个处理对分解系数的影响,马尾松的分别为:0.49、0.34、0.25;木荷的分别为:0.70、0.34、0.32;青冈的分别为:0.64、0.23、0.21;酸雨对马尾松、木荷、青冈叶的凋落物的干重剩余率影响的大小为:pH(2.5)>pH(4.0)>pH(5.6)。中度酸雨处理(pH4.0)和重度酸雨处理(pH2.5)影响叶凋落物分解95%的时间分别推迟了:马尾松2.697a、5.869a;木荷4.531a、5.082a;青冈8.344a、9.584a。
洪江华江洪马元丹余树全李巍窦荣鹏郭培培曾波
关键词:酸雨凋落物分解亚热带
高温胁迫对樟树光合性能的影响被引量:15
2019年
光合作用是植物对环境变化最为敏感的生理过程。通过研究高温胁迫对樟树Cinnamomum camphora叶绿素荧光诱导动力学、气体交换速率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以期从光合作用的角度揭示高温对樟树的危害机制。结果表明:35和45℃高温胁迫后,樟树叶绿素荧光诱导动力学曲线O到P点的荧光强度均随胁迫增强而明显降低,同时诱导动力学参数单位反应中心吸收的光能总量、单位反应中心捕获的光能总量、单位反应中心内电子传递的量子产额、光合性能指数和单位吸收面积上天线色素能量吸收的驱动力均明显降低,其中在45℃时降至最低,与对照(25℃)相比分别降低了21.7%(P<0.01), 17.6%(P<0.01), 38.8%(P<0.01), 60.2%(P<0.01)和26.9%(P<0.01)。35和45℃高温胁迫后,单位反应中心热耗散的能量明显升高,与对照相比分别增加了13.5%(P<0.05)和78.4%(P<0.01);此外,樟树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和水分利用效率亦均明显降低,其中最大光合速率分别降低了16.0%(P<0.05)和44.6%(P<0.01)。由此可见,高温胁迫可通过降低樟树的光能吸收、量子产量和电子传递,并促进吸收光能进行热耗散,降低光系统Ⅱ效率,进而减少同化力以降低光合速率。
王彬田正凤应彬彬马元丹左照江
关键词:树木生理学高温光合特性光响应
模拟酸雨胁迫与柳杉凋落物对土壤养分及微生物的影响被引量:8
2015年
采用不同酸碱度(p H 5.6,p H 4.0,p H 3.0)模拟酸雨、不同质量(400,500,600 g·m-2)柳杉Cryptomeria fortunei凋落物以及模拟酸雨与凋落物复合处理盆栽柳杉幼苗,研究酸雨和凋落物对根际土壤养分含量和微生物数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酸雨胁迫对土壤养分含量和微生物数量具有显著的影响,酸雨处理降低了土壤养分含量和细菌、放线菌数量,增加了真菌数量,影响程度均为p H 3.0>p H 4.0>p H 5.6。随着添加凋落物质量的增加,土壤中氮、磷和钾质量分数以及微生物数量均呈上升趋势,上升程度为600 g·m-2>500 g·m-2>400 g·m-2。不同p H值酸雨与凋落物复合处理中,p H 5.6+500 g·m-2凋落物和p H 4.0+500 g·m-2凋落物处理对土壤氮、磷和全钾质量分数影响均不显著,速效钾质量分数分别比对照增加了43.1%和24.0%(P<0.01);p H 3.0+500 g·m-2凋落物处理土壤全氮、碱解氮、全磷和全钾质量分数等分别比对照下降了14.0%,34.3%,30.0%和23.6%(P<0.01),有效磷质量分数下降了20.3%(P<0.05);p H 5.6+500 g·m-2凋落物处理细菌和放线菌数量分别比对照增加了15.3%和16.7%(P<0.05),p H 3.0+500 g·m-2凋落物处理细菌和放线菌数量分别比对照减少了20.9%和19.4%(P<0.01);p H 4.0+500 g·m-2凋落物和p H 3.0+500 g·m-2凋落物处理真菌数量比对照增加了100.91%和119.18%(P<0.01)。凋落物能够缓解酸雨对土壤养分质量分数和微生物数量的影响。
王丹马元丹郭慧媛高岩张汝民侯平
关键词:森林生态学柳杉酸雨凋落物土壤养分土壤微生物
热带尖峰岭和亚热带千岛湖六种凋落叶的分解特征被引量:8
2010年
选取亚热带6个树种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毛竹(Phyllostachys heterocycla)、水杉(Metasequoia glyptostroboides)、木荷(Schima superba)、青冈(Cyclobalanopsis glauca)和苏铁(Cycas revoluta)的凋落物,在亚热带的千岛湖和热带的尖峰岭进行凋落物分解实验,研究不同气候带下凋落物的分解特征。两样地的年均气温和降水为主要差异,年均温差达3.0℃。结果表明:两个样地凋落物的分解速率顺序为:毛竹﹥木荷﹥青冈﹥马尾松﹥水杉﹥苏铁,尖峰岭样地6个树种95%分解所需的时间集中在3.22-8.81a,千岛湖样地95%分解所需的时间为4.61-14.27a。6种凋落物叶的分解速率尖峰岭显著大于千岛湖(P<0.05)。用尖峰岭的气候条件来模拟千岛湖气候变暖后的状况,凋落物分解的分解速率将提高43.08%-95.65%,凋落物的95%分解时间将缩短30.15%-48.85%。凋落物分解的表观Q10在3.30-9.35之间。在千岛湖样地凋落物的分解速率(k值)与初始氮含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木质素含量呈显著负相关(P<0.05);在尖峰岭样地,凋落物的分解速率与凋落物基质质量的各因子相关性均不显著。氮含量和木质素含量在中亚热带地区是预测凋落物分解和失重的良好指标,在热带地区气候因子对凋落物分解的控制作用较强于凋落物初始基质质量的控制作用。
窦荣鹏江洪余树全马元丹郭培培宋新章
关键词:凋落物中亚热带热带全球变化
亚热带3种树种凋落叶厚度对其分解速率及酶活性的影响被引量:24
2013年
对中国亚热带树种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香樟(Cinnamomum camphora)、银杏(Ginkgo biloba)3个树种在不同凋落物厚度下凋落物分解速率和分解酶活性进行了探究。利用分解网袋法,根据浙江省的平均酸雨水平,在酸雨(pH4.0)条件下设置了凋落物40g、凋落物20g、凋落物10g 3个梯度。结果表明:凋落物分解速率随厚度的增加呈加快的趋势,杉木凋落物10、20、40g的年分解系数K分别为0.24、0.27、0.34,香樟凋落物10、20、40g的年分解系数K分别为0.25、0.3、0.32,银杏凋落物10、20、40g的年分解系数K分别为0.42、0.5、0.58;脲酶活性表现为:凋落叶40g>凋落叶20g>凋落叶10g,纤维素酶活性表现为:凋落叶40g、凋落叶20g>凋落叶10g,蔗糖酶活性表现为:后期凋落叶40g>凋落叶20g>凋落叶10g,凋落物分解过程是多种酶共同作用的结果。
季晓燕江洪洪江华马元丹
关键词:凋落物分解酶活性亚热带
不同起源时间的亚热带主要树种凋落物在南亚热带的分解研究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研究不同起源时间的亚热带主要树种凋落物的分解过程。[方法]选择9种起源时间不同的植物的凋落物,采用分解袋法,在南亚热带的鼎湖山地区进行分解实验,实验时间为840 d,研究进化过程中凋落物的干重剩余率和碳素动态变化规律。[结果]凋落物分解系数k值的范围在0.14~0.71间。凋落物分解95%所需时间集中在4.22~21.40 a,50%分解时间集中在0.98~4.95 a。单子叶植物、裸子植物和蕨类植物两两之间分解速率均具有显著差异(P<0.05),但双子叶植物与单子叶植物和裸子植物分解速率之间显著性差异不明显,仅与蕨类植物的分解速率具有显著差异(P<0.05)。凋落物总碳量的总体变化趋势表现为下降,在分解过程中均出现2次不同程度的升高过程,出现时间集中在分解的第240天和660天,此时正值冬季,凋落物分解较慢,碳元素出现积累。双子叶植物、裸子植物和蕨类植物两两之间都具有显著差异(P<0.05),而单子叶植物仅与蕨类植物之间具有显著差异(P<0.05),与双子叶植物和裸子植物之间差异均不显著。[结论]凋落物分解系数K值大小表现为毛竹>青冈>木荷>马尾松>杉木>水杉>苏铁>桫椤>铁芒萁;4个植物类群的凋落物分解速率均值为单子叶植物>双子叶植物>裸子植物>蕨类植物;不同起源时间的植物类群的碳损失量大小顺序为双子叶植物>单子叶植物>裸子植物>蕨类植物。
姜小丽窦荣鹏江洪余树全马元丹
关键词:凋落物碳循环南亚热带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