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马俊英

作品数:64 被引量:274H指数:11
供职机构:青海省地方病预防控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海省科技计划项目中央补助地方公共卫生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0篇期刊文章
  • 6篇专利
  • 5篇科技成果

领域

  • 51篇医药卫生
  • 3篇农业科学
  • 2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生物学
  • 1篇化学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22篇棘球蚴
  • 21篇棘球蚴病
  • 20篇虫病
  • 14篇流行病
  • 14篇流行病学
  • 12篇包虫
  • 12篇包虫病
  • 8篇寄生虫
  • 5篇源性
  • 5篇土源性
  • 5篇土源性线虫
  • 5篇寄生
  • 5篇寄生虫病
  • 4篇信息系统
  • 4篇知晓
  • 4篇流行病学调查
  • 4篇菌病
  • 4篇布鲁氏菌
  • 3篇地理信息
  • 3篇地理信息系统

机构

  • 61篇青海省地方病...
  • 9篇青海大学
  • 4篇中山大学
  • 4篇中国疾病预防...
  • 3篇中国科学院
  • 3篇四川省疾病预...
  • 1篇贵阳医学院
  • 1篇井冈山大学
  • 1篇兰州大学
  • 1篇甘肃农业大学
  • 1篇上海中医药大...
  • 1篇甘肃省疾病预...
  • 1篇西藏自治区疾...
  • 1篇西宁市疾病预...
  • 1篇新疆维吾尔自...
  • 1篇青海省动物疫...
  • 1篇中国疾病预防...
  • 1篇北京热景生物...

作者

  • 61篇马俊英
  • 38篇马霄
  • 33篇刘玉芳
  • 32篇蔡辉霞
  • 31篇王威
  • 30篇王虎
  • 30篇张静宵
  • 26篇雷雯
  • 25篇王永顺
  • 25篇刘培运
  • 22篇张雪飞
  • 20篇刘佳
  • 13篇赵延梅
  • 13篇刘娜
  • 10篇韩秀敏
  • 10篇张雄英
  • 9篇吴献洪
  • 9篇刘巴睿
  • 9篇杜瑞
  • 8篇刘海青

传媒

  • 15篇中国寄生虫学...
  • 5篇中国病原生物...
  • 3篇现代预防医学
  • 3篇中国血吸虫病...
  • 2篇中国地方病学...
  • 2篇中国寄生虫病...
  • 2篇中国公共卫生
  • 2篇中国媒介生物...
  • 2篇热带医学杂志
  • 2篇寄生虫病与感...
  • 2篇中华地方病学...
  • 1篇疾病监测
  • 1篇地方病通报
  • 1篇寄生虫与医学...
  • 1篇青海医药杂志
  • 1篇医学动物防制
  • 1篇中国科技成果
  • 1篇中国预防医学...
  • 1篇中国医药指南
  • 1篇中国卫生产业

年份

  • 1篇2023
  • 12篇2022
  • 5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9
  • 3篇2018
  • 12篇2017
  • 2篇2016
  • 3篇2015
  • 2篇2014
  • 2篇2013
  • 2篇2012
  • 2篇2011
  • 4篇2008
  • 3篇2007
  • 1篇2006
  • 2篇2005
  • 1篇1997
  • 1篇1996
6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2015年青海省人体蛔虫感染情况调查被引量:7
2017年
为进一步掌握青海省人体蛔虫感染现状,有效防治蛔虫感染。于2015年5-9月采用整群分层抽样法抽取青海省17个县(市)53个调查点采集常住居民(1岁以上)粪样。采用改良加藤厚涂片法(Kato-Katz法)(一粪三检)粪检蛔虫感染情况,应用SPSS 22.0软件分析调查结果。结果显示,共调查13 660人,蛔虫感染者140例,感染率为1.05%,其中轻度感染133例(占95.00%),中度感染4例(占5.00%),未见重度感染者。人群感染率以平安县(2.49%)和民和县(2.13%)较高,且不同地区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0.924,P<0.05);0~10岁组感染率(2.58%)高于其他年龄组(P<0.05);粪检蛔虫卵阳性者中,汉族感染率(1.95%)高于其他民族(P<0.05);学龄前儿童感染率(2.24%)高于其他职业人群(P<0.05)。未受精蛔虫卵占99.29%(139/140),仅共和县检出1例受精蛔虫卵。提示该省蛔虫感染率和感染度均较低。
马霄赵存哲张静宵刘玉芳程时磊刘培运张雪飞马俊英王永顺蔡辉霞刘娜雷雯王威刘佳张雄英詹培珍
关键词:蛔虫
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棘球蚴病流行现状调查被引量:13
2016年
目的分析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棘球蚴病的流行分布现状,为制定预防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B超和ELISA血清学方法调查海南藏族自治州当地居民和在校小学生棘球蚴感染及患病情况;采用棘球绦虫抗原ELISA检测法和病原学方法检查当地家犬和绵羊棘球蚴感染情况。结果海南州当地居民棘球蚴病总患病率为0.23%(36/15 788),其中细粒棘球蚴病35例,占97.22%(35/36);多房棘球蚴病1例,占2.78%(1/36)。5个县人群棘球蚴病患病率范围在0.06%-0.53%之间,以贵南患病率最高,其次为同德、兴海县。除贵南县存在AE病例外,其余各县查出的均为CE病例。按年龄统计,以≥60岁组人群棘球蚴病患病率较高,为0.53%(12/2 273);调查在校小学生5 819名,B超检查未发现包虫病患者,棘球蚴病血清学阳性率为6.07%(353/5 819);问卷调查居民包虫病认知及行为知晓率为68.92%。ELISA检测犬粪棘球绦虫抗原阳性率为15.85%(254/1 603),病原学检查绵羊棘球蚴感染率为16.31%(745/4568)。结论青海省海南州为以细粒棘球蚴病流行为主,同时有多房棘球蚴病存在的棘球蚴病流行区。病例主要分布在贵南县、同德县和兴海县。
蔡辉霞王虎韩秀敏马霄张静宵刘玉芳王永顺雷雯王威刘培运马俊英苏国民杜瑞
关键词:棘球蚴病流行病学
青藏高原地区高原鼢鼠寄生蚤调查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调查高原鼢鼠寄生蚤种类,在种群水平分析蚤的组成和空间分布,为进一步明确高原鼢鼠寄生蚤的区系特征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用鼢鼠死捕弓箭诱捕鼢鼠,梳检每只鼢鼠的所有寄生蚤,在实验室进行种类鉴定和统计分析。结果在18个样点中共捕获高原鼢鼠282只,其中染蚤鼠203只,总染蚤率为71.99%;共检获体表寄生蚤835匹,总体蚤指数为2.96匹/只;聚类分析显示,所有样点聚成3大支系,其中A支系副规新蚤占优势,B支系鞍新蚤占优势,C支系感染的总蚤数最少。结论副规新蚤在青海湖周边占绝对优势,青海省东南部地区是鞍新蚤特有的分布区,黄河并未对寄生蚤的区系产生影响。
陈洪舰邓小弓申希平曹红霞马俊英张同作苏建平林恭华
关键词:蚤类高原鼢鼠染蚤率蚤指数区系
青海省平安县土源性线虫病监测情况被引量:3
2008年
[目的]按《全国土源性线虫病监测方案》要求,通过对青海省平安县三合乡3岁以上常住居民土源性线虫感染情况进行监测,掌握该地区土源性线虫病感染情况。[方法]采用改良加藤厚涂片法检查粪便中蠕虫卵,对12岁以下儿童用透明胶带肛拭法检查蛲虫感染情况。[结果]本次监测共检查1059人,感染144人,均为蛔虫感染,感染率为13.60%。对181名12岁以下儿童肛拭检查发现蛲虫感染为7人,感染率为3.87%。[结论]该监测点肠道线虫感染较全国重要人体寄生虫病现状调查有所降低,但感染依然严重。应进一步改善周边环境,对目标人群进行定期驱虫,是控制该病在人群中继续传播的有效措施。
刘巴睿韩秀敏王虎刘玉芳赵延梅刘培运王永顺刘海青马俊英张静宵钟海琼
关键词:土源性线虫病
泡型包虫病患者血清miRNA差异表达初步分析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研究泡型包虫病患者与健康者血清miRNA的表达差异性。方法采用Illumina高通量测序技术对泡型包虫病患者和健康者血清miRNA进行测序分析,并将有表达差异性的miRNA运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对其调控的靶基因进行(GO)功能富集与(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泡型包虫病患者血清miRNA与健康者血清miRNA相比,具有表达差异性的miRNA共有9个。其中,1个为上调表达,8个为下调表达。GO功能富集分析结果显示,这些表达差异性miRNA调节的靶基因主要参与蛋白结合、金属离子结合等分子功能的调节及转录调节、信号转导、离子转运等生化过程。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显示,这些表达差异性miRNA调节的靶基因主要富集于MAPK信号途径、钙离子信号途径等。结论泡型包虫病患者和健康者血清miRNA的表达具有差异性,这些差异表达的miRNA可能能作为泡型包虫病早期诊断的新标志物。
刘佳刘佳曹得萍马俊英张雪飞马俊英马霄王永顺雷雯王威
关键词:泡型包虫病血清MIRNA
2010年青海省人间布鲁杆菌病监测结果分析被引量:17
2012年
目的分析青海省人间布鲁杆菌病(简称布病)疫情态势,为布病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2010年,选择青海省平安县、海晏县、天峻县、达日县、河南县5个县作为监测县,每个县选择3—4个乡作为监测点,监测7~60岁与牲畜接触密切的人群,采用虎红平板凝集试验(RBPT)和试管凝集试验(SAT)进行血清学检测。布病诊断依据《布鲁氏菌病诊断标准》(WS269—2007)。结果5个县共监测2021人,检出RBPT阳性76人,平均阳性率为3.76%(76/2021);检出SAT阳性15人,平均阳性率为0.74%(15/2021);确定感染人数15人,平均感染率为0.74%(15/2021);发现新发病例3人。布病发病有明显的季节性,发病高峰为2—6月,与牲畜屠宰和皮毛加工有关。结论传染源没有彻底清除,从业人员自我防护意识淡薄等是疫情上升的主要原因。应加强检疫,做好职业人群的监测和疫情通报工作,开展职业培训,加强宣传教育、提高防护意识,切实控制布病疫情。
徐立青李亚楠杨旭欣马俊英
关键词:布鲁杆菌病流行病学数据收集
青海高原牧区城镇中小学生肠道寄生虫感染调查与分析被引量:6
1997年
青海高原牧区城镇中小学生肠道寄生虫感染调查与分析马俊英刘培运吴月华何多龙指导者郭再宣青海省地方病防治研究所(西宁811602)道尔吉余贤安项小民许乃琪青海省海西州地方病防治所(德令哈817000)德令哈市为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府,位于青海西部...
马俊英刘培运吴月华何多龙郭再宣道尔吉余贤安项小民许乃琪
关键词:肠道寄生虫感染流行病学
青海省羊种布鲁菌地理分布特点
2018年
目的对青海省已分离的布鲁菌菌株进行分种分型和遗传分析,了解青海省现有布鲁菌的地理分布特点、遗传类别及区域分布特征。方法采用多位点可变数目串联重复序列(MLVA)检测技术,对青海省已分离的布鲁菌株进行分子生物学分型。分型结果通过地理信息系统(GIS)进行地理分布特征描述。结果青海省的65株布鲁菌有羊种、牛种和猪种3个生物种,其中羊种布鲁菌有60株,是青海的优势种。MLVA的基因型有42、43、47、28、36、112和6型。地理分布特征显示42型分属A和B进化支,分布较广,43型的C进化支和47型的E进化支主要在青藏高原腹地出现。在Brucella2012 ML、慢数据库中搜索时,本研究中得到的基因型没有任何一种与数据库中的完全一致。结论青藏高原地区布鲁菌的MLVA基因型多样,地理分布较广;与其他地区的完全不一样,且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遗传变异。
胡桂英王建玲徐立青薛红梅赵忠智李积权田广秦豫民马俊英
关键词:分子生物学地理信息系统
青海高原人体棘球蚴病病原基因型及空间分布研究
马俊英王虎林恭华蔡辉霞刘培运张同作韩秀敏马霄张永国赵芳侯志斌李永寿王永顺李亚楠
该项目采用DNA测序法,对青海33个县(市)的128个人体棘球蚴样品进行了线粒体COX1基因的测序。通过构建系统发育树、构建单倍型网络图、地区遗传结构分析、遗传多样性分析及地理信息技术等方法对测序结果进行分析研究,发现了...
关键词:
关键词:棘球蚴病疾病诊断
亚洲牛带绦虫WD40基因表达及免疫学分析
2008年
目的对亚洲牛带绦虫WD40基因进行克隆、表达和免疫学研究。方法将亚洲牛带绦虫成虫WD40基因克隆到原核表达质粒pET-28a(+)中,在大肠埃希菌BL-21/DE3中用异丙硫代-β-D半乳糖苷(IPTG)诱导表达,表达产物通过十二烷基磺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进行鉴定,用镍离子金属螯合剂亲和层析柱进行纯化,纯化的重组蛋白用免疫印迹试验(Western Blotting)进行免疫学分析。结果PCR、双酶切及DNA测序结果均表明,pET-28a(+)-WD40重组质粒构建成功。SDS-PAGE结果表明,目的基因在大肠埃希菌BL-21/DE3中获得高效表达。重组蛋白能识别感染了亚洲牛带绦虫的猪血清和患者血清,表明其具有免疫反应性。结论亚洲牛带绦虫WD40基因可在原核表达系统中获得具有免疫学活性的表达,为进一步研究该蛋白的功能提供了基础依据。
马俊英黄江吴璇胡旭初余新炳王虎
关键词:亚洲牛带绦虫基因克隆原核表达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