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颜琳

作品数:8 被引量:16H指数:2
供职机构:外交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8篇政治法律

主题

  • 3篇外交
  • 3篇公共外交
  • 2篇社会
  • 2篇社会性
  • 2篇统治
  • 2篇文明
  • 2篇克制
  • 2篇不扩散
  • 1篇东亚安全共同...
  • 1篇伊斯兰
  • 1篇伊斯兰世界
  • 1篇条约
  • 1篇弃核
  • 1篇文明国家
  • 1篇武装组织
  • 1篇核不扩散
  • 1篇核不扩散机制
  • 1篇核武
  • 1篇核武器
  • 1篇儿童

机构

  • 6篇外交学院
  • 3篇湘潭大学

作者

  • 8篇颜琳
  • 3篇李开盛

传媒

  • 2篇国际论坛
  • 1篇世界经济与政...
  • 1篇现代国际关系
  • 1篇外交评论(外...
  • 1篇公共外交季刊

年份

  • 2篇2012
  • 3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9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文明国家视野下的公共外交——评《当中国统治世界》被引量:1
2010年
尽管我们并不同意书名的观点,但该书论述的文明国家概念对中国公共外交还是有一定价值的。因此,发挥公共外交的作用,让世界更好地认识和理解中国及其文明国家特性较为重要,而充分发挥公共外交这种作用的策略核心则在于中国应避免文化傲慢心理。
颜琳
关键词:公共外交文明国家统治
建构东亚安全共同体的可能性分析被引量:9
2009年
共同外部威胁是建构安全共同体的必要条件,威胁的来源可能是国家,也可能是非国家。就目前的东亚地区来说,东南亚走向安全共同体是可能的,但在东北亚则不可能,整个东亚也缺乏这种可能性。金融危机、恐怖主义等非国家威胁的出现为东亚安全合作提供了契机,但仍然不足以为安全共同体的建设提供足够动力。因此,目前维护东亚安全的主要路径选择应该是建立相关安全机制而非安全共同体,只有通过这种机制缓解甚至消除东亚国家内部互视为主要威胁的情况,东亚安全共同体的建立才有可能。
李开盛颜琳
关键词:安全共同体
国家为何选择核克制?被引量:1
2011年
为何有核能力和核意愿的国家选择放弃发展核武器、进行核克制?对于这一问题,现实主义、新自由制度主义分别从安全与收益的角度分析了国家的核克制行为,但忽视了国家身份、安全观念认知以及国际规范对国家核决策的作用,且其思维逻辑也不可能彻底解决核扩散难题。建构主义将观念带到了国家核决策层面。规范说服路径强调国际社会环境对精英核决策的影响力,核不扩散规范的兴起与传播也有助于说服国家弃核,进行核克制。但是归根到底,在解释国家核克制问题时,需要超越不同理论范式之争,采用折中主义的方法。
颜琳
关键词:不扩散核武器条约
武装组织的社会性克制:参与进程与儿童兵规范的传播
本文的核心问题是:为什么有的武装组织放弃招募和使用儿童兵,选择社会性克制呢?该问题源于经验现实的困惑。在当代内战与武装冲突中,儿童沦为武装组织袭击和招募的目标。招募和使用儿童兵是武装组织理性、现实的选择。但是,越来越多的...
颜琳
关键词:武装组织
文献传递
弃核决策:安全、收益与规范路径被引量:1
2011年
本文评述了不同理论流派对国家为何放弃发展核武器这一问题的解释。现实主义认为国家安全威胁的消失或者核大国的安全保障将导致国家弃核。新自由制度主义强调收益计算,认为核武器的战略优势被夸大了,发展核武器并不符合大多数国家的利益。建构主义认为观念、国家身份与核不扩散规范有助于说服国家弃核,但混淆了规范说服与弃核决策之间必要性与充分性的关系。鉴于现有防扩散的理论研究集中在控制核武器向无核国家的扩散,从理论层面研究核大国的核承诺、核裁军以及核能利用对核不扩散的发展有着重大意义。
颜琳
关键词:核不扩散机制
评奥巴马政府在中东-伊斯兰世界的公共外交被引量:2
2012年
为改善美国在中东—伊斯兰世界的国家形象,奥巴马政府在该地区大力推行公共外交,如调整反恐策略、注重与伊斯兰世界各种势力接触、加强新媒体外交、展开个人魅力外交等。这些政策初期有一定效果,但总体效果不彰。只要美国不彻底调整其中东政策和反恐政策,其在中东—伊斯兰世界的公共外交再美妙、再引人入胜,其成效也是有限的。
颜琳李开盛
关键词:奥巴马政府伊斯兰世界公共外交
文明国家视野下的公共外交——评《当中国统治世界》
尽管我们并不同意书名的观点,但该书论述的文明国家概念对中国公共外交还是有一定价值的。因此,发挥公共外交的作用,让世界更好地认识和理解中国及其文明国家特性较为重要,而充分发挥公共外交这种作用的策略核心则在于中国应避免文化傲...
颜琳
文献传递
人的概念与国际关系规范理论的构建被引量:1
2009年
理解国际关系规范问题的关键在于弄清人与社群(在国际关系中主要体现为国家)的伦理关系,而回答这个问题的关键在于对人的概念的理解。世界主义强调人的自然属性,把作为个体的人或是作为类的人置于价值优先的地位;而社群主义强调人的社会属性,把社群置于价值优先的地位,结果往往是在实践中忽视了人的价值,从而与世界主义形成了截然对立的价值分歧。事实上,世界主义与社群主义对人的理解都是片面的,人既具自然属性,又有社会属性,是两者的有机融合。基于这一判断,作者通过对个体与个体的关系以及个体与国家、个体与人类关系的阐述提出一种新的理论框架,试图兼顾人的多重属性,对世界政治中的规范问题做出较全面的解释。
李开盛颜琳
关键词:社会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