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韦平和

作品数:43 被引量:204H指数:8
供职机构: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青蓝工程”基金资助项目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高层次人才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化学工程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4篇期刊文章
  • 3篇学位论文
  • 3篇专利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2篇生物学
  • 12篇化学工程
  • 12篇医药卫生
  • 6篇文化科学
  • 2篇轻工技术与工...
  • 2篇理学

主题

  • 12篇氨酸
  • 10篇基因工程
  • 10篇L-色氨酸
  • 8篇基因工程菌
  • 8篇高职
  • 8篇工程菌
  • 6篇酶法合成
  • 5篇甲硫氨酸
  • 5篇杆菌
  • 5篇S-腺苷甲硫...
  • 5篇大肠杆菌
  • 4篇医药
  • 4篇院校
  • 4篇色氨酸
  • 4篇吲哚
  • 4篇L-半胱氨酸
  • 3篇医药生物技术
  • 3篇睡莲
  • 3篇睡莲科
  • 3篇高职院校

机构

  • 20篇中国药科大学
  • 18篇常州工程职业...
  • 3篇南京师范大学
  • 2篇南开大学
  • 1篇常州大学
  • 1篇张家港市华昌...

作者

  • 41篇韦平和
  • 16篇彭加平
  • 12篇吴梧桐
  • 5篇周锡樑
  • 4篇王旻
  • 2篇张玉彬
  • 2篇陈维培
  • 2篇陈瑞阳
  • 2篇赵雷
  • 1篇余霁
  • 1篇吴滔
  • 1篇李谦
  • 1篇公剑
  • 1篇杨静
  • 1篇杨静
  • 1篇李桂兰
  • 1篇杨启银
  • 1篇李耀中
  • 1篇孙进
  • 1篇黄一波

传媒

  • 8篇药物生物技术
  • 4篇中国药科大学...
  • 3篇中国生化药物...
  • 3篇南京师大学报...
  • 3篇药学教育
  • 2篇药学进展
  • 2篇职教通讯
  • 2篇中国高校科技
  • 1篇现代医药卫生
  • 1篇植物分类学报
  • 1篇中国现代应用...
  • 1篇中国医药工业...
  • 1篇Journa...
  • 1篇职业教育研究
  • 1篇粮油加工
  • 1篇中国生物化学...

年份

  • 7篇2013
  • 5篇2012
  • 5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2
  • 2篇2001
  • 4篇2000
  • 10篇1999
  • 2篇1998
  • 1篇1995
  • 1篇1994
  • 2篇1993
4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睡莲科植物的染色体数目观察被引量:2
1993年
本文报道了睡莲科9种植物的体细胞染色体数目。莲2n=16、王莲2n=24、芡实2n=58、萍蓬草2n=34、莼菜2n=72、蓝睡莲2n=28、红睡莲2n=56、黄睡莲2n=84和睡莲2n=112。除莲外,其余8种植物的染色体数目均为国内首次报道。根据上述植物的染色体数目和其它显著特征,作者认为莲是二倍体,而其它睡莲科分类群是多倍体起源的,并指出睡莲属内呈现一个种间多倍体系列。莼菜2n=72,与前人报道的数目2n=80不相一致。少数莼菜个体存在2n=69的非整倍体,可能是莼菜长期进行无性繁殖的结果。
韦平和陈维培陈瑞阳
关键词:睡莲科染色体
色氨酸酶基因工程菌固定化及其培养条件的研究被引量:3
1999年
对色氨酸酶基因工程菌 WW- 11进行固定化及培养条件研究,为工业化生产 L-色氨酸奠定基础。方法;通过色氨酸酶活力测定,考察三种固定化材料及温度、 pH、单价阳离子和乙醇对固定化 WW- 11色氨酸酶活力的影响。结果:以聚乙烯醇作为WW-11的固定化载体,其活力回收为60.9%。固定化WW-11色氨酸酶降解反应最适pH为9.0、最适温度为50℃;固定化WW-11色氨酸酶合成反应最适pH为7.5、最适温度为45℃。K+、NH+对固定化工程菌色氨酸酶有明显激活作用,而Na+则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结论:固定化工程菌色氨酸酶对温度、乙醇等的稳定性比游离菌有显著提高。
韦平和吴梧桐余方兵
关键词:基因工程菌固定化聚乙烯醇酶活
大肠杆菌S-腺苷甲硫氨酸合成酶基因的克隆与表达被引量:20
2000年
应用PCR技术从E.coli JM 109中扩增出长约1.1kb的S-腺苷甲硫氨酸合成酶基因,将其插入高表达载体pET11c的NdeI和BamHI位点中,转化E.coli BL 21 (DE3)。SDS-PAGE和薄层扫描结果表明,重组菌S-腺苷甲硫氨酸合成酶的表达量占菌体总可溶性蛋白含量的58.3%。酶活测定结果表明,重组菌S-腺苷甲硫氨酸合成酶的活力比宿主菌高7倍。
韦平和公剑王旻
关键词:S-腺苷甲硫氨酸合成酶克隆
疏花绞股蓝的核型研究
1995年
首次提出我国特产植物疏花绞股蓝的体细胞染色体数目为为2n=22.核型公式为K(2n)=22=12m+8sm+2st,核型属“2B”类型;染色体相对长度组成为2n=2L+10M2+6M1+4s.
杨启银韦平和李桂兰
关键词:葫芦科染色体核型绞股蓝属
酪氨酸酚裂解酶及其在L-酪氨酸酶法合成中的应用被引量:4
2012年
L-酪氨酸是目前仍采用酸水解法生产的少数氨基酸之一,应用酶法取代水解法生产L-酪氨酸是近年来氨基酸工业的研究热点之一。本文对酪氨酸酚裂解酶的结构、机制及应用进行了综述,为酶法生产L-酪氨酸及其衍生物提供参考。
韦平和彭加平营佳
关键词:L-酪氨酸
半胱氨酸脱硫酶的生化特性及其脱硫作用机制被引量:3
2011年
半胱氨酸脱硫酶是一类依赖磷酸吡哆醛的酶,为同质二聚体,能催化L-半胱氨酸脱硫生成L-丙氨酸和硫。NifS首先在棕色固氮菌中发现,并被认为在固氮酶铁硫簇的形成中起重要作用。NifS同系物也存在于许多非固氮的原核及真核生物中,它们在分子质量、分光光度特性、底物选择性、氨基酸序列和生物学功能等方面非常相似。根据氨基酸序列的相似性,将NifS同系物分成二组,Ⅰ组包括NifS和IscS等,Ⅱ组包括CSD和CsdB等。半胱氨酸脱硫酶均具有保守的赖氨酸和半胱氨酸残基,前者与PLP形成Schiff碱,后者参与半胱氨酸过硫化物中间物形成。半胱氨酸脱硫酶的作用机理涉及半胱氨酸残基亲核攻击底物L-半胱氨酸上的巯基,形成与酶结合的半胱氨酸过硫化物中间物,该过硫化物中间物作为供硫体,参与生物素、硫胺素、钼碟呤以及铁硫簇、硫代核苷等含硫分子的生物合成。
彭加平韦平和周锡樑
关键词:L-半胱氨酸脱硫作用
高职院校学生环保素质培养的思考与实践被引量:2
2011年
提高环保素质已成为对当代高职院校学生的必然要求。高职院校应从德育、专业教育、校园文化及社会实践等多个方面综合着手,合力培养高职学生的环保意识和技能,提高学生的环保素质,为我国环保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赵雷韦平和
关键词:高职院校环保素质
以L—半胱氨酸和吲哚为底物酶合成L—色氨酸
1999年
目的:以L-半胱氨酸和吲哚为底物,利用色氨酸酶基因工程菌WW-11酶法合成L-色氨酸。方法:以IPTG诱导基因工程菌色氨酸酶表达,将酶活最高时的工程菌游离细胞作为转化反应的酶源,通过纸层析和氨基酸自动分析仪分析并测定转化液中L-色氨酸的含量,结果:80mL反应液(L-半胱氨酸0.75g,吲哚75g)37℃反应48h,可积累L-色氨酸1.18g,L-半腕氨酸转化率为93.2%,吲哚转化率为90.1%,经分离纯化所得的L-色氨酸晶体,在熔点,旋光性和红外吸收光谱等方面与标准品完全一致,结论:色氨酸酶基因工程菌能有效地催化L-半胱氨酸和吲哚合成L-色氨酸,这种酶合成法是工业化生产L-色氨酸较为有效的方法之一。
韦平和吴梧桐
关键词:L-半胱氨酸吲哚酶法合成L-色氨酸
高职技术平台构建研究被引量:1
2012年
高职院校科研资源分散,构建技术平台是提高其科研水平的有效途径。高职院校技术平台构建的主要内容包括技术体系、开发团队、仪器设备和管理制度及运行机制,基本途径是政府立项资助、企业深度参与、自身加强建设。
韦平和彭加平
关键词:高职院校
大肠杆菌色氨酸酶基因的克隆与表达被引量:7
1999年
应用PCR技术从E.coliJM105中扩增出长约1.4Kb的色氨酸酶基因,将其插入高表达载体pET3a的NdeI/BamHI位点,转化E.coliBL21(DE3),构建高产色氨酸酶基因工程菌。SDS-PAGE电泳和薄层扫描表明,工程菌色氨酸酶的表达量占细胞总可溶性蛋白的69.8%。酶活测定结果表明,7株工程菌色氨酸酶的活力比宿主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其中WW-11号比宿主菌高16倍。
韦平和吴梧桐张玉彬
关键词:L-色氨酸PCR基因工程菌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