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刚
- 作品数:15 被引量:21H指数:3
- 供职机构:北京第二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北京市教育委员会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语言文字更多>>
- 加拿大高校英语文学创作教学的几种特性
- 2006年
- 加拿大高校英语文学创作课程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模式在以下诸多方面给了我们深刻的启示——文化视野的拓展、文学传统的继承、创新意识的强化、创新机制的建立、创新课程的设计、创新经验的交流、创新成果的展示、人文素质教育的持续性发展,等等。
- 隋刚
- 关键词:创新课程素质教育
- “上帝之网”中的诗意生存被引量:1
- 2010年
- 本文试图通过具体的文本分析和社会语境分析,探讨19世纪美国超验主义者爱默生所描述的"上帝之网"的引申义,诠释他的自然观、生命观、历史感和文化精英意识;考察爱默生的浪漫主义思想的理论基础和精神资源,表明他对神性、人性、自然环境所持的基本态度,评论他对自然和上帝之间的关系的言说、对自然和社会之间的关系的言说、对自然和自我之间的关系的言说;阐扬爱默生最为关注的自然的超验的精神价值,强调人寻觅灵魂归途、回归精神生命本源的重要性,揭示人在"上帝之网"中的诗意生存的可能性。
- 隋刚熊净雅
- 关键词:爱默生大自然诗意生存
- 莉娜·格雷夫的身孕在《八月之光》中的多义性被引量:1
- 2011年
- 《八月之光》是美国小说家威廉·福克纳的长篇代表作之一。莉娜·格雷夫是这部小说中的一个主要人物。关于她的描写贯穿全书,主要集中在首尾两章,篇幅虽不算很长却构成了整部小说的框架。莉娜先以孕妇的形象出现,她的婴儿的出生将小说推向高潮。本文试图通过文本分析,解读"孕育"的多义性,探究"孕育"过程对小说结构的支撑以及对莉娜的人物塑造所起的作用,揭示其蕴涵的生命、重生、未来等象征意义及其深化文学主题和烘托生动人物形象的功效。本文将小说中莉娜的怀孕事件和乔安娜的"疑似怀孕"事件相对比,展示小说中光明与黑暗、善与恶、自然与扭曲、希望与颓亡之间的张力,进而指出福克纳对人性的肯定和对人类社会的期待。
- 隋刚熊净雅
- 关键词:威廉·福克纳《八月之光》多义性
- 论伊迪斯·华顿《伊坦·弗洛美》中的宿命论色彩被引量:4
- 2009年
- 本文在文本细读的基础上,运用分析归纳的方法,对美国女小说家伊迪丝·华顿的著名小说《伊坦·弗洛美》中的宿命论色彩进行分析。小说的世纪交替的时代背景、荒凉偏僻的环境描写、畸零的人物形象和悲剧性的情节安排均具有浓厚的宿命论色彩,蕴含着巨大的悲剧力量。
- 熊净雅隋刚
- 关键词:《伊坦·弗洛美》悲剧
- 爱默生的重要隐喻:多功能的“透明的眼球”被引量:3
- 2009年
- "透明的眼球"是爱默生的一个重要隐喻,是一种自我观、世界观和生存境界的艺术表述,是爱默生的哲思和诗情的集中体现。"透明的眼球"有多种功能——灵视功能、环视功能和透视功能,能够"把天赋转换为实际能力",而这类"实际能力"则主要包括坚守信仰的能力、整合文化资源的能力和进行社会批判的能力。"透明的眼球"有跨文化的启迪作用,有超越时空的精神价值,有洞察现世的实践功效。
- 隋刚
- 斯芬克斯因子与贯穿托·斯·艾略特诗境的信仰之旅(英文)
- 2015年
- 本文试图以聂珍钊教授有关"斯芬克斯因子"的论述为理论基础,从文学伦理学批评的视角重新阐释艾略特诗歌,认为"斯芬克斯因子"之良善一面在艾略特诗境中得到升华,即超越人的低级本能、拥抱信仰、行道德之事,从而发掘艾略特关于信仰的诗歌贯穿始终的伦理价值,有助于从新的视角审视在信仰之旅中人的肉体性与精神性之间的奇特冲突。
- 隋刚
- 关键词:艾略特信仰伦理
- 在康拉德《黑暗的心灵》中部分解开的伦理结与部分展现的人性因子(英文)被引量:1
- 2017年
- "伦理结"和"人性因子"是聂珍钊教授所构建的文学伦理学理论框架中的两个重要术语。前者是暗喻,生动展示伦理悖论的复杂性和伦理选择的困难性;后者属抽象词汇,集中体现人之所以真正为人的核心品质和精神要素。在重读约瑟夫·康拉德中篇经典"黑暗的心灵"的过程中,这两个理论视点可相互映衬,生发伦理新意——康拉德在这部作品中运用关联化、对立化、具象化、内在化和理性化的手法,部分解开伦理结,部分展现人性因子,同时又运用模糊化的手法,通过那些刻意未完全解开的伦理结和刻意未完全展现的人性因子,揭示了人生伦理悲剧的多义性和深刻性,从而彰显了文学文本自身恒久的伦理价值。
- 隋刚
- 爱默生的多义隐喻:改革的精灵被引量:3
- 2012年
- 本文试图运用文本细读的方法,剖析爱默生的演讲辞'人即改革者',概括其中'改革的精灵'这一隐喻的寓意,探讨其精神来源、运作方式和实际功效等问题,并解读'人即改革者'与'新英格兰改革者'这两篇演讲辞之间的互文关系。本文超越'人即改革者'这一表述的表面字义,明确提出'人既是改革者又是被改革者'的爱默生式命题,阐释人作为改革主体的能动性以及人作为改革对象的可塑性,揭示在恪守信仰、厉行改革的过程中提升自我、磨砺人格、弘扬理想、优化个人心灵、优化国民素质的可能性。本文试图论证爱默生的改革理念的真实内涵——人的心灵变革是一切社会改革的支点、动因和成功的希望。
- 隋刚
- 关键词:爱默生改革者
- 休斯研究的近期关注点
- 2011年
- 2007年,美国密苏里大学出版社出版了约翰·埃德加·蒂德维尔(John Edgar Tidwell)和切丽尔·拉格尔(Cheryl R.Ragar)主编的文集《梦的蒙太奇:兰斯顿·
- 隋刚
- 关键词:休斯蒙太奇
- 加拿大高校的英语文学创作教学被引量:3
- 2006年
- 加拿大高校的英语文学创作课程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模式在以下诸多方面给了我们深刻的启示———文化视野的拓展、文学传统的继承、创新意识的强化、创新机制的建立、创新课程的设计、创新经验的交流、创新成果的展示、人文素质教育的持续性发展,等等。
- 隋刚
- 关键词:创新课程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