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玉琢

作品数:18 被引量:154H指数:7
供职机构: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领域

  • 1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手术
  • 5篇外科
  • 5篇腹股沟
  • 3篇修补术
  • 3篇脂肪瘤
  • 3篇无张力
  • 3篇精索
  • 3篇阑尾
  • 3篇阑尾炎
  • 3篇腹股沟疝
  • 2篇诊治
  • 2篇切除
  • 2篇切除术
  • 2篇肿瘤
  • 2篇疝修补
  • 2篇外科手术
  • 2篇无张力修补
  • 2篇无张力修补术
  • 2篇无张力疝
  • 2篇无张力疝修补

机构

  • 17篇天津市第三中...
  • 1篇北京大学第三...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陕西省人民医...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作者

  • 17篇陈玉琢
  • 12篇孙惠军
  • 11篇孟祥朝
  • 5篇石俊忠
  • 4篇孙强
  • 4篇宋维亮
  • 4篇张自立
  • 3篇刘晓江
  • 3篇庄建彬
  • 2篇刘俊国
  • 2篇杨丽萍
  • 2篇李明浩
  • 1篇张立成
  • 1篇陈进才
  • 1篇崔飞博
  • 1篇李琦
  • 1篇崔金杰
  • 1篇王振军
  • 1篇刘昌利
  • 1篇庞毅

传媒

  • 4篇中华疝和腹壁...
  • 2篇中华外科杂志
  • 2篇天津医药
  • 2篇天津医科大学...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临床儿科杂志
  • 1篇广东医学
  • 1篇吉林大学学报...
  • 1篇结直肠肛门外...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2
  • 4篇2011
  • 2篇2010
  • 2篇2009
  • 2篇2007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腹腔镜与开放手术治疗小儿阑尾炎临床效果的meta分析被引量:22
2009年
目的应用荟萃(meta)分析探讨腹腔镜与传统开放手术治疗小儿阑尾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应用meta分析固定效应模型和随机效应模式对1979年1月至2008年6月国内有关中国小儿腹腔镜阑尾切除术与传统开放手术临床效果的非随机临床对照研究进行综合定量评价。结果经筛选并纳入的文献共有7篇。文献内容涉及腹腔镜组539例,开腹组580例。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平均手术时间与传统开放手术差别无统计学意义(WMD随机=-4.36,95%CI:-19.91~11.19,Z=0.55,P=0.58);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切口感染例数少于传统开放手术(OR固定=0.18,95%CI:0.09~0.36,Z=4.87,P<0.01);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排气或进食时间少于传统开放手术(WMD随机=-24.10,95%CI:-45.27~-2.94,Z=2.23,P=0.03);腹腔镜阑尾切除术住院时间少于传统开放手术(WMD随机=-2.68,95%CI:-3.53~-1.82,Z=6.14,P<0.01);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总费用与传统开放手术差别无统计学意义(WMD随机=444.43,95%CI:-2 460.56~3 349.41,Z=0.3,P=0.76)。结论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的临床效果优于传统开放手术。
刘俊国陈玉琢孟祥朝孙惠军
关键词:阑尾炎腹腔镜传统手术
结肠旷置术在老年慢传输型便秘外科治疗中的临床效果分析被引量:8
2020年
目的评估结肠旷置术治疗老年慢传输型便秘(STC)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5月至2017年12月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收治的60例老年STC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采用全结肠旷置+回直逆蠕动侧侧吻合术治疗,分析手术相关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术后首次排气时间及首次排便时间)、术后不同时间点(3、6、12个月)便秘症状缓解情况及术后(3、6、12个月)胃肠生活质量评分(GIQLI)、便秘患者生存质量评分(PAC-QOL)和Wexner便秘评分评价治疗效果。结果 60例老年STC患者均顺利完成全结肠旷置术,术中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平均手术时间(65.37±3.56) min,平均术中出血量(20.45±1.60) mL,平均术后住院时间(9.62±1.58) d,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3.25±1.02) d,首次排便时间(4.74±1.36) d;术后至出院期间观察无吻合口漏、小肠梗阻及心脑血管意外等并发症发生,无死亡病例。所有患者术后便秘症状均缓解,术后3个月排便次数(3.40±1.20)次/日,术后6个月排便次数(2.20±0.40)次/日,术后12个月排便次数(1.10±0.30)次/日,随着时间延长,随访患者的排便次数接近1次/日。术后3、6、12个月GIQLI评分较术前均升高,PAC-QOL及Wexner便秘评分较术前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发生严重腹泻3例(5%),盲袢综合症14例(23.3%),所有患者无便秘复发情况。结论结肠旷置术治疗老年慢传输型便秘患者疗效确切,操作简单,手术创伤小,可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开展。
庄建彬宋维亮陈玉琢石俊忠李明浩
关键词:慢传输型便秘老年患者
一种具有防堵功能的普外科用胃肠减压装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防堵功能的普外科用胃肠减压装置,涉及医疗器械领域。该具有防堵功能的普外科用胃肠减压装置,包括储存罐,所述滑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空心球,所述滑杆的底端贯穿储存罐的底壁并设置成L形,所述滑杆的底端上部设置...
孙强陈玉琢程康
文献传递
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患者预防性应用抗生素的临床观察及其意义被引量:11
2017年
目的:探讨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中预防性使用抗生素的必要性及年龄和手术时间对疗效的影响,阐明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中合理应用预防性抗生素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择期行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患者228例,其中42例患者具有高危感染因素预防性使用抗生素(使用抗生素组),186例患者围手术期未预防性使用抗生素(未使用抗生素组)。预防性抗生素于手术切皮前30min给予,术后常规剂量使用不超过48h。手术均使用人工修补材料行无张力疝修补术。记录使用抗生素组和未使用抗生素组患者年龄、术后最高体温、白细胞计数、手术耗时、术后住院时间和术后体温,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未使用抗生素组年龄<60岁患者手术前后白细胞数多于年龄≥60岁患者(P<0.05),但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和体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手术时间>90min患者比较,手术时间≤90min患者手术前后白细胞计数升高,住院时间延长(P<0.05),但年龄和术后体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使用抗生素组和未使用抗生素组患者手术前后白细胞计数、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和术后体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多数择期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中不使用抗生素和对高危感染患者的预防性使用抗生素均可使患者安全地接受和完成疝修补。
石俊忠庄建彬孙惠军陈玉琢宋维亮孟祥朝
关键词:腹股沟疝无张力疝修补抗生素
垫片式减张缝合用于腹部手术纵形切口的减张关闭
2007年
目的介绍腹部手术新式减张缝合装置及使用方法。方法采用Tension suture补片为42例各种纵形开腹手术结束手术前减张缝合。关腹前经腹膜外腹壁全层褥式缝合减张线,暂时不结扎。常规关闭腹壁各层,减张线穿过专用垫片结扎。结果 39例患者为一期术中放置减张缝合。3例为一期手术未放置减张缝合,伤口裂开后二期缝合腹壁伤口时加用减张缝合。除1例系统性红斑狼疮长期使用激素的肠破裂患者术后两周拆除减张缝合线后伤口裂开外,其余患者治疗成功,未发生切口裂开和缝线断裂。结论新型减张缝合装置用于普通外科腹部手术纵形切口缝合可以有效地避免伤口裂开。对于有特殊愈合困难因素的病例,应该延长拆除减张线的时间直至确认切口完全愈合为止。新型垫片式减张缝合装置使用安全、方便。
陈玉琢孙惠军孟祥朝石俊忠王长秀
关键词:切口
吻合器经肛直肠切除术治疗出口梗阻型便秘对血清胆囊收缩素与直肠肛管压力的影响被引量:15
2016年
目的探讨吻合器经肛直肠切除术(STARR)治疗出口梗阻型便秘对血清胆囊收缩素与直肠肛管压力的影响。方法选择出口梗阻型便秘患者318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59例,观察组采用STARR手术治疗,对照组采用Bresler手术治疗,观察两组预后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和术后住院时间都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而两组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4 d内的疼痛、大便失禁、出血、尿潴留等并发症发生情况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14 d的肛管最大收缩压和肛管最长收缩时间都明显高于术前(P<0.05),同时观察组术后14 d的肛管最大收缩压和肛管最长收缩时间都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14 d的血清胆囊收缩素含量分别为(57.33±11.45)ng/L和(51.45±9.13)ng/L,都明显高于术前的(22.67±8.13)ng/L和(22.31±9.02)g/L(P<0.05),同时观察组术后14d的血清胆囊收缩素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STARR治疗出口梗阻型便秘对于机体的创伤比较小,能促进患者直肠肛管功能的恢复和血清胆囊收缩素的表达,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从而有利于患者康复。
陈玉琢李明浩杨丽萍庄建彬宋维亮
关键词:STARR出口梗阻型便秘胆囊收缩素并发症
甲状腺肿物切除中实施Miccoli术式的探讨被引量:3
2011年
微创技术(minimally invasive)的精髓是以尽可能小的损伤去实施外科操作。1997年Miccoli等[1]首次报道了颈部小切口内镜辅助下行甲状腺手术。国内高力等[2]曾报道此类手术方法。有研究认为,小切口腔镜辅助下甲状腺肿物切除(Miccoli)手术是兼有创伤小和较佳美容效果的甲状腺术式[3]。
孟祥朝陈玉琢郭春利张自立杨丽萍庞毅孙惠军
关键词:甲状腺甲状腺切除术显微外科手术
全腹股沟修补术的应用体会
2009年
目的为了解决各种原因需同期修补腹股沟管后壁和股管的问题,我们探索一种新的手术方法。方法利用开放式前入路无张力疝修补概念和广大外科医生比较熟悉的McVay疝修补手术相结合,以避免大家不太熟悉的后入路法腹膜前修补技术。30例患者施行本手术。其中股疝14例,腹股沟斜疝11例,腹股沟直疝5例。材料选用美国Gore公司的膨体聚四氟乙烯平片Mycromesh,剪成舌状端附带一个小的三角形(直角短边长1cm,斜边长2cm,直角长边与主片共用)的形状。2-0Prolene线连续缝合将小三角形的短直角边和斜边与股静脉外面的筋膜鞘和耻骨梳韧带固定,向上翻转约90°将舌形主片分别与耻骨结节、联合建、腹股沟韧带和腹内斜肌连续缝合固定。结果30例手术均顺利完成。平均耗时92.5min。术后1例股疝患者发生切口脂肪液化,伤口经换药20d愈合。术后平均随访36.1个月,无随访期内复发病例。结论经30例3种疝的实践及平均长达36个月的术后随访证明本手术方法安全可靠,可以满足腹股沟常见3种疝治疗,而且多数外科医师不需特殊培训可以完成。对本手术的命名提出商榷。
孙惠军孟祥朝石俊忠陈玉琢
关键词:腹股沟外科手术无张力疝修补术
早期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中保留乳头乳晕25例报告被引量:11
2010年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是目前广泛应用于临床早期乳腺癌的治疗方法之一,但乳房切除后给患者的身心造成巨大的创伤。国际上现已对具备一定条件的早期乳腺癌实施保乳手术,且较广泛应用于临床。
孟祥朝陈玉琢张自立刘俊国孙惠军
关键词: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乳头乳晕
改良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治疗慢性肛瘘的随机对照多中心临床观察被引量:54
2015年
目的 评价改良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LIFT-plug)术式在慢性肛瘘治疗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2011年3月至2013年4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等5家医院收治的239例慢性肛瘘患者,其中男199例(83.26%),女40例(16.74%),对照表随机分配入试验组(脱细胞黏膜组)或对照组(单纯手术组),试验组和对照组分别完成入组病例1 19例和120例,试验组采用LIFT-plug术式,对照组采用保留括约肌手术(UFT)术式,术后随访180 d.统计术后180 d内的治愈率和中位愈合时间,评估术后复发率、术后疼痛、肛门失禁率及材料安全相关.本研究得到北京朝阳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结果 术后第180天脱细胞黏膜组愈合率为96.5%,单纯手术组愈合率为83.7%,脱细胞黏膜组中位术后愈合时间为22 d,单纯手术组中位术后愈合时间为30 d,组间术后愈合率和中位愈合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本次试验随访180 d期间无复发.术后标准数字评分法(VAS)疼痛评分术后第2、3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余随访时间VAS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术后肛门失禁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未发生严重的肛门失禁,试验组未发生与研究器械有关的不良事件.结论 LIFT-plug术式较之LIFT术式愈合率高,愈合时间短,组织损伤程度小,无肛门失禁发生,操作简单,是一种针对经慢性肛瘘更理想的方法.
郑毅王振军杨新庆崔金杰陈朝文张学斌王小强张西玲车向明陈进才崔飞博宋维亮陈玉琢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