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燕春 作品数:20 被引量:119 H指数:7 供职机构: 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四川省卫生厅科研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肺动脉压与脑钠肽对脓毒性休克患者预后的价值 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探讨在脓毒性休克患者中,肺动脉压力(PAP)、脑利尿钠肽(BNP)的增高程度以及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2013年5月至2014年10月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脓毒性休克患者48例;其中存活组27例,病死组21例。置入Swan-Ganz导管,连续3d监测肺动脉压力、肺血管阻力、肺毛细血管楔压、心输出量以及脑利尿钠肽;分析存活患者和病死患者PAP、肺血管阻力(PVR)、肺毛细血管楔压(PCWP)、心输出量(CO)、BNP的差异;采用线性相关分析BNP与PAP、CO的相关性。结果入院时两组患者血流动力学参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48、72小时,死亡患者肺动脉压力高于存活患者[(20.8±5.8)mmHg比(34.2±7.4)mmHg,P〈0.05]。治疗第24、48、72小时死亡患者和存活患者PVR、PCWP、CO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患者在入科48、72h血浆BNP高于存活患者[(286.5±75.5)pg/ml比(675.4±51.3)pg,/ml,P〈0.05]。线性相关分析显示,BNP与PAP、CO均无明显相关性。结论在脓毒性休克患者中肺动脉压力及血浆BNP增高提示患者预后不良,肺动脉高压需要被关注。与心衰的患者不同,在脓毒性休克患者中,血浆BNP增高并不说明患者心功能不良,不能用于指导心功能治疗。 王平 张丽涓 周贵 陈燕春关键词:脓毒性休克 肺动脉高压 脑钠肽 分层次小组制管理在ICU护理工作中的建立与应用 随着现代急诊急救医学的飞速发展,各种极危重患者的增加,大量的仪器、新设备应用于临床,促使ICU护士需要掌握的内容非常复杂繁多,我院ICU成立于1994年,由2张床发展到2008年3月的27张床位,护士由4人到47人,管理... 马静 陈燕春关键词:ICU 小组长 护理工作 护士长 文献传递 实行质控小组负责制对ICU医院感染发生的影响 被引量:9 2014年 目的:探讨实行医院感染质控小组负责制对重症加强护理病房(ICU)医院感染发生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将本院ICU在2012年1—6月未实施医院感染质控小组负责制与2013年1—6月实施医院感染质控小组负责制后的院感发生情况进行对比。结果:实施医院感染质控小组负责制后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预防率由干预前的61.11%上升至93.79%(P<0.01),VAP发生率由干预前的2.46%下降到干预后的1.10%;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RBSI)发生率由干预前的5.81‰下降到干预后的1.52‰(P<0.05)。结论:实行医院感染质控小组负责制可有效提高ICU医院感染管理质量,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 陈燕春 杨玲 陈倪 田蓉关键词:ICU 医院感染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大蒜素治疗细菌性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研究大蒜素短期治疗对细菌感染所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血炎性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入重症监护病房且符合呼吸机相关性肺炎诊断标准的92例患者(均为细菌感染所致)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42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抗生素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大蒜素治疗;疗程14d。检测并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白细胞(WBC)、C反应蛋白(CRP)及降钙素原(PCT)水平。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血WBC、CRP及PCT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血WBC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血CRP和PC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蒜素短期治疗细菌感染所致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可以显著降低血炎性指标,且未见不良反应。 闫芳 杨芳 陈燕春 王国祥 陈倪 王平关键词:大蒜素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降钙素原 ICU感控小组责任制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预防效果 被引量:8 2013年 目的探讨设置感染控制(感控)小组专职督导各项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措施的实行,对预防重症监护室(ICU)机械通气患者发生VAP的影响。方法选择2011年1—12月入住本院ICU并行机械通气,时间>48h的患者480例。分为对照组:2011年1—6月入住ICU的233例患者,采用预防VAP集束化管理,但无感控小组督导;干预组:2011年7—12月入住ICU的247例患者,采用常规预防措施,由感控小组监督各项预防VAP措施的执行。对两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干预组患者的床头抬高率为93.7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1.11%(χ2=703.43,P<0.001);机械通气时间,干预组患者为(5.56±4.43)d,显著低于对照组的(6.87±6.76)d(t=2.49,P=0.013);VAP发生率,干预组为11.0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4.62‰(χ2=6.87,P=0.009);病死率,干预组和对照组分别为6.07%、9.4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91,P=0.142)。结论在ICU,通过设置感控小组专职严格督导,能有效落实VAP预防措施,降低VAP的发生率。 陈倪 王玺 陈燕春 王平 叶青青关键词: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重症监护室 机械通气 医院感染 大蒜素治疗细菌性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效果评估 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探索抗生素联合大蒜素治疗细菌性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效果。方法研究对象按入组时间编号,采用随机数字原则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抗生素和大蒜素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抗生素治疗。入组后一周取痰培养,对检出细菌进行耐药性检测。观察患者白细胞(WBC)异常天数、C反应蛋白(CRP)异常天数以及患者住重症监护病房(ICU)天数等指标。结果两组患者痰培养细菌检出情况、CRP异常天数以及住ICU天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耐药情况、WBC异常天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蒜素联合抗生素治疗细菌性VAP,能减少细菌在肺部的生长,减少患者CRP异常天数,缩短病人ICU治疗时间,有利于细菌所致VAP的治疗。 周贵 陈燕春 闫芳 王国祥 冷凌涵 邹军 张静 王平关键词:大蒜素 VAP 分层次小组制管理在ICU护理工作中的建立与应用 本文对分层次小组制管理在ICU护理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指出采用该管理模式能够促使护士专业业务水平、工作积极性以及ICU护理工作质量的提高,值得在其它专科护理中使用。 马静 陈燕春关键词:临床护理 非心源性休克患者脑钠肽与血流动力学参数的相关性分析及两者预测预后的价值探讨 被引量:6 2012年 目的探讨非心源性休克患者血浆脑钠肽(BNP)水平与肺动脉漂浮导管(Swan—Ganz导管)所测得数据的相关性,以及与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前瞻性对照研究方法,选择本院重症监护病房(ICU)21例非心源性休克患者,置入Swan—Ganz导管,连续3d测定中心静脉压(CVP)、肺动脉压(PAP)、肺毛细血管楔压(PCWP)、心排血量(co),同时进行血浆BNP定量检测;分析存活患者(8例)和死亡患者(13例)BNP及CVP、PAP、PCWP、CO的差异。采用多元回归分析法分析BNP与CVP、PAP、PCWP、CO的相关性。结果死亡患者人院时血浆BNP浓度(ng/L)显著高于存活患者(708.06±242.58比317.05±140.21,P〈0.05):而两组患者血流动力学参数无明显差异。治疗3d后,死亡患者CVP(mmHg,1mmHg=0.133kPa)显著高于存活患者(13.64±4.00比9.92±1.26,P〈O.05),而CO(L/min)显著低于存活患者(4.61±2.06比6.95±1.28,P〈0.05),死亡患者和存活患者PAP(mmHg)、PCWP(mmHg)无明显差异(PAP:20.84±8.48比16.82±4.97,PCWP:13.60±5.71比12.72±4.98,均P〉0.05)。多元回归分析显示,BNP与CVP、PAP、PCWP、CO均无明显相关性(r值分别为0.157、0.306、0.229、-0.269,P值分别为0.16、0.25、0.09、0.12)。结论血浆BNP和Swan—Ganz导管监测血流动力学参数对休克患者病情和预后的评估均有一定价值;但在非心源性休克患者中,BNP增高不能作为反映心功能的指标,不能替代Swan—Ganz导管用于指导治疗。 王玺 王平 李鸿飞 宋家志 冷凝涵 王新凯 李雪莲 沈钦 黄鲜 杨进 李洁颖 邹军 张静 陈燕春 刁华英关键词:脑钠肽 血浆置换联合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重症肝炎临床观察 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探讨血浆置换(PE)联合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对重症肝炎患者血清炎性介质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2014年6月—2016年12月收治的重症肝炎90例,按治疗方法分为A、B、C组,每组30例。C组予以PE+内科常规治疗,A组在C组基础上给予8~12 h 20 L CRRT,B组在C组基础上给予20~24 h 40 L CRRT。观察3组治疗前后血清炎性介质变化情况及预后。结果 3组治疗后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A、B组低于C组(P<0.05)。随访半年后,3组总好转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E联合CRRT治疗重症肝炎可降低患者血清炎性介质表达水平,提高治疗效果,不同剂量的置换液对CRRT治疗效果无明显影响。 郭强 陈燕春 王平关键词:重症肝炎 血浆置换 连续性肾脏替代 炎性介质 预后 ICU机械通气行CRRT治疗患者的循证护理效果 被引量:12 2017年 目的研究循证护理干预对ICU机械通气行连续性肾替代疗法(CRRT)患者的临床疗效、并发症和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60例ICU机械械通气治疗患者,均予以CRRT治疗。按照入院时间顺序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用循征护理干预。比较不同护理方式对患者临床效果、并发症影响及满意度。结果 2组患者治疗前Scr、BUN与APACHEⅡ评分比较无差异(P>0.05);治疗后2组患者各项评分均有好转,且观察组好转程度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穿刺点感染发生率、堵管发生率、28 d病死率、导管相关性感染发生率、ICU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基础护理合格率与护理满意度方面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机械通气行连续性肾替代疗法的患者,给予循证护理干预后,能缓解患者病情,减少机械通气时间与ICU住院时间,降低并发症的发病率,提高临床治疗疗效。 陈燕春 张丽涓 杨玲 马静关键词:循证护理干预 连续性肾替代疗法 机械通气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