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鼻内窥镜下电凝止血法在治疗顽固性鼻出血中的应用被引量:4
- 2010年
- 目的探讨鼻内窥镜下诊治顽固性鼻出血的方法及适应证。方法应用鼻内窥镜对144例顽固性鼻出血进行探查,发现出血灶并同期进行电凝止血。结果出血部位位于鼻中隔中段32例(其中5例合并黎氏区出血),鼻中隔后段26例,嗅裂区12例,鼻底部12例,中鼻道18例,吴氏静脉丛44例,均在局麻下施行鼻内窥镜下双极电凝止血术,获得满意的止血效果。结论鼻内窥镜对出血部位定位准确,安全有效,创伤小,患者痛苦小,并发症少,而且治疗方便,减少了鼻出血的复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邓建平梁敏志陈泽
- 关键词:鼻内窥镜顽固性鼻出血电凝止血适应证
- 鼻内镜下鼻咽纤维血管瘤切除术的临床分析被引量:8
- 2015年
-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鼻咽纤维血管瘤(nasopharyngeal angiofibroma,NA)切除术的手术方法及技巧。方法回顾临床资料完整的31例(其中19例侵犯颅底)鼻咽纤维血管瘤(fisch分期,Ⅱ期22例,Ⅲ期6例,Ⅳ期3例),均在鼻内镜下经鼻行肿瘤切除术,并结合相关文献进行分析。结果31例患者皆通过鼻内镜下肿瘤切除术治疗,术前均未行动脉血管栓塞,并获得一次性完整切除,术后随访11—60个月,除1例Ⅲ期NA患者术后2年复发外,其余患者均未发现肿物残留及复发。结论对于鼻咽纤维血管瘤,即使侵犯颅底,鼻内镜下切除术是相对微创可行的手术选择。
- 陈泽梁敏志钟兆棠
- 关键词:鼻咽纤维血管瘤鼻内镜颅底
- 喉癌甲状软骨内膜下切除及健侧甲状软骨外膜瓣修复术的治疗效果被引量:2
- 2016年
- 目的 探讨通过患侧甲状软骨内膜下切除结合健侧甲状软骨外膜瓣修复喉腔的术式治疗喉癌的治疗效果及可行性.方法 对高州市人民医院耳鼻喉科于2005-2011年确诊的28例喉癌患者,均采用患侧甲状软骨内膜下切除结合健侧甲状软骨外膜瓣修复喉腔的术式进行手术;并随访至5年,观察患者术后呼吸功能、吞咽功能、发音、复发及生存率.结果 该术式治疗喉癌患者拔管率96.4% (27/28);误咽率10.7%(3/28),但均通过吞咽训练完全恢复;术后所有患者都存在不同程度声嘶,但均可对话交流;肿瘤复发3例,其中l例为原位复发,2例为颈部淋巴结转移复发,肿瘤复发率为10.7%(3/28);3、5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89.3%和85.7%.结论 患侧甲状软骨内膜下切除结合健侧甲状软骨外膜瓣修复喉腔的术式适用于部分T2期喉癌;并能较完整地保留了喉的骨架及喉生理功能,修复组织稳定,利于发音,不易引起喉狭窄,具有可行性.
- 钟兆棠梁敏志陈泽
- 关键词:喉肿瘤甲状软骨修复外科手术
- 纤维支气管镜下气管、支气管异物取出术的临床应用效果分析
- 2011年
- 目的研究纤维支气管镜取气管、支气管异物的治疗效果。方法 2009年9月至2010年11月共收治25例气管、支气管异物患者,对其采用纤维支气管镜诊断和治疗(支纤镜组),并和高州市人民医院2008年1月到2009年8月30例行支气管镜下异物取出术患者(硬镜组)比较。结果纤维支气管镜气管、支气管异物症状均缓解,无其他不适反应,镜硬组少数患者出现其他症状。结论对气管、支气管异物患者应用纤维支气管镜下异物取出术治疗效果明显,对气管、支气管异物而言是一种较好的治疗方法。
- 陈泽梁敏志钟兆棠夏广生
- 关键词:纤维支气管镜
- 术前CT扫描对鼻内镜下额窦开放术径路选择的作用被引量:1
- 2011年
- 目的:探讨经术前CT扫描后对鼻内镜下额窦开放术径路方式的选择。方法:接受鼻内镜下额窦开放术的52例(94侧)患者,根据术前CT扫描,其中鼻丘气房气化良好、钩突附着处在纸样板或有变异额筛气房的患者为鼻丘径路组,行鼻内镜下鼻丘径路额窦开放术36例(66侧),开放鼻丘前壁,经鼻丘后内上方开放额窦;鼻丘气房气化不良并钩突附着处在颅底或中鼻甲患者为筛泡基板前径路组,以钩突及筛泡基板前为主要参考标志的鼻内镜下额窦开放术(筛泡基板前径路)16例(28侧),通过对钩突上端与鼻腔外侧壁附着点的位置判断,在筛泡基板前方开放额窦。结果:①两组术中径路和术前选择后设计的径路符合,不需要改变径路,手术成功率皆为100%。②术后无颅底及眼眶并发症患者。③所有患者随访6~12个月(平均9个月),术后主观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的缓解,两组患者的有效率分别为98.48%、96.43%,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372 4,P〉0.05)。结论:①鼻丘径路和筛泡基板前径路的鼻内镜下额窦开放术皆可有效地治疗慢性额窦炎。②根据术前CT扫描选择不同径路可能更好按术前设计地完成手术,并降低手术并发症,可获得满意疗效。
- 陈泽梁敏志钟兆棠陈声伟
- 关键词:鼻窦CT扫描解剖学额窦内镜手术
- 双瓣法鼓膜修补术治疗鼓膜大穿孔被引量:4
- 2014年
- 目的 探讨双瓣法鼓膜修补术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95例(112耳)鼓膜修补术患者,48例(54耳)采用双瓣法鼓膜修补术(双瓣法组),47例(58耳)采用内植法鼓膜修补术(内植法组),测定术前及术后6个月气导、气骨导差,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双瓣法组成功率为96.3% (52/54),内植法组为91.4%(53/58),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双瓣法组有效率为92.6% (50/54),内植法组有效率为77.6% (45/5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结论 双瓣法鼓膜修补术治疗鼓膜大穿孔能较好成型鼓膜并提高听力,有很好的临床效果,手术操作较简单,值得推广.
- 陈泽钟兆棠梁敏志
- 关键词:鼓膜穿孔鼓膜修补术
- Ⅲ型外耳道胆脂瘤手术治疗的术式选择被引量:10
- 2016年
- 目的探讨骨性外耳道后壁和乳突遭不同程度破坏的Ⅲ型外耳道胆脂瘤的治疗选择及疗效。方法收集44例(共45耳)临床诊断为Ⅲ型外耳道胆脂瘤患者,根据乳突破坏程度的不同采用不同的术式进行手术:27耳乳突破坏未达鼓窦患者(A组),采用单纯乳突修理+外耳道成形术+必要时行耳甲腔成形术治疗;18耳乳突破坏达鼓窦患者(B组),采用乳突切开+乳突填充+外耳道成形+耳甲腔成形术治疗。结果所有患者术后随访1~2年,均无胆脂瘤复发,无外耳道塌陷、狭窄或闭锁,听力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其中A组患者术后干耳率为100%,平均干耳时间(12.1±2.3)d,具有光滑外耳道以及良好自净作用的占100%;B组患者术后干耳率为94.4%,平均干耳时间(28.1±3.5)d,具有光滑外耳道以及良好自净作用的占88.9%。结论Ⅲ型外耳道胆脂瘤可根据乳突破坏是否达鼓窦而采用不同的术式:破坏未达鼓窦患者,采用单纯乳突修理+外耳道成形术+必要时行耳甲腔成形术;破坏达鼓窦患者,采用乳突切开+乳突填充+外耳道成形+耳甲腔成形术,疗效均显著。
- 钟兆棠梁敏志陈泽
- 关键词:耳道胆脂瘤外耳道成形术
- 修正性鼻内镜手术的解剖标志探讨
- 2010年
- 目的探讨修正性鼻内镜手术的解剖标志,减少手术中的风险,更有效地治疗复发性慢性鼻窦炎、鼻息肉Ⅲ型。方法对98例(156侧)复发性慢性鼻窦炎、鼻息肉Ⅲ型患者行修正性手术,术中寻找较恒定的解剖标志为后鼻孔、上颌窦口、中鼻甲(或残余)、蝶窦前壁及眶纸板,并根据术前CT指引寻找鼻丘气房、上鼻甲及中鼻甲基板(或残余),在相关的解剖标志的指引下行全筛窦切除、蝶窦开放(如必要)、上颌窦及额窦开放,并记录上述解剖标志的出现率。结果手术无严重并发症,术中皆可找到较恒定的解剖标志,鼻丘气房、上鼻甲及中鼻甲出现率较高,治愈75例,好转20例,无效3例。结论运用较恒定的后鼻孔、上颌窦口、中鼻甲(残余)、蝶窦前壁和眶纸板以及鼻丘气房、上鼻甲及中鼻甲基板指引,能安全、有效地完成修正性鼻内镜手术,防止严重并发症发生,有效治疗复发性慢性鼻窦炎、鼻息肉Ⅲ型。
- 陈泽梁敏志钟兆棠陈声伟
- 关键词:内镜手术解剖学鼻窦炎鼻息肉
- 甲状旁腺全切除自体前臂移植术治疗肾功能不全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被引量:1
- 2018年
- 目的:分析甲状旁腺全切除自体前臂移植术治疗肾功能不全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的效果。方法:选取60例肾功能不全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患者并随机分组。对照组采用保守药物治疗,干预组采用甲状旁腺全切除自体前臂移植术治疗。比较两组肾功能不全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治疗效果、复发率,干预前后和出院时血磷、血钙、钙磷乘积和血清IPTH。结果:干预组肾功能不全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治疗效果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干预前血磷、血钙、钙磷乘积和血清IPTH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时干预组血磷、血钙、钙磷乘积和血清IPTH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状旁腺全切除自体前臂移植术治疗肾功能不全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血磷、血钙、钙磷乘积和血清IPTH,降低复发率,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 张健生陈泽陈亮
- 关键词:肾功能不全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
- 喉额侧窗式切除术治疗侵及前联合的T1b期声门型喉癌疗效分析
- 2017年
- 目的探讨喉额侧窗式切除术结合甲状软骨外膜瓣修复术治疗侵及前联合的T1b期声门型喉癌的疗效。方法对确诊为前联合受侵的T1b期声门型喉癌患者22例,均行喉额侧窗式切除术结合甲状软骨外膜瓣修复术治疗;随访5年,观察患者术后呼吸功能、吞咽功能、发音功能、复发率及生存率。结果所有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术后二周拔除气管套管,拔管率100%;无一例发生误咽;术后患者发声功能(G分级)较术前改善者为86.4%(19/22),与术前相同者为13.6%(3/22);肿瘤复发2例,1例为原位复发,1例为颈部淋巴结转移复发,复发率为9.1%(2/22);5年生存率为95.5%(21/22)。结论喉额侧窗式切除术结合甲状软骨外膜瓣修复术式适用于前联合受侵的T1b期声门型喉癌,该术式能相对完整地保留喉的骨架及生理功能,不易引起喉狭窄,且修复组织稳定,能有效改善发声质量。
- 钟兆棠梁敏志陈泽莫玲飞梁珈璐
- 关键词:声门型喉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