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沙沙 作品数:4 被引量:8 H指数:2 供职机构: 苏州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 医药卫生 更多>>
GPCR跨膜螺旋的结构拓扑建模及其预测方法 被引量:2 2013年 7个α跨膜螺旋组成的螺旋束是G蛋白偶联受体的最主要拓扑特征,其三维结构的预测精度直接影响完整受体的三维结构预测、配体对接及功能分析的准确性.近期许多研究小组提出了各种方法,同时也遇到了一个共同的问题:采样时难以在7个跨膜螺旋结构的保守性与局部多样性之间获得平衡,其实质是未将两者统一到一个系统模型中.文中针对跨膜螺旋的空间结构特点,建立了兼顾保守性与多样性的结构拓扑模型,并利用该模型形成了4阶段的结构优化方法,试图获得采样广度与深度的平衡.同时,引入基于结构拓扑的能量项与约束,起到了优化评判标准和剪裁采样空间的作用,有效地预测了跨膜螺旋的三维结构.使用文中方法展开了3组验证实验,用8个已解构的目标分别与GPCRDOCK2010的参赛结果、知名结构预测工具Swiss和MODELLER进行了比较.与Swiss的比较中,文中方法有5个目标获得了更优的三维螺旋结构;与单模板、多模板的MODELLER的比较中,文中方法分别在6个目标与7个目标上取得了优势. 吴宏杰 吕强 权丽君 陈荣 陈沙沙 李海鸥 钱培德关键词:G蛋白偶联受体 结构拓扑 一种并行化的GPCR结构预测方法 2012年 全球20种最畅销的12种药物都是以GPCR(G蛋白偶联受体)为作用靶标,因为生化实验方法很难得到其三维结构,已知结构的GPCR数目只有7个.当前主流的GPCR结构预测方法主要是基于模板的预测和从头预测,但是由于GPCR序列相似性较低,而且长度普遍较长,故单靠一种方法很难预测出比较好的GPCR三维结构.本文结合GPCR的特点,将上述两种方法进行结合,提出了一种并行化的结构预测方法.使用该方法对GPCR Dock 2010中的两个目标(CXCR4和D3)进行预测,实验结果表明,本文预测的跨膜螺旋区域和ECL2区域比官网发布的大多数研究小组的结果更接近天然结构. 缪大俊 吕强 吴宏杰 陈沙沙关键词:GPCR 一种基于折叠模式识别的蛋白质结构片段库构建方法 被引量:5 2013年 片段组装方法是从头预测蛋白质三维结构的一类重要方法.现有的基于序列相似的片段库质量限制了低同源目标的预测精度,所以寻找与天然结构更加拟合的已知蛋白质结构片段来构建高质量的片段库是片段组装方法的一项重要任务.本文利用SCOP数据库中的三维结构相似性,对SCOP的折叠模式进行预测,提取预测出的相同折叠模式的已知蛋白质结构的信息,生成保存残基信息的数据库(Vall库).然后将目标蛋白质序列分割成的残基片段与Vall库进行综合评价后生成一种新的片段库,该片段库可以用于一个骨架预测并行蚁群算法.将本文方法与蛋白质结构预测程序RosettaAbinitio的基于序列的片段库进行了比较,实验结果表明采用本文方法的片段库可以找到更接近天然构象的蛋白质结构. 陈沙沙 吴宏杰 吕强关键词:SCOP 一种GPCR跨膜螺旋形变的建模方法 被引量:1 2012年 跨膜螺旋是GPCR的最主要特征,单个螺旋的预测精度直接影响GPCR整体三维结构的预测。GPCR螺旋形变预测是一个挑战性的难题。该形变用发生形变的残基位置和该位置前后两端螺旋的夹角表示。基于目前已知的所有GPCR的跨膜螺旋结构,根据螺旋序列相似度进行聚类,然后在每类中对形变角度用连续型von Mises概率分布来建模。对建模后GPCR跨膜螺旋的形变角度进行了回归和预测测试。基于本文方法的模型,只需进行15次采样,就会有一次的采样结果近似符合天然螺旋的形变角度,这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帮助跨膜螺旋空间结构的预测。 陈荣 吕强 吴宏杰 陈沙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