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汉平

作品数:287 被引量:1,893H指数:28
供职机构:上海市针灸经络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重点学科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35篇期刊文章
  • 50篇会议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82篇医药卫生
  • 1篇农业科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33篇针灸
  • 50篇针灸疗法
  • 50篇灸疗
  • 50篇灸疗法
  • 43篇针刺
  • 42篇细胞
  • 39篇免疫
  • 38篇针灸学
  • 38篇艾灸
  • 30篇哮喘
  • 28篇灸治
  • 19篇甲状腺
  • 17篇小鼠
  • 16篇穴位
  • 15篇中医
  • 15篇结肠
  • 14篇结肠炎
  • 14篇溃疡
  • 14篇溃疡性
  • 14篇溃疡性结肠炎

机构

  • 242篇上海市针灸经...
  • 66篇上海中医药大...
  • 17篇上海交通大学...
  • 10篇浙江中医学院
  • 9篇上海医科大学
  • 9篇上海中医学院
  • 4篇复旦大学
  • 3篇厦门大学
  • 3篇中日友好医院
  • 2篇第二军医大学
  • 2篇中国中医科学...
  • 2篇上海市中医文...
  • 2篇上海市第四人...
  • 1篇安徽中医学院
  • 1篇江西医学院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上海市肿瘤研...
  • 1篇上海市第一人...
  • 1篇上海市精神卫...
  • 1篇上海中医药大...

作者

  • 287篇陈汉平
  • 59篇杨永清
  • 41篇吴焕淦
  • 40篇赵粹英
  • 28篇王宇
  • 23篇何金森
  • 19篇翟道荡
  • 18篇桂金水
  • 18篇李磊
  • 17篇王瑞珍
  • 15篇马淑兰
  • 15篇施征
  • 15篇刘艳艳
  • 15篇胡国胜
  • 14篇马寄晓
  • 14篇殷之放
  • 13篇崔建美
  • 12篇严华
  • 11篇张英英
  • 11篇崔龙苹

传媒

  • 88篇上海针灸杂志
  • 22篇中国针灸
  • 18篇针刺研究
  • 14篇针灸临床杂志
  • 9篇上海中医药杂...
  • 8篇上海免疫学杂...
  • 6篇上海中医药大...
  • 6篇免疫学杂志
  • 5篇辽宁中医杂志
  • 4篇中医杂志
  • 4篇浙江中医学院...
  • 4篇江苏中医
  • 4篇全国针法灸法...
  • 3篇陕西中医学院...
  • 2篇中国中医药科...
  • 2篇甘肃中医学院...
  • 2篇上海实验动物...
  • 2篇天津中医学院...
  • 2篇中西医结合杂...
  • 2篇现代中医药(...

年份

  • 2篇2018
  • 1篇2017
  • 2篇2016
  • 3篇2015
  • 4篇2014
  • 1篇2013
  • 3篇2012
  • 2篇2011
  • 2篇2010
  • 5篇2009
  • 8篇2008
  • 10篇2007
  • 24篇2006
  • 7篇2005
  • 3篇2004
  • 4篇2003
  • 7篇2002
  • 10篇2001
  • 17篇2000
  • 11篇1999
28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针刺对136例应用抗甲状腺药有副反应甲亢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11
1994年
抗甲状腺药 (抗甲药 )治疗甲状腺机能亢进症 (甲亢 ) ,部分患者易产生副反应 ,且停药后复发率很高。本文应用中国传统的针刺方法治疗 ,观察对象 1 36例均为服用抗甲药有明显副反应而无法接受药物治疗的甲亢患者。经 1个疗程的针刺 ,总有效率可达 76 % ,治疗期间未出现任何副反应 ,停止针刺治疗 1年 ,随访复发率为 32 %。
何金森金舒白恒健生陈汉平桂金水马寄晓
关键词:抗甲状腺药甲状腺机能亢进副作用针刺疗法
从经络腧穴神经科学角度探讨心与小肠相表里被引量:10
1995年
中医学“心与小肠相表里”理论,一直被认为是缺乏科学实验资料证明的“理论”。中医学的“心”,既指循环的心,也指“神明”的心(脑),而从现代解剖学来看,心、脑、小肠是三个截然不同的系统。本文从经络、腧穴、神经科学等方面,对“心与小肠相表里”理论作了阐述。认为脑与小肠存在着许多相似之处,脑内许多神经递质在小肠内能找到,肠道内许多神经丛和脑一样,有一种血脑屏障。由小肠S细胞分泌的促胰液素,可促使心排出量增高。上述论述,为研究“心与小肠相表里”理论,提供了新的思路。
吴焕淦陈汉平
关键词:小肠表里关系经络
过敏性哮喘大鼠针刺血清的抗哮喘作用被引量:25
2002年
目的和方法 研究了过敏性哮喘大鼠经针刺治疗后的血清 (针刺血清 )的抗哮喘作用。结果 过敏性哮喘大鼠经针刺治疗后的血清可明显降低大鼠和肾上腺切除大鼠过敏性哮喘模型的气道阻力与外周血嗜酸粒细胞计数 ,针刺血清注射与针刺治疗的作用之间无明显差别。结论 针刺血清具有与针刺类似的抗哮喘作用。但针刺血清对肺顺应性的影响与针刺治疗存在某些差异。
杨永清崔龙萍马淑兰陈汉平王宇金明明
关键词:针刺血清哮喘呼吸功能试验
正常小鼠和荷瘤小鼠免疫、生化指标的昼夜节律以及峰值相位针灸的效应观察被引量:4
1995年
我们以往的工作表明,以节律测定为基础,观察不同时间的针灸效应,是探讨子午流注等传统时间针法合理内涵的重要手段。本实验在测定正常小鼠、Lewis肺癌小鼠和S_(180)瘤小鼠免疫、生化指标昼夜节律的基础上,进一步观察了峰值相位针灸不同穴位的影响。 1 昼夜节律测定 1.1 材料与方法 1.1.1 实验动物 采用C_(57)/BL纯种小鼠(由中科院上海动物中心提供)。共156只。均为雄性。体重25~40克,平均30.355±0.421克。14~18周龄。随机均衡分为3组。 1.1.2 实验方法 1.1.2.1 将C_(57)/BL纯种小鼠置于12小时光—暗迭替环境下饲养工10周以上,光照期08:OO~20:00。喂以标准饲料,自由饮水和进食。
李磊陈汉平任路蓓李继文顾杰
关键词:小鼠荷瘤小鼠昼夜节律针灸
针灸学发展与学术包容性——纪念上海市针灸经络研究所成立50周年
包容,交融或共存,是海纳百川的开放气度,提示凡对针灸学发展有益的理念、技术方法,都要努力借鉴。1包容与和而不同保护生物多样性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从此可窥见差异性的重要。差异性是多样性
陈汉平
文献传递
艾灸调节荷癌小鼠肝脏细胞能量代谢的^(31)P-核磁共振观察被引量:9
1995年
本研究采用先进的核磁共振谱分析新技术,在完整的器官水平测定肝细胞能量代谢状况。实验结果表明,艾灸关元穴可以明显提高肝细胞内的ATP分子水平,显著增加肝细胞的热力学储备和磷酸化潜力,以增强肝细胞的功能活动。本文从能量代谢的角度阐述了艾灸抗肿瘤的机制和艾灸关元温肾壮阳、培补元气的理论基础。
翟道荡蔡德亨丁邦友王瑞珍陈汉平孙尧俊王力平吴傣琉费伦
关键词:艾灸核磁共振能量代谢
过敏性哮喘大鼠针刺血清的抗哮喘作用
目的和方法研究了过敏性哮喘大鼠经针刺治疗后的血清(针刺血清)的抗哮喘作用。结果过敏性哮喘大鼠经针刺治疗后的血清可明显降低大鼠和肾上腺切除大鼠过敏性哮喘模型的气道阻力与外周血嗜酸粒细胞计数,针刺血清注射与针刺治疗的作用之间...
杨永清崔龙萍马淑兰陈汉平王宇金明明
关键词:针刺血清哮喘呼吸功能试验
文献传递
“艾灸血清”对肿瘤浸润淋巴细胞增殖和表型的影响被引量:18
2002年
目的:观察"艾灸血清"(MS)对肿 瘤浸润淋巴细胞(Tumor Infiltrating Lymphocytes,TIL)增殖和表型的影响。方 法:用"艾灸血清"培养TIL,通过流式细胞术进行检测。结果: 发现"艾灸血清"能明显促进TIL的增殖,加快其进入指数生长期,"艾灸血清"能协同 细胞因子rIL-2持续升高TIL中CD+3阳性细胞数,维持CD+4阳性细胞,显著提高CD +8阳性细胞, 使CD+4/CD+8出现倒置,这种协同作用存在穴位相对特异性。结论: "艾灸血清"有利于从细胞增殖和表型两方面促进TIL的生长。
陈云飞赵粹英陈汉平秦慧莲方舫
关键词:肿瘤浸润淋巴细胞增殖淋巴细胞表型
关于针药结合治疗疾病的若干思考
1996年
当今科学技术的发展以不断分化和在分化基础上的高度综合为重要趋势。顺应这一趋势将传统针灸学与现代药理学、神经生物学、生物化学等学科有机结合乃至融合,是不断拓展针灸学固有特色。
胡军陈汉平
关键词:针灸疗法中医药疗法综合疗法
艾灸结合免疫调节剂抑瘤效应的免疫学研究被引量:2
1999年
本文报道艾灸及其免疫调节剂对H22荷瘤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NK活性,LAK活性,以及IL-2,IL-6产生的影响,结果显示,艾灸治疗组T淋巴细胞转化,NK,LAK活性,IL-2产生水平较荷瘤对照组明显升高。艾灸结合免疫调节剂可明显增强荷瘤小鼠ConA诱导的脾淋巴细胞增殖,NK与LAK活性,IL-2与IL-6产生。
裴建陈汉平
关键词:艾灸肿瘤免疫免疫调节剂小鼠
共29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