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士荫

作品数:8 被引量:53H指数:3
供职机构:大连理工大学更多>>
相关领域:水利工程交通运输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篇水利工程
  • 2篇天文地球
  • 2篇交通运输工程

主题

  • 4篇冲刷
  • 2篇疏浚
  • 2篇泥沙
  • 2篇泥沙扩散
  • 2篇局部冲刷
  • 2篇波流
  • 2篇波流共同作用
  • 1篇动床
  • 1篇悬移质
  • 1篇淤泥
  • 1篇淤泥质
  • 1篇三维数值模拟
  • 1篇沙纹床面
  • 1篇输沙
  • 1篇疏浚工程
  • 1篇数值模拟
  • 1篇推移质
  • 1篇立波
  • 1篇立式
  • 1篇流速场

机构

  • 8篇大连理工大学
  • 1篇青岛海洋大学

作者

  • 8篇陈士荫
  • 3篇李芳君
  • 2篇李林普
  • 1篇孙青
  • 1篇郭子坚
  • 1篇王惟诚
  • 1篇宋向群

传媒

  • 2篇海岸工程
  • 2篇泥沙研究
  • 1篇土木工程学报
  • 1篇中国海洋平台

年份

  • 1篇2005
  • 1篇1999
  • 1篇1997
  • 2篇1996
  • 2篇1994
  • 1篇1993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疏浚引起泥沙扩散的三维数值模似被引量:14
1994年
本文用破开算子法对三维泥沙扩散问题建立了数值模型,对破开后的四个微分方程分别采用不同的差分格式进行计算,利用垂向坐标变换技术,使垂直方向网格划分更有利于泥沙扩散物理过程的描述,避免了底边几何形状不规则所造成的计算复杂和不稳定,该模型应用在镇海某原油码头疏浚引起泥沙扩散对周围地区的影响上,取得有价值的成果。
李芳君陈士荫
关键词:泥沙扩散
波流共同作用下直立大直径圆柱基础冲刷的试验研究被引量:2
1994年
本文简要地介绍了波流共同作用下大尺度直立圆柱周围床面局部冲刷试验结果,并探讨了圆柱周围床面局部最大冲刷深度与各种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
李林普陈士荫王惟诚李玉珊梁焕书伊才颖
关键词:波流共同作用局部冲刷
近海孤立式大直径圆柱建筑物基础局部平衡冲刷深度估算
本文根据试验结果,采用无量纲分析法,对近海孤立式大直径圆柱建筑物在波浪与潮流作用下,圆柱周围海床面局部平衡冲刷深度的实验公式进行了探讨。实验公式计算值与试验值符合较好。
李林普陈士荫
关键词:近海波流共同作用局部冲刷
文献传递
水下贴底射流及其对淤泥质床面冲刷实验研究被引量:7
1996年
本文对水下圆截面贴底射流所产生的流速场及其对周围淤泥质床面的冲刷作用进行了实验研究,通过定床和动床两个系列的射流实验。
李芳君陈士荫
关键词:动床流速场冲刷坑
立波作用下的底沙运动被引量:3
1996年
立波作用下的底沙运动关系到港口的规划和建筑物的安全。本文以实验为基础,综合前人研究成果,得到了立波作用下床面形态及冲刷类型。对较粗颗粒底沙在立波作用下进行受力分析,得到了一周期内沙粒累计推移距离、净输沙率及冲刷强度。认为冲刷形态的不同与近底速度和加速度的分布密切相连。
孙青陈士荫
关键词:立波冲刷海岸工程海洋动力学
前进波作用下沙纹床面的净输沙方向与净输沙强度被引量:2
1997年
在沙纹床面输沙过程中,假设水流从涡中取出并搬运的悬移质数量与推移质运动的沙星成比例,由12组细沙实验结果得到了沙纹床面净输沙的方向和输沙强度公式,并与他人的实验结果进行对比。
孙青陈士荫
关键词:沙纹床面悬移质推移质
疏浚引起泥沙扩散的三维数值模拟
本文用破开算子法对三维泥沙扩散问题建立了数值模型,对破开后的四个微分方程分别采用不同的差分格式进行计算,利用垂向坐标变换技术,使垂直方向网格划分更有利于泥沙扩散物理过程的描述,避免了底边界几何形状不规则所造成的计算复杂不...
李芳君陈士荫
关键词:疏浚工程泥沙扩散数值模拟
星海湾人工海滨浴场的规划设计研究被引量:25
2005年
对我国第一个人工海滨浴场规划设计中所遇到的关键问题, 进行了具有可操作性的研究。在研究中, 海滩物质采用一次充填, 用建筑物固定使之不流失的办法, 将陆域填筑的河西区南部岸线一分为三, 修建成为互不关联的三个海滩, 每个海滩分别用T形防波堤、L形防波堤以及潜堤等建筑物加以固定。研究的重点是海滩岸线平面形状、海滩剖面形状和固滩建筑物的布置。另一方面, 景观设计按多种要素进行设计, 考虑了提供多功能、多层次的开放游憩空间。该规划设计创立了通过海岸环境整治和景观生态设计, 形成环境、景观与城市相和谐的城市经营与开发模式, 对于我国港口及海岸工程建设具有较大的示范意义。
宋向群郭子坚陈士荫
关键词:海滩剖面景观规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