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利强
- 作品数:8 被引量:48H指数:3
- 供职机构: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惠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Ⅳ型胶原、层粘连蛋白水平变化及干预治疗观察被引量:2
- 2005年
- 目的探讨血清Ⅳ型胶原(ⅣC)、层粘连蛋白(LN)与糖尿病肾病(DN)的相关性及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干预治疗对其影响。方法选择2型糖尿病(DM)患者166例及正常对照(NC)55例,根据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将2型DM患者分为正常蛋白尿组(NA)、微量蛋白尿组(MA)、临床蛋白尿组(ODN),分别检测各组的血清ⅣC、LN,并观察干预治疗后上述指标的变化。结果2型DM患者血清ⅣC、LN水平高于NC组(P<001),DM患者从NA组、MA组到ODN组,血清ⅣC、LN逐渐增高,各组间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MA组和ODN组经干预治疗后,血清ⅣC、LN水平较前有显著性降低,UAER较前有显著性下降。结论血清ⅣC、LN水平变化与DN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早期应用ACEI有助于防止或延缓DN的病理学进展。
- 许美伦刘伟芳吴伟琼陈利强
- 关键词:LN干预治疗DMDN
- 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发生率、病变程度及相关因素分析被引量:32
- 2010年
-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血管病变的发生率,分析不同程度下肢血管病变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将583例住院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下肢血管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确定下肢血管病变,将检测结果分为无下肢血管病变组(无PVD组)、有下肢血管病变组(PVD组),根据下肢血管病变程度,PVD组内又分为3个亚组:轻度病变组(Ⅰ组)、中度病变组(Ⅱ组)、重度病变组(Ⅲ组),同时观察分析临床因素及生化指标与下肢血管病变之间的相关性,并对病变的危险因素作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彩色多普勒的超声检查显示有下肢血管病变者占28.30%。年龄、病程、收缩压、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LDL—C)水平、冠心病、脑血管病的比例在PVD组中均显著增高(P〈0.01)。总胆固醇、LDL-C水平在各不同病变组(Ⅰ、Ⅱ、Ⅲ组)中差异有显著性(P〈0.01或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年龄、病程、低密度脂蛋白是PVD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有关的危险因素包括年龄、糖尿病病程、血压、血脂,其中最主要的危险因素是年龄、病程、LDL—C,LDL—C与下肢血管病变程度密切相关。
- 刘伟芳吴伟琼陈利强杨伟平温红
- 关键词: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
-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与血清IV胶原、层粘连蛋白的关系
- 2004年
- 目的 探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与血清IV胶原(IVC)、层粘连蛋白(LN)之间的关系。 方法 143例 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病例组,并依据视网膜病变情况分为三组:无视网膜病变组(NDR)58例,背景期视网膜病变组(BDR)47例,增殖期视网膜病变组(PDR)38例。同时设健康体检者55人为对照组。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其血清IVC、LN的含量。所有检测者均测定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脂、尿白蛋白排泄率、体重指数,分析病例组血清IVC、LN水平与视网膜病变的关系。结果 (1)血清IV-C水平:三组糖尿病患者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病例组间比较,PDR组高于BDR组,BDR组高于NDR组,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2)血清LN水平:BDR组、PDR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NDR组与对照组比较,增高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间比较,PDR组高于BDR组,BDR组高于NDR组,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3)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显示,血清IVC、LN、病程是DR发病的独立风险因素。结论 血清IVC、LN与DR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联合检测血清IVC、LN水平,有助于估计DR病变程度及预后。
- 刘伟芳许美伦吴伟琼陈利强
- 关键词:2型糖尿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胶原层粘连蛋白
- 肺气肿患者T3、T4变化意义
- 2004年
- 目的 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病人甲状腺激素变化和肺功能的关系。方法 180例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病人出现T3、T4减低 2 5例 ;按其肺功能不全分为A、B组 ;A组FEV1 %>40 %,B组FEV1 %<40 %,两组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A组和B组统计有显著差异。结论 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T3。
- 陈利强
- 关键词:T3T4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甲状腺激素肺功能
- 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病与胰岛素抵抗关系的临床研究被引量:7
- 2007年
- 目的:探讨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血清胰岛素水平及胰岛素的敏感性。方法:对无糖尿病老年高血压组74例、老年对照组54例测定空腹及餐后2h血糖(FBG)、胰岛素(FINS)、C肽和胰岛素敏感指数(ISI)进行对比。结果:空腹血糖测定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老年高血压组患者空腹及餐后2h血清胰岛素水平及C肽水平均较老年对照组患者明显升高(P<0.01)。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组患者胰岛素敏感指数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结论:老年高血压患者存在着高胰岛素血症和胰岛素抵抗。
- 陈利强刘伟芳邹慧英
- 关键词:高血压病胰岛素抵抗
- 高血压人群伴发代谢紊乱的现状及特点被引量:3
- 2010年
- 目的观察高血压合并代谢紊乱的状况及其对靶器官损害的特点。方法住院高血压1032例分为单纯性高血压组147例,高血压并肥胖组110例,高血压并血脂紊乱组154例,高血压并糖尿病组(DM组)160例,高血压并代谢综合征组(MS组)461例,观测各组临床和生化指标,调查心脑肾及外周血管病变的发生率,并将各组资料对比分析。结果①住院高血压患者中单纯性高血压仅为14.3%,85.7%的高血压患者合并有代谢紊乱。②高血压合并肥胖、高血压合并血脂紊乱、高血压合并DM、高血压合并MS时,肾病、心血管病、脑血管病的发生率较单纯性高血压明显增高(P<0.01)。高血压并肥胖、高血压并MS时,脑血管病的发生率较其他3组明显增高(P<0.01)。高血压合并血脂紊乱、高血压合并DM、高血压合并MS时,外周血管病变发生率较其他两组明显增高(P<0.05或P<0.01)。高血压合并MS时,其肾病、心血管病、脑血管病、外周血管病变的发生率最高(P<0.01)。③高血压合并DM、高血压合并MS时,其FINS、HOMA-IR较其他3组显著升高(P<0.01)。结论住院高血压患者约有4/5合并有代谢紊乱。高血压合并单因素代谢异常时,将增加心脑肾血管病变的发生率;高血压合并代谢综合征时,对心脑肾血管病变影响更大,其胰岛素抵抗更明显。
- 刘伟芳陈利强邹慧英吴伟琼许美伦温红吕汉文
- 关键词:高血压代谢因素靶器官损害
- 糖尿病肾病与血清Ⅳ胶原、层黏连蛋白的相关性被引量:1
- 2004年
- 目的 探讨糖尿病肾病不同时期细胞外基质成分 (Ⅳ胶原、层黏连蛋白 )与肾损害的相关性。方法 14 3例 2型糖尿病患者分无肾病组 2 5例 ,早期肾病组 73例 ,临床肾病组 4 5例。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其血清Ⅳ型胶原 (Ⅳ -C)、层黏连蛋白 (LN)的含量 ,同时设健康体检者 5 5例为对照组。结果 糖尿病患者血清Ⅳ -C ,LN水平高于对照组。临床肾病组血清Ⅳ -C ,LN与对照组比较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0 0 1) ,与早期肾病组比较 ,差异有非常显著性 (P <0 0 1) ;早期肾病组血清Ⅳ -C ,LN与无肾病组比较 ,差异有非常显著性 (P <0 0 1) ;无肾病组与对照组比较 ,仅血清Ⅳ -C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结论 血清Ⅳ -C ,LN浓度变化与糖尿病肾病损害密切相关 ,联合检测其水平 。
- 刘伟芳许美伦吴伟琼陈利强
- 关键词:糖尿病肾病层黏连蛋白DN肾损害
- 糖尿病肾病不同病期的血清IV型胶原、层粘连蛋白水平变化及其影响因素被引量:3
- 2005年
- 目的探讨糖尿病肾病(DN)患者血清IV型胶原(IV-C)、层粘连蛋白(LN)水平变化的特点,并对其临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方法166例2型糖尿病(DM)患者分为正常蛋白尿组(DM1)46例,微量蛋白尿组(DM2)85例,临床蛋白尿组(DM3)35例。设健康体检者55人为对照组。采用放免法测其血清IV-C、LN含量,同时测定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脂、血压、体重指数。结果DM患者血清IV-C、LN水平高于对照组(P<0.01);DM患者从正常蛋白尿组、微量蛋白尿组到临床蛋白尿组,血清IV-C、LN水平逐增高,各组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血清IV-C、LN与糖化血红蛋白、血压、病程呈正相关。结论血清IV-C、LN与DN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将血清IV-C、LN与尿白蛋白排泄率联合检测,能更全面地反映DN的病变程度。尽早控制血糖血压是延缓DN发展必不可少的措施。
- 许美伦刘伟芳吴伟琼陈利强
- 关键词:糖尿病肾病胶原层粘连蛋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