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会昌

作品数:276 被引量:2,849H指数:34
供职机构: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发展心理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文化科学医药卫生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99篇期刊文章
  • 6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84篇哲学宗教
  • 89篇文化科学
  • 14篇医药卫生
  • 7篇经济管理
  • 5篇社会学
  • 3篇农业科学
  • 2篇生物学
  • 2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政治法律
  • 1篇文学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107篇儿童
  • 58篇社会
  • 38篇心理
  • 33篇心理学
  • 30篇教育
  • 24篇自我
  • 22篇家庭
  • 19篇理学
  • 18篇孩子
  • 16篇少年
  • 15篇气质
  • 15篇青少年
  • 14篇社会适应
  • 14篇自我控制
  • 13篇幼儿
  • 13篇亲子
  • 13篇父母
  • 11篇大学生
  • 11篇道德
  • 11篇教养

机构

  • 252篇北京师范大学
  • 28篇西安大略大学
  • 11篇东南大学
  • 7篇济南大学
  • 6篇复旦大学
  • 6篇北京大学
  • 6篇湖南科技大学
  • 6篇香港大学
  • 5篇首都师范大学
  • 5篇山东师范大学
  • 5篇宾夕法尼亚大...
  • 4篇河北师范大学
  • 4篇华中师范大学
  • 4篇内蒙古师范大...
  • 4篇中国人民大学
  • 4篇中央财经大学
  • 3篇华东师范大学
  • 3篇北京理工大学
  • 3篇广东技术师范...
  • 3篇上海师范大学

作者

  • 262篇陈会昌
  • 29篇陈欣银
  • 19篇张光珍
  • 17篇梁宗保
  • 15篇王莉
  • 13篇侯静
  • 13篇张晓
  • 11篇张萍
  • 10篇孙铃
  • 9篇谷传华
  • 9篇曹睿昕
  • 7篇王树青
  • 7篇刘志军
  • 7篇王争艳
  • 6篇岳永华
  • 6篇王海梅
  • 6篇郑淑杰
  • 6篇王桂平
  • 4篇张云运
  • 4篇夏美萍

传媒

  • 39篇心理发展与教...
  • 24篇心理科学
  • 22篇心理学报
  • 15篇中国心理学会...
  • 14篇中华家教
  • 12篇父母必读
  • 10篇中国心理卫生...
  • 10篇第十二届全国...
  • 8篇河南教育(基...
  • 7篇教育理论与实...
  • 7篇第十一届全国...
  • 6篇中国临床心理...
  • 6篇第十届全国心...
  • 5篇心理科学进展
  • 5篇第九届全国心...
  • 4篇少年儿童研究
  • 4篇第八届全国心...
  • 3篇学前教育研究
  • 3篇心理学动态
  • 3篇河南教育(幼...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7
  • 1篇2015
  • 10篇2014
  • 3篇2013
  • 4篇2012
  • 7篇2011
  • 11篇2010
  • 23篇2009
  • 22篇2008
  • 35篇2007
  • 17篇2006
  • 25篇2005
  • 18篇2004
  • 14篇2003
  • 11篇2002
  • 17篇2001
  • 10篇2000
  • 2篇1999
27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青少年对家庭影响和同伴群体影响的接受性被引量:67
1998年
陈会昌辛浩力叶子
关键词:青少年家庭影响
社交退缩与儿童的社会适应之间的关系:性别的调节作用被引量:11
2013年
本研究探讨了社交退缩与社会适应之间的关系。共有145名11岁儿童参与了本研究。运用实验室观察程序,采用儿童游戏观察量表对儿童在两个自由游戏情景中的社交退缩行为进行编码,采用教师报告法和儿童自我报告法测量了儿童的适应情况。研究发现,焦虑退缩行为更多的与男孩的适应问题有关,而安静退缩更多的与女孩的适应问题有关。结果表明社交退缩的各个亚型与社会适应之间的关系是不同的,且性别在其中起着调节作用。
张光珍梁宗保陈会昌陈欣银张萍
关键词:社交退缩社会适应性别
儿童气质、父母养育方式与儿童良心之间的关系
通过对625名3~6岁儿童的父母进行问卷测查,考察了儿童气质、父母养育方式对儿童良心发展的作用。结果表明:(1)儿童性别、年龄对其良心具有显著预测作用。(2)儿童气质对其良心具有较强的直接预测作用。(3)母亲养育方式相对...
梁宗保张光珍陈会昌吴巍张桂芳
关键词:父母养育方式
文献传递
浅谈平等师生关系的理念碰撞
2003年
新世纪中国教育改革的核心是与国际先进教育体系接轨,国家因此而实施的新课程改革对教师也提出了新的挑战。如果教师还继续坚持传统教育观念与方式,就会成为新课程改革的一个很大的阻力。新课程改革的成败在于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与态度的转变。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处于什么样的地位及如何重建自己的角色,是一个必须引起我们高度重视的研究课题。
陈会昌郝春东
关键词:师生关系课程改革
儿童行为与心理水平的特质推理的发展被引量:10
2009年
选取4岁组、5岁组、7岁组、10岁组、12岁组儿童和成人共192名(各年龄组32名,男女各半)为被试,采用个别测查法考察学前和小学儿童行为与心理水平的特质推理发展。结果表明:(1)4岁时儿童已能进行行为水平的特质推理,5岁时才能进行心理水平的特质推理,即使用特质引发规则进行特质推理,10岁时两者均达到成人水平。(2)4岁、5岁时儿童心理水平的特质推理显著落后于行为水平的特质推理,至少7岁时两者处于同一水平上。(3)儿童使用概念相似规则而不是情境匹配规则进行行为预测。(4)4岁儿童不使用简单效价规则进行行为预测,5岁及以上儿童使用简单效价规则,但他们是在区分同一特质范畴和不同特质范畴的基础上、在较低的确定程度上使用该规则。
王美芳陈会昌
关键词:特质推理
初中生主要人际关系与社会行为、学业成绩的关系被引量:7
2008年
对524名初中生的主要人际关系、社会行为和学业成绩进行问卷调查,旨在探讨学生主要人际间的关系及其对学校发展的影响。结果发现,学生主要的人际关系间联系不密切,师生关系对学生的学业成绩具有强的预测力,同伴关系对学生社会行为的影响最大。这表明学生人际关系是影响其社会行为和学业成绩的重要因素。
刘志军陈会昌
关键词:初中生人际关系社会行为学业成绩
两岁儿童的行为抑制-非抑制特征被引量:19
1998年
行为的抑制和非抑制是气质的一个重要维度,对儿童个性、社会性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采用实验室观察法,设计了翻斗车、机器人、面具三种实验情境,测查随机抽样的122名两岁儿童的行为抑制-非抑制特征。结果表明:(1)按照Kagan的划分指标,中国两岁儿童的抑制-非抑制行为呈负偏态分布,其中抑制型儿童约占20%,非抑制型儿童约占10%,其余为中间型;(2)在三种实验情境中,两岁儿童的抑制-非抑制行为具有中等程度的稳定性,说明行为抑制-非抑制性具有跨情境的一致性。
陈会昌张越波
关键词:气质
情绪事件的亲子对话与6岁儿童情绪理解的关系
本研究采用叙事的方法,以70名6岁儿童及其母亲为被试,考察了情绪事件的亲子对话与儿童情绪理解的关系。要求母亲跟孩子谈论孩子曾经感到高兴、难过和生气的情绪事件各1件,并就在家庭教育中如何促进孩子情绪理解的问题对母亲进行深度...
钟娟陈会昌
关键词:亲子对话深度访谈性别差异
文献传递
儿童2岁时的亲子依恋与其4岁时问题行为的关系
大量依恋研究证明早期的生活经验能够影响个体以后的发展结果.近10年来,依恋研究在发展精神病理学领域中非常活跃,二者的重要联结点是对儿童可能发生问题行为的原因和环境进行研究.但是目前,国内的研究不管是在依恋领域还是在问题行...
岳永华陈会昌
文献传递
2岁儿童的不顺从行为与亲子互动的关系
曹睿听夏美萍陈会昌
共27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