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仁杰

作品数:62 被引量:940H指数:13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环境保护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环境科学与工程天文地球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2篇期刊文章
  • 7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45篇医药卫生
  • 2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天文地球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9篇污染
  • 16篇颗粒物
  • 14篇大气污染
  • 12篇空气污染
  • 11篇健康
  • 8篇细颗粒
  • 8篇细颗粒物
  • 6篇血管
  • 6篇流行病
  • 6篇流行病学
  • 6篇疾病负担
  • 6篇PM2.5
  • 5篇心血管
  • 5篇水质
  • 5篇臭氧
  • 4篇心血管系统
  • 4篇血管系
  • 4篇血管系统
  • 4篇指数法
  • 4篇污染物

机构

  • 61篇复旦大学
  • 4篇上海市疾病预...
  • 3篇北京大学
  • 3篇上海市闵行区...
  • 2篇华中科技大学
  • 2篇同济大学
  • 2篇中国环境科学...
  • 2篇上海市长宁区...
  • 1篇军事医学科学...
  • 1篇清华大学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郑州大学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中日友好医院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中国疾病预防...
  • 1篇上海市建筑科...
  • 1篇上海市徐汇区...
  • 1篇广州市急救医...

作者

  • 61篇陈仁杰
  • 49篇阚海东
  • 6篇陈秉衡
  • 4篇宋伟民
  • 4篇蔡婧
  • 4篇袁东
  • 3篇钱海雷
  • 3篇汪曦
  • 3篇张庆丽
  • 2篇应圣洁
  • 2篇黄丽红
  • 2篇邓芙蓉
  • 2篇赵卓慧
  • 2篇陈丽
  • 2篇王小川
  • 2篇汪萃萃
  • 1篇周晓丹
  • 1篇应晓华
  • 1篇于典科
  • 1篇徐文玺

传媒

  • 9篇中华预防医学...
  • 7篇环境与职业医...
  • 6篇上海预防医学
  • 5篇中国环境科学
  • 4篇环境与健康杂...
  • 3篇卫生研究
  • 2篇中华医学杂志
  • 2篇中华流行病学...
  • 1篇中国计划生育...
  • 1篇环境科学学报
  • 1篇英国医学杂志...
  • 1篇卫生职业教育
  • 1篇自然杂志
  • 1篇复旦学报(医...
  • 1篇中国公共卫生
  • 1篇环境科学研究
  • 1篇中国儿童保健...
  • 1篇气象学报
  • 1篇中国卫生监督...
  • 1篇中国卫生资源

年份

  • 1篇2024
  • 7篇2023
  • 3篇2022
  • 6篇2021
  • 2篇2020
  • 1篇2019
  • 3篇2018
  • 5篇2017
  • 3篇2016
  • 2篇2015
  • 4篇2014
  • 8篇2013
  • 2篇2012
  • 6篇2011
  • 7篇2010
  • 1篇2009
6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上海市闵行区大气污染与低出生体重的相关性被引量:5
2018年
【目的】探讨上海市闵行区大气污染物对低出生体重的影响。【方法】从闵行区6家设有妇产科的医院收集2015—2016年全部新生儿个案资料和同期临近国控站点的空气质量监测值。分别以是否发生低出生体重和出生体重数值为应变量,建立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和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在控制个体和环境水平混杂因素后,分别分析孕早期、孕中期和孕晚期大气污染物暴露对低出生体重儿发生风险和出生体重大小的影响。【结果】研究期间,闵行区新生儿出生体重平均为3 359 g,其中低出生体重儿(小于2 500 g)发生率为3.01%。在孕早期各空气污染物对低出生体重发生率和出生体重均无明显影响。在孕中期PM_(2.5)和CO暴露可明显增加低出生体重发生风险,PM_(2.5)、SO_2、CO可显著降低出生体重数值。在孕晚期,除SO_2外各污染物均可显著增加低出生体重的发生风险,其中O_3的影响最强;仅O_3可显著降低出生体重值。【结论】闵行区大气污染可降低新生儿的出生体重,增加低出生体重儿的发生风险,但是不同孕期的不同污染物暴露所产生的影响有所差异。
顾怡勤陈仁杰陈丽应圣洁
关键词:大气污染低出生体重病例对照研究
应用反向传播(BP)神经网络模型综合评价游泳场所水质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应用反向传播(back-propagation,BP)神经网络模型,构建游泳场所水质综合评价模型,为加强游泳场所水质的卫生管理和保障游泳者的身体健康提供相关依据。[方法]运用专家评价的游泳场所水质分级标准并根据随机数产生样本,使用BP神经网络进行训练与建模。将建立好的BP神经网络模型用于上海市长宁区游泳场所快速水质等级判断。[结果]构建的基于BP神经网络的游泳场所水质综合评价模型对训练数据的预测准确率达到95.2%。2009年上海市长宁区游泳场所水样中,无重度污染水样。水质一般的水样所占比重最大,为54.44%。小区会所内设游泳场所水样中,轻度污染水样所占比重高于体育系统和星级宾馆内设的游泳场所。体育系统内设游泳场所水样中,水质优良水样所占比重高于星级宾馆和小区会所内设游泳场所的比重。[结论]构建的基于BP神经网络的游泳场所水质综合评价模型的预测值相对误差较小,精度较高。2009年上海市长宁区游泳场所水质一般,小区会所内设游泳场所水质较差,体育系统内设游泳场所水质较好。
黄丽红王小川陈仁杰
关键词:游泳场所BP神经网络综合评价水质预测
2013-2015年大气PM2.5暴露对中国3个城市5家医院每日急诊及门诊人次的影响被引量:9
2019年
目的探讨大气PM2.5暴露对北京、上海和广州3个城市5家医院每日急诊和门诊人次的影响。方法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选取北京、上海和广州3个城市的5家医院(北京医院和中日友好医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和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荔湾医院和附属第一医院)为研究现场,收集2013年1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医院的急诊和门诊资料,以及城市的空气污染监测资料和气象资料。采用广义相加模型分析PM2.5暴露对医院每日急诊和门诊人次的影响,同时采用Meta分析获得合并效应值。结果2013—2015年,5家医院急诊和门诊量分别为1 378 501和18 139 779人次。北京医院、中日友好医院、上海新华医院、广州医学院荔湾医院和附属第一医院的PM2.5日均浓度分别为(81.8±68.7)、(83.2±69.7)、(54.4±34.1)、(43.5±24.8)μg/m^3。PM2.5暴露对每日急诊和门诊人次的影响存在滞后效应,滞后0-1 d的影响最大,PM2.5浓度每升高10 μg/m^3,每日急诊和门诊就诊的ER(95%CI)值分别为0.56%(0.14%,0.99%)和0.63%(0.07%,1.19%);分别调整O3、NO2、SO2和CO后,PM2.5浓度每升高10 μg/m^3,每日急诊就诊的ER(95%CI)值分别为0.50%(0.10%,0.90%)、0.34%(-0.02%,0.69%)、0.36%(0.02%,0.69%)和0.56%(0.10%,1.03%),每日门诊就诊的ER(95%CI)值分别为0.65%(0.08%,1.21%)、0.29%(-0.17%,0.75%)、0.48%(-0.06%,1.03%)和0.48%(-0.02%,0.99%)。结论PM2.5暴露可增加北京、上海和广州3个城市5家医院的每日急诊和门诊人次。
牛越陈仁杰林之靖阚海东
关键词:多中心研究门诊急诊生态学研究
我国大气细颗粒物污染的急性健康风险及防治建议被引量:3
2022年
本专家共识编写组通过对我国大气污染防控成效、大气细颗粒物(PM_(2.5))的急性健康效应及大气污染防治的健康收益进行了全面梳理分析,主要发现如下:近年来我国大气PM_(2.5)污染总体防控成效显著,2020年我国大气PM_(2.5)年平均浓度较2013年降低明显,但当前我国大气PM_(2.5)污染与发达国家相比依然处于较高水平;短期暴露于大气PM_(2.5)显著增加我国居民死亡风险,特别是心血管和呼吸系统疾病的死亡风险,同时还会显著增加上述两类系统疾病的发病风险;持续性PM_(2.5)重污染天气大幅增加人群心血管系统疾病发病和死亡风险,且重污染天气持续时间越长、PM_(2.5)浓度越高,健康影响更为严重;大气PM_(2.5)化学组分与健康危害程度存在关联,其中含碳组分、部分无机盐及重金属元素与PM_(2.5)的健康危害密切相关;大气PM_(2.5)短期暴露可引起反映人群早期健康损害的氧化应激、炎症反应和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等相关生物效应标志物水平的变化,继而造成人体各系统的损害;儿童、老年人和心血管及呼吸系统疾病患者其PM_(2.5)暴露的健康损害高于一般人群,是大气PM_(2.5)污染暴露的脆弱人群;大气污染防治政策的实施显著改善人群健康,无论长期还是短期执行的大气污染防控行动均可改善空气质量,降低由此引起的健康损失,同时个体防护干预措施可显著降低大气PM_(2.5)短期暴露的健康损害。鉴于当前我国大气PM_(2.5)污染状况,基于现有急性健康风险的科学研究,提出三方面建议。(1)大气PM_(2.5)污染防治政策建议:持续加强清洁能源的广泛使用和高效发展;继续推动工业产业升级;着力控制交通领域污染;不断完善大气污染治理现代化体系;逐步开展环境空气质量相关标准的制修订工作;探索纳入保护健康效应评价在内的大气污染防控政策后评价。(2)大气PM_(2.5)污染防治公众健康防�
我国大气细颗粒物污染的急性健康风险及防治建议专家共识编写组中华预防医学会环境卫生分会中华医学会公共卫生分会施小明段广才陈晨李淞淞齐金蕾杨汀刘芳超陈仁杰张晓敏邓芙蓉王琼杨海燕
关键词:空气污染细颗粒物
我国大气细颗粒物水平、成分、来源及污染特征被引量:109
2011年
细颗粒物由于其粒径小,比表面积大,对人体的危害性大等特点而受到世界各地的广泛关注。该文总结了我国有关大气细颗粒物PM2.5的研究现状,主要围绕细颗粒物PM2.5的水平、成分、来源以及污染特征等进行了论述,并对其研究动向进行了展望。
杨春雪阚海东陈仁杰
关键词:空气污染细颗粒物PM2.5
不同室内环境中PM2.5浓度变化及其影响因素初探被引量:7
2014年
PM2.5是指大气中粒径≤2.5μm的颗粒物。由于其粒径小,富含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且在大气中的停留时间长、输送距离远,不仅是导致大气能见度降低、酸沉降、全球气候变化、光化学烟雾等重大环境问题的重要因素,同时也可以对人体健康产生严重危害。国内外已有大量的人群流行病学研究显示,长期和短期暴露于PM2.5都可以使人群死亡率和发病率显著增加[1-6]。
常兰汪曦陈仁杰
关键词:PM2室内环境人群死亡率有毒有害物质全球气候变化
我国大气污染对生殖和儿童健康影响的研究进展
众多流行病学研究已经广泛地证明了大气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危害,而孕产妇和儿童由于其特殊体质、生活习惯等原因,更易受到各种大气污染物的影响,且危害更大。本文从不同健康效应终点的角度出发,介绍了近年来我国大气污染对居民生殖健康和...
汪曦陈仁杰阚海东
关键词:大气污染生殖健康儿童健康
文献传递
臭氧暴露对哮喘的影响及作用机制
2024年
近地面臭氧(O_(3))是一种具有高反应性和强氧化性的气体,被认为是重要的呼吸系统毒物之一。大量的流行病学研究结果提示哮喘患者是O_(3)暴露的易感人群,并且O_(3)暴露与哮喘发病率和死亡率的增加存在显著关联,其潜在机制可能包括氧化应激、炎症、自主神经损伤和免疫功能紊乱等。本文总结归纳了O_(3)暴露对哮喘的影响及相关机制研究,旨在提高人们对O_(3)污染的重视,并为后续开展O_(3)暴露与哮喘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方欣怡陈仁杰阚海东徐燕意
关键词:臭氧哮喘氧化应激炎症免疫功能紊乱
大气污染队列研究的回顾和对我国的启示被引量:8
2012年
大气污染问题已成为备受关注的全球性问题,其相关的健康效应终点包括从出现亚临床症状、发病到死亡的一系列过程,对人群的健康影响分为急性和慢性作用两种。观察大气污染的急性健康效应多采用时间序列研究、病例交叉研究和固定群组追踪研究,慢性健康效应则采用横断面研究和队列研究的方法。队列研究是目前国际上公认的评价大气污染对人群健康影响最为理想的方法。
周晓丹陈仁杰阚海东
关键词:大气污染队列研究
交通污染对人体外周血基因组甲基化、转录组、蛋白质组、代谢组的影响研究
目的交通污染暴露会引起心血管疾病的死亡率或发病率的升高。然而,有关交通污染对人体健康影响的作用机制尚不清楚。本研究采用高通量检测技术,系统性的分析交通污染急性暴露对人体外周血基因组甲基化、外泌体转录组、蛋白质组以及代谢组...
杜喜浩张庆丽诸心蕾姜宜萱蔡婧陈仁杰阚海东
关键词:交通污染蛋白质组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