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陆翔

作品数:52 被引量:155H指数:7
供职机构:南宁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西教育厅立项科研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5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 1篇专利

领域

  • 5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8篇细胞
  • 15篇类风湿
  • 15篇关节炎
  • 15篇风湿
  • 12篇类风湿关节炎
  • 12篇风湿关节炎
  • 9篇病案
  • 7篇免疫
  • 7篇关节
  • 6篇淋巴
  • 5篇淋巴细胞
  • 5篇类风湿关节炎...
  • 5篇白血
  • 5篇IL-17
  • 4篇贫血
  • 4篇抗体
  • 4篇白细胞介素
  • 3篇调节性
  • 3篇再生障碍性贫...
  • 3篇障碍性贫血

机构

  • 41篇右江民族医学...
  • 7篇南宁市第一人...
  • 6篇右江民族医学...
  • 3篇广西医科大学...
  • 1篇广西壮族自治...
  • 1篇广西医科大学
  • 1篇暨南大学
  • 1篇百色市人民医...
  • 1篇广西中医药大...

作者

  • 52篇陆翔
  • 24篇王小超
  • 12篇揭旭日
  • 10篇李天资
  • 6篇陆玉敏
  • 5篇陈诗强
  • 5篇陶丽菊
  • 5篇黄丹
  • 4篇李红文
  • 4篇尤燕舞
  • 3篇赖永榕
  • 3篇杨琴
  • 2篇梁烨
  • 2篇李虹颖
  • 1篇古贤君
  • 1篇曹宇华
  • 1篇罗章伟
  • 1篇黄照权
  • 1篇农乐颁
  • 1篇冯国生

传媒

  • 11篇右江民族医学...
  • 5篇右江医学
  • 4篇广西医学
  • 3篇中国病案
  • 2篇中国妇幼保健
  • 2篇广东医学
  • 2篇中国全科医学
  • 2篇内科
  • 1篇医学综述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山东医药
  • 1篇临床血液学杂...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重庆医学
  • 1篇免疫学杂志
  • 1篇广西医科大学...
  • 1篇医学研究生学...
  • 1篇中国误诊学杂...
  • 1篇中华临床医师...
  • 1篇中国现代药物...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23
  • 1篇2021
  • 1篇2019
  • 1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5
  • 3篇2014
  • 6篇2013
  • 6篇2012
  • 2篇2011
  • 4篇2010
  • 3篇2009
  • 4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5
  • 2篇2004
  • 4篇2003
  • 2篇2002
5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外周血循环肿瘤细胞及其趋化因子受体CCR9与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相关性被引量:9
2019年
目的循环肿瘤细胞(CTCs)在多种肿瘤的临床应用中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文中旨在探讨CTCs及其趋化因子受体CCR9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肿瘤侵袭、转移中的作用。方法收集2018年5月至2019年6月就诊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临床肿瘤中心的NSCLC患者共62例。采用Canpatrol^TM CTC技术检测患者外周血中的CTCs及CTCs上CCR9表达水平,对CTCs及其CCR9表达水平与NSCLC患者临床、病理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62例NSCLC患者中56例(90.3%)检测出CTCs。CTCs计数与NSCLC的TNM分期、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有关(P<0.05)。在CTCs亚型与NSCLC临床相关性分析中,上皮型CTCs 计数与NSCLC 的TNM 分期(r=0.296,P<0.05)及肿瘤远处转移相关(r=0.273,P<0.05);混合型CTCs 计数与NSCLC 的肿瘤转移也存在相关性(r=0.253,P=0.047);且混合型CTCs上CCR9阳性率亦与NSCLC 远处转移相关(r=0.353,P=0.038)。结论CTCs计数及分型与NSCLC的TNM分期及转移相关。CTCs上CCR9表达水平有望用作评估NSCLC肿瘤转移风险的生物标志物。
林思阳蒿艳蓉吕艳茹冯国生林辉李柏钧袁贤彬曹宇华侯恩存陆翔
关键词:循环肿瘤细胞非小细胞肺癌
痛风性关节炎与颈动脉狭窄及慢性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6
2012年
目的探讨痛风性关节炎(GA)与颈动脉狭窄及慢性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关系。方法 60例GA患者进行颈动脉CT血管造影(CTA),并检测其身高、体重、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空腹血糖(FBG)和血尿酸(SUA)。结果 60例患者中,检出颈动脉狭窄19例,检出率为31.7%。动脉狭窄组体质量指数(BMI)、TC、TG、FBG和SUA较非动脉狭窄组高(P<0.01)。吸烟、嗜酒、吃肥肉、吃动物内脏是颈动脉狭窄的致病因素,运动、喝茶和素食是颈动脉狭窄的保护因素。结论 GA患者颈动脉狭窄检出率较高,BMI、TC、TG、FBG和SUA与GA颈动脉狭窄有关联。吸烟、嗜酒、喜爱吃肥肉或动物内脏是GA颈动脉狭窄的危险因素,运动、喝茶和素食是GA颈动脉狭窄的保护因素。
李清锋黄照权李天资卢冠铭陆翔梁烨陆荣臻
关键词:痛风性关节炎颈动脉狭窄血脂老年
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IL-17、IFN-γ及T淋巴细胞亚群表达的研究被引量:7
2013年
目的探讨再生障碍性贫血(AA)患者外周血白介素-17(IL-17)、干扰素(IFN)-γ水平及T淋巴细胞亚群表达及其在AA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28例AA患者[初治11例,复治17例;急性AA(AAA)7例,慢性AA(CAA)21例]和15例正常对照组T淋巴细胞表达,以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IL-17、IFN-γ水平。结果 (1)AA患者外周血IL-17、IFN-γ的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初治组高于复治组(P<0.05),复治组与对照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FN-γ水平AAA高于CAA(P<0.05),IL-17水平AAA与CAA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AA患者外周血CD4+、CD4+/CD8+、NK细胞的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CD8+的比例显著增高(P<0.05),AAA与CAA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CD4+、CD4+/CD8+、IL-17与IFN-γ与血象呈负相关关系(P<0.05),CD8+与血象呈正相关关系(P<0.05)。结论 AA患者存在不同程度免疫异常,可能与疾病状态有关,多种因素参与AA的发病机制。联合检测免疫细胞及细胞因子可能有助于评估AA病情、疗效及预后。
陆翔王小超李金洨李红文罗宏成
关键词:再生障碍性贫血白介素-17干扰素-Γ
病案质量与伦理和合法性维权的思考
本文从医学伦理和合法维权的角度分析提高病案质量应当从病案书写规范化、病案形成的时间、病案书写的相关责任人,病案中的诊治依据、告知记录、病案的文字版面等方面,如何体现医务人员对工作的认真负责和应注意的问题,为维护医患双方的...
农乐颁陆翔
关键词:病案质量医学伦理医疗纠纷
文献传递
白细胞介素-17与类风湿关节炎疾病活动及关节损害的关系
王小超陆翔陆玉敏李天资揭旭日黄丹
高铝暴露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临床特征与免疫功能改变特点被引量:6
2014年
目的探讨高铝暴露再生障碍性贫血(aplastic anemia,AA)患者临床及T细胞免疫功能特征。方法 37例AA病例,其中高铝暴露组24例,非高铝暴露组13例,流式细胞术检测淋巴细胞亚群,石墨炉原子化分析法检测血清铝,分析高铝暴露AA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免疫功能。结果高铝暴露组血铝显著增高(P<0.01),临床疗效更佳。高铝暴露组的贫血、血小板下降、骨髓巨核细胞减少及骨髓造血组织减少的程度显著重于非高铝暴露组(P<0.01,P<0.05,P<0.05,P<0.05﹚。高铝暴露组外周血CD4+T细胞和CD19+B细胞、CD4+/CD8+T细胞比值均显著高于非高铝暴露组及对照组(P<0.001,P<0.01,P<0.05),而CD8+T细胞则显著低于非高铝暴露组(P<0.01)。血清铝水平与CD4+T细胞、CD4+/CD8+T细胞比值呈正相关,与CD8+T细胞呈负相关。结论高铝暴露可影响细胞免疫功能,高铝暴露组免疫功能变化和临床疗效均与非高铝暴露组有所不同,提示2组的免疫发病机制可能有所不同。
陆翔唐乾利王小超姜艳邱丽芳李萡李扬秋
关键词:免疫功能T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铝暴露
淋巴瘤白血病漏诊1例分析
2008年
揭旭日王小超陆翔
白介素-17和抗-CCP抗体联合检测对类风湿关节炎活动度及骨侵蚀的预测价值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探讨联合检测白介素(IL)-17和抗环瓜氨酸肽(CCP)抗体对类风湿关节炎(RA)活动度及骨侵蚀的预测价值。方法收集80例RA患者和30例健康体检者(健康对照组)的血液样本,应用ELISA检测血清IL-17和抗-CCP抗体,结合双手X线分期,分析RA患者与健康对照者之间,及RA早期与非早期,RA活动期与缓解期,RA骨侵蚀与非骨侵蚀之间IL-17、抗-CCP抗体的差异。结果 (1)RA患者的IL-17、抗-CCP抗体高于健康对照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早期RA组与非早期RA组之间比较,IL-17、抗CCP抗体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A活动组高于缓解组、骨侵蚀组高于非骨侵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L-17、抗-CCP抗体联合检测对类风湿关节炎活动度及骨侵蚀具有预测价值。
王小超陆翔李天资陆玉敏黄俊利陶丽菊
关键词:类风湿关节炎白介素-17抗环瓜氨酸肽抗体
去甲基化药物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及急性髓系白血病中的临床应用
2021年
伴随着我国医疗事业的快速发展,针对表观遗传学的研究在不断的深入,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急性髓系白血病两种疾病发生机制的分析,DNA甲基化逐渐被人们发现,这属于表观遗传修饰,在基因表达、基本组稳定的调控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若出现DNA异常甲基化的现象,便会造成基因表达异常、抑癌基因失活,继而引发肿瘤。为了控制患者的病情,缓解症状,临床研制出了去甲基化的药物,以此将DNA甲基化转移酶的活动进行抑制,降低DNA甲基化水平,从而达到抗肿瘤的效果。其中,临床应用较为广泛的两种药物名称为阿扎胞苷和地西他滨,为进一步了解药物疗效,许多医学专家对此展开了不少的研究。
卜声镝陆翔
关键词:表观遗传学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去甲基化
19例恶性血液病对乙肝患者肝功能的影响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研究合并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的血液病患者的治疗方案对肝功能和HBV复制的影响。方法分析并随访19例HBV表面抗原(HBsAg)阳性的血液病患者临床特点和治疗情况。结果乙型肝炎小三阳患者16例,大三阳3例。I组为11例使用化疗药物治疗组。治疗采用柔红霉素、阿糖胞苷、甲氨蝶呤、环磷酰胺、三氧化二砷、泼尼松、阿霉素、长春新碱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其中2例患者因HBV-DNA>105copy/mL加用了抗-HBV治疗;随访3~28个月,5例出现丙氨酸转氨酶(ALT)升高,无HBV复制加重者。Ⅱ组为8例使用激素和(或)免疫抑制剂组。激素使用量为泼尼松0.6~1.0mg.kg-1.d-1。4例单用激素,4例合用吗替麦考酚酯(1.0g/d)或环孢霉素A(300mg/d),所有患者均加用抗病毒治疗。随访3~28个月,有2例出现ALT升高,无HBV复制加重者。结论合并HBV感染的血液病患者若HBV-DNA<105copy/mL,使用中小剂量化疗药物较为安全;在需要使用大剂量激素和(或)化疗药物时,建议加用抗病毒治疗并密切监测肝功能和病毒复制指标,其使用是相对安全的。
陆翔王小超吕丽娜
关键词:血液病化疗糖皮质激素类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