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陆李华

作品数:46 被引量:16H指数:2
供职机构:海门实验学校附属小学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3篇文化科学
  • 2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32篇教学
  • 21篇数学
  • 9篇数学教学
  • 8篇小学数学
  • 6篇计算课
  • 6篇乘法
  • 4篇思维
  • 4篇课堂
  • 4篇括号
  • 4篇教师
  • 3篇异分母
  • 3篇异分母分数
  • 3篇异分母分数加...
  • 3篇运算教学
  • 3篇同课异构
  • 3篇批判性
  • 3篇批判性思维
  • 3篇青年
  • 3篇青年教师
  • 3篇显性

机构

  • 37篇海门实验学校...
  • 6篇江苏省海门市...
  • 1篇海门市实验学...
  • 1篇江苏海门实验...

作者

  • 45篇陆李华
  • 1篇张乐瑶
  • 1篇印象新
  • 1篇陈政宇
  • 1篇黄泽龙

传媒

  • 7篇辽宁教育
  • 6篇教学月刊(小...
  • 6篇云南教育(小...
  • 5篇中小学数学(...
  • 5篇小学数学教育
  • 2篇小学数学教师
  • 2篇数学小灵通(...
  • 2篇数学大世界(...
  • 1篇中小学教学研...
  • 1篇陕西教育(教...
  • 1篇小学教学研究
  • 1篇数学大世界(...
  • 1篇小学教学参考...
  • 1篇小学教学(数...
  • 1篇江苏教育(小...
  • 1篇数学小灵通(...
  • 1篇小学教学研究...
  • 1篇教育研究与评...

年份

  • 1篇2022
  • 2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9
  • 3篇2018
  • 3篇2017
  • 3篇2016
  • 7篇2015
  • 5篇2014
  • 6篇2013
  • 4篇2012
  • 3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7
  • 1篇2006
4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小题”也可“大作”——一道习题的赏析被引量:1
2011年
习题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及获取数学活动经验和数学思想方法的重要平台。但在实际教学中,我们经常看到很多一线教师潜心于例题教学的研究,而对习题的重视不够,缺少对习题价值应有的解读、挖掘和再创造。致使每道习题仅仅是“走过场”,学生做得苦不堪言,而教学效果却是收效甚微。
陆李华
关键词:习题赏析数学活动经验例题教学
有序推进,追求概念的“精致”建构——以“射线、直线和角的认识”一课为例
2018年
数学概念是小学数学知识的基础,也是数学教学最重要的内容。通过对“射线、直线和角的认识”这一概念的教学分析可以看出,数学概念的形成是一个循序渐进、“精致”建构的过程:根植经验,初步感悟概念是概念“精致”建构的前提;系统整理,形成概念网络是概念“精致”建构的关键;多维思辨,触摸概念本质是概念“精致”建构的核心;拓展升华,深化概念理解是概念“精致”建构的保证。
陆李华
关键词:概念教学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教学与思考
2016年
分数知识的学习历来是小学数学的难点,而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又是小学加减法运算的最高阶段,它与整数、小数加减法运算有相同点,都是只有计数单位相同时才能相加减;但整数、小数的计数单位具有直观、显性化的特点,而异分母分数在进行加减法运算时,会产生新的分数单位,这个分数单位相对抽象并隐蔽。如何让学生理解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算理的本质,切实掌握计算方法呢?
陆李华
关键词:异分母分数计数单位显性化练习设计说理题
例题改编应科学、有效
2014年
最近,我校组织青年教师开展同课异构活动,所选的课题是四年级下册的"不含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三位执教老师对教材例题进行了不回的处理,引起了笔者对例题改编的思考。
陆李华
关键词:同课异构青年教师教材例题老师
有序推进,追求概念的“精致”建构——以“射线、直线和角的认识”一课为例被引量:1
2018年
数学概念是构成抽象数学知识的'细胞',也是学生思维和认知的基础。认知心理学认为,引导学生经历概念的'精致'建构过程,努力提供充分感知、范例强化、变式比较、拓展应用的机会,有助于他们全面而深刻地把握概念的内涵与外延,进而促进对概念的理解。下面,笔者结合'射线、直线和角的认识'的教学.
陆李华
关键词:概念教学
计算课,同样能“精彩纷呈”——“不含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教学设计与思考
2018年
“不含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是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内容。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来看,他们已经理解了四则运算的意义,掌握了两步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通过本课的学习,进一步认识和理解不含括号的三步计算式题的运算顺序,并形成相应的计算技能。
陆李华
关键词:教学设计括号计算课知识经验
数黄豆
2010年
据说豆浆的营养价值比牛奶还高呢,所以奶奶每天早晨都会打豆浆。今天,她又从袋子里舀出满满一碗豆子,大概够吃一个星期了。她看我站在一旁,就说:“小宝,你们老师一直夸你数学好,那奶奶就考考你,一碗黄豆大概有几粒?”天啊!一碗黄豆要数到什么时候,我噘起了嘴。一旁的妈妈偷偷向我挤了挤眼。指指旁边的小杯子。
张乐瑶陆李华
关键词:黄豆价值比豆浆奶奶牛奶杯子
小学数学题组化练习的设计与思考被引量:4
2015年
对于一线教师来说,题组练习并不陌生,在各种版本的小学数学教材中,或多或少都能找到它的身影。但笔者发现,在大多数的公开教学中,题组的运用常常是恰到好处,并能最大化地发展学生的思考力,而在一些常态课的运用中却并不乐观,一些教师没有深刻领会编者的意图,把教材提供的"题组"视为孤立的"一组题目",蜻蜓点水式的教学,没有发挥题组的内涵价值。
陆李华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材数学题常态课思考力小数乘法
“倒数的认识”教学设计
2014年
教材简析:“倒数的认识”是分数乘法单元的最后一节,它既是分数乘法计算的后继内容,又是学习分数除法的先决条件,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这部分内容主要包括两部分知识:一是理解倒数的意义;二是掌握求一个数的倒数的方法。
陆李华
关键词:教学设计分数乘法教材简析承上启下
把握课堂生成的“破发点”
2015年
课堂细节师:怎样区别长方体和正方体呢?(屏幕上出示一个长方体和一个正方体)生1:正方体是方方正正的,长方体是长长的。生2:长方体要比正方体高。师:你们真会观察!思考与启示当学生答“长方体要比正方体高”时,如果教师及时追问一句:“长方体一定比正方体高吗?”这一句质疑,必定将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处,他们可能会想到手中很小的长方体学具,也可能想到把图中高高的长方体横放过来……从而让学生感受到正方体是“四四方方”的.而长方体则“有高有矮”。
陆李华
关键词:课堂生成长方体正方体教师学具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