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阎鸿

作品数:5 被引量:16H指数:2
供职机构:解放军第202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专利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细胞
  • 2篇哮喘
  • 1篇大细胞
  • 1篇药代
  • 1篇药代动力学
  • 1篇胰岛
  • 1篇胰岛素
  • 1篇胰岛素受体
  • 1篇疫苗
  • 1篇嗜酸
  • 1篇嗜酸细胞
  • 1篇受体
  • 1篇筒式
  • 1篇气道
  • 1篇气道内
  • 1篇阻塞性
  • 1篇阻塞性肺疾病
  • 1篇最大呼气
  • 1篇脱敏
  • 1篇脱敏法

机构

  • 3篇中国人民解放...
  • 2篇解放军第20...
  • 1篇沈阳军区总医...

作者

  • 5篇阎鸿
  • 3篇全宝文
  • 1篇唐迟兵
  • 1篇张尔强
  • 1篇柴若楠
  • 1篇张绍维
  • 1篇李国秀
  • 1篇李浩
  • 1篇林小平
  • 1篇叶丽卡
  • 1篇宋薇薇
  • 1篇李静梅
  • 1篇谢华
  • 1篇韩广轩
  • 1篇高军
  • 1篇王敬言
  • 1篇王尊来
  • 1篇张培毅

传媒

  • 1篇中国临床药理...
  • 1篇中华内科杂志
  • 1篇临床军医杂志
  • 1篇综合临床医学

年份

  • 1篇2012
  • 1篇1994
  • 1篇1993
  • 2篇1991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方筒式最大呼气流速测试仪
后视图同主视图相同,故略去后视图。;A-A剖视图(放大)。
阎鸿全宝文张武清刘庆才
屋尘螨变应原疫苗安脱达治疗过敏性哮喘457例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观察标准化屋尘螨变应原疫苗(安脱达,Alutard)特异性免疫疗法(SIT)治疗过敏性哮喘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比较457例对屋尘螨过敏的哮喘患者在接受3年免疫治疗前、后的疗效及免疫治疗过程中的局部和全身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后过敏性哮喘患者的症状评分等多项指标均比治疗前有显著改善(P<0.05)。患者的应急用药量较治疗前明显减少(P<0.05)。治疗期间未发生严重不良事件。结论安脱达免疫治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柴若楠谢华林小平宋薇薇阎鸿
关键词:哮喘过敏性脱敏法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服用红霉素对稳态时氨茶碱药代动力学的影响被引量:12
1991年
本文报告了10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服用红霉素前后稳态时氨茶碱药代动力学的变化。整个实验分四个期,Ⅰ期为单服氨茶碱3天至稳态;Ⅱ期为二药合并用药5天;Ⅲ期为二药合并用药10天;Ⅳ期为停用红霉素继续单服氨茶碱5天。各期测得的氨茶碱药代动力学参数,C_(TPK)^(SS)分别为9.84,12.14,13.37和11.66μg/ml;CL^(SS)分别为O.053,0.043,0.039和0.047/h/kg;t1/2分别为8.45,10.90,12.23和9.70h;V_d^(SS)分别为0.642,0.685,0.695和0.628 l/kg。结果经统计学处理,与Ⅰ期比较Ⅱ期、Ⅲ期的t1/2、CL^(SS),C_(TPK)^(SS)差异均有显著意义;而Ⅱ、Ⅲ、Ⅳ期的V^(SS)差异均无显著意义(P>0.0 5);Ⅱ、Ⅲ、Ⅳ期的C_(TPK)^(SS)与Ⅰ期比较分别升高了23.37,35.87及18.50%;Ⅱ、Ⅲ期的CL^(SS)与Ⅰ期比较分别下降了18.87和26.42%。
叶丽卡李国秀韩广轩王尊来李静梅阎鸿
关键词:红霉素氨茶碱药代动力学肺病
哮喘患者气道内肥大细胞和嗜酸细胞的观察研究
1993年
本文研究结果,哮喘患者气道内肥大细胞和嗜酸细胞的数量明显增多,与气道对组胺的高反应性密切相关(P<0.01)。电镜观察,哮喘患者肥大细胞和嗜酸细胞的超微结构与正常人显著不同,呈现活化状态的异常改变。以上提示,肥大细胞和嗜酸细胞在哮喘发病机制中有重要作用。
全宝文唐迟兵阎鸿王沙西吴玉权冯欣
关键词:哮喘肥大细胞嗜酸细胞
氢化可的松和氟美松对人红细胞膜胰岛素受体的影响被引量:2
1994年
实验结果发现,口服氢化可的松(1.25mg/kg)和氟美松(37.5μg/kg)后红细胞膜胰岛素受体的最大特异性结合率(B/T)显著下降,血浆胰岛素浓度显著升高,而血糖无明显变化。Scatchard图显示结合率的改变主要不是受体亲和力和数目变化所致。体外实验结果表明两者对红细胞膜胰岛素受体的结合无显著影响。提示两者对胰岛素受体的影响是多层次的,包括胰岛素的分泌和受体与胰岛素的结合。
张绍维李浩张尔强全宝文王敬言高军张培毅阎鸿
关键词:红细胞膜胰岛素受体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