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闫玉民

作品数:8 被引量:15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7篇石油与天然气...
  • 2篇天文地球

主题

  • 3篇油田
  • 3篇剩余油
  • 3篇盆地
  • 2篇油藏
  • 2篇剩余油分布
  • 2篇二连盆地
  • 2篇二连油田
  • 2篇储层
  • 1篇低矿化度
  • 1篇调剖
  • 1篇调剖堵水
  • 1篇调剖堵水技术
  • 1篇堵水
  • 1篇堵水技术
  • 1篇断块
  • 1篇油藏开发
  • 1篇油层
  • 1篇油气
  • 1篇油气成藏
  • 1篇油气分布

机构

  • 5篇华北油田
  • 2篇华北油田公司
  • 1篇东北石油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天然...
  • 1篇中国石油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天然...
  • 1篇华北石油管理...

作者

  • 8篇闫玉民
  • 2篇李刚
  • 2篇宋长伟
  • 1篇郭发军
  • 1篇陈福有
  • 1篇梁官忠
  • 1篇汪宝新
  • 1篇崔洁
  • 1篇赵玉芝
  • 1篇彭仕宓
  • 1篇李勇
  • 1篇付广
  • 1篇许敏
  • 1篇楚泽涵
  • 1篇蒋海州
  • 1篇岳军
  • 1篇罗永胜
  • 1篇陈龙伟
  • 1篇王秀伟
  • 1篇刘明

传媒

  • 1篇大庆石油地质...
  • 1篇断块油气田
  • 1篇新疆石油学院...
  • 1篇内蒙古石油化...
  • 1篇成都理工大学...

年份

  • 1篇2023
  • 2篇2017
  • 1篇2006
  • 2篇2005
  • 1篇2001
  • 1篇2000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水平井区复合砂体建筑结构及剩余油研究
贾方闫玉民郭发军孙炀崔洁严梦颖
二连盆地蒙古林砾岩油藏微相特征及对开发的影响
2005年
综合运用岩心观察描述、分析化验、测井等资料,探讨了二连盆地蒙古林砾岩油藏沉积微相特征,并深入研究了不同微相的沉积特征、电性特征、储集特征及展布规律;结合生产动态分析及油水运移规律研究,就沉积微相对油水运动规律的影响等进行综合研究,探索剩余油分布规律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该区发育辫状河三角洲平原、前缘亚相的五种沉积微相砂砾岩体,不同微相具有各自特色的岩性及储集条件;储层的含油性、砾岩体的分布等,乃至油水运移规律、剩余油分布等,均明显受到沉积微相的控制。
梁官忠彭仕宓楚泽涵岳军闫玉民
关键词:砾岩油藏微相特征储集特征剩余油分布
用常规测井信息确定低矿化度砂砾岩储层动态参数
2000年
非均质性强和地层水矿化度低的砂砾岩储层 ,常出现油水层难以用常规测井信息判别的情况。本文研究如何在这种情况下较准确地确定储层的残余油饱和度、相对渗透率和产水率等储层动态参数。二连油田吉 45断块应用分析表明效果较好 。
宋长伟李刚闫玉民徐振勇
关键词:砂砾岩低矿化度残余油饱和度产水率二连油田
CHFR测井在二连油田的应用
2006年
套管电阻率监测剩余油技术,对于多层砂岩、多套层系开发油藏,是一种很好的开发后期剩余油监测方法。针对二连油田低孔、低渗及低饱、低矿的情况,文中就该技术测井质量控制、影响因素及测井解释在实际应用中进行分析研究,指出其优点及局限性,同时给其他兄弟油田应用提供可参考的实例应用经验。
李刚宋长伟闫玉民蒋海州郭志强
关键词:二连油田
松辽盆地北部黑帝庙油层油气成藏与分布有利区预测被引量:10
2001年
通过分析松辽盆地黑帝庙油层油气藏类型及其分布特点 ,指出源岩、断层、砂体与构造、断层配合、稳定的地下水条件是黑帝庙油层油气成藏与分布的主要控制因素。在总结黑帝庙油层油气成藏模式的基础上 ,综合其各种成藏条件预测了松辽盆地北部黑帝庙油层油气成藏与分布的有利区 。
付广闫玉民
关键词:松辽盆地北部黑帝庙油层油气成藏油气分布有利区预测
一种三维非均质物理模型
一种三维非均质物理模型,包括:第一非均质模拟储层、第二非均质模拟储层、第三非均质模拟储层和模拟井,其中,所述第一非均质模拟储层、所述第二非均质模拟储层和所述第三非均质模拟储层从上至下依次平行堆叠设置,所述模拟井从上至下依...
郭发军崔洁王秀伟罗永胜李勇闫玉民许敏杨会鹏赵玉芝贾方
近岸水下扇沉积特征及沉积演化分析-以二连盆地阿 3 断块下白垩统为例
贾方闫玉民郭发军孙炀崔洁严梦颖
二连蒙古林普通稠油油藏开发调剖堵水技术被引量:5
2005年
蒙古林油田由普通稠油砂岩油藏和普通稠油砾岩底水油藏组成,油层单一,油水粘度比大,层间接替能力差、稳产难度大。为了改善常规注水开发效果,15年来,形成以重建地质模型和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为基础调剖堵水稳产技术,即砂岩整体化学调剖为主体的“调水增油”技术、砾岩层状区横向驱替整体调剖稳产技术,实现了由低含水期到高含水期的相对稳产。
陈福有汪宝新刘明闫玉民陈龙伟
关键词:蒙古林油田调剖堵水整体调剖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