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新沂 作品数:7 被引量:1 H指数:1 供职机构: 哈尔滨医科大学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诊断慢性阑尾炎的特征性的影像研究 以往对慢性阑尾炎的诊断,主要是靠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X 线造影检查只作为参考,这主要是因为影像检查缺乏可靠的 X 线征。有学者报告,X 线造影诊断慢性阑尾炎的准确率最高为 84.7%。作者对142例慢性阑尾炎患者造影,... 刘爱琴 孙政育 郭新沂关键词:慢性阑尾炎 影像研究 特征性 文献传递 脑脊髓AVM的MRI诊断——附7例报告 1992年 动静脉畸形(Arteriovenous malfor-mation—AVM)是脑血管畸形中常见的一种疾病,多发生于大脑前动脉或大脑中动脉供血区。既往对此种畸形多采用脑血管造影及/或DSA进行确诊,此两种方法均需注入造影剂,始能获得阳性的AVM造影的影像。由于影像医学检查方法的进展, 张慕骞 彭婵娟 高雄伟 孟繁琪 张爱平 温志勇 赵莲荣 刘爱琴 赖婷妹 郭新沂 魏负千关键词:脑脊髓 动静脉畸形 NMR 应用MR流空效应对肿瘤做鉴别诊断——附5例报告 1992年 自70年代以来影像诊断方法逐渐增多,每项检查均有适用范围,各有优缺点。如选用适当,一项或二项检查对某些疾病常可做出定性诊断。因此临床医师在考虑影像检查时,应有的放矢加以比较和选用,没有必要先由常规X线检查,再行体层摄影、B超或彩超、CT、ECT等逐项检查,最后仍不能确诊时,再行MRI检查。 张慕骞 彭婵娟 王丹 张爱平 赵莲荣 刘爱芹 侯云义 赖婷妹 郭新沂 魏负千关键词:肿瘤 影像 鞍区病变的CT诊断 被引量:1 1998年 目的 为了证明CT是诊断鞍区病变的主要方法。方法 采用西门子ARC型全身CT扫描机器对患者行轴位或冠状位薄层扫描,层厚3mm,层距3mm。所有病例均行增强CT扫描。结果 共分析研究30例鞍区病变CT表现,其中垂体腺癌18例,脑膜瘤4例,颅咽管瘤4例,胶质瘤2例,畸胎瘤1例,脊索瘤1例。术前诊断正确率98%。结论 通过鞍区肿瘤特殊CT表现,阐述各种疾病的鉴别要点,分析个别病例的误诊原因,证明CT是诊断鞍区病变的主要方法。 杨晓丹 郭新沂 关承学 孟伟关键词:垂体肿瘤 颅咽管瘤 脑膜瘤 胶质瘤 术后发生急性肺栓塞的急诊肺动脉造影及直接导管碎栓治疗 肺栓塞是指各种栓子(其中99%为血栓)堵塞肺动脉或分支所引起的肺循环障碍的临床综合征。其原因多与深静脉血栓有关。深静脉血栓形成隐匿,常常在毫无察觉中血栓脱落,随血流堵塞肺动脉,因此临床中极易发生漏诊和误诊。术后发生急性肺... 孙政育 刘爱琴 郭新沂关键词:急性肺栓塞 肺动脉造影 文献传递 老年冠心病并发胃癌的有关临床及影像诊断的评价 1997年 本文对64例老年冠心病并发胃癌的有关临床进行了探讨,并对胃低张造影、B超、胃镜检查优缺点进行评价。胃区疼痛或不适,常被老年人误认冠心病、心绞痛,延误了早期胃癌诊断。为了提高早期胃癌的检出率,对老年冠心病人,常规胃透、B超或胃镜检查是必要的。 刘楠 郭新沂 沈伟霞 刘爱琴关键词:冠心病 胃肿瘤 影像诊断 改进小角度体层摄影术的应用价值 1993年 小角度体层摄影术(Zonography)又称区域体层摄影术或狭角体层摄影术,系X线管照射角取10°以内的体层摄影方法。1932年Ziedes des Plantes首先采用30°照射角行体层摄影。其后,Lindblom亦应用小角度体层摄影术,提高了体层照片的清晰度及对比度。小角度体层摄影摄取的指定体层较厚,体层照片对比度良好。 张慕骞 高雄伟 王潮生 贾廷全 赖婷妹 郭新沂 盛玉霞 赵莲荣 张爱平 何小娟关键词:CT X线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