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郭宗成

作品数:105 被引量:364H指数:9
供职机构:河北省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河北省科技厅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项目留学人员科技活动项目择优资助经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0篇期刊文章
  • 14篇会议论文
  • 1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0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0篇血管
  • 24篇痴呆
  • 22篇小鼠
  • 22篇海马
  • 21篇血管性痴呆
  • 20篇缺血
  • 17篇细胞
  • 15篇卒中
  • 13篇脑梗
  • 12篇血性
  • 11篇多奈哌齐
  • 11篇脑梗死
  • 11篇梗死
  • 10篇蛋白
  • 10篇小鼠海马
  • 10篇急性
  • 9篇盐酸
  • 9篇盐酸多奈哌齐
  • 8篇皮质
  • 8篇脑缺血

机构

  • 105篇河北省人民医...
  • 6篇河北医科大学
  • 3篇石家庄市第一...
  • 2篇北京市仁和医...
  • 2篇中国人民解放...
  • 2篇天津市大港医...
  • 1篇吉林大学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山东省立医院
  • 1篇天津医科大学...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天津体育学院
  • 1篇邯郸市中心医...

作者

  • 105篇郭宗成
  • 58篇吕佩源
  • 27篇李玲
  • 27篇靳玮
  • 25篇王贺波
  • 22篇张和振
  • 21篇刘昌林
  • 18篇梁翠萍
  • 18篇王天俊
  • 14篇肖向建
  • 12篇齐亚超
  • 11篇董艳红
  • 11篇段瑞生
  • 10篇王建华
  • 9篇赵宝华
  • 8篇刘惠卿
  • 8篇尹昱
  • 7篇赵大卫
  • 7篇何春年
  • 6篇岳月红

传媒

  • 21篇脑与神经疾病...
  • 5篇疑难病杂志
  • 4篇临床荟萃
  • 4篇河北医药
  • 4篇中国康复医学...
  • 3篇中国全科医学
  • 3篇国际脑血管病...
  • 2篇中国神经免疫...
  • 2篇中国老年学杂...
  • 2篇临床神经病学...
  • 2篇中国应用生理...
  • 2篇国际神经病学...
  • 2篇第十二届全国...
  • 1篇中国康复理论...
  • 1篇中华神经科杂...
  • 1篇中风与神经疾...
  • 1篇现代中西医结...
  • 1篇中国行为医学...
  • 1篇山东医药
  • 1篇中华老年医学...

年份

  • 1篇2017
  • 2篇2016
  • 5篇2015
  • 1篇2014
  • 5篇2013
  • 10篇2012
  • 4篇2011
  • 7篇2010
  • 16篇2009
  • 24篇2008
  • 5篇2007
  • 9篇2006
  • 7篇2005
  • 1篇2004
  • 3篇2003
  • 1篇2002
  • 1篇2001
  • 3篇2000
10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盐酸多奈哌齐对血管性痴呆小鼠学习和记忆能力的影响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观察盐酸多奈哌齐对脑缺血-再灌注后血管性痴呆小鼠不同时间点学习、记忆能力和海马CA1区病理变化的影响。方法雄性昆明小鼠250只,采用双侧颈总动脉反复缺血-再灌注的方法制备血管性痴呆(VD)模型,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多奈哌齐治疗组。应用Morris水迷宫实验、跳台实验进行行为学测试,HE染色观察海马病理表现及盐酸多奈哌齐对其的影响。结果术后4周时,模型组小鼠的学习、记忆成绩均明显劣于假手术组小鼠(P<0.05),病理改变较假手术组严重,这一变化持续至术后8周仍未恢复。盐酸多奈哌齐治疗组在术后4周和8周时,其学习、记忆能力和海马CA1区病理表现较模型组均有明显改善(P<0.05)。结论脑缺血-再灌注可导致小鼠海马CA1区神经元持续进行性损害,伴学习、记忆能力障碍;盐酸多奈哌齐对脑缺血-再灌注诱发的VD小鼠有一定治疗作用。
吕佩源王天俊王贺波尹昱梁翠萍靳玮郭宗成
关键词:血管性痴呆海马小鼠盐酸多奈哌齐
丁基苯酞对血管性痴呆小鼠行为学及海马神经元ICAM-1表达的影响被引量:7
2011年
目的观察丁基苯酞(NBP)注射液对血管性痴呆(VD)小鼠行为学及海马神经元细胞间黏附因子-1(ICAM-1)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间断阻断小鼠双侧颈总动脉血流,同时给予尾部放血的方法,制备VD模型,同时设立假手术组及丁基苯酞治疗组,应用跳台实验、水迷宫实验检测小鼠的学习和记忆成绩,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小鼠海马CA1区神经元ICAM-1表达水平。结果 VD小鼠学习、记忆能力较假手术组明显降低(P<0.05),出现认知功能障碍,海马组织中ICAM-1表达明显增加(P<0.01),给予丁基苯酞治疗后,学习、记忆能力较模型组提高,认知功能明显改善(P<0.05),且海马CA1区ICAM-1表达明显降低(P<0.01)。结论丁基苯酞可通过减少ICAM-1在海马神经元中的表达,抑制VD的炎症反应,从而减轻VD小鼠的脑损伤程度,改善VD小鼠的认知功能障碍。
蔡耘齐亚超王贺波肖向建靳玮郭宗成
关键词:细胞间黏附分子-1丁基苯酞
月经性偏头痛患者焦虑抑郁共病及认知功能损害
目的:探讨月经性偏头痛患者焦虑抑郁共病情况及其认知功能损害情况.方法:2010年01月~2012年12月头痛门诊连续就诊的女性无先兆偏头痛患者进行详细病史询问、系统检查及头痛问卷调查.应用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和24...
王贺波菅彭辉郭宗成王永彬吕佩源
盐酸多奈哌齐对血管性痴呆模型小鼠海马神经元ERK表达的影响被引量:11
2008年
目的探讨盐酸多奈哌齐对血管性痴呆(VD)模型小鼠海马神经元中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双侧颈总动脉反复缺血-再灌注法制备小鼠VD模型。将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及盐酸多奈哌齐治疗组,药物组给予盐酸多奈哌齐灌胃治疗。术后第29、30天,采用跳台试验和水迷宫试验对各组小鼠进行行为学成绩测试,采用免疫组化法观察各组小鼠海马神经元ERK表达的变化。结果盐酸多奈哌齐可明显改善VD模型小鼠学习、记忆成绩(P<0.05)。模型组小鼠海马CA1区ERK1、ERK2表达及海马CA3区p-ERK表达较假手术组及治疗组减少(均P<0.05)。结论盐酸多奈哌齐通过增加乙酰胆碱含量,后者作用于毒蕈碱乙酰胆碱受体(M受体)激活ERK,从而有助于改善学习和记忆功能。海马神经元内ERK的表达减少可能参与了VD的发病机制。
吕佩源胡亚卓李玲郭宗成梁翠萍尹昱何春年翟金萍
关键词:血管性痴呆小鼠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海马
脑卒中后情绪障碍的原因调查分析与护理对策被引量:6
2007年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抑郁、焦虑情绪的发生率,制定有效的心理护理措施,减少脑卒中后情绪障碍的发生。方法:采用Zung抑郁自评量表、焦虑自评量表及自制问卷对98例脑卒中患者进行测评。结果:脑卒中后情绪障碍的发生率为69.39%,其中抑郁为52.04%,焦虑为17.35%。结论:脑卒中后情绪障碍发生率高,对脑卒中患者早期采取有效的心理护理措施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
梁翠萍王欣淼郭宗成
关键词:脑卒中抑郁焦虑
门诊原发性针刺样头痛患者的临床特征分析
<正>目的:描述分析原发性针刺样头痛(primary stabbing headache,PSH)的临床特征,提高临床医生对PSH的认识和重视程度。方法:回顾2011年1月至2014年5月于我院头痛门诊诊断为PSH患者的...
王贺波杨素勉郭宗成赵宝华吕佩源
文献传递
丁基苯酞对慢性脑缺血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及前脑组织线粒体Na+-K+-ATP酶的影响被引量:5
2011年
目的探讨丁基苯酞对慢性脑缺血大鼠学习记忆能力以及前脑组织线粒体Na+-K+-ATP酶的影响。方法将实验用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n=10)、模型组(n=15)、丁基苯酞大剂量治疗组(n=15)和小剂量治疗组(n=15)。采用双侧颈总动脉结扎制作慢性脑缺血模型,4周后,分别给模型组、大、小量丁基苯酞组大鼠腹腔注射生理盐水、丁基苯酞6mg/kg和2mg/kg,2次/d。用药4周后,利用Morris水迷宫试验测试大鼠学习记忆能力,提取前脑组织线粒体,测定线粒体Na+-K+-ATP酶的活性。结果较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记忆能力明显下降,逃避潜伏期延长[分别为(10.41±3.81)s和(25.54±9.82)s,P〈0.01]线粒体ATP酶活力下降[分别为(3.73±0.32)μmol·mgprot-1·h-1和(2.81±0.40)μmol·mgprot-1·h-1,P〈0.05],而丁基苯酞大、小剂量组较模型组记忆能力显著增强[分别为(11.72±5.78)s和(12.48±5.45)s,P〈0.01],ATP酶活力明显增加[分别为(3.53±0.37)μmol·mgprot-1·h-1和(3.43±0.43)μmol·mgprot-1·h-1,P〈0.05],不同剂量丁基苯酞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丁基苯酞注射液可增强缺血区神经元线粒体Na+-K+-ATP酶活力,改善线粒体能量代谢,提高慢性脑缺血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
肖向建齐亚超高钟生李强郭宗成吕佩源
关键词:丁基苯酞慢性脑缺血学习记忆NA+-K+-ATP酶
100例癫痫患者脑电图与磁共振分析被引量:2
2005年
目的:观察脑电图和头颅MRI在确诊癫痫及其病因诊治方面的应用,探讨痫性放电与结构异常之间的关系。方法:选100例癫痫患者,均作REEG、AEEG、头颅CT和MRI检查。比较四种检查方法的阳性率和异常病灶的分布。应用卡方检验,比较痫性放电与结构异常之间的关系。结果;REEG痫性放电35例(35%),AEEG76例(76%),比REEG多提供了41%的异常信息。CT发现颅内异常25例(25%),MRI发现异常58例(58%)。在EEG单侧局灶放电的53例中,MRI异常42例,18例双侧半球放电中,MRI异常5例,经x2检验,局灶痫性放电者MRI异常率显著高于双侧半球痫性放电者(P<0.01);MRI正常的42例患者中EEG痫性放电26例,异常率为61.9%,MRI发现结构异常的58例患者中,EEG异常放电50例,异常率为86.2%,经x2检验发现MRI结构异常患者,痫性放电出现率高(P<0.01)。结沦:AEEG是确诊癫痫、指导治疗的有利依据;MRI可作为癫痫患者病因诊断的首选影像检查。痫性放电与结构异常有一定关系。
王天俊张和振郭宗成赵宝华
关键词:癫痫痫性放电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运动训练方案
2003年
赵振彪张咏梅康宇华黄力平肖向建贾子善郭宗成李聪元闫桂芳
关键词: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有氧运动训练
皮质下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临床表现及磁共振特征与认知损害的关系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分析皮质下缺血性脑血管病(SIVD)患者的临床特征、认知功能和磁共振成像特征,探讨SIVD患者腔隙性脑梗死(LI)和缺血性脑白质病变与认知损害的关系。方法依据Erkinjuntti提出的磁共振影像学(MRI)诊断标准确定SIVD患者53例,记录患者症状和体征,并进行神经心理学评估并行头部扫描。应用半自动MRI定量方法测定其缺血性脑白质高信号(WMH)体积,记录LI数量,分析LI数量和缺血性脑白质病变与认知损害的关系。结果53例SIVD患者以假球麻痹症状和上运动神经元损伤体征最为常见,分别为18.9%(10/53)和37.7%(20/53)。相关分析显示,年龄与WMH体积呈正相关(r=0.518,P%0.05),简易智能量表(MMSE)得分与WMH体积呈负相关(r=-0.514,P〈0.05),控制其他混杂因素影响后,仅年龄与WMH体积呈正相关(r=0.400,P=0.004)。控制年龄、性别和受教育时间影响因素前后,LI数量和WMH体积均与MMSE得分呈负相关(分别为r=-0.456,-0.514,-0.385,-0.382;均P〈0.05)。受教育时间与MMSE得分相关性具有统计学意义(r=0.518,P〈0.001)。结论年龄可能不是SIVD患者认知损害的主要危险因素。LI数量和缺血性脑白质病变均为SIVD认知功能损害的独立危险因素,LI数量增加、缺血性脑白质病变程度加重预示认知功能损害的恶化。
王贺波吕佩源郭宗成王天俊张和振刘昌林靳玮冯亚青李玲赵大卫王建华
关键词:脑血管障碍脑梗塞
共11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