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普罗布考预防老年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再狭窄的临床观察被引量:4
- 2004年
- 目的 观察抗氧化剂普罗布考预防老年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PCI)后再狭窄的临床效果。方法 6 2例患者随机分为普罗布考组 (32例 )和对照组 (30例 )。观察PCI前、后及随访 6个月冠状动脉造影、血清氧化指标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丙二醛和内皮指标一氧化氮、内皮素变化情况。结果 随访 6个月时普罗布考组最小管腔直径和管腔净获得较对照组明显增加 [(2 .2± 0 .7)mmvs (l.4± 0 .3)mm ,P <0 .0 5 ;(1.8± 0 .4 )mmvs(0 .9± 0 .2 )mm ,P <0 .0 1) ],再狭窄率明显下降 (2 0 .2 %vs4 0 .0 % ,P <0 .0 5 ) ;血清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和丙二醛较对照组明显减少 [(0 .381± 0 .0 8)mg Lvs(0 .70 5± 0 .16 )mg L ,P <0 .0 1;(6 .2 0± 0 .5 7)nmol Lvs(l8.6 2± 2 .13)nmol L ,P <0 .0 1) ]。结论 抗氧化剂普罗布考可以降低PCI后 6个月冠状动脉再狭窄的发生率。
- 鹿庆华盛林蒋卫东徐冬玲郝林董兆强
- 关键词:血管成形术冠状动脉再狭窄
- 尿激酶小剂量长疗程给药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观察——附260例报告被引量:10
- 2005年
- 目的:观察尿激酶小剂量、长疗程给药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50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60例)和对照组(2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方法治疗的基础上合用尿激酶,每日(20~30)万单位,溶于100mL生理氯化钠于60分钟内静脉滴注,连用14日。于治疗第14日和治疗后第1个月统计两组心绞痛缓解程度、出血并发症及心脏事件等的发生率。结果:治疗第14日两组间缓解心绞痛的显效率及加拿大心血管学会分级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93.8%比79.6%,2.0±0.2比2.5±0.7,均为P<0.05),轻度出血、心脏事件的发生率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第1个月两组间缓解心绞痛的显效率及加拿大心血管学会分级仍存在差异(90.4%比67.9%,2.2±0.4比2.7±0.6,均为P<0.05),而心脏事件的发生率两组间差异仍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尿激酶小剂量长疗程给药,联合应用常规抗心绞痛药物可以有效地缓解不稳定型心绞痛。
- 鹿庆华董兆强郝林蒋卫东杜贻萌王欣王树春
- 关键词:尿激酶用药剂量不稳定型心绞痛静脉滴注
- 葛根素对血管内皮损伤后细胞外基质CatS、CysC表达的影响及意义
- 2008年
- 目的探讨葛根素对动脉球囊损伤后细胞外基质重塑过程中组织蛋白酶S(CatS)及其抑制剂胱蛋白C(CysC)表达的影响及其意义。方法建立兔髂腹主动脉球囊损伤后再狭窄模型。观察应用葛根素治疗前后再狭窄形成的范围。检测再狭窄局部CatS及其抑制剂CysC和内皮下胶原的表达水平。结果葛根素组与球囊损伤组比较,再狭窄范围明显减小,CatS表达水平降低,内皮下胶原含量减少,(P<0.05)CysC表达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葛根素可降低球囊损伤部位再狭窄形成过程中CatS表达、减少斑块内胶原的聚集,抑制再狭窄的形成。
- 鹿庆华杜贻萌曾秋棠刘玉胜王群蒋卫东郝林秦爱琼
- 关键词:葛根素组织蛋白酶S
- 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的变化及临床意义被引量:14
- 2006年
- 目的:探讨充血性心力衰竭(congestiveheartfailure,CHF)患者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metalloproteinase9,MMP9)浓度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80例CHF患者为CHF组,60名体检健康者为对照组。用酶谱法测定两组的血清MMP9,用ELISA法测定血浆N末端前脑钠肽(Nterminalprobrainnatriureticpeptide,NTproBNP)的水平,并用UCG测定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eftventricularendsystolicvolume,LVESV)、LVEDV、左心室收缩末内径(leftventricularendsystolicdiameter,LVESD)、左心室舒张末内径(leftventricularenddiastolicdiameter,LVEDD),计算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ventricularejectionfraction,LVEF)。分析CHF组的血清MMP9与血浆NTproBNP水平、LVESV、LVEDV、LVEF、LVESD、LVEDD的相关性。结果:CHF组的血清MMP9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且随着心力衰竭程度的加重而显著增加(P<0.01);MMP9与NTproBNP的水平、LVEDV、LVEF具有良好的相关性(r=0.79,P<0.01;r=0.34,P<0.03及r=0.33,P=0.04)。结论:血清MMP9可能参与CHF的左心室重塑,检测其水平有助于判断CHF病情的严重程度。
- 董兆强郭静鹿庆华郝林蒋卫东齐昕
- 关键词:基质金属蛋白酶-9左心室射血分数
- 卡维地洛预防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再狭窄的观察被引量:12
- 2005年
- 鹿庆华董兆强郝林蒋卫东王欣徐冬玲
- 关键词:卡维地洛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再狭窄冠心病
- 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3浓度的测定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1
- 2005年
- 目的:探讨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3浓度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测定100例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及60名正常对照者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3和血浆脑钠肽前体N末端浓度,超声心动图测定不同心功能组患者心脏结构和功能指标,分析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3、血浆脑钠肽前体N末端浓度、超声指标与NYHA心功能分级的关系。结果: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3浓度显著高于正常对照者,且随着心力衰竭程度的加重而显著增加(P<0.01)。多因素偏相关分析表明,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3和血浆脑钠肽前体N末端浓度、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左心室射血分数之间具有良好的相关性(r=0.80,P<0.01;r=0.35,P<0.03;r=0.34,P=0.03,)。结论: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3浓度升高的程度和心力衰竭的严重程度相关。
- 鹿庆华董兆强齐昕郝林蒋卫东
- 关键词:基质金属蛋白酶-3心力衰竭充血性利钠肽
- RNA干扰沉默人血管平滑肌细胞胱抑素C基因表达及对组织蛋白酶S表达的影响
- 2009年
- 目的研究小干扰RNA(siRNA)对胱抑素C(CysC)基因表达的抑制作用及对组织蛋白酶S(CatS)表达的影响。方法利用Ambion公司设计合成的以CysC为靶标的siRNA,通过脂质体转染人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以未转染siRNA细胞和转染无关siRNA细胞为对照,采用RT-PCR和Western blot分别检测CysC在mRNA水平和蛋白水平的改变。选取抑制效率最高siRNA转染VSMC,以空白对照组、无关干扰组和CysC高表达组为对照,采用RT-PCR法和Western blot分别检测CatS在mRNA水平和蛋白水平的改变。结果转染24 h后,siRNA组CysC mRNA和蛋白表达均被有效抑制,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siRNA2的抑制效率最高。CatS的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在siRNA组均有明显升高,与其他三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体外转录合成的siRNA可有效抑制人VSMC中CysC的表达,并对CatS基因表达有一定影响。
- 刘玉胜鹿庆华王群蒋卫东盛林杜贻萌郝林王光允
- 关键词:基因表达胱抑素C组织蛋白酶S血管平滑肌细胞
- 降纤酶与小剂量尿激酶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疗效比较被引量:2
- 2005年
- 目的 针对不稳定型心绞痛(UA)的发病机制,比较降纤酶、小剂量尿激酶(UK)与肝素联合常规方法治疗UA的疗效,以探讨治疗UA的合理方案。方法 采用随机分组,对照降纤酶、小剂量UK及肝素联合常规治疗的疗效。结果 降纤酶和小剂量UK组比肝素联合常规治疗能更快的控制症状(P<0. 05),与后组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P<0. 05),但前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 05)。结论 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降纤酶与小剂量尿激酶疗效相当、安全。
- 董兆强鹿庆华郝林齐昕费玲
- 关键词:不稳定型心绞痛降纤酶小剂量尿激酶
- 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2浓度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11
- 2007年
- 目的探讨充血性心力衰竭(congestive heart failure,CHF)患者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2(matrix metalloproteinase-2,MMP-2)浓度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测定CHF组患者和对照组的血清MMP-2和血浆N末端脑钠肽(N-terminal pro-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浓度、左心室参数,同时分析CHF组的血清MMP-2与血浆NT-proBNP、左心室参数之间的相关性。结果CHF组血清MMP-2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且随着心衰程度的加重而显著增加(P<0.01);MMP-2与NT-proBNP、左心室参数之间具有良好的相关性(r=0.78,P<0.01;r=0.33,P=0.04及r=0.34,P=0.03)。结论血清MMP-2可能参与CHF的左心室重塑,其浓度的检测有助于判断CHF病情的严重程度。
- 董兆强鹿庆华郝林王欣蒋卫东齐昕
- 关键词:基质金属蛋白酶-2心力衰竭充血性左心室射血分数
-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运动训练后血浆NT-proBNP浓度的变化被引量:1
- 2006年
- 目的旨在探讨运动训练对不同程度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患者血浆脑钠肽前体N末段(N-terminal pro-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的影响。方法80例心功能Ⅱ~Ⅲ级的CHF患者随机分为训练组(n=42)和对照组(n=38),入院后24h内行6分钟步行运动试验,记录其行走距离,检测血浆NT-proBNP浓度,两组均常规给予抗心衰药物治疗,但训练组每天行2次6分钟步行运动训练。8周后复查血浆NT-proBNP浓度及6分钟步行运动试验。结果运动训练可显著降低CHF患者的血浆NT- proBNP浓度(P<0.05),增加CHF患者的6min步行距离(P<0.05)。结论运动训练可显著降低血浆NT- proBNP浓度,并改善运动功能,因此,有益于延缓CHF病程进展。
- 董兆强鹿庆华郭静郝林
- 关键词:心力衰竭脑钠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