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郝晓飞

作品数:7 被引量:15H指数:3
供职机构:华北电力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机械工程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3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篇机械工程
  • 3篇理学

主题

  • 5篇减阻
  • 4篇翼型
  • 4篇翼型叶片
  • 4篇风机
  • 3篇数值模拟
  • 3篇离心风机
  • 3篇值模拟
  • 2篇叶片
  • 2篇脊状表面
  • 2篇减阻特性
  • 2篇沟谷
  • 1篇三维数值分析
  • 1篇竖直平板
  • 1篇湍流
  • 1篇湍流特性
  • 1篇能量损失
  • 1篇气流
  • 1篇全流场
  • 1篇涡旋
  • 1篇离心

机构

  • 7篇华北电力大学

作者

  • 7篇郝晓飞
  • 6篇吴正人
  • 4篇戎瑞
  • 4篇李子骏
  • 3篇王松岭
  • 1篇刘梅

传媒

  • 1篇中国电机工程...
  • 1篇系统仿真学报
  • 1篇华北电力大学...

年份

  • 3篇2016
  • 1篇2015
  • 3篇2014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平板表面脊状结构对局部湍流特性的影响研究被引量:6
2016年
利用Fluent软件,通过脊状平板表面数值模拟,分析黏性阻力、压差阻力、壁面切应力、湍流特性等在脊状平板表面中分布规律,基于能量耗散分析,为脊状结构尺寸选取和局部区域改造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脊状尺寸越大越有利于黏性阻力减小,但会导致压差阻力增加,而脊状结构压差阻力主要由迎风面与间隔交接处附近高压区决定。高壁面剪切应力集中于相邻沟槽之间区域前段,且脊状结构越小,光滑表面大于脊状结构内壁面剪切应力的区域也相对越多。对脊状结构平板近壁区涡量与湍流特性分析发现,沟槽最底端部分流体是近乎静止的,脊状结构表面涡量与湍流强度均小于光滑表面,而在脊状结构沟槽内所形成的旋涡区域,能量耗散开始大于光滑表面。
王松岭邓宇涵吴正人李子骏郝晓飞
关键词:数值模拟减阻
离心风机翼型叶片脊状表面的减阻特性及优化研究
能源问题是伴随着我国乃至世界各国国民经济发展的最重要问题之一。节约能源措施本身,已被专家视为“第五能源”,可以大大节省常规能源开发的投资。而对于流体机械,因黏性作用,流体在流道内流动时会在机械表面产生摩擦阻力,造成流动损...
郝晓飞
关键词:减阻特性翼型叶片数值模拟离心风机
离心风机叶片脊状结构减阻特性的三维数值分析被引量:5
2014年
基于Realizable k-?紊流模型,采用Fluent软件对G4-73型离心风机单流道模型叶片翼型表面脊状结构的减阻特性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并分析了脊状结构对风机运行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当尺寸的脊状结构布置能够使脊状表面单流道模型全压高于相同工况下的光滑表面模型,最大增幅7.98%,间接反映了叶片表面流动摩擦阻力的减少。脊状结构只对翼型表面的近壁面边界层分布有一定的影响,其沟谷内形成的稳定的二次流,可以有效减小沟谷内的表面剪切应力,证明了脊状结构具有的减阻效果。脊状表面湍流边界层近壁面的法向速度梯度和湍动能均明显低于光滑表面,验证了脊状结构对湍流耗散的抑制作用和具有的减阻效果。而脊状结构等距间隔的存在会增大部分区域的剪切应力,对减阻效果产生一定的不利影响。在偏离设计工况时,叶片压力面和吸力面分别产生的边界层分离现象也会影响脊状结构的减阻效果及其位置。文中所得研究结果可为工程实际中风机叶片的优化改型及性能改善提供参考依据。
吴正人郝晓飞戎瑞王松岭
关键词:离心风机减阻
一种脊状表面减阻的翼型叶片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脊状表面减阻的翼型叶片,用以减少泵与风机运行时的流动阻力和能量损失,具体指布置在翼型叶片表面的“V”型脊状结构,脊状结构之间相对间隔尺寸定为a、h和s,气流流过叶片流道时,脊状结构沟谷内形成的稳定的二次...
吴正人郝晓飞李子骏戎瑞
文献传递
一种脊状表面减阻的翼型叶片
本发明涉及一种脊状表面减阻的翼型叶片,用以减少泵与风机运行时的流动阻力和能量损失,具体指布置在翼型叶片表面的“V”型脊状结构,脊状结构之间相对间隔尺寸定为a、h和s,气流流过叶片流道时,脊状结构沟谷内形成的稳定的二次涡,...
吴正人郝晓飞李子骏戎瑞
文献传递
脊状表面翼型叶片减阻机理研究被引量:10
2014年
利用Fluent软件,对G4-73型离心风机翼型叶片脊状表面的减阻特性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并分析了其减阻效果及减阻机理。结果表明:脊状结构在风机翼型表面具有较好的减阻效果,脊状结构尺寸s=0.1mm时的减阻效果较好,最大减阻率为9.65%。脊状结构沟槽内部形成的稳定的二次涡,能显著减小黏性阻力。相比于光滑表面,脊状结构表面总体剪切应力明显减小,反映了翼型表面脊状结构的减阻效果。同时,沟槽间隔的存在一方面使得部分区域剪切应力明显增大,另一方面能够避免沟槽内涡旋的相互干扰,故推测存在最优沟槽间距在避免涡旋相互干扰的同时使得壁面剪切应力最小。所得研究结果可为工程实际中风机叶片的优化改型及性能改善提供参考依据。
吴正人郝晓飞戎瑞王松岭
关键词:离心风机减阻涡旋数值模拟
一种测量平壁降液膜孤立波频率的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测量平壁降液膜孤立波频率的方法。具体指通过高速摄像机实时拍摄竖直平板上的液膜流动状况,图像上任意一点的灰度级反映了该点所对应流场上液膜表面的波动情况,连续拍摄的每一帧图片反映了表面波在时间域上的演化过程,灰...
吴正人刘梅李子骏宋朝匣刘秋升郝晓飞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