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郝峰

作品数:8 被引量:47H指数:3
供职机构:南京大学哲学系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社会学环境科学与工程自然科学总论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篇哲学宗教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社会学
  • 1篇政治法律
  • 1篇文化科学
  • 1篇自然科学总论

主题

  • 2篇哲学
  • 2篇社会关系
  • 2篇生产力
  • 2篇生态学马克思...
  • 2篇马克思主义哲...
  • 2篇产力
  • 1篇当代学术
  • 1篇学术
  • 1篇意识形态
  • 1篇异化
  • 1篇异化思想
  • 1篇异化消费
  • 1篇哲学体系
  • 1篇中国法
  • 1篇中国法官
  • 1篇任职
  • 1篇任职资格
  • 1篇社会
  • 1篇社会制度
  • 1篇生态危机

机构

  • 8篇南京大学
  • 3篇南京工业职业...
  • 1篇南京师范大学

作者

  • 8篇郝峰
  • 3篇殷雄飞
  • 1篇刘志峰
  • 1篇刘志峰

传媒

  • 2篇内蒙古社会科...
  • 2篇内蒙古大学学...
  • 1篇江苏高教
  • 1篇理论界
  • 1篇社会科学动态

年份

  • 3篇2010
  • 3篇2001
  • 2篇2000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评法兰克福学派对当代科学技术功能的剖析被引量:3
2000年
法兰克福学派看到了在当代资本主义条件下科学技术成为第一生产力的同时 ,其标准化、数学化、程序化、实证化的特征使其畸变为一种工具理性 ,并具有意识形态的功能。他们正确地分析出 ,科学技术通过进入资本主义的政治生活和人们的心灵 ,从而实现了对人和社会的控制。然而 ,法兰克福学派或者通过消除科技的工具性和功能性 ,或者诉诸于交往的合理性都不能解决科技发展的悖论。马克思主义认为 ,在现代条件下 ,科学技术在发展其工具主义的特征时 ,也要与人的自由存在相一致 ,与伦理学、美学的追求相容 。
郝峰
关键词:法兰克福学派生产力意识形态
中国法官在社会中的地位被引量:1
2001年
本世纪以来 ,中国历经剧变 ,特别是在近 2 0多年内更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法制领域尤其如此 ,方法技术、法律规范以及概念术语等等几乎都已西化 ,这一切为世人所瞩目。面对改革浪潮的冲击 ,中国法官在社会中的地位是否也发生了实质性的转换 ?本文拟从法官在制度设计中的地位 。
刘志峰郝峰
关键词:法官法律运行任职资格
当代生态学与马克思主义——兼评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观点被引量:8
2001年
当代生态学从生态整体意义上提出了人与自然的依存关系。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把当代生态学与马克思主义的人与自然关系理论作了调和 ,以此来分析资本主义生态危机的原因。他们对当代生态危机的现状在理论上从人对自然的控制角度作了深刻的剖析 ,把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看作是生态危机的根源 ,并最终把生态危机看作是一种意识形态问题。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论蕴涵着人与自然关系的辩证法逻辑 ,并致力于通过生产力的合理发展和生产方式的变革来解决生态问题 。
郝峰刘志峰
关键词:生态学生产力社会制度
高校廉洁文化建设的现状与对策分析被引量:29
2010年
文章对目前高校廉洁文化建设状况进行了分析,认为:高校师生对廉洁文化建设的了解度、满意度较高,高校对廉洁文化建设高度重视,廉洁文化建设的形式多样、载体丰富,廉洁文化建设的效果明显。同时,高校廉洁文化建设在功能发挥、实效性、覆盖面以及应对社会不良环境的影响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为此,要从健全机制、把握规律、整合资源、注重渗透、融会贯通几个方面采取措施来加以解决。
郝峰殷雄飞
关键词:廉洁文化建设
马克思:从交往关系异化到社会关系物化
分析和批判资本主义的交往异化和社会关系物化现象,并以这种分析和批判为基础,以获得对整个资本主义社会的科学批判和对人的解放的理论说明是马克思的一个重要的价值旨趣所在。交往及交往关系的概念在马克思的早期思想发展过程中占据着显...
郝峰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哲学
控制自然与异化消费——威廉·莱斯的生态危机理论述评被引量:6
2010年
西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代表威廉.莱斯把控制自然的观念和异化消费看作是当代资本主义生态危机发生的根源。莱斯一方面通过对控制自然观念的考察,指出了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建立在"控制自然"观念基础上的科学技术是生态危机的根源;另一方面,他把资本主义社会的生态危机与异化消费联系起来,提出以控制人的欲望和减少人的需要,建立"易于生存的社会"来解决生态危机。马克思的唯物史观致力于通过生产力的合理发展和生产方式的变革来解决生态问题,这与莱斯生态危机理论有本质的区别。
郝峰殷雄飞
关键词: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生态危机控制自然异化消费
马克思社会关系物化理论探析
2010年
异化和物化是马克思早期和晚期分析社会关系异己性的两种逻辑。马克思分析了作为交换价值的货币成为了异化的社会关系,并深入到社会关系发展的三个时期中探究了社会关系物化产生和发展的历史过程,揭示了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及其对社会的影响。马克思区分了社会关系物化的两种表现形式,并深入到生产过程中,用劳动二重性原理揭示了资本与劳动的对立,从而实现了对社会关系物化现象的解蔽,揭示了作为交换价值的物化劳动同作为使用价值的活劳动之间的交换是社会关系物化发生的最终原因。
郝峰殷雄飞
关键词:社会关系异化资本
“哲学体系与当代”学术研讨会综述
2000年
由南京大学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所和江苏省哲学学会共同主办的“哲学体系与当代”学术研讨会于2000年1月12日在南京大学召开。来自江苏省多所大专院校和社科杂志社的专家、教授、编辑出席了本次研讨会,并在会上发表了自己的见解。本次研讨会围绕着以下几个重要的议题进行了发言和讨论: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特质是完整的严密的体系还是科学的革命的方法论;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理论体系与教科书体系的关系;三。
郝峰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哲学特质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