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邱氟

作品数:38 被引量:130H指数:7
供职机构: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国家留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2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2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4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0篇细胞
  • 9篇胰腺
  • 8篇肝素
  • 7篇低分子
  • 7篇低分子量
  • 7篇胰腺炎
  • 7篇腺炎
  • 7篇急性胰腺炎
  • 5篇低分子量肝素
  • 5篇肿瘤
  • 5篇转录
  • 5篇肝素治疗
  • 5篇肝素治疗重症
  • 5篇肝细胞
  • 4篇手术
  • 4篇重症
  • 4篇重症急性
  • 4篇重症急性胰腺
  • 4篇重症急性胰腺...
  • 4篇细胞癌

机构

  • 32篇中南大学
  • 16篇中南大学湘雅...
  • 4篇南华大学
  • 4篇湖南省肿瘤医...
  • 2篇河北医科大学...
  • 2篇深圳市龙岗中...
  • 2篇解放军163...
  • 1篇卫生部
  • 1篇湘雅医院
  • 1篇学研究院

作者

  • 37篇邱氟
  • 20篇黄宇琨
  • 13篇吕新生
  • 5篇范学工
  • 4篇黄宇琛
  • 3篇王志明
  • 3篇范钦桥
  • 3篇李江
  • 3篇詹勇强
  • 2篇陈雅玲
  • 2篇李宜雄
  • 2篇范立侨
  • 1篇朱晒红
  • 1篇艾昭东
  • 1篇张大伟
  • 1篇曹赛
  • 1篇罗宏武
  • 1篇刘海
  • 1篇刘海
  • 1篇汤恢焕

传媒

  • 12篇中国普通外科...
  • 3篇中国医师杂志
  • 2篇中国继续医学...
  • 1篇中华肝胆外科...
  • 1篇中国民族医药...
  • 1篇现代医药卫生
  • 1篇湖南中医药导...
  • 1篇中医研究
  • 1篇河南中医
  • 1篇复旦学报(医...
  • 1篇癌变.畸变....
  • 1篇中国肿瘤临床
  • 1篇医学与哲学
  • 1篇国外医学(生...
  • 1篇中国感染控制...
  • 1篇医学与哲学(...
  • 1篇现代生物医学...
  • 1篇中国细胞生物...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年份

  • 1篇2020
  • 3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4
  • 1篇2012
  • 3篇2011
  • 5篇2010
  • 1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6
  • 3篇2005
  • 10篇2004
  • 4篇2003
  • 1篇2002
3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梗阻性黄疸对巨噬细胞活性和细菌移位的影响被引量:6
2003年
目的 探讨梗阻性黄疸对巨噬细胞活性和细菌移位的影响。方法 小鼠胆总管结扎后第7d ,测定血清总胆红素、白蛋白、谷草转氨酶、肌酐及碱性磷酸酶水平 ,取肝、肾病检 ,肠系膜淋巴结行细菌培养 ,并检测腹腔巨噬细胞体外产生NO水平。结果 胆总管结扎可显著升高血清总胆红素、谷草转氨酶和碱性磷酸酶水平 (P <0 .0 1) ,降低白蛋白水平 (P <0 .0 5 ) ,且引起胆管扩张和肝、肾组织炎性细胞浸润。实验组 5 3 .3 %肠系膜淋巴结培养出大肠杆菌。实验组与对照组NO水平无显著差异 (P >0 .0 5 ) ;加入内毒素 (1μg ml)后 ,实验组NO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 (P <0 .0 5 )。结论 小鼠实验性梗阻性黄疸发生时 ,除引起肝功能异常和肝肾病理损害外 ,还可引起腹腔巨噬细胞活性下降和细菌移位。
邱氟汤恢焕吕新生
关键词:梗阻性黄疸巨噬细胞活性细菌移位病理生理学
结直肠癌肝转移被引量:18
2003年
吕新生邱氟詹勇强
关键词:结直肠肿瘤继发性转移性肝癌CEA测定影像学检查
肝脏缺血预处理研究中的哲学思考被引量:6
2002年
邱氟吕新生
关键词:缺血损伤缺血保护缺血再灌注损伤创新思维肝脏缺血预处理
经络生物实体的思考与认识被引量:1
2014年
经络是人体隙构造和其内充填的体液以及体液流注。流注的主要行迹就是目前所认识到的十二经和八奇经等。经络是跨人体结构系统的构造体系,是人体的整体体系。
黄宇琨黄宇琛邱氟李江陈雅玲黄瑞华
关键词:行迹
低分子量肝素对重症急性胰腺炎肺损伤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探讨低分子量肝素(LMWH)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肺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SD大鼠随机分为3组:(1)假手术对照组(S组);(2)SAP组;(3)LMWH治疗组(LT组):制成SAP模型后4h给予LMWH治疗。检测SAP,S组成模术后24h,LMWH治疗后24h的血清淀粉酶,ET-1,TNF-α,肺组织湿/干比重、形态学变化,P65基因及P65蛋白的表达,以及3d动物存活率。结果 (1)SAP组血清淀粉酶,TNF-α,ET-1水平显著高于S组和LT组(均P<0.001),LT组血清淀粉酶水平显著高于S组(P<0.05)。(2)SAP组肺组织P65mRNA及P65蛋白的表达显著高于S组和LT组(均P<0.05)。(3)SAP组肺组织湿/干比重显著高于S组和LT组(均P<0.001)。(4)SAP组可见肺泡和间质广泛水肿,肺泡有透明膜形成,肺泡组织中性粒细胞聚集成团;LT组肺泡和间质水肿和中性粒细胞聚集程度均较SAP组明显减轻,未见有透明膜形成。(5)SAP组的3d存活率(25.0%)显著低于S组(100.0%)和LT组(87.5%)(均P<0.05)。结论 LMWH通过抑制肺脏组织NF-κB的活性,下调炎症介质的表达;同时可降低ET-1水平,改善微循环;从而减轻SAP大鼠的肺损伤,提高动物生存率。
邱氟吕新生黄宇琨
关键词:低分子量肝素肺损伤核转录因子-ΚB
肝细胞癌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端粒酶活性检测被引量:7
2004年
目的 探讨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PBMC )端粒酶活性的检测在肝细胞癌 (HCC)患者中的意义。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 (PCR ELISA )检测HCC、肝脏良性肿瘤、慢性肝病患者及正常人血PBMC和HCC组织端粒酶活性。结果 端粒酶活性在HCC患者的血PBMC和癌组织分别为 1.2 9± 0 .68和 1.40± 0 .88,取端粒酶活性 >0 .7为阳性标准 ,则HCC肝癌组织阳性表达的 2 8例全部为PBMC阳性表达 ,两者有显著一致性 (Kappa =1,P <0 .0 0 1)。血PBMC端粒酶活性在肝脏良性肿瘤组为 0 .65± 0 .3 2 ,慢性肝病组为 0 .43± 0 .2 3 ,正常对照组为 0 .3 8± 0 .14 ,均显著低于HCC组 (分别P <0 .0 1,<0 .0 0 1,<0 .0 0 1)。HCC中 ,在血清AFP高表达 (>2 0 0 μg/L )的18例中PBMC端粒酶活性全部为阳性 (10 0 % ) ,在血清AFP低表达 (<2 0 0 μg/L )的 12例中有 83 .3 % (10 /12 )PBMC端粒酶活性为阳性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0 1)。且端粒酶活性的阳性率显著高于血清AFP (18/3 0 ,60 % ,P <0 .0 1)。结论 HCC患者的血PBMC端粒酶活性可准确反映癌组织端粒酶的表达情况 ,检测血PBMC端粒酶活性可能是一种灵敏、微创的早期诊断肝癌的有效方法。
黄宇琨范学工邱氟
肝细胞癌患者外周血甲胎蛋白mRNA与单核细胞端粒酶活性检测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探讨外周血甲胎蛋白(AFP)mRNA和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端粒酶活性的检测在肝细胞癌(HCC)诊断中的意义。方法采用巢式逆转录PCR(Nest RT-PCR)法检测HCC、肝脏良性肿瘤、慢性肝病患者及正常人外周血的AFP mRNA表达,聚合酶链反应-酶联免疫吸附测定(PCR-ELISA)检测PBMC的端粒酶活性。结果 (1)AFP mRNA在HCC外周血中阳性率为73.3%(22/30),在肝脏良性肿瘤、慢性肝病患者及正常人外周血中无表达(分别为0/10,0/30,0/30),(均P<0.001)。(2)HCC患者PBMC端粒酶活性的阳性率(93.3%,28/30)显著高于肝脏良性肿瘤患者(40%,4/10)和慢性肝病患者(6.7%,2/30)及正常人(0),(分别P<0.01,<0.001,<0.001)。(3)外周血AFP mRNA与HCC PBMC的端粒酶活性表达呈显著正相关(r=0.6742,P<0.05)。结论 AFP mRNA是外周血HCC细胞的特异性标志物;端粒酶活性的检测具有更高的敏感性;两者的联合检测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黄宇琨范学工邱氟王志明
关键词:巢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低分子量肝素预防重症急性胰腺炎并发胰性脑病的前瞻性临床研究被引量:9
2006年
目的探讨低分子量肝素(low molecular weight heparin,LMWH)预防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并发胰性脑病的临床价值。方法将265例SAP病例随机分为两组:(1)常规治疗组(C组)130例,(2)LMWH治疗组(常规治疗加LMWH治疗,LT组)135例。分析对比两组APACHEⅡ评分、胰腺CT坏死程度、血淀粉酶、尿淀粉酶、胰性脑病的发生率、死亡率、治愈率、平均住院日。结果(1)治疗2周后LT组APACHEⅡ评分明显低于C组(P<0.05)。(2)治疗1、2周后,LT组胰腺CT坏死程度均较C组明显减轻。(3)治疗1、2周后,LT组血、尿淀粉酶均明显低于C组(分别P<0.05,P<0.05,P<0.001,P%0.001)。(4)LT组胰性脑病的发生率(2.2%)显著低于C组(10.0%),LT组死于胰性脑病者(0.7%)亦显著低于C组(4.6%),分别P%0.01, P<0.05。(5)LT组死亡率(10.0%)显著低于C组(30.6%);LT组治愈率(90.0%)显著高于C组(69.4%)(均P<0.001)。(6)LT组平均住院日(30±8)d明显低于C组(43±11)d,P<0.001。结论LMWH可抑制胰酶的释放,减少脑神经元细胞凋亡和减少炎症因子的产生,从而降低胰性脑病的发生率和死亡率。
邱氟吕新生李宜雄李介秋范钦桥周日光
关键词:胰腺炎低分子量肝素胰性脑病
中医的医学模式探讨被引量:6
2011年
中医学认为人与环境是一个整体,生命是环境的组成部分,环境也是生命的组成部分,从这个角度来研究医学,研究人类健康、疾病和治疗的关系,体现了中医学的"天人合一"或"天人相应"的医学整体论。中医学医学模式是时空-人-药-食的四维医学模式。这个医学模式把人的健康、疾病、防治、养生和保健有机地联系起来,反映了中医学理论和实践的高度统一。
黄宇琨黄宇琛邱氟
关键词:中医学
低分子量肝素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大鼠胰性脑病的研究被引量:13
2010年
目的探讨低分子量肝素(low molecular weight heparin,LMWH)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acute pancreatitis,SAP)合并胰性脑病的治疗作用。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3组:(1)假手术对照组(S组);(2)SAP组;(3)LMWH治疗组(LT组):SAP制模后4 h给予LMWH治疗。检测SAP组和S组制模术后24 h,LMWH治疗后24 h的血清淀粉酶,血清髓鞘碱性蛋白(MBP),IL-6,TNF-α,脑组织含水量,胰腺和脑组织形态学变化。结果(1)SAP组血清淀粉酶,TNF-α,IL-6水平显著高于S组和LT组(均P<0.001),SAP组MBP水平显著高于S组和LT组(P<0.01,P<0.05);LT组血清淀粉酶和IL-6水平显著高于S组(P<0.05,P<0.001),但TNF-α和MBP在LT组及S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SAP组的脑组织含水量显著高于S组和LT组(P<0.01,P<0.05)。(3)SAP组胰腺组织大片坏死、出血;LT组胰腺组织坏死、出血程度均较SAP组明显减轻。(4)SAP组的脑组织出现明显神经元细胞凋亡,线粒体空泡变性及有髓神经脱髓鞘改变;LT组的有髓神经脱髓鞘和线粒体水肿较SAP组明显减轻,未见神经元细胞凋亡。结论LMWH可减少胰酶的释放,抑制脑神经元细胞凋亡,同时下调炎症介质的产生,从而减少胰性脑病的发生。
邱氟吕新生黄宇琨
关键词:低分子量肝素胰性脑病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