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伯军
- 作品数:58 被引量:266H指数:6
- 供职机构: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规划更多>>
-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政治法律经济管理文化科学更多>>
- 试论政治哲学视域中的价值理性被引量:10
- 2009年
- 王岩邓伯军
- 关键词:哲学视域政治
- 意识形态:一种哲学层面的分析被引量:2
- 2011年
- 从本质上讲,意识形态是一个哲学概念。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时代背景之下,反思意识形态问题的哲学主题,具有重要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意识形态观念学的理性科学,意识形态本体论的形而上学,意识形态认识论的科学体系,意识形态生存论的生命思考,意识形态符号学的物化的社会关系等等,都在不同程度上对意识形态问题作出了有价值的反思。但由于特定历史条件的制约,它们在不同程度上也有着其本身所不能克服的局限性。只有恢复了历史唯物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中的应有地位,才能从根本上摆脱旧意识形态远离生活世界的形而上学的窠臼,进而在社会存在的基础上创造出既能"解释世界"又能"改变世界"的意识形态。
- 邓伯军
- 关键词:意识形态本体论认识论生存论符号学
- 图像资本的视觉叙事及其意识形态批判被引量:1
- 2024年
- 在现代消费社会,随着表意图谱在视觉经验处的集结,图像借助视觉技术成功地实现了对社会再生产过程的全面占领,商品的生产、流通、消费都受制于图像逻辑的规制,图像就此完成其资本身份的社会性建构。在本质上讲,图像资本不是图像本身,而是一种以图像为中介的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图像资本通过制造“假象”意识形态,激活人们的伪欲望结构,为资本的剩余价值增殖提供源源不断的伪消费驱动。图像资本通过将影像编织成被隔离的“景观”意识形态世界,进而把资本意识形态统治纳入到无意识控制之中。图像资本通过对非实在的象征性的结构化“符号”意识形态的控制,来完成隶属于资本的能指意识形态的再生产过程。图像资本开启了意识形态直接物化的大门,建构了比现实还真实的超真实“场境”意识形态,使受众自愿地投入到资本意识形态的逻辑框架之中。从“假象”到“景观”、到“符号”再到“场境”,验证了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范式对于图像资本意识形态依然具有持续的解释力。
- 邓伯军
- 关键词:消费社会意识形态批判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话语体系的方法论研究被引量:5
- 2015年
- 伴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不断发展,打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话语体系成为时代重大课题,而打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话语体系则需要方法论的自觉。马克思主义以实践为基础的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构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话语体系方法论的认识论基础。普遍性原则的哲学方法论、逻辑性原则的科学方法论、特殊性原则的学科方法论构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话语体系方法论的逻辑层次。新领域的不断开拓、理论体系的不断完善,话语实践的不断发展构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话语体系方法论的功能定位。
- 邓伯军谭培文
-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方法论
- 人性论视角下的金融危机根源探究被引量:1
- 2010年
- 从表面上看,全球性金融危机是由美国次贷危机所引发的,深层次的原因则是美国自由市场经济的人性根基问题。从马克思主义视域来讲,西方自由市场经济理论,无论是抽象的"经济人"还是抽象的"道德人"难以全面概括现实社会中无限丰富的人性,更无从诠释金融危机的深刻根源。文章指出应以马克思的"社会人"为逻辑起点,从现实社会的生产方式探究金融危机的深层根源。
- 邓伯军
- 关键词:经济人道德人金融危机新自由主义
- 从语言规划看国家意识形态安全——基于马克思主义语言社会学的分析
- 2023年
- 语言规划本质上是一个意识形态安全命题。语言规划通常是由国家授权的机构进行的一种有组织的语言活动,主要包括本体规划、地位规划、习得规划、生态规划等。语言本体规划是指对语言内容、形式以及功能等所进行的规范活动,在语言的规范化和标准化培育过程中捍卫语言本体的纯洁与健康,并在语言逻辑层面佐证国家意识形态的合理性。语言地位规划是指对语言用途、功能以及地位等所进行的配置活动,在选择通用语言、维持民族语言、修正地方语言以及同化外来语言中法定主体的语码态度,从而将国家意识形态的合法性从权力界写入到主体思维域。语言习得规划是指对语言之控制语境、指导语境、人际语境、想象或创新语境等的建构,促使个体逐步褪去自然存在的外衣,逐渐成为自为的社会主体,并以其主体性功能强化对国家意识形态的价值认同。语言生态规划是指对语言生态体进行的认知、调控、变革的活动,探索语言生态系统发展的动力机制和制约机制,建构起平衡和谐的语言生态环境,并且以语言生态安全支撑起国家意识形态的安全。
- 邓伯军张馨元
- 关键词:语言规划生态规划国家意识形态安全
- 刍议道家文化与可持续发展观的融合被引量:1
- 2009年
- 面对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人类反思传统的发展观并提出可持续发展理论,以实现资源与环境的和谐发展。道家文化作为中国一种古老的哲学智慧,比较系统地阐述了人与自然的关系,提出了"天人合一"的整体观,"知常"、"知和"的生态平衡观,"知足"、"知止"的持续发展观,对于增强人们的可持续发展意识,解决人类所面临的资源环境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 邓伯军
- 关键词:道家文化可持续发展观天人合一
- 数字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逻辑批判
- 2020年
- 《社会科学》2020年8期,12000字数字技术正在改变当代资本主义的存在样态,凭借数字技术,资本形态从实体资本转化为数字资本,数字资本成为继产业资本、金融资本之后的第三种支配性资本样态。但实际上,数字技术并不是纯粹价值中立的,数字技术作为一种支配性力量,隐蔽了劳动的剥削,推动了资本的增殖,制造了数字拜物教。
- 邓伯军
- 关键词:资本形态实体资本支配性价值中立逻辑批判拜物教
- 从解释学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话语体系的方法论被引量:1
- 2016年
- 解释学提出了理解的历史前提问题。中国历史文化传统构成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话语体系理解的历史前提。解释学提出了理解的现实基础问题。语言性的中国国情构成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话语体系理解的现实基础。解释学提出了理解的未来筹划问题。远大的共产主义理想构成了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话语体系理解的未来筹划。解释学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话语体系的理解毕竟是语言层面的,只有回到实践中去,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话语体系意义的问题,才能得到客观的理解和解释。
- 邓伯军谭培文
- 关键词:解释学方法论
- 后现代伦理话语和社会主义荣辱观被引量:3
- 2008年
- 现代性道德合法性危机标志着道德形而上学走到了黄昏,后现代主义解构了道德本体论,把个人情感、欲望、意志等合理性感性因素整合进道德人格结构与功能中去,道德回归生活本身,生活世界变得更加丰富多彩;解构了"宏大叙事"总体化道德努力,道德话语权的个体回归使每个人都能在道德的世界自由而充分的生长,过上真正属人的生活;解构了"同一性"普遍化道德,摆脱道德形而上学的纠缠,在一个没有伦理的社会中进行自由的道德选择。在我国满载张力和快速节律的现代化过程中,社会主义荣辱观建构,既要实现传统道德的现代转型,又要汲取西方后现代主义对道德形而上学远见卓识的批评,惟有如此,我们的伦理世界更加丰富,更加成熟,从而超越现代性而后现代化。
- 邓伯军王岩
- 关键词:后现代道德社会主义荣辱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