迟令福
- 作品数:10 被引量:14H指数:2
- 供职机构:泰达国际心血管病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一种新的X线下骨性标志指导腋静脉穿刺的可行性及安全性分析
- 2023年
- 探讨 X线透视下骨性标志指导腋静脉穿刺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 2020 年 8 月~2022年1月我科因射频消融或器械植入准备行腋静脉穿刺者118例(腋静脉组),行腋静脉穿刺,将后前位透视下胸锁关节与喙突连线与第一肋相交点为穿入腋静脉点的骨性标志,穿刺皮肤点为平行胸大肌与三角肌的肌间沟方向向下、向外3cm,穿刺方向为平行肌间沟。穿刺角度与皮肤呈15-45°角,在正位足下透视避免穿刺入胸腔。统计穿刺成功率,急性并发症。并与2018 年 8 月~2020年7月我科以传统方法行锁骨下静脉穿刺的 156例患者(对照组)相比较。结果 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BMI、是否桶状胸方面无统计学差异。射频消融/器械植入比例无统计学差异。腋静脉组穿刺成功113例(95.8%),无气胸与血气胸并发症,一例误穿入动脉。对照组穿刺成功139 例(89.1%),误穿动脉9例,气胸3例,血胸2例,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成功率(P=0.04),并发症(P=0.03)。一针成功率分别为84% VS 61%(P<0.01). 结论 X 线透视下骨性标志指引的经皮腋静脉穿刺是安全、有效的。 。
- 史东白金龙迟令福段文涛张峰
- 关键词:腋静脉穿刺骨性标志X
- 门冬氨酸钾镁片对房颤射频消融术后维持窦性心律的作用被引量:2
- 2020年
- 目的 :探讨胺碘酮联合门冬氨酸钾镁在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术后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随机将90例房颤射频消融术后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45例采用门冬氨酸钾镁联合胺碘酮治疗,对照组45例则单用胺碘酮,不使用门冬氨酸钾镁治疗,其余如抗凝等药物治疗相同。随访3个月,记录患者治疗前后血钾血镁、血压等,根据是否复发心房颤动等评价用药效果,比较两组治疗后1个月、3个月房颤复发率。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82.2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2.22%,并且两组患者均未发生严重的不良反应,其他如胸闷等不良反应发生率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门冬氨酸钾镁联合胺碘酮可明显降低房颤射频消融术后的复发率。
- 迟令福张峰史东张丽媛
- 关键词:门冬氨酸钾镁胺碘酮
- 三酰甘油-葡萄糖指数与血清肌酐正常老年高血压肾病的关系
- 2024年
- 目的探讨三酰甘油-葡萄糖(TyG)指数与血清肌酐正常老年高血压肾病的关系。方法392例血清肌酐正常的老年高血压患者,根据尿白蛋白/尿肌酐比值(UACR)分为高血压肾病组(229例,UACR>30mg/g)和单纯高血压组(163例,UACR≤30mg/g)。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血清肌酐正常的老年高血压肾病的危险因素,ROC曲线评估TyG指数对血清肌酐正常的老年高血压肾病的预测价值。结果与单纯高血压组比较,高血压肾病组年龄较大,高血压病程较长,吸烟比例、SBP、尿酸、FBG、TG、TyG指数、左心房内径和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较高,左心室射血分数较低(P<0.05)。高龄、高血压病程较长、高尿酸和TyG指数较高是血清肌酐正常老年高血压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TyG指数预测血清肌酐正常老年高血压肾病的AUC为0.763[95%CI(0.715~0.812)],取最佳诊断界值为8.74时,其预测的灵敏度为77.7%,特异度为66.3%。结论TyG指数是血清肌酐正常老年高血压肾病的影响因素,对后者发生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 张丽媛杨世娟迟令福
- 关键词:高血压肾病老年
- ADAM33基因位点多态性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相关性研究
- 目的:探讨解整合素-金属蛋白酶33(ADAM33)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与山西汉族人群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发病的相关性。
方法:对100例健康者(对照组)、103例COPD患者(病例组),利用聚合酶...
- 迟令福
-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聚合酶链式反应单核苷酸多态性肺功能
- 肥厚型心肌病的治疗
- 2020年
- 肥厚型心肌病(HCM)是显性遗传病,位于常染色体上,其主要特征是左心室壁增厚,常累及室间隔,猝死率较高,目前已经引起临床的重视。随着医学的发展及对该病认识的不断加深,越来越多的治疗方法应用于临床。本文现对该病的药物治疗、介入治疗、起搏器治疗及精准治疗方面进行阐述,旨在为临床治疗及研究提供参考。
- 迟令福张峰
- 关键词:肥厚型心肌病
- 解整合素-金属蛋白酶33基因位点多态性与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重叠综合征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5
- 2015年
- 气道高反应是支气管哮喘的高危因素或是支气管哮喘的前期表现,如果支气管哮喘得不到控制,则会出现气道重塑、肺功能下降,进一步发展出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病理改变及临床特点,后期即成为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重叠综合征(ACOS)。哮喘和气道高反应性被认为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危险因素,在我国2013年COPD诊治指南中已明确提出。
- 郑曙光王萍迟令福秦睿君马艳兵
- 关键词:重叠综合征气道高反应金属蛋白酶位点多态性ADAM慢性气道炎症
- 比伐卢定与替罗非班联合肝素在老年STEMI急诊PCI治疗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比较
- 目的探讨比伐卢定与替罗非班联合肝素在老年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中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0月013年3月我院收治STEMI行急诊PCI的老年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
- 段文涛史东李玉亮王新夺张朝霞李峥迟令福张峰
- 关键词: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比伐卢定替罗非班肝素
- 文献传递
- 解整合素-金属蛋白酶33基因位点多态性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3
- 2013年
- 目的探讨解整合素-金属蛋白酶33(ADAM33)基因BC+1及F+1位点多态性与山西地区汉族人群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DNA测序及序列对比的方法对103例COPD患者(COPD组)和100例健康者(对照组)ADAM33基因的BC+1及F+1位点进行多态性分析。结果ADAM33基因BC+1位点3种基因型AA、AG、GG基因型频率在COPD组中分别为15.5%、45.6%和38.8%,在对照组中分别为17.0%、56.0%和27.0%,两组基因构成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296,P>0.05),A和G等位基因型的频率在COPD组中分别为38.3%和61.7%,在对照组分别为45.0%和55.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847,P>0.05)。F+1位点3种基因型AA、AG、GG基因型频率在COPD组中分别为20.4%、38.8%和40.8%,在对照组中分别为7.0%、51.0%和42.0%,两组构成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287,P<0.05),A和G等位基因型的频率在COPD组中分别为39.8%和60.2%,在对照组分别为32.5%和67.5%,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345,P>0.05)。BC+1位点未发现有增加患COPD的风险(OR=0.760,P>0.05),但F+1位点可能有增加患COPD的风险(OR=1.357,P<0.05)。结论 ADAM33基因F+1位点多态性对山西地区汉族人群COPD发病有一定相关性;但BC+1位点多态性对该人群COPD发病的影响不明显。
- 迟令福王萍王虹尚晓凤乔可宏郑曙光尹慧婷郭长城李虹马艳兵赵惠琴周志花马云霞无
-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基因多态性单核苷酸
-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对肾功能正常的老年高血压患者尿白蛋白/尿肌酐比值升高的预测价值被引量:1
- 2022年
- 目的 探讨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对肾功能正常的老年高血压患者尿白蛋白/尿肌酐比值(UACR)升高的预测价值。方法 根据UACR水平将403例肾功能正常的老年高血压患者分为UACR升高组(UACR≥30 mg/g, 123例)和UACR正常组(UACR<30 mg/g, 280例);其中,UACR升高组又分为轻度升高组(30 mg/g≤UACR<300 mg/g, 93例)和重度升高组(UACR≥300 mg/g, 30例)。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UACR升高及重度升高的危险因素,ROC曲线评估NLR对UACR升高的预测价值。结果 与UACR正常组比较,UACR升高组年龄大,女性、吸烟、2型糖尿病比例高,SBP、NLR、尿酸和LDL-C水平高(P<0.05)。重度升高组2型糖尿病比例以及SBP、NLR、TC、LDL-C水平高于轻度升高组(P<0.05)。高NLR、高SBP、2型糖尿病、高龄、高尿酸和高LDL-C是UACR升高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高NLR、高SBP和高TC是UACR重度升高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NLR预测UACR升高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33[95%CI(0.793~0.874)],取最佳诊断界值为2.191时,其预测UACR升高的灵敏度为81.3%,特异度为72.1%。结论 对于肾功能正常的老年高血压患者,高NLR是UACR升高及重度升高的危险因素,NLR对UACR升高有较好的预测价值。
- 张丽媛迟令福
- 关键词:高血压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尿白蛋白尿肌酐老年
- γ谷氨酰转肽酶与冠心病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2
- 2019年
- 目的分析血清γ谷氨酰转肽酶(GGT)水平与冠心病和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关联程度。方法纳入2018年2~10月在泰达国际心血管病医院首次住院的疑似冠心病患者211例,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急性心肌梗死(AMI)组46例,不稳定性心绞痛(UAP)组93例和对照组72例。又根据冠状动脉病变血管支数分为多支病变组72例、双支病变组63例和单支病变组76例。比较各组治疗前后血清GGT水平变化,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AMI组和UAP组治疗前血清GGT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80.52±13.83)U/L、(69.65±13.02)U/L vs(40.93±11.94)U/L,P<0.01],且AMI组明显高于UAP组(P<0.01)。AMI组和UAP组治疗后血清GGT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0.01)。治疗前,多支病变组和双支病变组血清GGT水平明显高于单支病变组(P<0.01),多支病变组血清GGT水平与双支病变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多支病变组和双支病变组血清GGT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P<0.01),但3组血清GGT水平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血清GGT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呈正相关(r=0.341,P=0.000)。结论血清GGT水平在冠心病不同类型病变中差异明显,可能对冠心病的治疗及预后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 迟令福张峰张丽媛
- 关键词:Γ-谷氨酰转移酶冠心病冠状血管造影术心肌梗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