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淳生

作品数:646 被引量:1,596H指数:23
供职机构: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航空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电气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一般工业技术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27篇期刊文章
  • 245篇专利
  • 67篇会议论文
  • 6篇科技成果
  • 1篇标准

领域

  • 289篇电气工程
  • 49篇自动化与计算...
  • 46篇一般工业技术
  • 41篇机械工程
  • 39篇理学
  • 11篇航空宇航科学...
  • 10篇电子电信
  • 9篇建筑科学
  • 8篇文化科学
  • 5篇化学工程
  • 3篇交通运输工程
  • 3篇医药卫生
  • 1篇冶金工程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水利工程
  • 1篇历史地理
  • 1篇自然科学总论

主题

  • 436篇电机
  • 394篇超声电机
  • 131篇压电
  • 87篇压电陶瓷
  • 70篇定子
  • 59篇模态
  • 48篇转子
  • 46篇振动
  • 44篇椭圆运动
  • 38篇直线超声电机
  • 33篇直线型超声电...
  • 33篇超声
  • 30篇电动机
  • 30篇有限元
  • 29篇行波超声电机
  • 27篇行波
  • 27篇行波型
  • 25篇压电效应
  • 24篇陶瓷
  • 23篇驱动器

机构

  • 611篇南京航空航天...
  • 23篇福建工程学院
  • 14篇东南大学
  • 11篇苏州市职业大...
  • 7篇上海交通大学
  • 7篇南京航空学院
  • 6篇西北工业大学
  • 5篇山东科技大学
  • 5篇山东大学
  • 5篇郑州大学
  • 5篇上海大学
  • 4篇合肥工业大学
  • 4篇南昌航空大学
  • 4篇中国科学院
  • 4篇江苏丰科超声...
  • 3篇集美大学
  • 2篇电子科技大学
  • 2篇华中科技大学
  • 2篇南京大学
  • 2篇丽水学院

作者

  • 646篇赵淳生
  • 76篇黄卫清
  • 57篇金家楣
  • 53篇朱华
  • 45篇时运来
  • 42篇杨淋
  • 35篇郑伟
  • 32篇李华峰
  • 32篇胡俊辉
  • 31篇陈超
  • 29篇芦小龙
  • 26篇丁庆军
  • 26篇姚志远
  • 23篇王亮
  • 22篇张建辉
  • 16篇杨颖
  • 15篇张军
  • 13篇王寅
  • 13篇许海
  • 13篇李志荣

传媒

  • 66篇振动.测试与...
  • 44篇压电与声光
  • 24篇中国电机工程...
  • 20篇微特电机
  • 19篇中国机械工程
  • 13篇光学精密工程
  • 13篇微电机
  • 13篇全国第三届超...
  • 12篇南京航空航天...
  • 12篇机械科学与技...
  • 9篇振动工程学报
  • 9篇振动与冲击
  • 8篇Transa...
  • 5篇机械工程学报
  • 5篇第九届中国小...
  • 4篇应用力学学报
  • 4篇机械制造与自...
  • 3篇声学学报
  • 3篇应用科学学报
  • 3篇传感器与微系...

年份

  • 2篇2024
  • 5篇2023
  • 8篇2022
  • 4篇2021
  • 10篇2020
  • 11篇2019
  • 5篇2018
  • 11篇2017
  • 13篇2016
  • 28篇2015
  • 21篇2014
  • 26篇2013
  • 31篇2012
  • 32篇2011
  • 43篇2010
  • 34篇2009
  • 50篇2008
  • 28篇2007
  • 41篇2006
  • 63篇2005
64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行波型超声电机定子的共振与反共振特性的研究被引量:13
2005年
针对行波型超声电机定子在共振和反共振点附近表现的不同特性,以压电陶瓷材料大功率驱动下的理论分析和电学分析为基础,通过对实验现象的描述和分析,确立了以频率、机械谐振品质因数、机电耦合系数和相对振动效果等参数作为定量和定性分析定子共振和反共振的性能指标。在实验研究中,以激光测振为直接实验手段,设计了相关实施方案,对行波型超声电机定子在不同驱动方式下表现出的共振和反共振特性进行了分析和对比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行波型超声电机定子在反共振点附近的综合性能要优于共振点附近的性能,实验结果可为行波型超声电机工作状态以及驱动方式的选择提供依据和指导。
赵淳生祖家奎
关键词:定子超声电机压电陶瓷材料机电耦合系数反共振
基于模糊与自校正技术的超声电机伺服控制被引量:4
2005年
通过电机的工作原理和速度特性分析,选定驱动频率为其控制变量;为实现电机快速而高精度位置控制,引入模糊和自校正复合控制技术,其中,模糊逻辑控制技术意在实现控制的快速性,自校正技术用以提高控制精度;组建了控制系统,完成了相应的控制实验;结果表明:在超声电机上采用这种复合控制技术上可以得到较好的控制效果。
贺红林朱华赵淳生
关键词:超声电机位置控制模糊控制器自校正控制器
纵扭复合型超声电机
一种纵扭复合型超声电机属于超声电机领域。它包括螺母1、碟形弹簧2、止推轴承3、轴承4、转动块5、上重块6、中重块7、电极8、下重块9、纵振压电陶瓷片10、扭振压电陶瓷片11以及双头螺栓12组成,其中零件1—5构成转子。6...
赵淳生孙合明
文献传递
基于DDS技术驱动的精密直线超声电机
研制了一台新型直线超声电机,测定了电机的频率-速度关系、相位-速度关系.采用基于DDS技术设计的驱动器,能产生两相可调频率,可调相位差及幅度的正弦信号.采用调相、调频综合控制方法,构建了直线超声电机驱动的全数学位置控制平...
许海赵淳生
关键词:超声电机直接数字合成位置控制压电陶瓷
文献传递
轮式直线型超声电机定子的动态设计和分析被引量:4
2011年
利用非统一截面梁在正交方向上的2个同形弯曲振动模态作为工作模态,设计了一种新型直线超声电机。基于有限元理论叙述了该定子的动态设计过程,对定子驱动足位置、压电陶瓷安装位置和定子的不同夹持方式进行了仿真计算,分析了不同阶次弯曲振动模态作为定子工作模态的优缺点以及不同支撑方式对定子振动模态的影响。制造了一台原理性样机,样机定子直径为10 mm,长为55 mm,重为30 g。在驱动电压峰峰值为200 V,驱动频率为49.52 kHz,摩擦副为陶瓷摩擦材料对不锈钢的情况下,电机空载速度为374 mm/s,最大推力为13 N,推重比达到了43∶1。
时运来李珊珊赵淳生
关键词:超声电机椭圆运动
旋转行波超声电机非线性摩擦界面模型被引量:16
2003年
分析了对行波超声电机定子和转子间接触状态 ,利用间距δ更准确地表征了定、转子间几种不同的接触情况 ;依据行波作用的特点 ,利用时空方程间的对应关系 ,提出了用接触变形角定量地表示定、转子间接触状态的变化情况 ,讨论了弹性滑动、弹性滞后 ,特别是 stick-slip现象对摩擦界面的影响 ;改进了传统的线性纯滑动摩擦模型 。
赵向东陈波赵淳生
关键词:定子转子
超声电机机电耦合系统建模方法综述被引量:9
2003年
有关超声电机的建模、性能预估等理论问题的研究起步较晚 ,至今尚不完善和成熟。文中以旋转行波型超声电机为主线 ,在阐述超声电机机电耦合系统构成的基础上 ,比较全面地综述了国内外超声电机的建模方法 ,为进一步研究超声电机提供参考。
赵淳生李志荣赵向东
关键词:超声电机建模方法控制系统
柔性转子对行波超声波电动机性能的影响被引量:12
2008年
提出旋转型行波超声波电动机中柔性转子的明确定义,指出柔性转子属于做大范围运动的弹性圆板的动力学范畴,得到了柔性转子上任意点的运动描述。利用Lagrange方程,得到柔性转子的刚柔耦合的动力学模型,并将其与基于柔性转子的接触界面模型、定子的半解析动力学模型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得到了整个电动机的动力学描述。通过分析实例,表明当把转子作为柔性体来考虑时,定、转子的接触界面变得复杂和不对称.由此解释了试验中发现的适当转子阻尼可以改善电动机性能的现象。进一步分析和阐释了柔性转子通过自身的弹性变形,减少界面上定、转子之间的径向磨损并提高电动机输出效率的机理,得到了试验的验证,为柔性转子的结构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陈超赵淳生
关键词:柔性转子径向滑动刚柔耦合
基于ANSYS的纵扭超声电机定子的优化设计方法被引量:11
2007年
纵、扭模态的频率一致性是纵扭型超声电机设计中最基本的要求,设计中需对定子的设计方案进行多次的修改和计算。用"试凑"法时整个设计工作繁琐、低效且结果不理想。为此,该文给出了一种利用ANSYS分析软件对电机进行优化设计的方法。整个优化过程是在APDL语言编写的优化程序控制下自动进行。结果表明,该优化设计方法能很好地使电机的定子结构满足纵、扭频率之差小于100 Hz的要求,且计算效率提高。
陶征赵淳生
关键词:超声电机有限元结构优化压电陶瓷
基于弯曲模态的微型柱体超声波电动机研究
研制了一种新型定子结构的微型柱体超声波电动机。该电机直径5mm,长30mm,重量4.2g。当驱动电压为200Vp-p,驱动频率为53kHz时,电机最大转速为350r/min,堵转力矩为2.5mN·m。因为这种电机结构比较...
朱华赵淳生
关键词:微型电机超声波电动机微机电系统优化设计模态分析
文献传递
共65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