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泽松

作品数:15 被引量:84H指数:4
供职机构:黑龙江省农垦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黑龙江省科技攻关计划黑龙江省博士后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3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2篇农业科学

主题

  • 9篇水稻
  • 5篇土壤
  • 3篇条播
  • 3篇留茬
  • 3篇留茬覆盖
  • 3篇耕作
  • 3篇耕作方式
  • 2篇倒伏
  • 2篇豆田
  • 2篇有效穗
  • 2篇有效穗数
  • 2篇育苗
  • 2篇水稻群体
  • 2篇穗数
  • 2篇土壤温度
  • 2篇温度
  • 2篇机械插秧
  • 2篇不同耕作
  • 2篇不同耕作方式
  • 2篇插秧

机构

  • 9篇黑龙江省农垦...
  • 7篇东北农业大学
  • 2篇黑龙江省农业...
  • 2篇黑龙江农业职...
  • 2篇鸡西大学
  • 1篇黑龙江农垦科...

作者

  • 15篇赵泽松
  • 8篇萧长亮
  • 7篇沈巧梅
  • 6篇孙桂芳
  • 6篇马春梅
  • 5篇龚振平
  • 5篇解保胜
  • 4篇宋秋来
  • 4篇王贺
  • 4篇赵姝
  • 3篇董守坤
  • 3篇那永光
  • 3篇杨悦乾
  • 2篇乔金玲
  • 2篇黄琰
  • 2篇邸伟
  • 2篇刁晓林
  • 1篇张磊
  • 1篇闫超
  • 1篇孙刚

传媒

  • 2篇农机化研究
  • 2篇北方水稻
  • 1篇现代化农业
  • 1篇农业工程学报
  • 1篇作物杂志
  • 1篇中国稻米
  • 1篇现代农业科技
  • 1篇黑龙江生态工...

年份

  • 1篇2016
  • 2篇2013
  • 5篇2012
  • 2篇2011
  • 3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东北地区不同耕作方式下土壤温度的动态变化被引量:3
2009年
针对东北地区常见的4种耕作方式(留茬覆盖、留茬无覆盖、旋耕和翻耕起垄),测定了玉米田土壤温度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留茬覆盖处理土壤温度较低,但并未低于出苗的最低界限温度;由于土壤含水量较高,出苗效果良好,秸秆全量还田,有利于土壤肥力的恢复与提高。
马春梅邸伟赵泽松宋秋来刁晓林曾祥亮杨悦乾龚振平
关键词:耕作方式土壤温度留茬覆盖
育苗基质对水稻秧苗素质及产量的影响被引量:31
2012年
针对水稻育苗土日益贫乏,黑土资源浪费严重等问题,研制了新型水稻育秧基质替代传统土壤基质育苗。试验结果表明:采用新基质育苗能培育壮苗,提高水稻产量,有助于解决水稻育苗取土难问题和保护有限的黑土资源,是水稻生产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萧长亮赵泽松王贺解保胜那永光孙刚
关键词:水稻基质秧苗素质
一种盘式条播育苗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盘式条播育苗方法,播种条数范围为13条~15条,播量为每盘芽种70g~75g。本发明采用条播育苗方式有利于提高水稻秧苗素质和实现机械插秧。条播秧苗移入本田后,水稻群体生物量增加,有效穗数增多,水稻产量提高...
萧长亮解保胜那永光赵姝沈巧梅赵泽松孙桂芳王贺乔金玲
文献传递
东北地区不同耕作方式下土壤温度的动态变化
在四种耕作方式(留茬覆盖、留茬无覆盖、旋耕、翻耕起垄)下测定了玉米田土壤温度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留茬覆盖处理土壤温度较低,但并未低于出苗的最低界限温度,并且由于土壤含水量较高,出苗效果良好,秸秆全量还田,有利于土壤肥力...
马春梅邸伟赵泽松宋秋来刁晓林曾祥亮龚振平
关键词:耕作方式土壤温度留茬覆盖
文献传递
一种盘式条播育苗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盘式条播育苗方法,播种条数范围为13条~15条,播量为每盘芽种70g~75g。本发明采用条播育苗方式有利于提高水稻秧苗素质和实现机械插秧。条播秧苗移入本田后,水稻群体生物量增加,有效穗数增多,水稻产量提高...
萧长亮解保胜那永光赵姝沈巧梅赵泽松孙桂芳王贺乔金玲
文献传递
大豆田土壤CO<,2>排放规律及影响因素的研究
近年来,农田土壤温室气体的排放已经成为众多专家学者研究的一个热点领域。目前,黑龙江省农田温室气体排放研究仍很薄弱,特别是关于农田土壤CO2的排放规律缺少系统研究。本试验以黑龙江省大豆田土壤为研究对象,设置:留茬少耕(MT...
赵泽松
关键词:大豆田CO2排放主成分分析
文献传递
水稻育秧基质的理化性质及生产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被引量:15
2012年
从水稻育秧基质的种类、容重、孔隙度、pH值等方面总结了基质的物理、化学性质方面的研究指标和研究进展,同时从生产的实际情况,分析了基质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沈巧梅赵泽松萧长亮孙桂芳王贺
关键词:水稻育秧基质理化性质
化学调控对寒地水稻抗倒及产量性状的效应研究被引量:4
2011年
以易倒伏水稻品种垦稻12为试验材料,设置600g/hm2、900g/hm2、1 200g/hm2、1 500g/hm2 4个调节剂水平,研究不同调节剂用量对水稻抗倒伏能力及产量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调节剂处理水稻的株高降低,节伸长受到抑制,茎秆抗折力增加,弯曲力矩减小,倒伏指数减小。与对照相比,化学调控有效降低了水稻倒伏的发生几率。调节剂处理可促进水稻分蘖,收获穗数的增加补偿了千粒重降低的负效应,在600g/hm2处理水平下,寒地水稻收获穗数增加明显,结实率有增加趋势,水稻产量比对照增加显著。900g/hm2、1 200g/hm2处理水平下水稻产量增加不明显,在1 500g/hm2处理水平下产量比对照降低。
萧长亮解保胜赵姝沈巧梅孙桂芳赵泽松杜海香
关键词:水稻寒地倒伏化学调控产量性状
农田温室气体取样装置
农田温室气体取样装置属于环保测量设备;在农田土壤中设置周边封闭的底座,在底座上侧外部或内部周边部位上设置水封槽,密封箱体配装在水封槽上,在密封箱体顶部上安装输气管,输气管与负压单向阀连接,三通管的三个端口分别与负压单向阀...
龚振平马春梅董守坤杨悦乾赵泽松
文献传递
镁钾配比对水稻产量的影响被引量:2
2012年
通过大区试验研究了钾镁肥对水稻生育动态和产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施用钾镁肥可增加水稻的干物质积累量,处理6、处理7在各时期的干物质生产量较大,明显高于对照;提高了水稻的叶面积指数,处理6、7、8叶面积指数均较高;减缓叶片衰老,增加了后期的叶片含氮量;垦粳1号处理7产量最高,稻谷产量657 kg/667 m2,较对照增产9.7%。空育131处理4产量最高,稻谷产量658.3 kg/667 m2,其次为处理7,稻谷产量649.3 kg/667 m2,分别比对照增产10.4%和8.9%。
沈巧梅姜思慧赵泽松孙桂芳萧长亮
关键词:水稻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