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早早

作品数:52 被引量:262H指数:8
供职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政治法律文化科学文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3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6篇经济管理
  • 12篇政治法律
  • 3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0篇绩效
  • 14篇绩效管理
  • 13篇政府
  • 12篇预算绩效
  • 10篇预算绩效管理
  • 8篇预算改革
  • 7篇绩效预算
  • 6篇财政
  • 5篇预算管理
  • 5篇政府预算
  • 5篇人大
  • 5篇绩效评价
  • 5篇公共
  • 5篇公共预算
  • 4篇地方政府
  • 4篇行政
  • 4篇审计
  • 3篇学社
  • 3篇预算监督
  • 3篇预算制

机构

  • 41篇中国社会科学...
  • 8篇中山大学
  • 3篇华南农业大学
  • 3篇外交学院
  • 2篇西南财经大学
  • 2篇中国人民大学
  • 2篇堪萨斯大学
  • 1篇曲阜师范大学
  • 1篇西南政法大学
  • 1篇香港城市大学
  • 1篇中南财经政法...
  • 1篇北京市财政局
  • 1篇天津市财政局
  • 1篇四川省人大常...
  • 1篇华夏银行
  • 1篇广东财经大学
  • 1篇学研究院

作者

  • 48篇赵早早
  • 2篇姜国兵
  • 2篇何达基
  • 2篇杨晖
  • 1篇王丛虎
  • 1篇陈渊鑫
  • 1篇汤林闽
  • 1篇李虹含
  • 1篇李建军
  • 1篇胡建美
  • 1篇林江
  • 1篇马骏
  • 1篇文峰
  • 1篇王锦花
  • 1篇张岌
  • 1篇杨晖
  • 1篇杨晖

传媒

  • 11篇财政监督
  • 5篇地方财政研究
  • 3篇财政研究
  • 3篇中国财政
  • 3篇江苏师范大学...
  • 2篇当代经济管理
  • 1篇经济研究参考
  • 1篇会计研究
  • 1篇华中师范大学...
  • 1篇中国行政管理
  • 1篇中国社会科学...
  • 1篇审计研究
  • 1篇中国审计
  • 1篇中山大学研究...
  • 1篇北京行政学院...
  • 1篇管理科学
  • 1篇公共管理学报
  • 1篇新世纪周刊
  • 1篇公共行政评论
  • 1篇国际税收

年份

  • 4篇2024
  • 2篇2023
  • 5篇2022
  • 2篇2021
  • 2篇2020
  • 8篇2019
  • 3篇2018
  • 1篇2017
  • 4篇2016
  • 4篇2015
  • 5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07
  • 1篇2006
  • 4篇2005
  • 1篇2004
5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中国预算绩效管理的双重内涵——绩效预算理论“中国化”的创新、发展与反思被引量:24
2023年
中国政府提出“预算绩效管理”概念以区别于西方国家常用的“绩效预算”,集中反映了中国预算管理制度创新中所具有的鲜明本土化特征。此概念蕴含了中国改革实践的内在变化路径,即以管理向度为初衷和主线,逐步向政治向度扩展,且促进双向度协同以推动“政府预算的绩效管理”和“绩效导向的预算体制管理”共同发展。未来,中国要特别重视预算绩效管理双重内涵的理论阐释,持续推进管理向度的改革、重视管理向度与政治向度的协同发展、创新改革路径。
赵早早何达基
关键词:预算绩效管理绩效预算政府预算绩效管理
《预算法实施条例》解读
2020年
背景材料:2014年8月31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对施行20年的预算法做出全面修改。2020年8月3日,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实施条例》(以下简称《条例》)颁布,2020年10月1日起正式施行。从2015年6月发布实施条例征求意见稿迄今,历时超过5年。
李建军李建军周振赵早早赵早早
关键词:征求意见稿实施条例《条例》
有力推进第三方机构预算绩效评价监管工作——解读《第三方机构预算绩效评价业务监督管理暂行办法》
2021年
2021年8月1日,《第三方机构预算绩效评价业务监督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正式颁布实施。《办法》是在总结我国近二十年预算绩效管理改革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经过多轮多角度征询意见和论证后制定的。该《办法》为依法推进预算绩效评价工作,规范各方参与者行为,完善监督管理体系,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改革打下了基础,明确了标准。
赵早早
关键词:预算绩效管理第三方机构监督管理体系预算绩效评价《办法》
地方政府或有隐性负债问题研究——以农村合作基金会为例被引量:3
2005年
20世纪的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我国农村合作基金会经历了从兴起、发展到衰败的全过程。尽管农村合作基金会作为一种非正规金融组织从形式上已经消失,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由此而引发的地方政府或有隐性负债及财政风险问题却愈加突出。通过详述农基会的发展历史,分析了农村合作基金会及其债务形成的主要原因,并根据汉娜的“政府风险矩阵”理论分析农村合作基金会及其债务对地方政府及其财政带来的影响,进而提出增强地方政府财政风险意识、减少非理性行政干预和推动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建议。
赵早早
关键词:财政风险农村合作基金会
论预算绩效目标设定的价值标准、逻辑起点与改革方向
2024年
一、优化预算绩效目标设定的价值标准与逻辑起点提到预算绩效目标(含展现目标实施效果的核心指标体系,以下简称预算绩效目标)的重要性,很自然被归结于两点:一是为了更好地展现绩效目标与预算需求之间的关系;二是为了更好地推进事后针对目标实施结果的评价与问责。因此,预算绩效目标从设计到使用,更理想的理论模型就是针对目标实施效果的评价结果能与“奖优罚劣”“预算削减”等预算管理问责机制建立直接有效的联系。
赵早早
关键词:预算绩效问责机制绩效目标
中央政府预算绩效信息透明化研究——基于中央政府部门决算报告的内容分析被引量:6
2018年
政府预算绩效信息透明化是"建立全面规范透明、标准科学、约束有力的预算制度,全面实施绩效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2017年,104个中央政府部门向社会公开部门预算绩效管理情况。按照评价内容(主体、对象、规模)、质量(结果)、公开渠道/方式三个向度对报告进行内容分析发现,部门公开的预算绩效信息存在明显差异,普遍存在核心概念不统一,报告内容难以理解等问题。未来的预算绩效信息透明化仍需从三个向度出发,完善报告内容、提高信息可理解和可接受程度、创新透明化的方式与方法,帮助公众更好地获得并理解政府预算绩效信息。
赵早早刘钊
关键词:绩效预算
从绩效预算到绩效预算管理——基于理论与实践的分析被引量:14
2019年
本文构建了一个多层次制度主义框架,用其分析不同国家几十年来的绩效预算实践与挑战。基于理论与实践分析,提出一系列应对制度和组织障碍的策略。通过用绩效预算管理来代替绩效预算这个专业术语,提出应将多年期预算规划、财政风险评估、政策计划、部门预算周期、项目预算周期、利益相关者的参与、常规性支出审查以及绩效审计更加紧密地结合在一起,这将有助于帮助政府应对长期财政挑战,以便更好地应对公众要求政府少花钱多办事的压力。绩效预算是一种制度变革。绩效预算影响预算执行过程和部门内部资源分配。很少有实践会机械地将绩效与预算分配结果关联起来。绩效预算不一定会取代传统的条列单项预算。
何达基赵早早王锦花
关键词:绩效管理绩效预算绩效预算管理行政改革
绩效预算改革国际经验与中国未来发展——2018绩效预算比较研究国际研讨会综述被引量:7
2018年
中国预算绩效管理改革已经过15年时间,是中国四十年改革开放历程中不能被忽视的重要内容之一。虽然,此项改革缘起于中国对西方经验的学习与借鉴,但经过15年探索努力,中国预算绩效管理改革已显露出与西方新绩效预算理论与实践并不完全趋同的路径和个性特点。这些特点与地方实践密切相关,各地实践不仅是理解中国改革的重要视角,而且也是形成中国特色绩效预算理论的源泉。本专栏以中国社会科学院主办的“2018绩效预算比较研究国际研讨会”所讨论的内容为基础组稿而成。一方面介绍了绩效预算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和观点,另一方面介绍了广州市、四川省、河北省、山东省的地方案例。这四篇案例是由四个地方的实践者在会议发言基础上整理而得。从代表性来讲,这四个地方的改革与发展经验能够代表中国预算绩效管理改革中的地方差异性。本专栏希望借此研究助力中国的改革深化、理论升华、促成理论创新与改革实践在良性交互中齐头并进,同时为绩效预算国际比较研究提供中国故事和中国经验。
赵早早
关键词:新绩效预算预算改革绩效管理
政策评价中成本效益分析初探被引量:1
2022年
政策评价或事后评价(post-evaluation)是指利用科学的分析方法和技术手段,依据一定的事实标准和价值标准,对政策方案、政策成本、政策效益及政策价值进行判断的一种行为,目的在于为政策的制定、调整和优化提供科学的依据,从而提高政策决策的质量和效率。政策评价是迈向决策科学化、民主化的必由之路,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方面。
赵早早梁燕明
预算绩效管理制度框架中的支出标准体系建设——以社会科学研究机构为例
2024年
社会科学研究机构项目支出标准体系建设具有双重意义,既为合理高效编制预算和使用财政资源提供标准,也为优化科研经费管理提供标准化依据。本文利用参与式观察研究方法,提出在预算绩效管理制度框架内,以社会科学研究机构为标准体系建设主体,构建支出标准体系建设框架,即以机构为主体,以科研工作为核心,首先按照业务工作与科研成果之间的相关性,将机构业务类型划分为科研类、科研辅助类和科研服务类,然后参考既有法律法规建立分类支出标准,同时确保支出标准体系可以根据工作质量标准和绩效管理目标的变化进行适时的动态调整。
赵早早
关键词:预算绩效管理哲学社会科学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