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寰熹
- 作品数:20 被引量:51H指数:4
- 供职机构:首都师范大学资源环境与旅游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社科联青年社科人才资助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经济管理建筑科学社会学更多>>
- “真实性”理论语境下的历史街区研究——以北京什刹海和南锣鼓巷地区为例被引量:16
- 2019年
- 旅游、遗产学界对于"真实性"的讨论是近些年的热点专题之一,其研究的主要议题围绕着旅游主体的体验真实与旅游客体真实之间的关系而展开。本文在梳理以往真实性理论及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选择北京什刹海和南锣鼓巷地区作为研究案例地,通过理论应用分析、网络文本数据分析方法,尝试在"真实性"理论语境下,梳理区域内历史文化资源,分析不同真实性理论下的区域游客真实性感知和体验,并在此基础上,讨论历史街区的真实性重建与形象重构问题。通过本文的研究,认为什刹海及南锣鼓巷地区,其旅游真实性问题是立体且综合的,不同种类的旅游资源适合用不同的真实性视角来解读。
- 赵寰熹
- 关键词:旅游真实性历史街区南锣鼓巷
- 基于遗产整体性保护的城市遗产游憩地“多点状”空间模式研究——以北京清代八旗粮仓的保护和利用为例被引量:2
- 2013年
- 本文通过对遗产整体性保护与遗产游憩地空间模式的探讨,以八旗粮仓为案例,从一个崭新的角度,探讨企业转型和开发商推动下进行的遗产整体性保护和开发工作的可行性。提出了基于整体性遗产群落保护基础上的,适合在大城市中心繁华商圈空隙中发展、依靠多个遗产地共同的文化内涵主题作为主线,表面上分散且单体面积小,实际通过配套设施、周边产业开发等措施,形成覆盖面积较大的遗产文化旅游区域"多点状"遗产游憩模式,并通过实例进一步论证了其模式在北京旅游发展与遗产保护领域光明的前景。
- 赵寰熹
- 清代北京八旗都统衙门布局初探被引量:1
- 2014年
- 本文选取清代北京八旗官署中的八旗都统衙门为研究对象,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从城市历史地理空间布局的研究角度出发,梳理清代八旗都统衙门的分布及变迁过程,并探讨其中蕴含的政治、社会影响因素,以及空间布局与清代旗人社会之间的关系。
- 赵寰熹
- 场所精神理论下传统街区文化空间呈现与感知
- 2024年
- 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传统街区面临着文化空间的传承问题。地方文脉的传承,与地区空间格局的演变、空间特性的延续、人们对区域氛围的感知变化等问题密切相关。选择场所精神理论作为切入点,以北京天桥地区为例,使用质性研究中扎根理论三级编码和地理空间展示与分析方法,从空间格局演变、场所精神分析、文化空间的呈现与场所精神的传承三个方面,对城市传统街区文化空间呈现与感知问题进行研究。结果显示:人们对天桥地区的整体认知体现在“古今具有高知名度的艺术表演区域”这一内涵上。人们通过观看展览演出等活动,体验区域的整体空间氛围,进而感受地方文化。这样的游览模式,适合此类新旧文化空间同时呈现的传统街区。
- 赵寰熹
- 关键词:文化空间传统街区
- 论古代军事古镇文化遗产地的历史沿革与区域文化意象的传承--以北京古北口与贵州镇远为例
- 本文选择历史古镇中的军事古镇为研究对象,探讨其历史沿革与“军事古镇”文化意象在当今区域发展过程中的传承。本文以两处现保留有文化遗产地且“军事古镇”意象仍深入区域历史文化内涵的地点——北京古北口与贵州镇远为例,通过历史地理...
- 赵寰熹毛怡魏晋茹
- 关键词:历史沿革文化意象
- 论康熙朝北京内城旗人的外迁及其影响被引量:3
- 2011年
- 本文以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北京内城一部分旗人由于生计问题移居城外各教场周边地区这一事件为切入点,深入探讨此次事件的历史意义和影响,阐明北京"城外八旗"作为一个范围从九门外驻防营房到教场地区营房的整体的形成过程,分析由此形成的清代中期北京城八旗分布不同于以往"内外城旗民分居"旧格局的三层新格局,即内城核心八旗驻防区、内城周边八旗驻防辐射区和外城汉人居住区,并讨论这一过程所反映的统治者政治意图及管理理念的变化。
- 赵寰熹
- 地理信息系统在城市历史地理研究中的应用——以近代北京城市分区研究为例被引量:2
- 2016年
- 随着现代技术手段的广泛应用,地理信息系统(GIS)在历史地理研究中逐渐受到重视。本文系统梳理了当前GIS技术在历史地理研究中的应用现状,总结了其中常用的空间分析方法。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在小尺度城市历史地理研究中,GIS的应用状况以及遇到的问题。并以民国时期北京城内学校格局研究和学校集中指数的计算为例,尝试将量化分析方法应用于城市分区研究当中,并探讨其理论意义。
- 鲍宁赵寰熹
- 关键词:地理信息系统(GIS)
- 清代北京旗民分城而居政策的实施及其影响被引量:6
- 2013年
- 本文深入分析清代北京城旗民分城而居的过程及影响。以往对北京旗民分居的讨论研究多从顺治三年始,本文在以往研究和传统史料的基础上,利用清代内阁大库档案部分奏折和《清初内国史院满文档案》等资料,论证北京旗民分城而居政策开始于清顺治元年五月入北京城时,并深入探讨其具体过程。在重新梳理清初旗民分城而居过程的同时,文章进一步分析旗民分城而居政策对城市建设及发展的影响,从北京城清代功能分区、人口流动、地理地价区位等方面探讨其影响的表现。
- 赵寰熹
- 关键词:清代北京城
- 《皇與全览图》各版本对比研究被引量:4
- 2009年
- 清代康熙年间第一次利用西方测绘方法进行全国测绘,并绘制出《皇舆全览图》。本文对《皇舆全览图》的现有几个版本进行对比和分析,并总结各版本的判别依据以及实用价值。
- 赵寰熹
- 北京地名管理中的片区地名问题被引量:2
- 2010年
- 随着城市的发展,大量沿街商铺的涌现,门牌设置出现了同一座楼房楼下为道路门牌系统,楼上为小区门牌系统的混乱状况,如何处理片区地名的命名成为地名规划工作中的棘手问题。本文指出城市片区地名起到的作用、引发的问题,深入剖析其中原因,并提出建议,为今后地名规划工作和城市生活提供帮助。
- 岳升阳赵寰熹
- 关键词:地名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