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明
- 作品数:11 被引量:12H指数:2
- 供职机构:湖北省妇幼保健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理学更多>>
- 重组白细胞介素23抗小鼠系统性白假丝酵母菌感染的研究
- 2010年
- 目的探讨重组白介素23在抗小鼠系统性白假丝酵母菌感染中的作用。方法建立环磷酰胺诱导的免疫抑制小鼠系统性白假丝酵母菌感染动物模型,设置对照组(单纯白假丝酵母菌感染组)与处理组(白假丝酵母菌感染前注射重组白介素23)。用平皿稀释法检测肾脏、脾脏组织菌落形成单位(CFU)数目;制作肾、脾脏组织病理学标本,评估其病理学分级;并通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脾脏干扰素γ分泌水平。结果感染后2、3、7 d,处理组肾脏CFU值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1);处理组脾脏组织CFU值也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肾脏组织病理学评分处理组低于对照组,处理组较对照组感染程度减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脾脏组织病理学评分处理组也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检测脾脏干扰素γ分泌水平处理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重组白介素23在小鼠系统性白假丝酵母菌感染中具有保护作用。
- 许莉陈宏翔俞莺谭明李娟涂亚庭
- 关键词:白假丝酵母菌白细胞介素23干扰素Γ
- 髂内动脉灌注化疗与子宫动脉化疗栓塞晚期宫颈癌的临床疗效对比被引量:8
- 2018年
- 目的探讨髂内动脉灌注化疗与子宫动脉化疗栓塞治疗晚期宫颈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83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142)和对照组(n=141)。对照组给予髂内动脉灌注化疗,观察组给予子宫动脉化疗栓塞治疗。观察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术后1年生存率及复发转移情况、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有效率(73.2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6.10%)(Z=-4.649,P=0.000)。两组介入治疗后,观察组发热及腹痛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χ~2=28.352,P=0.000;χ~2=30.789,P=0.000)。观察组1年生存率(96.4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90.07%)(χ~2=4.638,P=0.031);局部复发率(14.08%)低于对照组(24.82%)(χ~2=5.082,P=0.024);远处转移率未见统计学差异(χ~2=0.678,P=0.410)。观察组生活质量改善率为35.9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5.53%)(Z=-2.671,P=0.008)。结论子宫动脉化疗栓塞治疗晚期宫颈癌患者近期临床疗效显著,患者1年生存率升高,局部复发率降低,生活质量得以改善,但发热、腹痛等栓塞综合征较为常见。临床中,我们在选择介入治疗方案时,还应综合考虑患者临床分期,综合确定治疗方案。
- 吴利荣韩阳谭明
- 关键词:子宫动脉化疗栓塞髂内动脉灌注化疗宫颈癌复发转移
- 淋病奈瑟菌感染模型中aniA及norB基因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1
- 2009年
- 目的研究aniA及norB基因在淋病奈瑟菌(淋球菌)感染模型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分离正常人外周血中性粒细胞(PMN),将其分为对照组(A组)及淋球菌感染组(B组)。在0,3,8,12h分别以实时荧光定量PCR测定各组PMN中iNOS mRNA及淋球菌aniA,norB mRNA的表达,用镉还原法检测各组细胞培养液中的一氧化氮(NO)浓度。结果B组中iNOS,aniA,norB mRNA的表达及水平均较A组升高;NO浓度在8h达到高峰,以后逐渐下降(P<0.05)。而A组中各时间段iNOS,norB mRNA的表达及NO浓度无明显变化。在淋球菌刺激早期B组norB表达与N0成正相关(r_s=0.862,P<0.01),而在norB上调后N0浓度逐渐下降。结论淋球菌感染中aniA,norB基因的上调,可能与该菌适应体内微氧环境实现免疫逃逸并致病有关。
- 陈嵘祎陈宏翔吴志洪李娟许莉俞莺谭明涂亚庭
- 关键词:淋球菌
- 一种用于外用药或护肤品的定量取药装置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外用药或护肤品的定量取药装置,包括壳体、盖体、旋钮、螺杆、套筒、连接座、滑轨、限位杆、底板和刻度线,所述盖体螺纹连接在壳体的顶端,所述旋钮通过轴承安装在壳体的底端,所述螺杆一端安装在旋钮的顶端中心...
- 谭明
- 文献传递
- 点阵激光对豚鼠皮肤干细胞因子及其c-kit受体表达的影响被引量:1
- 2017年
- 目的 探讨点阵激光不同能量对豚鼠皮肤干细胞因子(stem cell factor,SCF)及其c-kit受体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20只豚鼠背部皮肤划分成A、B、C、D4个区域,分别采用不同参数处理:A区(对照区),不予激光照射;B区(低能量区),以20 mJ/cm2的能量照射;C区(中等能量区),以60 mJ/cm2的能量照射;D区(高能量区),以120 mJ/cm2的能量照射.激光处理后1周、4周2次分别切取不同治疗区皮肤,以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SCF及c-kit受体的表达,并应用HPIAS-1000型全自动医学彩色图像分析系统进行定量分析.结果 激光处理后1周时,B、C、D组SCF的表达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D组的c-kit受体表达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周时,C、D组SCF的表达高于A、B组,且D组高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组c-kit受体的表达高于A、B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点阵激光能够促进SCF及c-kit受体的表达,且在一定范围内,能量越高促进作用越明显.
- 谭明段波叶松吴丹周阎施婧
- 关键词:点阵激光干细胞因子C-KIT受体
- 抗Dectin-1单克隆抗体在白念珠菌刺激小鼠腹腔巨噬细胞释放TNF-α和NO中的作用
- 2010年
- 目的探讨抗Dectin-1单克隆抗体在白念珠菌刺激小鼠腹腔巨噬细胞释放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一氧化氮(NO)中的作用。方法①体外培养小鼠腹腔巨噬细胞,设置处理组(抗Dectin-1单克隆抗体组)、阴性对照组与空白对照组,分别给予灭活或活的白念珠菌刺激。②刺激1h,3h,6h,8h后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各组分泌的TNF-α水平,③刺激6h后Griess法检测各组产生NO的水平。结果①刺激1h后抗体浓度为20μg/mL处理组分泌的TNF-α水平(79.82±11.74pg/mL)低于阴性对照组(105.15±12.36pg/mL)(P<0.05),3h,6h,8h后各浓度处理组TNF-α水平均低于阴性对照组(P均<0.01),且呈浓度依赖性;②6h后各浓度处理组NO水平(61.24±8.85μmol/L,45.36±3.92μmol/L,36.37±2.58μmol/L)均低于阴性对照组(87.65±9.17μmol/L)(P<0.05)。结论抗Dectin-1单克隆抗体在白念珠菌刺激小鼠巨噬细胞释放TNF-α和NO中发挥抑制作用。
- 许莉陈宏翔俞莺谭明李娟涂亚庭
- 关键词:DECTIN-1白念珠菌单克隆抗体巨噬细胞一氧化氯
- Letterer-Siwe病1例
- 2008年
- 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是一组罕见的原因未明的疾病,又称为组织细胞增生症X、朗格汉斯细胞病和朗格汉斯细胞肉芽肿,其中Letterer—Siwe病极为少见,我科收治1例,现报告如下。
- 陈宏翔黄长征李家文吴志洪严小枫李娟谭明涂亚庭
- 双波长激光联合曲安奈德皮损内注射治疗婴幼儿血管瘤的临床研究
- 谭明吴丹周阎施婧段波
- 外用卡替洛尔联合双波长激光治疗婴幼儿血管瘤的近期疗效观察
- 谭明吴丹段波
- 常压低温等离子体对小鼠创伤性皮肤溃疡愈合的影响被引量:2
- 2010年
- 目的 探讨常压低温等离子体(CAP)对Balb/c小鼠创伤性皮肤溃疡愈合的影响.方法 在150只Balb/c小鼠背部两侧各造一直径6 mm的溃疡模型,将其分为对照组(溃疡自然愈合)、He-Ne激光组(溃疡接受He-Ne激光治疗)及CAP组(溃疡接受CAP治疗),每组50只.术后第4,7,10,14天计算各组创面愈合面积百分比;3组各处死10只小鼠,两侧溃疡均被切取进行病检,按同一评分系统评分.术后第7天,以免疫组化技术检测溃疡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图像分析系统定量.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CAP组在术后第7,10天,平均创面愈合面积百分比明显增大(P<0.01);在术后第7,10,14天,平均病理评分也明显提高(P<0.05,P<0.01,P<0.05).VEGF的表达水平,CAP组较对照组、He-Ne激光组明显提高(P<0.01).结论 CAP具有促进创伤性皮肤溃疡愈合的作用,该作用可能与其提升VEGF的水平有关.
- 谭明陈宏翔许丽俞莺涂亚庭
- 关键词:皮肤溃疡创伤愈合血管内皮生长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