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6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肿瘤
  • 6篇制剂
  • 6篇铜绿假单胞菌...
  • 6篇胃癌
  • 6篇假单胞菌
  • 4篇预后
  • 3篇手术
  • 3篇胃肿瘤
  • 3篇化疗
  • 3篇复发
  • 2篇血栓
  • 2篇叶状
  • 2篇叶状肿瘤
  • 2篇早期胃癌
  • 2篇乳腺
  • 2篇乳腺叶状肿瘤
  • 2篇乳腺肿
  • 2篇乳腺肿瘤
  • 2篇深静脉
  • 2篇深静脉血栓

机构

  • 14篇中国医学科学...
  • 8篇荆门市第一人...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北京协和医学...

作者

  • 20篇谢玉权
  • 9篇郑朝旭
  • 8篇袁兴华
  • 7篇冯强
  • 6篇方仪
  • 3篇刘瑛
  • 2篇黄常志
  • 2篇崔修铮
  • 2篇徐泉
  • 2篇赵玫
  • 2篇郑闪
  • 2篇陈华丽
  • 2篇向兰兰
  • 2篇蔡建强
  • 2篇丁红
  • 2篇姚琴
  • 1篇兰忠民
  • 1篇高纪东
  • 1篇张磊
  • 1篇阎涛

传媒

  • 2篇中华普通外科...
  • 1篇中国肿瘤临床...
  • 1篇中华肝胆外科...
  • 1篇中国综合临床
  • 1篇中华肿瘤杂志
  • 1篇山东医药
  • 1篇中国肿瘤
  • 1篇陕西中医
  • 1篇中国肿瘤临床
  • 1篇解放军护理杂...
  • 1篇护理管理杂志
  • 1篇检验医学与临...
  • 1篇中华肿瘤防治...
  • 1篇中外医疗
  • 1篇抗癌之窗
  • 1篇2008胃肠...
  • 1篇2009年第...

年份

  • 2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10
  • 7篇2009
  • 4篇2008
  • 1篇2007
2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早期胃癌肿瘤大小与预后关系分析
目的: 探讨分析早期胃癌的预后因素,特别是肿瘤大小与早期胃癌预后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8年1月至2002年2月128例我院外科治疗的早期胃癌病例临床及病理特征,统计分析早期胃癌的预后因素。结果: 本组早期胃癌病例...
谢玉权郑朝旭冯强方仪崔修铮袁兴华
关键词:肿瘤大小病理特征
文献传递
下肢深静脉血栓非手术疗法治疗后复发的影响因素被引量:4
2010年
目的探讨非手术疗法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复发的影响因素,以提出改善预后的干预措施。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将2004年2月至2008年4月行血管外科非手术治疗的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167例按出院后18个月内是否复发分为复发与未复发两组,在收集病历资料和进行电话随访的基础上,通过单因素分析和非条件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复发的影响因素。结果非条件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表明,高龄、有骨科疾病及手术史、妊娠、不穿弹力袜或不使用绷带、未按时口服抗凝药物是非手术疗法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复发的危险因素,OR值分别为3.616、1.560、9.296、1.973、7.959。结论作为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复发的保护因素,应嘱患者按时口服抗凝药物、下床时穿弹力袜或使用绷带;而对于高龄、有骨科疾病及手术史、妊娠者更要加强护理干预,积极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复发。
陈华丽谢玉权丁红姚琴向兰兰
关键词:下肢深静脉血栓复发影响因素
早期胃癌的临床诊疗特点和预后分析被引量:16
2009年
目的:探讨早期胃癌的诊断和治疗特点,并分析其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的分析本院1998年至2002年在本院行外科治疗的128例早期胃癌。结果:早期胃癌的诊断发现主要依靠胃镜检查(93.0%)和上消化道造影(78%),确诊主要依据胃镜活检及术中活检。5年总生存率为90.9%。黏膜内癌和黏膜下癌的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43%和24%,P<0.01,而5年生存率分别为93.1%和88%,无淋巴结转移组和有淋巴结转移组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94.2%和73.3%。结论:胃镜检查和上消化道造影是发现和诊断早期胃癌的主要手段。肿瘤的浸润深度和淋巴结转移存在显著的相关性,浸润深度和淋巴结是否转移对预后的影响不明确。
方仪郑朝旭冯强谢玉权袁兴华
关键词:早期胃癌手术预后
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晚期结肠癌的疗效被引量:6
2016年
目的:对晚期结肠癌患者应用复方苦参注射液的疗效进行评价.方法:将5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所有患者均接受常规化疗,治疗组加以复方苦参注射液,观察对比两组用药后情况.结果:对照组有效率78.2%,疾病控制率97.4%.治疗组有效率88.9%,疾病控制率97.74%.对照组、治疗组患者评分在80-100分档分别是7、11例;60-80分档为7、8例;40-60分档是5、6例;20-40分档为3、0例;0-20分档分别是3、0例.结论:复方苦参注射液可显著改善晚期结肠癌临床疗效及生活质量.
刘瑛谢玉权
肿瘤大小与早期胃癌预后的关系被引量:5
2009年
目的探讨早期胃癌的预后因素,特别是肿瘤大小与早期胃癌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1998年1月至2002年2月119例在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外科治疗的早期胃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分析早期胃癌的预后因素。结果本组早期胃癌病例5年生存率为90.9%,其预后主要与肿瘤大小相关,直径〈2cm组、2cm≤直径〈4cm组与直径≥4cm组5年生存率分别为100%、92.0%、8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4。同时比较淋巴结转移及浸润深度等因素,P值分别为0.816及0.37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肿瘤大小与其他预后因素之间无明显相关性。结论早期胃癌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与其预后关系不明确,而肿瘤大小很可能是早期胃癌独立的预后因素,对指导早期胃癌预后及手术选择有实用价值。
谢玉权郑朝旭冯强方仪袁兴华
关键词:胃肿瘤预后胃切除术
肝脏局灶结节性增生的诊断和治疗被引量:6
2009年
目的探讨肝脏局灶结节性增生(focal nodular hyperplasia,FNH)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对1997—2007年期间收治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32例FNH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2例病人中40岁以下占65.6%,男性多见(71.9%),多无临床症状(59.4%),AFP均为阴性。病灶多为单发(90.6%),平均直径3.0cm(1.0~8.0cm)。术前B超诊断符合率仅为6.5%(2/31),增强螺旋CT诊断符合率45.5%(10/22),MRI诊断符合率80.0%(4/5)。超声造影诊断符合率50.0%(2/4)。结论MRI和螺旋CT是诊断FNH的重要手段。结合多种影像手段,有助于提高FNH的诊断率。对诊断不明确或症状较为明显的,以及病灶进行性增大的病人应行手术切除。
赵宏蔡建强兰忠民鲁海珍谢玉权崔修铮
关键词:肝肿瘤局灶结节性增生
TP方案化疗同步IMRT用于颈段及胸上段食管癌临床观察被引量:8
2017年
目的探讨紫杉醇、奈达铂方案(TP方案)化疗同步适形调强放射治疗(IMRT)用于颈段及胸上段食管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颈段及胸上段食管癌患者87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2例、对照组45例。观察组予TP方案化疗同步IMRT。对照组予顺铂、5-氟尿嘧啶方案(PF方案)化疗同步IMRT。每3周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治疗结束1个月评价临床疗效;治疗前、治疗结束1个月,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NK细胞及CD3^+、CD4^+、CD8^+T淋巴细胞百分比,计算CD4^+/CD8^+。记录治疗期间毒副反应情况。随访截至2016年8月31日,统计两组生存期及无进展生存期。结果观察组及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88.10%、71.11%,疾病控制率分别为95.24%、82.22%,两组比较P均<0.05。治疗后对照组NK细胞及CD3^+、CD4^+T淋巴细胞百分比和CD4^+/CD8^+均较治疗前降低(P均<0.05)。观察组CD4^+/CD8^+较治疗前升高(P<0.05)。观察组治疗后NK细胞及CD3^+、CD4^+T淋巴细胞百分比和CD4^+/CD8^+均高于对照组治疗后,CD8^+T淋巴细胞百分比低于对照组治疗后(P均<0.05)。两组治疗期间均出现放射性食管炎、放射性肺炎、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等毒副反应,但两组毒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位生存期为18个月、中位无进展生存期为16个月,对照组分别为14、11个月,组间比较P均<0.05。结论 TP方案化疗同步IMRT用于颈段及胸上段食管癌疗效较好,患者免疫状态稳定,且不增加毒性反应。
刘瑛谢玉权
关键词:食管癌适形调强放射治疗紫杉醇奈达铂
胃癌患者铜绿假单胞菌制剂术中腹腔置药对免疫功能的影响被引量:9
2012年
[目的]评价胃癌手术患者术中腹腔放置铜绿假单胞菌制剂的安全性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72例进展期胃癌患者随机分为铜绿假单胞菌制剂腹腔置药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术毕于原手术部位按0.08~0.12ml/kg放置铜绿假单胞菌注射液,对照组予以单纯手术。全部病例均在术前及术后10、20、30d采集外周静脉血分别测定血常规、肝肾功能,CD19(B细胞)计数水平,免疫球蛋白水平(IgA、IgM和IgG),并观察患者围手术期并发症及不良反应。[结果]实验组围手术期血常规、肝肾功能均在正常值范围内。术后30d,实验组较对照组IgA(P=0.037)、IgG(P=0.044)及CD19计数水平(P=0.043)明显提高。实验组术后10d IgM较术前明显增高(P=0.011)。两组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铜绿假单胞菌制剂胃癌术中腹腔给药安全可行,可增强机体体液免疫调节作用。
郑朝旭冯强徐泉谢玉权梁建明袁兴华
关键词:胃癌免疫球蛋白铜绿假单胞菌制剂
肝腺瘤的临床特点及诊治分析
2010年
目的 探讨肝腺瘤的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方法和经验.方法 对1990年1月至2008年11月我院收治并经病理证实的13例肝腺瘤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3例患者临床表现多无明显症状(9/13),其次为上腹不适(3/13).甲胎蛋白均为阴性.术前影像学检查确诊率约为10%.13例次行手术治疗(其中1例复发后又再次切除),1例未行手术,仅行介入治疗.1例术后11年复发.结论 肝腺瘤临床表现多不典型,常规影像学方法确诊率较低.手术切除是肝腺瘤主要的治疗方法;肿腺瘤好发于Ⅳ、Ⅴ、Ⅷ段(64.3%),手术风险增加,应视病情考虑联合介入栓塞治疗;可以再次复发.
阎涛毕新宇赵建军张磊谢玉权李聪蔡建强
关键词:肝腺瘤肝切除术介入治疗
不同肠内营养方式对结肠癌患者化疗期间营养状况及免疫功能的影响被引量:9
2017年
目的探讨不同肠内营养方式对结肠癌患者化疗期间营养状况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收集2011年4月至2016年4月该院肿瘤科收治的晚期结肠癌患者100例,据患者意愿以及临床指证,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其中对照组41例,治疗组59例。对照组肠内营养方式采用普通营养管,治疗组采用双枪营养管。分析化疗前后两组患者的血浆清蛋白、CD4^+及CD8^+淋巴细胞水平、住院时间、营养管拔出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血浆清蛋白、CD4^+及CD8^+淋巴细胞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住院时间、营养管拔出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肺炎、腹胀、腹泻、败血症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普通营养管,采用双枪营养管的肠内营养的方式可明显改善患者化疗后营养及免疫功能。
刘瑛谢玉权
关键词:结肠癌化疗肠内营养营养状况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