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勉
- 作品数:6 被引量:26H指数:2
- 供职机构:中山医科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大鼠脑缺血后脑组织tPA和PAI-1蛋白的表达被引量:6
- 2000年
- 为了探讨鼠脑缺血后脑内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 ( t PA)及其主要抑制物 - 1型 ( PAI- 1)蛋白的表达。制备了大鼠全脑和局灶性脑缺血模型 ,用免疫组化法检测 t PA和 PAI- 1蛋白的表达。结果发现 ,在全脑、局灶性脑缺血不同时间和正常鼠脑膜、脉络膜、室管膜、血管内皮等部位均有 t PA、PAI- 1免疫阳性信号 ,但小脑、海马区未见该信号。局灶性脑缺血 6 h,缺血侧中心部位的胶质细胞和梗死灶周边的缺血半影区的神经元也显示 t PA强阳性信号 ,但该细胞不表达 PA I- 1蛋白 ;缺血 18h鼠缺血侧未见t PA、PAI- 1阳性信号。本研究提示 ,脑缺血后鼠脑组织和正常脑组织均有 t PA、PA I- 1蛋白表达 ,但全脑缺血后和正常对照鼠t PA蛋白表达无明显变化 ,而局灶性脑缺血 6 h鼠缺血侧比正常侧 t PA蛋白表达增高 ,脑缺血后鼠脑组织和正常鼠 PA I-
- 潘涌谢勉郑素秋苏兴文颜光美
- 关键词:脑缺血TPAPAI-1蛋白质表达神经元损伤
- 老年记忆减退大鼠海马CA1区锥体细胞和神经毡线粒体的体视学研究被引量:1
- 1999年
- 目的 应用电镜观察老年记忆损害大鼠海马线粒体的形态学改变.方法 青年(3月龄)和老年(26月龄)SD大鼠经Morris水迷宫测试后,以青年鼠平均逃避潜伏期正常值上限的95%和99%上限值为界将老年鼠分为老年记忆正常组和老年记忆减退组.用透射电镜观察海马CA1锥体细胞和神经毡内线粒体的体视学参数.结果 1.与青年大鼠相比,老年记忆正常大鼠海马线粒体数密度(Nv)、比膜面(Sm)、比表面(Ss)下降显著,但体密度(Vv)与青年大鼠相比无显著差异;老年记忆减退大鼠海马线粒体Nv、Ss、Sm、Vv均下降显著,且Vv、Nv的下降与老年记忆正常大鼠间有显著差异;2.老年记忆减退大鼠和老年记忆正常大鼠线粒体平均体积(V)均较青年组明显增加,但两老年组间无差异.讨论 线粒体的形态学参数体现了老年期海马线粒的代偿改变,而线粒体的功能失调可能在老年记忆损害中起重要作用.
- 刘锡川谢勉洪岸姚志彬
- 关键词:线粒体海马体视学
- 脑缺血后大鼠海马一氧化氮合酶表达的变化被引量:16
- 1998年
- 用四血管闭塞法造成大鼠一过性全脑缺血。按不同时程,以还原型尼克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脱氨酶组织化学方法对再灌流期间海马不同亚区内一氧化氮合酶阳性细胞的数量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海马本部的一氧化氮合酶阳性细胞数量在再灌流2~6h即有增高,到12~24h进一步增加至对照水平的3倍左右;3d时已有所减少,7d时在CA1区恢复至对照组的水平。齿状回的一氧化氮合酶阳性细胞数量在再灌流2~6h已有明显的增高,约为对照水平的2倍.并在再灌流12h、24h和3d时保持在同一水平。此外,缺血后各亚区内染出的血管数量于再灌流2~6h即有明显增多,并在再灌流7d后仍明显高于对照组。本文结合文献对缺血性神经元坏死和一氧化氮合酶表达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讨论。
- 谢勉顾耀铭姚志彬
- 关键词:脑缺血一氧化氮合酶海马
- 以学生为主体的问题式教学法在解剖实验课中的应用被引量:1
- 1999年
- 1 背景目前,教育学的研究成果已被广泛应用于医学教育领域.原来封闭式的教学观正在向开放式教学观转变,教育形式正逐步由以前的一次性教育转变力终生教育,继续教育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教育目标也由培养知识性人才转变为培养智能型人才,
- 谢勉周丽华
- 关键词:解剖学实验课医学教育问题式教学法
- 提高人体形态学教学效果方法探讨被引量:2
- 1998年
- 人体解剖学是研究人体正常结构的形态学科,是医学科学的一门重要基础课程,作为一名医学生要想成为合格的医务工作者,必须首先掌握人体的正常形态结构,学好人体解剖学。由于医学上三分之一的名词来自人体解剖学,学生初次接触,名词术语繁多,内容缺少逻辑推理性,加上人体组织器官在体内是立体分布,对其形态结构的理解需要一定的空间想象力。因此,学生普遍反映解剖知识难于记忆和掌握。
- 徐杰陈传好侯春莲袁群芳谢勉
- 关键词:人体形态学教学方法教学效果
- 全脑缺血早期大鼠海马各区域小白蛋白免疫反应阳性中间神经元的不同时相变化的定量分析
- 1999年
- 近十几年来,缺血性脑损伤的细胞分子机制已成为神经科学界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本实验用免疫组织化学定量分析方法对四管阻塞造成的全脑缺血20min后再灌流0~24h的大鼠海马小白蛋白中间神经元的变化进行了观察。结果显示:再灌流0~6h之间CA2、CA3区小白蛋白阳性中间神经元均出现一过性减少.到24h时恢复三缺血前水平:而CA1区小白蛋白阳性中间神经元的减少出现于再灌流12h后。此外齿状回颗粒层及门区小白蛋白阳性中间神经元变化不显著。本实验结果提示,短暂性全脑缺血早期海马各区域小白蛋白阳性神经元减少的不同时相特征.可能与海马各区域的不同缺血敏感性及不同缺血的病理学表现有关。
- 周丽华袁群芳谢勉姚志彬
- 关键词:脑缺血小白蛋白海马中间神经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