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春松
- 作品数:19 被引量:125H指数:5
- 供职机构: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 麦垄点种夏棉高产优质栽培系统模拟被引量:1
- 1993年
- 通过回归设计,统计建模及模拟仿真,决选出夏棉高产优质综合栽培措施优化方案:每亩种植6691~6900株,留果枝7个打顶,每亩追纯氮7.4~7.7kg,喷缩节胺3.4~3.7g,9月底至10月初每亩喷浓度为800×10^(-6)的乙稀利液0.25kg,并探索出最佳生育动态与产量结构指标.
- 黄树梅谈春松杨铁钢
- 关键词:夏棉高产优质农艺措施
- 全文增补中
- 棉花摘除早蕾大田生产示范结果
- 1990年
- 经1985—1986年试验,明确了摘除棉株下部果枝的早蕾,具有减少烂桃、减轻早衰、增加伏桃和早秋桃的作用,是一项夺取棉花优质高产的有效措施。1987年与协作单位,进行了在不同条件下的大田对比生产示范,旨在进一步弄清楚摘除早蕾在大田生产条件下的增产效果。
- 谈春松黄树梅阎文斌
- 关键词:棉花
- 棉花生育进程的动态模拟
- 1993年
- 棉花处于不同的生长阶段就需要采取相应的栽培措施,使其朝着理想的株型发展,以获得早熟、优质、高产。因此在组建棉花株型栽培计算机管理系统时,专家系统部分需要知道棉花的生长进入了哪个阶段。
- 王建康赵炳宜刘春光谈春松
- 关键词:棉花生育
- 棉花优质铃开花期的模拟与播前决策选择
- 1992年
- 一、棉花优质铃开花期研究棉花成铃的空间分布表明,铃重的分布以果节而言,由内而外地递减,棉铃的纤维品质也有同样规律,所以将棉铃内围1,2果节称为优质铃空间部位;以果枝层而言,中部果枝上的铃较大。
- 王建康赵炳宜刘春光谈春松
- 关键词:棉花棉铃开花期
- 陆地棉早熟性的生理代谢基础与后代传递被引量:6
- 1993年
- 选用3个陆地棉中熟品种和3个陆地棉早熟品种以及中熟品种与早熟品种正、反交 F_1和 F_2材料,通过分析各品种不同生育时期根伤流量、叶片可溶性总糖、蛋白质和淀粉含量,发现初花期以前中熟品种和早熟品种4项生理指标差异不明显,至花铃盛期申熟品种的根伤流量、叶片可溶性总糖和蛋白质含量明显高于早熟品种,而叶片淀粉含量又显著低于早熟品种。说明初花前棉株内部生理代谢对早熟性影响较小,而花铃盛期影响较大,且主要表现在同化物质的积累与分配方式上。进一步对中熟×早熟与早熟×中熟的 F_1和 F_2花铃盛期叶片的可溶性总糖、蛋白质和淀粉含量进行分析得出,中熟×早熟与早熟×中熟的 F_1和 F_2花铃盛期叶片的3项生理指标均接近于早熟亲本,说明早熟品种无论作母本还是作父本对杂交后代植株内部生理代谢的影响都比中熟品种大。
- 李爱莲房卫平杨小昆李俊尧谈春松
- 关键词:棉花陆地棉早熟性生理代谢
- 棉花工厂化育苗技术及其高产高效技术规程被引量:28
- 2003年
- 杨铁钢谈春松
- 关键词:棉花工厂化育苗高产高效栽培技术规程
- 豫棉四号优质高产栽培及生育模型研究
- 1992年
- 依据1985—1989年陆地棉中熟品种规范化栽培模式研究结果(七元二次回归模型),经两年信息反馈试验,决选出豫棉四号高产优质最佳农艺措施组合。通过群体生育动态调查和产量结构的模拟研究,找出了该品种不同生育期的最佳结构指标值。
- 黄树梅谈春松
- 关键词:棉花高产栽培
- 棉花蕾铃时空分布的计算机模拟
- 1992年
- 一、问题的提出大量田间试验表明:棉花的铃重、衣分、每铃种子数、每粒种子纤维重以及纤维品质都与棉铃的空间分布和开花成铃时间密切相关。随着气温以及水肥条件的变化,棉花果枝、果节的出生速率不同,由蕾到花。
- 赵炳宜王建康刘春光梁峻谈春松
- 关键词:棉花蕾铃计算机模拟
- 加速标杂A_1杂交棉的推广应用 促进棉花事业发展被引量:2
- 2000年
- 汪若海张雄伟谈春松
- 关键词:棉花自交系杂交种杂种优势标杂A1
- 棉花高产、优质、高效益综合农艺措施数学模型研究——密度、氮肥、单株果枝数最佳组合模型
- 1988年
- 根据全省密度、氮肥、单株果枝三因素五水平二次旋转回归设计六个试点测得的参数,建立以皮棉产量、霜前花,纯收益为目标函数的数学模型,通过模拟仿真,优选出高产、优质、高效益农艺组合为:每亩3.4—3.7千株,施纯氮11.8-14.4公斤,单株留果枝14.4-16.4个,并对因子主次及互作效应进行了剖析,应用多目标模糊优化结果:亩植2.9千株,施纯氮20公斤,打顶留果枝20个,皮棉产量、霜前籽棉、纯收益三个目标分量可同时取得较优值.
- 朱明哲马致民谈春松黄树梅
- 关键词:棉花高产优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