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许羚

作品数:2 被引量:45H指数:2
供职机构:安徽省药物临床评价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安徽省优秀青年科技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药代
  • 2篇药代动力学
  • 2篇健康志愿者
  • 1篇丹参
  • 1篇丹参酚酸
  • 1篇滴注
  • 1篇血小板
  • 1篇血小板聚集
  • 1篇血小板聚集率
  • 1篇血小板粘附率
  • 1篇药代动力学研...
  • 1篇药效
  • 1篇药效学
  • 1篇药效学研究
  • 1篇粘附
  • 1篇粘附率
  • 1篇头孢
  • 1篇头孢噻肟
  • 1篇头孢噻肟钠
  • 1篇注射液

机构

  • 2篇安徽省药物临...
  • 1篇中国中医科学...

作者

  • 2篇郑青山
  • 2篇许羚
  • 1篇王书臣
  • 1篇盛玉成
  • 1篇高蕊
  • 1篇张颖

传媒

  • 2篇中国临床药理...

年份

  • 1篇2005
  • 1篇2004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丹参酚酸盐在健康志愿者的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学研究被引量:37
2004年
目的:研究丹参酚酸盐在健康人体的药代动力学,以及血药浓度与血小板粘附性和聚集率的关系。方法:9名健康志愿者根据交叉设计,静脉滴注丹参酚酸盐200、300、400 mg,用药后不同时间采血样,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丹参酚酸盐血药浓度;玻球法测定血小板粘附率;比浊法测定血小板聚集率。结果:丹参酚酸盐药动学代谢呈二室模型,消除半衰期约1 h,表观分布容积较大,提示为全身分布,峰浓度约为14 mg·L-1。血小板粘附率在用药后呈波动性下降,5 h(即用药后4 h)药效渐渐消失,可见一个药效滞后环,在停药后3 h、血药浓度在1.91mg·L-1时药效达峰值。血小板粘附率在静滴药物期间与药浓相关,药效峰值与药浓峰值吻合,也呈现药效滞后环。结论:丹参酚酸盐在健康人体消除快,对血小板聚集率和粘附率均有降低作用,前者达峰时间在滴注给药末,后者在停滴后3 h,均呈现较好的滞后效应。
高蕊张颖王书臣许羚郑青山
关键词:药代动力学血小板粘附率血小板聚集率
头孢噻肟钠他唑巴坦钠注射液静脉滴注在健康志愿者的临床药代动力学研究及其算法探讨被引量:8
2005年
目的:研究头孢噻肟钠他唑巴坦钠(31)注射液单次和多次静脉滴注在健康志愿者中的药代动力学和安全性。方法:男女各半的32名受试者随机分为3个单次给药剂量组和一个多次给药剂量组。用药后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和液-质联用分别测定4组受试者不同时间点两种药物的血药浓度以及单次给药中剂量组的尿药中两种药物的浓度。经DAS软件处理后,求出其药动学参数。结果:受试者用药后头孢噻肟钠、他唑巴坦钠均符合二室模型。单剂量给药6.0、2.4、1.2g剂量组头孢噻肟钠t12β分别为2.53±1.51、2.23±1.18、2.68±2.65h,MRT0-tn分别为2.1±0.24、1.25±0.19、1.2±0.17h,AUC0-tn分别为312.87±134.15、137.92±39.89、69.18±16.54mg·h·L-1,AUC0-∞分别为318.64±137.4、141.4±40.46、71.26±17.44mg·h·L-1。他唑巴坦钠t12β分别为0.55±0.07、0.48±0.22、0.47±0.28h,MRT0-tn分别为1.56±0.08、0.91±0.07、0.78±0.04h,AUC0-tn分别为64.5±14.69、22.14±8.41、11.9±3.22mg·h·L-1,AUC0-∞分别为66.63±15.33、23.26±8.29、13.64±3.46mg·h·L-1。多次给药组(1.8gtid)头孢噻肟钠和他唑巴坦钠t12β1.5±0.51和0.49±0.14h,AUCss197.23±10.62和30.91±10.78mg·h·L-1,Cav24.65±1.33和3.86±1.35mg·L-1,DF3.92±0.41和4.68±0.59。头孢噻肟钠和他唑巴坦钠药时曲线下面积均与剂量呈线性关系。单次给药中剂量组10h头孢噻肟钠和他唑巴坦钠累计尿排率为49.6±0.58%和80.0±7.0%。结论:头孢噻肟钠他唑巴坦钠(31)静脉滴注给药后两种成分的血清动力学均符合一级消除动力学的二室模型。多次给药后体内无蓄积。头孢噻肟钠部分在肾中代谢,他唑巴坦钠主要从肾中代谢。
许羚盛玉成郑青山
关键词:头孢噻肟钠药代动力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