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许文

作品数:18 被引量:134H指数:6
供职机构:武警江苏总队南京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7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银屑
  • 7篇银屑病
  • 6篇细胞
  • 5篇免疫
  • 5篇红细胞
  • 4篇银屑病患者
  • 4篇系统性红斑
  • 4篇系统性红斑狼...
  • 4篇疗效
  • 4篇狼疮
  • 4篇红斑
  • 4篇红斑狼疮
  • 3篇乳膏
  • 3篇湿疹
  • 3篇皮炎
  • 3篇葡萄糖酸钙
  • 3篇慢性
  • 3篇分子
  • 3篇T细胞
  • 2篇血细胞

机构

  • 12篇武警江苏总队...
  • 8篇第二军医大学
  • 3篇中国人民武装...
  • 2篇武警江苏省总...
  • 1篇解放军第81...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18篇许文
  • 7篇郭峰
  • 7篇顾军
  • 6篇钱宝华
  • 6篇花美仙
  • 2篇林大东
  • 2篇冯爱民
  • 2篇夏云昆
  • 2篇吴恒兰
  • 1篇陆金春
  • 1篇毕新岭
  • 1篇罗庆峰
  • 1篇牛芳
  • 1篇吴英
  • 1篇万钧
  • 1篇冯爱民
  • 1篇施玲玲
  • 1篇周红
  • 1篇王蓓
  • 1篇周红

传媒

  • 3篇临床皮肤科杂...
  • 2篇中国妇幼保健
  • 2篇广东医学
  • 2篇中国麻风皮肤...
  • 2篇东南国防医药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解放军医学杂...
  • 1篇第二军医大学...
  • 1篇贵州医药
  • 1篇武警医学
  • 1篇现代生物医学...
  • 1篇第三届全国血...

年份

  • 2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5
  • 3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07
  • 3篇2005
  • 1篇2004
  • 2篇2003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银屑病和SLE患者T细胞亚群与淋巴细胞CD2分子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研究银屑病和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lups erythematosus,SLE)患者T淋巴细胞CD2、CD4+、CD8+以及CD4+/CD8+的变化及其相关性。方法: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我院收治的62例银屑病和31例SLE患者T淋巴细胞CD2、CD4+、CD8+及CD4+/CD8+分子的表达水平并统计学分析其相关性。结果:银屑病患者T淋巴细胞CD4+/CD8+的比值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显著增高,而SLE患者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显著降低。银屑病患者CD4+百分率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显著增高,SLE患者CD8+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显著增高。银屑病患者CD2与CD4+之间呈正相关(γ=0.309,P<0.05),CD4+与CD4+/CD8+之间呈显著正相关(γ=0.536,P<0.05),SLE患者CD2仅与CD4+之间呈正相关(γ=0.378,P<0.05)。结论:T淋巴细胞免疫功能紊乱可能在银屑病的发病机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CD2可能使银屑病的T淋巴细胞紊乱致炎症加重。SLE患者T细胞亚群CD4+/CD8+比值下降,CD2与CD4呈正相关亦可能使SLE的T淋巴细胞加速信号传导紊乱,CD8+百分率增高可能在SLE的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
许文顾军郭峰钱宝华花美仙
关键词:银屑病系统性红斑狼疮T细胞亚群淋巴细胞
系统性红斑狼疮、银屑病患者红细胞CD58、CD59,血小板CD35分子与淋巴细胞CD2分子相关性研究被引量:6
2005年
目的:探讨银屑病与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lups erythematosus,SLE)红细胞免疫调节功能的变化。方法:流式细胞仪检测红细胞表面CD58和CD59、血小板CD35及淋巴细胞CD2分子平均荧光强度。结果:银屑病患者红细胞表达CD58、CD59及血小板CD35分子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CD58 与CD2 之间呈显著负相关(r=-0.452 P<0.05),CD58 与CD59之间呈显著正相关(r=0.469,P<0.05),血小板CD35与CD58之间呈显著正相关(r=0.503,P<0.05);SLE患者的红细胞CD58、CD59及血小板CD35分子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 CD58 与CD59 之间呈显著正相关(r=0.530,P<0.05);CD58与CD2之间呈负相关(r=-0.443,P<0.05);CD59与CD2之间呈负相关(r=-0.357, P<0.05);血小板CD35与CD2之间呈显著负相关(r=-0.495,P<0.05)。结论:银屑病与SLE患者红细胞天然免疫调控淋巴细胞适应性免疫呈现紊乱。
许文顾军郭峰钱宝华花美仙林大东
关键词:银屑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红细胞天然免疫
红细胞天然免疫分子CR1的主要功能及其在皮肤病研究中的应用被引量:4
2005年
许文顾军郭峰
关键词:红细胞免疫分子银屑病
放射性核素^(90)Sr敷贴治疗掌跖角化增生性湿疹67例疗效观察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观察放射性核素90Sr敷贴治疗67例掌跖角化增生性湿疹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67例经药物治疗半年以上且无效的掌跖角化增生性湿疹患者采用放射性核素90Sr敷贴治疗并观察疗效。根据不同病变采用多次小剂量治疗,总剂量在1500~2500 rad范围内。结果以90Sr敷贴治疗67例的总有效率(86.6%)与对照组总有效率(74.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放射性核素90Sr敷贴治疗掌跖角化增生性湿疹疗效肯定,掌握得当安全有效。
周红许文丁丽娟
银屑病患者外周血细胞黏附能力及红细胞CD35的检测被引量:1
2005年
许文郭峰顾军钱宝华花美仙施玲玲
关键词:银屑病
多磺酸粘多糖乳膏联合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治疗婴儿湿疹的效果及对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被引量:15
2016年
目的研究多磺酸粘多糖乳膏联合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对婴儿湿疹的治疗效果及对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6年5月收治的湿疹患儿120例,按照随机抽签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观察组用多磺酸粘多糖乳膏联合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涂于患处,而对照组则仅用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涂于患处,每天早晚各用药1次。用药后7和14 d分别记录治疗情况及治疗后的细胞因子表达水平。结果治疗后7 d,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4 d,观察组总有效率(95.00%)高于对照组(8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干扰素-γ(IFN-γ)水平高于对照组,白细胞介素-4(IL-4)和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磺酸粘多糖乳膏联合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治疗婴儿湿疹的疗效显著,可显著改善临床症状,复发率低。
许文周红吴恒兰
关键词:多磺酸粘多糖乳膏婴儿湿疹细胞因子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T细胞亚群与T淋巴细胞CD2免疫分子功能研究被引量:2
2004年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与T细胞受体介导的信号传导异常有关[1].红细胞具有天然免疫特性,又具有适应性免疫的特性,有识别、黏附、杀伤抗原,清除循环免疫复合物的能力,参与机体免疫调控.红细胞CD58、CD59与T细胞的CD2分子密切相关,二者互为天然配体,其相互作用是红细胞调控细胞因子产生的主要分子基础[2].我们通过对SLE患者红细胞的天然免疫研究,探讨T淋巴细胞CD2及T细胞亚群CD4+、CD8+以及CD4+/CD8+的比值在SLE患者中的意义,进一步探讨SLE的发病机制.
许文顾军郭峰钱宝华花美仙林大东
关键词:红斑狼疮T细胞亚群细胞免疫
CD45分子及其表达与银屑病被引量:1
2003年
CD4 5分子是一种蛋白酪氨酸磷酸酶 ,在T淋巴细胞活化及信号传导中发挥重要作用。T淋巴细胞在银屑病的发病机制中扮演重要角色 ,CD4 5单抗在体外对T、B淋巴细胞有不同的抑制及活化效应 ,可应用于免疫缺陷或自身免疫疾病如银屑病的治疗。本文综述了CD4
许文毕新岭顾军
关键词:CD45分子银屑病蛋白酪氨酸磷酸酶T细胞活化发病机制
孕妇慢性荨麻疹中医辨证联合葡萄糖酸钙进行治疗的安全性及疗效探讨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探讨中医辨证联合葡萄糖酸钙治疗孕妇慢性荨麻疹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该院2012年1月~2013年12月门诊就诊的孕妇慢性荨麻疹患者共12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予以葡萄糖酸钙常规治疗,实验组在葡萄糖酸钙的基础上,加用中医辨证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2周后的治疗前后各项症状、体征评分和总积分,IL-2、IL-4水平和治疗2周后的近期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2周后的各项症状、体征评分显著低于治疗前,P〈0.01;实验组治疗2周后的各项症状、体征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两组患者治疗2周后的IL-4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IL-2水平显著高于治疗前,P〈0.01;实验组治疗2周后的IL-4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IL-2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治疗2周后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χ2=7.884 9,P〈0.01。两组患者治疗后均无显著不良反应。结论:中医辨证联合葡萄糖酸钙治疗孕妇慢性荨麻疹临床疗效优于单用葡萄糖酸钙且安全、可靠。
许文周红冯爱民
关键词:中医辨证葡萄糖酸钙孕妇慢性荨麻疹
钙剂在皮肤病治疗中的应用被引量:7
2015年
钙不仅对人体的骨骼有重要作用,而且对保持皮肤的完整性,皮肤的生理、生化及免疫功能都起着重要作用。钙还具有调节皮肤的免疫功能,尤其对于过敏性皮肤病即变态反应性疾病引起的皮肤瘙痒,钙剂治疗起着重要的协同作用。该文通过对钙的药理特性及生理、生化作用机制以及钙对人体的生物利用度的描述,对其在皮肤病治疗中的应用作一综述。
许文陆金春
关键词:钙剂碳酸钙葡萄糖酸钙皮肤病维生素D3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