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德昊
- 作品数:14 被引量:230H指数:6
-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建筑科学更多>>
- GIS支持的供水管网信息管理系统被引量:1
- 2004年
-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城市供水事业发展迅速,许多城市的供水管网改扩建量很大,不同时期敷设的管道纵横交错,对供水管网的科学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代化的给水管网管理,必须掌握大量现实性强、真实准确的地上地下全方位信息,并能随时快速查询,进行综合分析。
- 詹德昊芦秀青
- 关键词:供水管网信息管理系统GIS城市化
- 复合垂直流构建湿地长期安全运行机理与对策研究
- 本文针对由中科院水生所和德国科隆大学、奥地利维也纳农业大学共同提出的一种新型构建湿地——复合垂直流构建湿地(Integrated Vertical Flow ConstructedWetland,IVCW)的长期安全运行...
- 詹德昊
- 关键词:构建湿地水力停留时间反冲洗
- 文献传递
- 餐饮废水除油技术研究
- 该文针对餐饮废水中油污染问题,研究设计出一种新型复合式除油设备.该设备采用二级气浮与斜板分离相结合的工艺,其出水含油量小于30mg/L.实验室小试及生产性实验结果显示了该设备的高效性.现时,分析了该设备各部分的工艺原理,...
- 詹德昊
- 关键词:餐饮废水除油二级气浮
- 文献传递
- 普鲁兰预处理高浓度味精废水实验研究
- 本文研制开发的一种微生物絮凝剂—普鲁兰系由黑酵母以淀粉水解或葡萄糖为原料发酵产生的一种水溶性无定型多粮大分子物质,对味精废水的絮凝效果,进行了实验室小试.
- 詹德昊芦秀青陶涛康健雄金儒霖
- 关键词:味精废水微生物絮凝剂普鲁兰废水处理
- 文献传递
- 味精废水治理的现状及进展被引量:31
- 2002年
- 本文综述了我国味精废水污染及治理的现状 ,分类介绍了其治理技术及应用情况 。
- 陶涛詹德昊芦秀青金儒霖
- 关键词:味精废水废水处理
- 复合垂直流构建湿地中有机质积累与基质堵塞被引量:58
- 2003年
- 利用灼烧失重研究了复合垂直流构建湿地小试及中试系统中有机质的积累规律及其与湿地基质堵塞的关系,通过示踪剂实验测定了堵塞前后系统水力停留时间的变化.结果表明,有机质主要积累在基质表层和上层0~50mm处且有机质积累主要发生在下行池.有机质含量与基质深度负相关,基质表层有机质含量明显高于其他各层.湿地系统中有机质含量与基质渗透系数呈明显的负相关性,有机质含量越高,基质渗透系数越小,说明有机质积累是导致构建湿地堵塞的一个重要原因.复合垂直流构建湿地堵塞后,其水力特征发生了改变,延长了该系统的实际水力停留时间.
- 詹德昊吴振斌徐光来
- 关键词:污水处理构建湿地有机质积累
- 堵塞对复合垂直流湿地水力特征的影响被引量:59
- 2003年
- 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系统(IVCW)堵塞后其水力特征会发生变化,通过示踪剂对小试和中试系统堵塞前后的水力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堵塞后IVCW出水流量减小,小试系统实际停留时间由堵塞前21.3h延长至32.5h,中试系统实际停留时间从19.4h延长至26.8h。IVCW堵塞后容易造成下行池表面积水,既恶化了卫生条件又降低了系统的处理能力。
- 詹德昊吴振斌张晟成水平傅贵萍贺峰
- 关键词:人工湿地示踪试验积水
- 复合垂直流构建湿地的设计方法及净化效果被引量:69
- 2003年
- 阐述了复合垂直流构建湿地的设计理论基础及方法,分析其投资与运行管理费用,测试该系统对受污染水体的净化效果.中试系统表明对受污染地面水体中的化学需氧量(CODCr),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和总悬浮固体(TSS)的去除率分别为66.1%,76.7%和72.4%.结合实际介绍了一个应用本系统处理受污染地表水的实例,实际工程对COD和BOD5的去除率分别为82.6%和85.8%.复合垂直流构建湿地投资低、运行费用省、维护简单、出水水质好,是一种实用有效的水处理技术,对水体水质改善和水生态系恢复具有重要意义.
- 吴振斌詹德昊张晟成水平傅贵萍贺峰
- 关键词:污水处理构建湿地水体
- 人工湿地水力学分析及水力学数学模型被引量:1
- 2009年
- 人工湿地水力学模型研究有很强的科学意义和实用价值。文章从水力学角度分析了人工湿地渗流规律和污染物迁移规律,阐述了人工湿地水力学数学模型研究的进展,指出了人工湿地水力学模型的发展方向。
- 芦秀青詹德昊陶涛
- 关键词:污水处理人工湿地数学模型水力学
- 垂直流人工湿地水流规律研究被引量:3
- 2010年
- 通过示踪剂实验,以流量加权时间为参变量,绘制湿地无因次停留时间分布曲线,同时引入水力学性能参数,评估湿地的水力效率,以研究植物、进水策略对垂直流人工湿地水力学的影响.结果显示:植物及较高的进水流速有利于提高系统的水力效率,综合水力性能参数分别提高11.4%和30.2%.进水流速相同时连续和间歇进水方式对系统水力效率综合影响效果无显著差异;日水力负荷相同时,间歇进水方式可获得较高的进水流速,从而获得较高的水力效率.
- 芦秀青詹德昊陶涛
- 关键词:垂直流人工湿地水力学水力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