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悦锋
- 作品数:7 被引量:33H指数:3
-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物理与空间信息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建筑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航空宇航科学技术更多>>
- 基于月震层析成像的月球内部结构研究
- 月球内部研究是当今比较行星学研究的热点问题,也是研究行星起源与演化需要解决的重大科学问题之一.迄今为止,通过Apollo月震实验,人们认识到月球内部大致分为月壳、月幔和月核,推测了各圈层的物质成分,也对月球内部速度结构进...
- 赵娜朱培民袁悦锋
- 关键词:月球层析成像
- 文献传递
- 离子土壤固化剂改性膨胀土冻融过程中水分迁移试验研究被引量:14
- 2018年
- 为研究离子土壤固化剂在冻融过程中对膨胀土的影响,采用高低温冻融循环试验箱、DT85G数据采集器和电阻式温度传感器组成一套室内水分迁移试验装置,在一定的试样几何尺寸和外界试验条件下展开离子土壤固化剂加固前后膨胀土水分迁移过程的试验研究。通过测定试验前后膨胀土试样不同位置处含水率、干密度、孔隙率,同时记录该过程中试样不同位置处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分析冻融过程中离子土壤固化剂对膨胀土的加固作用。试验结果表明,经离子土壤固化剂加固后的膨胀土在冻融过程中土体温度变化较为缓慢,不同位置处的土壤含水率变化较小,孔隙率较小,整体稳定性较高。
- 王凤华项伟袁悦锋
- 关键词:膨胀土离子土壤固化剂水分迁移冻融作用
- 中国未来载人登月月震实验必要性和方案设计
- Apollo被动月震台站只覆盖了月表有限的面积,利用采集的有限数据,只能对月球内部结构进行较粗略的划分。为了对月球内部进行精细分析,在我国未来的载人登月中,继续开展月震探测是非常必要的。覆盖全球的月震观测网络可以帮助我们...
- 赵娜朱培民袁悦锋金丹黄定华
- 关键词:月震载人登月
- 文献传递
- 基于数学形态学的月海圆形撞击坑自动识别方法被引量:13
- 2013年
- 撞击坑是月球表面最为常见的地质单元,是研究月球地质演化历史的重要对象,也是月球地质定年的基本依据,因此撞击坑识别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根据嫦娥一号采集的月球CCD图像,基于数学形态学方法对撞击坑进行自动识别提取研究.在CCD图像中,撞击坑边缘的灰度变化明显,梯度较大,由此可以计算获取撞击坑的边缘形态;一般情况下,依据图像灰度梯度突变,通过边缘检测得到的撞击坑边缘比较粗糙、不连续,而且有断口和小洞.根据数学形态学的基本思想——用具有一定形态的结构元素去量度和提取图像中的对应形状,对识别出来的边缘作进一步处理,可得到较光滑、连续的撞击坑边缘弧,从而能方便地拟合出撞击坑边缘,并获得撞击坑的直径与位置.用数学形态学进行撞击坑识别与提取的主要步骤是:首先对CCD影像计算灰度的梯度,得到梯度图像,然后进行二值化,再使用数学形态学分离出边缘,最后用圆形对撞击坑进行拟合并计算出撞击坑的位置和直径.本文分别对月海和月陆地区进行撞击坑识别实验,结果表明,我们设计的算法能够识别的最小撞击坑直径为10个像素.其中月海区域撞击坑识别准确可靠;而月陆区域岩性差异大、地形起伏,造成CCD图像背景变化较大,其识别效果相对差一些,有待进一步改善.
- 袁悦锋朱培民赵娜金丹张金保周强
- 关键词:撞击坑自动识别月球
- 基于月球层析成像的质量瘤初步研究
- 通过对阿波罗被动月震走时数据的层析成像工作,获得了月球正面部分区域三维纵、横波速度结构图像。根据反演出的三维速度结构,确定了质量瘤的垂向分布和平面分布,并估计了质量瘤的大小和埋藏深度。初步分析结果表明,(1)有质量瘤的位...
- 朱培民金丹赵娜袁悦锋
- 关键词:月球月震层析成像
- 文献传递
- 月震重定位被引量:3
- 2015年
- 由于前人的月震定位结果主要是基于20世纪70、80年代的月球速度模型,定位结果误差较大,无法为月震层析成像等研究提供精确的月震参数.随着对月球内部结构研究的不断深入,月球速度模型及分层结构的精细程度已经有了很大提高.通过对Apollo月震数据解码及分析,重新拾取了月震初至数据,在总结前人震源定位的基础上,利用月球新近速度模型,采用Geiger震源定位方法进行了月震震源定位,给出了较为全面的月震参数目录,并对月震和地震的分布及形成机制进行了对比,可为以后月震及月球内部结构的深入研究提供更多的依据.
- 赵娜朱培民张秉政袁悦锋
- 关键词:地震地球物理
- 中国未来载人登月月震实验必要性和方案设计被引量:5
- 2012年
- Apollo被动月震台站仅覆盖了月球正面有限的面积,不能对全月球的内部结构进行精细分析,因此在我国未来的载人登月中继续开展月震探测是非常必要的。基于我国现有的空间探测技术条件,并针对未来载人登月的探测任务,设计了两种月震观测网络方案:一是基本方案,可以基本满足对月球内部结构进行探测的要求;二是优化方案,可满足较高分辨率的月球内部结构探测。两种方案中的月震仪网络在月球正面、背面和南北极均有覆盖,可对全月球的内部结构进行探测。最后对月震观测的基本技术参数、设备及布置地点提出了相应的要求。
- 赵娜朱培民袁悦锋金丹
- 关键词:月震载人登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