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凤
- 作品数:7 被引量:8H指数:1
- 供职机构:重庆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电子电信生物学医药卫生更多>>
- 脂质体制备和电融合实验研究
- 脂质体是磷脂双分子层膜在水相中组装成的内部为水相的闭合囊泡。脂质体具有双亲性、生物相容性,和细胞膜及细胞器膜具有类似的结构,在美容、食品、医药和生物化学研究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粒径大于1μm的大脂质体是一种常用的转染...
- 蒋凤
- 基于柱状微电极阵列的细胞电融合芯片装置及电融合方法
- 本发明提出基于柱状微电极阵列的细胞电融合芯片装置,由柱状微电极阵列芯片、印制电路板和流路控制模块组成。柱状微电极阵列芯片从下至上依次为石英基底层、金属导线层、多聚物绝缘层和柱状微电极层组成;柱状微电极阵列芯片的金属导线层...
- 胡宁杨军郑小林胡南夏斌蒋凤赵丽苹刘琳琳田浩张小玲
- 文献传递
- 微电极阵列芯片的脂质体电融合研究被引量:1
- 2012年
- 利用旋转蒸发法制作基于大豆卵磷脂的一种大型脂质体,在微电极阵列芯片上进行脂质体电融合实验研究。在电融合过程中,利用介电电泳力实现脂质体在微流控芯片中的排队,再利用高场强的电脉冲使脂质体膜发生可逆性电穿孔,在持续的介电电泳力作用下,使穿孔的脂质体实现融合。芯片上脂质体的融合率可以达到20%左右。而且,玻璃基底材料和低深宽比的通道结构更有利于脂质体融合过程的观察与控制。
- 蒋凤杨军王振宇胡宁郑小林谢琳杨忠陈洁
- 关键词:微流控脂质体电融合微电极
- 一种基于微小室阵列结构的细胞电融合芯片装置
-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微小室结构的细胞电融合微电极阵列芯片装置,它由微小室阵列芯片,外围印制电路板和流路控制模块组成。微小室阵列芯片是由石英基底层、金属微电极阵列、多聚物侧壁和多聚物围水栏构成,相对的两金属微电极和相对的两...
- 胡宁杨军郑小林胡南夏斌蒋凤赵丽苹刘琳琳田浩张小玲
- 文献传递
- 一种基于微小室阵列结构的细胞电融合芯片装置
-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微小室结构的细胞电融合微电极阵列芯片装置,它由微小室阵列芯片,外围印制电路板和流路控制模块组成。微小室阵列芯片是由石英基底层、金属微电极阵列、多聚物侧壁和多聚物围水栏构成,相对的两金属微电极和相对的两...
- 胡宁杨军郑小林胡南夏斌蒋凤赵丽苹刘琳琳田浩张小玲
- 文献传递
- 基于聚酰亚胺基底的细胞电融合芯片的研制被引量:7
- 2009年
- 基于柔性印刷电路板(flexible printed circuits board,FPCB)技术,通过在聚酰亚胺基底薄膜表面层压的铜箔上刻蚀微电极阵列结构制备了一种细胞电融合芯片。在低电压(≤40V)条件下实现了细胞电融合,融合效率达37%,远高于聚乙二醇(polyethylene glycol,PEG)法及传统细胞电融合方法。与传统细胞电融合系统相比,此芯片可在低电压条件下工作,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实验过程可观察、融合通量高等优点。另外,聚酰亚胺薄膜基底良好的柔软度可保证此芯片与其它分析模块(如细胞筛选分离模块)的有效集成,具备构造微全分析系统(micro total analytical system,μ-TAS)的巨大潜力。
- 胡宁杨军郑小林阴正勤徐海伟张兴国曹毅杨静夏斌许蓉鄢佳文蒋凤
- 关键词:聚酰亚胺薄膜电融合芯片微电极
- 基于柱状微电极阵列的细胞电融合芯片装置及电融合方法
- 本发明提出基于柱状微电极阵列的细胞电融合芯片装置,由柱状微电极阵列芯片、印制电路板和流路控制模块组成。柱状微电极阵列芯片从下至上依次为石英基底层、金属导线层、多聚物绝缘层和柱状微电极层组成;柱状微电极阵列芯片的金属导线层...
- 胡宁杨军郑小林胡南夏斌蒋凤赵丽苹刘琳琳田浩张小玲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