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斌
- 作品数:13 被引量:40H指数:4
- 供职机构: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109岁皮肤神经内分泌癌一例被引量:3
- 2012年
- 皮肤神经内分泌癌又称Merkel细胞癌(Merkel cell carcinoma,MCC),是一种发生于皮肤的少见、易局部复发及转移的高度恶性的神经内分泌瘤,多见于中老年人,国内首先由吕宁等报道。2011年7月我们收治了1例109岁高龄的右下睑MCC的女性患者,行局部扩大切除、游离皮片移植术,痊愈出院。
- 董斌刘林嶓黄静仪王耀聪石英光
- 关键词:皮肤神经内分泌癌MERKEL细胞癌神经内分泌瘤局部扩大切除皮片移植术局部复发
- 纵行黑甲31例临床回顾性分析被引量:6
- 2012年
- 纵行黑甲是临床表现为指(趾)甲床上甲根部至甲远端的褐色或黑色条带的一组疾病。不同性质的疾病均可以纵行黑甲为临床表现,常见的原因有:甲母痣、雀斑样痣、甲黑素瘤,其他因素还有药物反应(多种化疗药物、抗逆转录病毒药物、抗疟药、砒霜、水银等)、炎症性、外伤性(剔甲癖)、感染性(甲真菌病)以及全身性疾病(Addison病)等。由于对纵行黑甲的诊断和治疗缺乏明确的标准和指南,甲良性病变和甲黑素瘤在临床表现上很难鉴别,容易引起患者的恐慌,特别是婴幼儿的父母。现对笔者科室近年来收治的3l例纵行黑甲患者的临床和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如下。
- 董斌刘林王琪影李广帅
- 关键词:临床回顾性分析纵行抗逆转录病毒药物ADDISON病全身性疾病雀斑样痣
- RNA干扰神经突起导向因子Netrin-1表达下调对鳞状细胞癌SCL-1细胞的影响
- 2012年
- 目的探讨神经突起导向因子Netrin-1表达下调对皮肤鳞状细胞癌(鳞癌)SCL-1细胞增殖、凋亡和迁移的影响。方法脂质体2000将Netrin-1siRNA和对照siRNA转染皮肤鳞癌SCL-1细胞。将细胞分为对照1组(未处理组)、对照2组(siRNA对照组)、实验组(Netrin-1siRNA组)。Western印迹检测转染Netrin-1siRNA后SCL-1细胞Netrin-1蛋白的表达。人胆囊收缩素/缩胆囊素8肽(CCK一8)ELISA试剂盒分析细胞增殖的变化,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情况。Western印迹检测caspase-3、caspase-9及MMP-2的表达。结果Netrin-1siRNA明显下调SCL-1细胞中Netrin-1蛋白的表达。Netrin-1表达下调明显抑制SCL-1细胞的增殖和诱导细胞凋亡,增加caspase-3和caspase-9的表达,同时可显著抑制MMP-2的表达。结论Netrin-1表达下调可介导鳞癌细胞增殖抑制、增高细胞凋亡率和降低细胞迁移能力。
- 庞霞董斌李晟磊
- 关键词:鳞状细胞NETRIN-1细胞运动
- 两种不同改良手术修复先天性单侧唇裂患儿的临床效果对比
- 2025年
- 目的:对比两种不同改良手术修复先天性单侧唇裂患儿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0月—2022年10月我院先天性单侧唇裂患儿65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修复方法的不同进行分组,B组患儿32例应用个性化设计的改良MillardⅡ术式,A组患儿33例不做“8”点的改良MillardⅡ术式。对比两种手术方法修复唇裂的评估效果,包括患侧唇高不对称、患侧鼻畸形严重、唇宽不对称等,对比两种手术方法术后即刻及术后半年唇高。结果:两组患儿接受手术治疗后,在患侧唇高不对称、患侧鼻畸形严重、唇宽不对称、运动自然性不理想、切口复裂方面的评估效果对比,均未见明显差异(均P>0.05);将两组患儿术后即刻健侧唇高、患侧唇高及健患侧唇高差进行对比,均未见明显差异(均P>0.05);两组患儿术后半年患侧唇高、健患侧唇高差进行对比,有明显统计学差异(均P<0.05)。结论:在对先天性单侧唇裂患儿行修复手术时,个性化设计的改良MillardⅡ术式在临床的应用较为广泛,可防止唇高下降不足现象的发生,而不做“8”点的改良MillardⅡ术式完成后,并不能将唇高延长,该术式更适用于单侧不完全唇裂的患儿,因此,临床需在手术前对患儿适应证进行评定,以选择合适的手术方法。
- 海森杨冠龙徐林刚董斌李永林毋磊
- 关键词:先天性单侧唇裂MILLARD法
- 岛状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修复会阴部软组织缺损被引量:4
- 2015年
- 目的探讨岛状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修复会阴部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9年至2013年,共收治8例会阴部缺损患者,创面预处理后,以岛状股前外侧穿支皮瓣带蒂转移修复创面,皮瓣面积7.0 cm×10.0 cm^13 cm×21 cm。供区直接拉拢缝合或取对侧股部断层皮片移植修复。结果 8例患者术后皮瓣均完全成活,皮瓣质地柔软,无继发瘢痕挛缩。随访6~24个月,肿瘤无复发,供区愈合良好,无下肢活动障碍。结论应用岛状股前外侧皮瓣修复会阴区缺损,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
- 毋磊董斌张俊峰李永林
- 关键词: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会阴部软组织缺损
- Furlow腭成形术修复腭裂患儿对其语音效果、腭咽闭合功能的影响
- 2025年
- 目的 探讨Furlow腭成形术修复腭裂患儿对其语音效果、腭咽闭合功能的影响。方法 该研究共纳入75例腭裂患儿,所有病例均来源于河南省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选取时间为2020年10月至2022年10月,进行回顾性分析,将所有患儿根据手术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37例)和研究组(38例)。给予对照组患儿两瓣法修复,给予研究组患儿Furlow腭成形术修复。将两组患儿手术相关指标、头影测量相关指标、腭咽闭合功能评分、语音清晰度,以及两组患儿腭瘘的发生情况进行对比。结果 研究组患儿手术时间相较于对照组缩短,术中出血量相较于对照组减少(均P<0.05);研究组患儿咽腔深度/软腭长度小于对照组,矢状位软腭运动闭合程度大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儿软腭上抬角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0~2分的患儿占比相较于对照组上升,而7~13分的患儿占比相较于对照组下降(P<0.05);研究组≥86%的患儿占比相较于对照组上升,而≤50%、>50%~<86%的患儿占比相较于对照组下降(P<0.05);对照组患儿中共有1例腭瘘发生,占比为2.70%;研究组患儿中有2例腭瘘发生,占比为5.26%,两组患儿腭瘘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相较于两瓣法修复,腭裂患儿应用Furlow腭成形术方法治疗,患儿术后恢复较快,可有助于腭咽功能的恢复,且有助于语音功能的恢复,不会增加腭瘘的发生率,安全性良好,在临床上应用价值较高。
- 海森李晓玲张群董斌李永林毋磊
- 关键词:腭裂语音效果腭咽闭合功能
- 坏死性筋膜炎在整形外科中的救治策略被引量:7
- 2018年
- 目的:探讨坏死性筋膜炎在整形外科中的救治策略。方法:以2014年5月-2018年8月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整形外科收治1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男7例,女9例;年龄26~72岁,平均(45.3±7.6)岁。均给予积极术前准备、创面清创、负压封闭引流、自体富血小板血浆治疗、植皮手术、抗感染治疗、康复训练及心理治疗等综合治疗。结果:14例患者临床治愈,住院日21~63 d,平均(36.8±10.6) d,随访半年无复发;1例高龄患者放弃治疗,1例因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结论:要警惕整形外科术后的坏死性筋膜炎。采用清创、负压封闭引流、自体富血小板血浆治疗、植皮、抗感染治疗、康复训练及心理治疗等综合治疗方法治疗坏死性筋膜炎具有较好的效果。
- 徐林刚董斌张群陈龙金张明军李永林
- 关键词:坏死性筋膜炎负压封闭引流
- 烧伤后瘢痕性外耳道闭锁治疗探讨
- 2015年
- 外耳道闭锁分为先天性和后天性,后天性外耳道闭锁发病率较低,主要原因有外伤、炎症、医源手术性、占位性病变等,外耳道闭锁会导致耳区闷痛、听力下降、外耳道胆脂瘤等,应尽早行手术治疗,不恰当手术方式易致外耳道再次闭锁或狭窄。2005-02-2015-02期间我院整形外科收治5例烧伤后瘢痕性外耳道闭锁患者,与耳鼻咽喉科配合,行外耳道成形及植皮术,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 董斌毋磊陈龙金王妍翟春杰李永林
- 关键词:外耳道闭锁全厚皮片
- 自体鼻中隔软骨联合膨体聚四氟乙烯与自体耳软骨移植在鼻尖整形中的对照研究被引量:13
- 2012年
- 目的评价自体鼻中隔软骨联合膨体聚四氟乙烯移植与自体耳软骨移植在鼻尖整形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对照观察自体鼻中隔软骨联合膨体聚四氟乙烯移植(A组:70例)与自体耳软骨移植(B组:48例)在鼻尖整形中的疗效、手术操作时间及术中术后并发症。以SPSS12.0软件进行t检验或x^2。检验。结果A组手术操作平均(x±s)时间短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258,P=0.000)。A组鼻尖宽度在6~8mm的67例(95.7%),B组46例(95.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001,P=0.996);2组患者鼻尖表现点、后旋角、鼻背与鼻小柱夹角、鼻尖高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0.001、0.069、0.149、0.073,P值均〉0.05)。结论自体鼻中隔软骨联合膨体聚四氟乙烯与自体耳软骨移植术临床效果相近。
- 王璐朱莹陈曼静董斌刘林皤
- 关键词:鼻中隔软骨耳软骨鼻成形术假体植入
- 整形原则Ⅰ期修复皮肤撕脱伤的效果探讨被引量:1
- 2016年
- 目的:探讨采用整形原则I期修复皮肤撕脱伤,以提高撕脱组织的存活率、保存患肢及减少术后瘢痕的效果。方法:针对本院2014年7月-2015年9月救治皮肤撕脱伤患者36名共38例创面,在入院前后采用整形原则进行现场急救及手术修复。结果:38例创面根据整形原则采用恰当的手术方式,术后基本全部成活,仅部分创面发生小面积坏死,经过换药和再植皮后愈合,术后瘢痕不明显,外形基本满意,保存了肢体,功能恢复良好,创面得以修复。结论:应用整形原则Ⅰ期修复创面,可使损伤部位的外形和功能得到最大限度的保留与恢复,患者满意度提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 王妍李永林董斌王阳子
- 关键词:皮肤撕脱伤存活率瘢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