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凯岚
- 作品数:36 被引量:193H指数:9
- 供职机构:广东药科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广州市越秀区科技计划项目广东省中医药管理局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立体定向放疗与全脑放疗局限性脑转移瘤的疗效预后分析被引量:14
- 2008年
- 【目的】探讨立体定向放射治疗(SRT)与全脑放射治疗(WBRT)在局限性脑转移瘤治疗中的疗效和预后,为合理应用SRT和WBRT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00年1月~2005年12月收治的转移灶≤4个且最大径≤4cm脑转移患者60例,按照原发肿瘤类型(肺癌和非肺癌)、脑转移灶数目(单发和2~4个)、有无颅外转移和化疗与否四项因素进行匹配设计分为WBRT加SRT、单纯SRT和单纯WBRT治疗组,三组的治疗剂量分别为WBRT30~36Gy+SRT18~20Gy、SRT28~32Gy和WBRT30~40Gy,分析全组以及据原发肿瘤类型、脑转移灶数目、有无颅外转移亚组不同治疗方法在局部控制率、局部新病灶发生率(χ2检验)和生存率(Kaplan-Meier法和Log-rank检验)的差异。【结果】全组局部控制率与局部新病灶发生率分别为80.0%(48/60)和20.0%(12/60)。全组患者中位生存时间13个月(3~36月),第1、2年生存率分别是38.1%和14.3%。WBRT加SRT、单纯SRT和单纯WBRT治疗组的局部控制率分别为95.0%、80.0%和60.0%(P<0.05),而局部新病灶发生率则分别为15.0%、35.0%和10.0%(P<0.05)。WBRT加SRT、单纯SRT和单纯WBRT治疗组的中位生存期分别为8、9和6个月,生存分析未显示不同治疗方法影响生存预后(P>0.05),分层分析亦未显示不同治疗方法在不同原发肿瘤亚组中影响生存预后(P>0.05),然而在单发脑转移患者和无颅外转移患者中,WBRT加SRT和单纯SRT治疗组的生存预后优于单纯WBRT治疗组,中位生存期分别为23、16和5个月(P<0.05),以及12、9和5个月(P<0.05)。【结论】SRT可明显改善局限性脑转移瘤患者的局部控制率,但未行WBRT治疗的患者局部新发脑转移率明显增加。在预后较好的单发脑转移瘤患者和无颅外转移患者中,联合应用SRT和WBRT能显著提高生存率。
- 丁颖黄晓波王希成杨曙杨帆张帆莫凯岚
- 关键词:脑转移瘤放射疗法立体定向放射治疗预后
- 卡培他滨对人鼻咽癌细胞CNE-2放射增敏作用的实验研究被引量:2
- 2010年
- 目的观察卡培他滨对人鼻咽癌细胞CNE-2的放射增敏作用,并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用MTT法测定卡培他滨抑制细胞增殖20%的药物浓度(IC_(20)),以卡培他滨24 h IC_(20)值对CNE-2细胞分别处理3 h、6 h、12 h、24 h,依次设为4个卡培他滨+照射组,对其给予6MeV X线分别单次照射0、2Gy、4Gy、6Gy、8Gy,另设对照组为单纯照射组;用克隆形成试验计算各组的放射增敏比,得到细胞生存曲线;5组细胞均给予6MV X射线单次照射6Gy,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的细胞周期变化情况及凋亡率。结果卡培他滨的24 h IC_(20)值为0.26μg/mL,卡培他滨处理3 h、6 h、12 h、24 h后的放射增敏比分别为1.08、1.15、1.22和1.35;卡培他滨处理后的照射组可将细胞阻滞在S期,且作用24 h组的细胞凋亡率达45.9%;S期细胞比例及细胞凋亡率与卡培他滨作用时间成正相关。结论卡培他滨(24 h IC_(20))对CNE-2细胞有放射增敏作用,其增敏比随作用时间的延长而增大,24h后增敏作用达最强,主要通过诱导细胞S期阻滞及促进凋亡来影响增敏。
- 杨曙黄晓波莫凯岚孙奋勇
- 关键词:卡培他滨人鼻咽癌细胞系放射增敏
- 厄洛替尼联合全脑放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临床观察
- 背景与目的:肺癌脑转移的临床预后较差,本研究目的在于观察厄洛替尼联合全脑放疗(WBRT)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脑转移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16例均为不能耐受化疗或化疗失败的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患者,接受WBRT(...
- 莫凯岚杨曙王希成丁颖商谊
-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厄洛替尼全脑放疗
- 文献传递
- 鼻咽癌放疗前后中医证型分布及其演变规律的研究
- 目的:观察分析鼻咽癌放疗前后各阶段的中医证型分布,总结其中医证型的演变规律。方法:选取96例鼻咽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前瞻性分析,总结分析患者的临床症状特点,并根据中医辩证学的特点进行归纳分类,并探索其演变规律。结果:鼻咽...
- 杨帆莫凯岚陈扬声
- 关键词:鼻咽癌放疗中医证候
- 文献传递
- 17-AAG联合紫杉醇对Eca-109食管癌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被引量:2
- 2015年
- 目的研究17-AAG联合紫杉醇(PTX)对食管癌细胞Eca-109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予以PTX和17-AAG单独或联合使用作用于Eca-109细胞株,采用MTT法检测其细胞增殖的变化,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凋亡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单独使用17-AAG、PTX均能够抑制Eca-109细胞的增殖;0.5μmol/L PTX联合0.625μmol/L 17-AAG可抑制Eca-109的生长,且联合效应明显强于各自单药组(P<0.01);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显示:17-AAG将Eca-109细胞阻滞于G2/M期,PTX将Eca-109细胞阻滞于S期。17-AAG与PTX联合用药使Eca-109细胞阻滞于G2/M期和S。17-AAG组、PTX组及联合组作用Eca-109细胞株24 h后其凋亡率分别为4.52%、10.91%、29.88%,显著高于对照组(1.32%);联合用药后,可形成明显凋亡峰,明显高于单药组。结论 PTX和17-AAG均可抑制食管癌细胞增殖,诱导癌细胞凋亡,两者联合可增强上述作用。
- 陈斯泽陈雪梅李玉齐杨曙莫贤毅张帆莫凯岚丁颖
- 关键词:食管癌17-AAG紫杉醇增殖凋亡
- 老年肺癌非手术治疗院内感染的临床特点分析被引量:2
- 2009年
- 目的探讨老年肺癌非手术治疗院内感染的临床特点。方法对2000年1月至2006年12月住院的非手术治疗老年肺癌260例的院内感染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病例发生院内感染126例共150例次。结果显示:中央型肺癌、鳞癌易发院内感染;感染部位以呼吸道最多见;由革兰阴性(G-)杆菌导致的院内感染率明显高于革兰阳性(G+)杆菌与真菌;放疗加化疗院内感染率高于单纯放疗或化疗;随着粒细胞下降,感染率明显增高,特别是粒细胞<1.0×109/L者感染率最高。结论老年肺癌非手术治疗院内感染的防治应根据其临床特点把感染的预防作为根本措施,一旦出现感染应及时治疗。
- 杨帆王希成杨曙莫凯岚丁颖
- 关键词:老年肺癌非手术治疗
- 多西紫杉醇、卡培他滨和顺铂联合方案治疗转移性鼻咽癌的研究(英文)被引量:13
- 2011年
- 目的评价多西紫杉醇、卡培他滨和顺铂(TXP)联合化疗方案对转移性鼻咽癌的疗效及其毒性。方法我们对22名转移性鼻咽癌进行了回顾性研究。所有患者接受21d为一周期的方案:第1天静脉滴注多西紫杉醇60mg/m^2、第114天口服卡培他滨1250mg/m^2,第13天静脉滴注顺铂20mg/m^2。结果在这些患者中,14(63%)例获得部分缓解,2(9%)例获得完全缓解,5(23%)病情稳定。该组患者中总有效率为72%,1年生存率为68%,无进展生存期和总生存期分别为8个月和14个月。主要毒付作用为骨髓抑制,7(32%)例患者经历3/4级粒细胞缺乏症,5(23%)例患者出现3/4级贫血;其他毒付反应均可耐受或可逆。结论 TXP方案是一个安全和有效的转移性鼻咽癌治疗方案,本研究结果与近期文献结果有可比性。
- 陈斯泽陈雪梅丁颖王希成张帆莫凯岚
- 关键词:多西紫杉醇希罗达转移性鼻咽癌
- 放疗和体外高频热疗联合治疗肿瘤骨转移性疼痛的可行性研究被引量:5
- 2015年
- 目的研究放疗和体外高频热疗联合治疗肿瘤骨转移性疼痛的可行性,探讨其临床适用性。方法选择我院治疗的70例肿瘤骨转移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35例和对照组35例,对照组采用单纯的放疗方案处理,研究组采用放疗和体外高频热疗联合方案处理。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疼痛缓解状况、活动能力改善情况以及两组患者出现毒副反应的情况,并对研究结果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患者的疼痛缓解有效率和活动情况改善状况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患者出现的毒副反应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放疗和体外高频热疗联合治疗肿瘤骨转移性疼痛效果良好,可以显著改善患者活动能力,适合临床长期推广应用。
- 莫凯岚陈斯泽钟毓平王希成丁颖商谊
- 关键词:放疗体外高频热疗肿瘤骨转移疼痛
- PD-1/PD-L1在非小细胞肺癌中表达的生物学作用及临床意义被引量:4
- 2017年
- 目的研究PD-1/PD-L1及EGFR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和相关性。方法收集我院96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病理标本和临床资料,使用免疫组化检测PD-1/PD-L1的表达情况,PCR检测EGFR的表达情况。使用Logistic回归分析评价PD-1/PD-L1和EGFR的相关性。结果吸烟患者的PD-1阳性率为76.7%(23例),显著高于不吸烟患者的21.2%(14例)(P<0.05)。女性患者的PD-L1阳性率为82.0%(41例),显著高于男性的45.7%(21例)(P<0.05)。腺癌患者的PD-L1阳性率为78.3%(47例),显著高于鳞癌的41.7%(15例)(P<0.05)。EGFR突变型患者的PD-L1阳性率为91.9%(34例),显著高于野生型的47.5%(28例)(P<0.05)。结论 PD-1在吸烟患者中高表达;PD-L1与EGFR呈正相关,且在女性、腺癌患者中高表达,PD-L1与EGFR基因表达的关系可能为个体化免疫治疗联合靶向治疗提供新的依据。
- 彭苗莫凯岚王希成丁颖
-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PD-1PD-L1EGFR
- 乙肝病毒感染对不同部位结直肠癌肝转移发生率的影响被引量:3
- 2017年
- 目的探讨乙肝病毒(HBV)感染对不同部位结直肠癌肝转移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1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780例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HBV感染对不同部位结直肠癌肝转移发生率的影响。结果 HBV阳性患者和HBV阴性患者的结直肠癌肝转移发生率分别为17.9%(10/56)和25.6%(185/72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00)。在左半结直肠癌患者中,HBV阳性患者和阴性患者的结直肠癌肝转移发生率分别为9.1%(4/44)和25.9%(136/5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在右半结直肠癌患者中,HBV阳性患者和阴性患者的结直肠癌肝转移发生率分别为50.0%(6/12)和24.7%(49/19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结论 HBV感染主要降低了左半结直肠癌患者肝转移的风险。
- 曹燕青王希成莫凯岚黄淑晶丁颖
- 关键词:肝转移乙肝病毒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