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范马洁

作品数:6 被引量:179H指数:5
供职机构: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西部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大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6篇天文地球

主题

  • 6篇隆升
  • 5篇新生代
  • 5篇构造隆升
  • 4篇青藏高原
  • 3篇青藏
  • 3篇临夏盆地
  • 2篇东北部
  • 2篇青藏高原东北...
  • 2篇高原隆升
  • 2篇贵德盆地
  • 2篇北部
  • 2篇北缘
  • 2篇沉积环境
  • 2篇沉积相
  • 1篇东北缘
  • 1篇上新世
  • 1篇盆地
  • 1篇青藏高原北缘
  • 1篇青藏高原东北...
  • 1篇全球变冷

机构

  • 6篇兰州大学
  • 1篇安庆师范学院
  • 1篇南京师范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作者

  • 6篇范马洁
  • 5篇宋春晖
  • 4篇方小敏
  • 3篇高军平
  • 2篇孙东
  • 2篇李吉均
  • 1篇沈吉
  • 1篇徐先海
  • 1篇赵志军
  • 1篇颜茂都

传媒

  • 1篇湖泊科学
  • 1篇兰州大学学报...
  • 1篇沉积学报
  • 1篇第四纪研究
  • 1篇中国科学(D...

年份

  • 1篇2008
  • 3篇2003
  • 2篇2001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青藏高原东北部贵德盆地新生代沉积演化与构造隆升被引量:71
2001年
通过对高原东北部贵德盆地新生代地层研究 ,为恢复高原隆升历史提供依据。贵德盆地形成于渐新世末 ,其新生代地层可划分出深水砾砂质网状河流、泥石流质网状河流、砾质网状河流、山麓洪积、三角洲、半深湖与浅湖、水下扇三角洲七个沉积相组合体系。根据其沉积相组合和沉积演化揭示出高原隆升过程先后经历了 :早期隆升期 (渐新世末 )、较稳定剥蚀夷平期 (早中新世 )、小幅隆升期 (早中新世末 )、稳定剥蚀夷平期 (中中新世至晚中新世 )、持续逐步较快速隆升期 (8.2~ 3.6Ma)、急剧强烈阶段性隆升期 (3.6~ 0Ma) ;其中 3.6Ma±的隆升是新生代构造运动的一个重要分水岭 ,此前盆地海拔应不超过 10 0 0m ,此后构造活动速度明显加速 ,地形高差显著增大。可见青藏高原的隆升是一个多阶段。
宋春晖方小敏高军平孙东范马洁
关键词:沉积相构造隆升新生代贵德盆地青藏高原
青藏高原东北缘临夏盆地王家山地区沉积环境分析与构造隆升被引量:16
2003年
通过对青藏高原东北缘临夏盆地王家山地区新生代地层沉积相研究 ,划分出 7个沉积旋回 ;盆地沉积与高原隆升的响应关系揭示出高原 2 9Ma以来先后经历了初期隆升至稳定阶段 ( 2 9.0~ 2 1 .4Ma)、中期隆升至稳定阶段 ( 2 1 .4~ 6.2 5 Ma)、后期逐步隆升阶段 ( 6.2 5~ 3 .5 8Ma)和晚期急剧强烈隆升阶段 ( 3 .5 8~ 0 Ma) ,可见青藏高原的隆升是一个多阶段、不等速和非均变的复杂过程 .
范马洁宋春晖
关键词:临夏盆地沉积环境青藏高原构造隆升新生代
临夏盆地新生代沉积演化与高原隆升及13.07-1.8Ma湖相沉积物高分辨率气候记录
该文在国家'八五'和'九五'攀登计划以及'973'国家重点基础研究规划等项目研究的基础上,完善了临夏盆地王家山剖面29Ma以来的地层序列和沉积环境演化,结合毛沟剖面、东山顶剖面沉积特征,反演高原东北缘隆升历史;并利用粒度...
范马洁
关键词:新生代构造隆升古气候变化临夏盆地
文献传递
临夏盆地新生代沉积物粒度记录与亚洲内陆干旱化被引量:13
2008年
临夏盆地毛沟剖面高分辨率粒度记录研究表明,29-7.4Ma间,临夏盆地的古气候一直保持相对稳定,而其中短暂的沉积相的改变是盆地对该期间青藏高原构造隆升事件的响应;从7.4Ma开始,流域外的风尘物质开始逐步被带人盆地,并经过了6.4Ma和5.3Ma的两次加速过程,揭示了我国西北内陆干旱气候可能从7.4Ma左右开始,且在6.4Ma和5.3Ma左右经过两次加强.通过与青藏高原构造隆升事件记录和全球气候记录对比。揭示高原在9-7Ma开始的逐步隆升和期后的阶段性加速隆升以及同期开始的全球变冷,尤其北极冰盖的形成和扩张可能是亚洲内陆干旱化的重要驱动机制.
徐先海方小敏宋春晖范马洁沈吉
关键词:临夏盆地干旱化高原隆升全球变冷
青藏高原东北部贵德盆地上新世沉积环境分析及其意义被引量:36
2003年
青海贵德盆地发育巨厚的新生代地层 ,在青藏高原北部具有很好的代表性 ,其中含较丰富的重要哺乳动物化石 ,对确定盆地及周边相似地层的年代、高原隆升过程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结合哺乳动物采用典型剖面精确古地磁测年为基础的时间框架 ,通过盆地沉积层序、沉积相和沉积演化以及其对构造和气候变化响应的研究表明 :6 .5~约 1 .8MaB .P.期间盆地沉积环境变化经历了 8个阶段的演化 ,反映在此期间青藏高原北部经历了 >5.4MaB .P .、3.6MaB .P .、2 .6MaB .P.和 1 .8MaB .P .4次明显的构造挤压隆升运动 ,其中约 1 .8MaB .P .的构造运动可能使黄河向上游溯源侵蚀 ,同时切穿积石峡、李家峡和松巴峡而到达贵德盆地。研究时段内气候以干旱为主 ,但在 6 .2~ 4MaB .P.和 2 .1~ 1 .85MaB .P .的两个时期气候明显湿润。
宋春晖方小敏李吉均高军平孙东范马洁颜茂都
关键词:贵德盆地沉积环境上新世构造隆升青藏高原
青藏高原北缘酒西盆地13Ma以来沉积演化与构造隆升被引量:76
2001年
13 MaBP以来从祁连山剥蚀的物质广泛沉积于酒西盆地南缘,可划分出5个沉积相组合,其沉积演化分为4个阶段.酒西盆地的沉积与高原隆升响应关系揭示出高原自13 MaBP以来先后经历了:稳定期(>8.26 Ma)、持续逐步较快速隆升期(8.26~<4.96Ma)和急剧强烈阶段性隆升期(>3.66~0 Ma).青藏高原的隆升是一个多阶段、不等速和非均变的复杂过程.
宋春晖方小敏李吉均高军平赵志军范马洁
关键词:沉积相构造隆升晚新生代酒西盆地青藏高原隆升过程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