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洪进
- 作品数:19 被引量:45H指数:4
- 供职机构: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中医药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济宁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尺骨撞击综合征的两种手术方法疗效比较-附34例报告
- 目的 比较尺骨远端缩短截骨术与尺骨小头切除术对于尺骨撞击综合征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04年7月至2012年7月共34例尺骨撞击综合征患者,其中应用尺骨远端缩短截骨术治疗24例,尺骨小头切除术治疗10例,采用Coone...
- 张磊韩清銮栗威李正勋范洪进
- 关键词:尺骨撞击综合征
- 寄生联合复合组织移植修复拇指毁损伤被引量:1
- 2018年
- 目的研究原位和移位寄生联合复合组织移植修复毁损手指的方法。方法自2010年至2016年收治27例拇指机器碾压伤患者,其中5例远端拇指完好,近端碾压毁损,近端放置VSD覆盖,远端予原位及移位寄生,存活后二期行复合组织移植修复拇指。22例近、远端碾压严重,予一期VSD,二期行再造。结果22例再造及5例寄生均存活,1例寄生患者放弃二期修复。随访1~5年,根据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评价:4例寄生手指中优1例,良2例,可1例;22例再造中良10例,可12例。Michigan手功能评价标准:寄生组平均80分;再造组平均71分。Maryland足部评分标准:寄生组优4例;再造组良18例,可4例。结论原位及移位寄生再植保留手指甲床及部分外形,复合组织移植后其功能、美观程度大于再造,足部破坏程度小于再造,为手指再植、再造提供新的途径。
- 魏本磊韩清銮张磊栗威范洪进
- 关键词:指损伤显微外科手术复合组织移植
- 跟骨闭合性骨折钢板内固定治疗
- 目的 探讨手术治疗跟骨骨折的效果及相关问题.方法 自2005.10月至2012.12月共手术治疗各型跟骨骨折135例(193足),其中单足77例,双足58例;男109例,女26例.伤因:高处坠落伤98例,车祸伤32例,其...
- 韩清銮张磊栗威范洪进李正勋
- 关键词:跟骨关节内骨折钢板内固定手术治疗
- 3D打印辅助跟骨骨折畸形愈合手术重建的意义被引量:7
- 2020年
- 背景:跟骨骨折畸形愈合,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而手术难度及复杂性较大,术式选择困难。目的:探讨3D打印技术在跟骨骨折畸形愈合手术重建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5月至2018年8月收治的34例跟骨骨折畸形愈合患者,随机分成3D打印手术组(18例)和常规手术组(16例)两组;根据术前X线片、CT数据导入Mimics软件中进行骨折三维重建,数字化设计手术方案,3D打印手术组应用3D打印1∶1跟骨骨折实体模型,模拟手术方案;常规手术组根据X线片及CT设计手术方案;采用跟骨外侧L形切口,患者分别进行切开复位内固定、距下关节原位融合、距下关节撑开植骨融合及跟骨丘部和距下关节重建手术。随访测量跟骨形态学参数,并记录Maryland足部评分、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及36项健康调查简表评分(SF-36)。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10~24个月,平均随访(18.5±2.8)个月。所有患者切口均甲级愈合,无感染、断钉等并发症。骨折愈合时间为12.6~16.8周,平均(15.5±3.6)周。末次随访时3D打印手术组患者B?hler角、Gissane角、跟骨宽度、丘部高度较术前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跟骨高度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aryland评分、AOFAS评分、疼痛VAS评分及SF-36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D打印手术组优良率(88.9%)高于常规手术组(75.0%),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患者四种手术方案优良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3D打印技术有助于根据骨折畸形愈合的具体情况进行相应的术式选择,减少手术的盲目性,提高手术的准确性,制定更加精确、可靠、合理的个体化治疗方案,从而获得更好的预后效果。
- 张波陈磊韩清銮俞光荣赵振国张磊栗威范洪进张亮亮
- 关键词:跟骨骨折畸形骨折愈合3D打印
- 牵引加经皮撬拨穿针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复杂骨折
- 2005年
- 我院自2000年以来,收治胫骨平台骨折病人52例,其中16例为胫骨平台复杂骨折,通过牵引、经皮撬拨穿针内固定及功能锻炼治疗,现报告如下.
- 范洪进张华王月秋
- 关键词:胫骨平台复杂骨折内固定治疗功能锻炼治疗骨折病人
- 异体骨异位诱导预制骨皮瓣过程中的病理变化被引量:3
- 2013年
- 背景:用自体骨皮瓣移植是目前修复复合组织缺损的最好方法,但其修复能力有限、创伤大、造成新的组织缺损和一定功能障碍。异体骨具有骨诱导能力,可能用来预制骨皮瓣。目的:观察异体骨异位埋植诱导预制骨皮瓣过程中异体骨的病理变化。方法:实验动物为广西巴马微型猪,将深低温冷冻异体骨埋植于旋髂浅动脉供养的皮瓣组织内,植入后在体观察局部反应情况,于植入后4,8,12,16周随机取出异体骨,行大体观察及病理切片镜下观察。结果与结论:所有异体骨植入处无明显炎症反应。病理检查可见异体骨在皮瓣组织内埋植后4周异体骨表层出现血管化,未见明显类骨母细胞;植入后8周出现异体骨不同程度的血管化、骨吸收和分布不均的类骨母细胞和类破骨细胞,有新骨形成;植入后12周新骨形成进一步增加,但骨吸收亦加重,植入骨形态改变;植入后16周异体骨碎裂吸收,新骨形成无明显增加。结果提示异体骨异位埋植预制骨皮瓣过程中,异体骨随时间不断发生病理变化,需适时移植。
- 韩清銮栗威范洪进张波李正勋
- 关键词:骨皮瓣异位成骨异体骨微型猪复合组织缺损骨母细胞
- 踇长屈肌腱转位联合腓肠肌腱膜V-Y延长治疗陈旧性跟腱缺损
- 2015年
- 目的探讨踇长屈肌腱转位联合腓肠肌腱膜V-Y延长治疗陈旧性跟腱缺损5cm以上的手术方法及效果。方法应用踇长屈肌腱转位联合腓肠肌腱膜V-Y延长治疗陈旧跟腱缺损5cm以上患者14例,采用采用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merican Orthopaedic Foot and Ankle Society,AOFAS)踝与后足评分和视觉模拟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疼痛评分系统对患者进行评估,通过对患者术前及术后末次随访评分差异进行分析,进而对患者康复及预后进行评价。结果发现患者术后末次随访AOFAS评分明显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发现患者术后末次随访VAS评分则明显低于术前,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踇长屈肌腱转位联合腓肠肌腱膜V-Y延长治疗陈旧性跟腱缺损可减少对踇趾功能的影响,避免小腿三头肌进一步萎缩,提高了跟腱修复的强度。
- 范洪进陈磊韩清銮张波韩明通
- 关键词:手术修复
- Hepple V期距骨软骨病的自体带骨膜髂骨移植被引量:1
- 2022年
- [目的]介绍内踝截骨入路自体带骨膜髂骨移植治疗HeppleⅤ期距骨软骨病的手术技术和初步临床效果。[方法]2018年1月—2019年12月手术治疗26例HeppleⅤ期距骨软骨病患者。踝关节内侧作弧形切口,应用微型摆锯先后在内踝的水平面、矢状面及冠状面做三平面截骨,暴露距骨后刮除病变骨软骨形成骨槽,取带骨膜髂骨,修整成形后嵌压入受区骨槽。复位内踝,垂直截骨面置入3枚空心螺钉固定。[结果] 26例患者手术顺利且无不良并发症,随访24~47个月。末次随访时,VAS疼痛评分、AOFAS踝关节背伸活动度较术前显著改善(P<0.05)。术后CT提示骨软骨病变与截骨面愈合良好。[结论]三平面截骨术技术可有效暴露距骨软骨病灶,术后截骨面愈合良好,手术具有确切的中期临床疗效。
- 张光辉范洪进张波韩清銮张磊
- 关键词:内踝截骨自体移植
- 拇指外展板并指骨骨牵引治疗Bennett骨折被引量:1
- 2006年
- 范洪进张华王月秋
- 关键词:骨折外固定术牵引术小夹板
- 外侧三切口入路治疗旋前外旋Ⅳ°踝关节骨折的临床疗效分析被引量:5
- 2021年
- 踝关节骨折是临床常见骨折类型,发生率约为187/100000人[1]。临床上按照踝关节骨折Lauge-Hansen分型,旋前外旋型骨折发生率仅次于旋后外旋型骨折[2],Ⅳ°旋前外旋型踝关节骨折更是临床较严重的踝关节损伤,其致伤原因是足处于旋前位以及踝穴内距骨受到外旋暴力,引起踝关节内、前、外、后以及下胫腓联合损伤,下胫腓联合水平上方高位腓骨螺旋骨折及下胫腓联合分离是其特征性表现。该类型损伤,除恢复关节面及骨性结构精准解剖复位并坚强内固定外,还需恢复下胫腓联合稳定性,处理不当会引起踝关节的慢性不稳和创伤性关节炎等严重踝关节功能障碍。
- 张清林荣存敏范洪进张磊栗威韩清銮
- 关键词:踝关节骨折旋前外旋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