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胡黎明

作品数:42 被引量:252H指数:8
供职机构:华东化工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冶金工程理学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4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8篇化学工程
  • 13篇冶金工程
  • 11篇理学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13篇淀积
  • 13篇气相淀积
  • 12篇氧化钛
  • 12篇化学气相淀积
  • 11篇细粉
  • 11篇超细
  • 11篇超细粉
  • 11篇超细粒子
  • 8篇TIO
  • 7篇氮化
  • 7篇二氧化钛
  • 6篇氮化铝
  • 6篇细颗粒
  • 5篇反应器
  • 5篇超细颗粒
  • 5篇催化
  • 5篇催化剂
  • 4篇氧化铝
  • 4篇粉末
  • 4篇沉淀法

机构

  • 41篇华东化工学院
  • 1篇华东理工大学

作者

  • 42篇胡黎明
  • 19篇陈敏恒
  • 14篇李春忠
  • 11篇顾燕芳
  • 9篇姚光辉
  • 7篇郑柏存
  • 6篇古宏晨
  • 4篇袁渭康
  • 4篇顾其威
  • 3篇刘健
  • 3篇韩杰
  • 3篇熊玉梅
  • 3篇王松
  • 3篇方斌
  • 2篇杨纪民
  • 1篇陈军
  • 1篇魏群
  • 1篇李福兴
  • 1篇华彬

传媒

  • 27篇华东化工学院...
  • 4篇化学世界
  • 3篇化工冶金
  • 2篇化工学报
  • 2篇无机材料学报
  • 1篇硅酸盐通报
  • 1篇硅酸盐学报
  • 1篇高校化学工程...
  • 1篇化学反应工程...

年份

  • 1篇1994
  • 10篇1993
  • 22篇1992
  • 2篇1991
  • 3篇1990
  • 4篇1989
4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Si_3N_4陶瓷粉末特性及其对烧结性能的影响
1991年
Si_3N_4陶瓷粉末的化学、物理特性,如纯度、粉末粒子的反应性,粒子的晶型和形貌,强烈影响SI_3N_4陶瓷烧结后的致密化程度和陶瓷的机械性能,本文综合分析了Si_3N_4粉末特性和要求,对现有的四种技术路线制备的Si_3N_4粉末特性指标进行了比较,认为液相法制备超细,高纯Si_3N_4粉末是一条很有发展潜力的技术路线。
杨纪民胡黎明张宏芳
关键词:氮化硅陶瓷粉末
化学气相淀积反应器中成核与成膜控制被引量:7
1993年
基于气溶胶动力学和化学反应动力学,建立了化学气相淀积(CVD)反应器中普适动力学方程,导出了CVD反应器中超细颗粒粒径分布谱函数和薄膜淀积速率的计算方法;研究了操作参数对钛酸丁酯高温裂解过程中成核与成膜的影响.用成核与成膜竞争判据——H准数,研究了CVD反应器中成核与成膜的控制策略.
李春忠胡黎明袁渭康陈敏恒
关键词:气相淀积粒度反应器气溶胶
AlN粉末的制备方法被引量:6
1994年
本文论述了AIN陶瓷粉末的三种典型制备方法—铝粉氮化法、还原氨化法和化学气相淀积法,总结了AIN粉末的生成机理以及影响AIN粉末质量的主要因素,理论分析了AIN粉末制备过程中的有关实验现象.评述了AIN粉末制备方法的优缺点,给出了大量工艺参数.
李春忠胡黎明
关键词:氮化铝化学气相淀积氮化陶瓷粉末
气溶胶反应器中合成TiO_2超细颗粒被引量:6
1992年
将金属醇盐水解反应移至气相反应中,利于Ti(OC_4H_9)_4醇盐经喷雾和惰性气体冷激形成亚微米级的液滴,然后同水汽反应,在较低温度下合成了纯度高且单分散性能好的TiO_2超细粒子。将上述过程分解为混合段与反应段,导出了表征颗粒成核与生长的多段全混反应器串级模型。该模型较好地解释了实验现象和结果,理论预测和实验研究表明,产物颗粒粒径与反应器中流动、混合状况及反应体系的热力学性质有关。
胡黎明郑柏存古宏晨顾燕芳韩俐
关键词:气溶胶反应器二氧化钛超细粉
共沉淀法制备复合Al_2O_3-Cr_2O_3超微粒子粉末被引量:1
1992年
探讨了文题的方法,研究了溶液的pH值、反应物浓度及配比、反应温度对合成的Al_2O_3-Cr_2O_3粒子的粒径、粒径分布以及组成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合成粒子的最佳pH值范围为4.4~5.0;粒子的组成仅取决于反应物初始浓度的配比,改变反应物初始浓度及配比可以十分有效地控制粒子的性能;反应温度对粒子的粒径及分布影响很小。制得的复合Al_2O_3-Cr_2O_3超微粒子呈球形、组成均一。
顾燕芳胡黎明熊玉梅陈敏恒
关键词:共沉淀超细粉氧化铝
TiCl_4-O_2-H_2O体系化学气相淀积TiO_2超细粒子被引量:7
1992年
研究了反应参数对TiO_2超细粒子化学成分、平均粒径、粒径分布、粒子形貌和结构等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粒径随着TiCl_4分压的降低、氧气分压和反应温度的升高而减小;随着水分压的变化,粒径存在一最小值。合成的TiO_2粒子呈锐钛型,经950℃热处理后转变为金红石。
姚光辉李春忠胡黎明
关键词:化学气相淀积二氧化钛金红石
化学气相淀积TiO_2超细颗粒过程的动力学研究被引量:6
1993年
本文在常压热CVD反应器内,以TiCl_4+O_2反应体系制备TiO_2超细颗粒,研究了过程的动力学.结果表明,在550~950℃的范围内,得到CVD合成TiO_2超细颗粒过程的表观活化能为62.4kJ/mol.其反应速率对TiCl_4是一级的,在O_2浓度不太高时,反应速率与O_2浓度成0.44级关系;当O_2浓度较高时,反应速率与O_2浓度无关.
姚光辉胡黎明
关键词:超细颗粒CVD动力学氧化钛
超细α-FeOOH表面包敷剂的作用机制被引量:1
1992年
研究了包敷磷酸盐和稀土氧化物对α-FeOOH分散性、γ-Fe_2O_3热稳定性和磁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发现,包敷磷酸盐能明显提高γ-Fe_2O_3磁性能。此类包敷剂的作用效应为六偏磷酸钠>高聚磷酸钠>焦磷酸钠。La_2O_3可阻止γ-Fe_2O_3烧结和相变,该作册源于La^(3+)在γ-Fe_2O_3晶格母体的填隙和La_2O_3与γ-Fe_2O_3间的界面化学作用。
郑柏存胡黎明方斌韩俐
关键词:磷酸盐分散性磁性铁黄
超细α-FeOOH制备过程研究 Ⅱ.晶体生成与生长机理被引量:9
1992年
以透射电子显微镜、激光光散射粒度分析等表征手段,研究了文题内容。认为α-FeOOH的生成是在Fe(OH)_2表面进行,其长轴大小取决于初生α-FeOOH的晶核形貌;高分辨电镜观察表明,反应初始阶段是α-FeOOH形成枝叉和孪晶的主要阶段;理论分析和实验证明α-FeOOH生长过程属单体扩散控制生长机理。
古宏晨陈军郑柏存胡黎明方斌
关键词:超细粉淤浆传质铁黄双膜理论
均匀沉淀法合成单分散SnO_2超微粒子被引量:2
1992年
用均匀沉淀法在强制水解的反应体系中合成出均匀的SnO_2超微粒子。探讨了SnO_2超微粒子的形成和控制机理;考察了不同的操作参数对粒子性能的影响规律。合成的粒子呈棒状,单个颗粒的粒径为5.3nm,团聚体的粒径为25nm左右,单分散性能十分良好(几何标准偏差为1.4)。经800℃热处理转变成金红石型结构的SnO_2。
顾燕芳胡黎明秦大志陈敏恒
关键词:氧化锡超微粉沉淀法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