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胡辉华

作品数:20 被引量:73H指数:4
供职机构:武警广东总队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广东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哲学宗教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0篇医药卫生
  • 1篇哲学宗教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8篇手术
  • 4篇杏仁核
  • 4篇三维重建
  • 4篇外科
  • 4篇脑出血
  • 4篇出血
  • 3篇血管
  • 3篇外科手术
  • 3篇细胞
  • 3篇显微外科
  • 3篇颅脑
  • 3篇颅脑损伤
  • 3篇脑损伤
  • 3篇高血压
  • 3篇高血压脑出血
  • 3篇儿童
  • 2篇定向手术
  • 2篇学龄
  • 2篇学龄儿童
  • 2篇血压

机构

  • 14篇武警广东总队...
  • 5篇武警广东省总...
  • 4篇广州市疾病预...
  • 2篇中山大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20篇胡辉华
  • 20篇常会民
  • 9篇姚雪峰
  • 6篇彭卫华
  • 6篇邱炜
  • 5篇林鹏
  • 5篇苏军
  • 4篇魏跃红
  • 4篇王军胜
  • 4篇王大虎
  • 4篇郭志旺
  • 3篇刘伟佳
  • 3篇陆剑云
  • 2篇汪华侨
  • 1篇邱伟
  • 1篇田喜光
  • 1篇邱炜
  • 1篇姚雪峰

传媒

  • 3篇医学动物防制
  • 2篇实用医学杂志
  • 2篇武警医学
  • 2篇中华神经医学...
  • 1篇重庆医学
  • 1篇海南医学
  • 1篇广东药学院学...
  • 1篇现代医学仪器...
  • 1篇中国微侵袭神...
  • 1篇解剖学研究
  • 1篇中华临床医师...
  • 1篇中外医疗
  • 1篇武警后勤学院...

年份

  • 1篇2018
  • 2篇2016
  • 2篇2015
  • 4篇2014
  • 4篇2013
  • 1篇2012
  • 5篇2011
  • 1篇2008
2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颅内动静脉畸形24例的治疗方法分析被引量:1
2008年
颅内动静脉畸形是一种先天性脑血管发育障碍性疾病,临床表现与畸形的大小和部位有关,对颅内动静脉畸形的治疗方法还有不同的意见.本文总结了24例颅内动静脉畸形的治疗方法,有单纯介入、手术加介入、单纯手术、γ刀治疗等,效果基本满意.
彭卫华常会民田喜光姚雪峰苏军邱炜胡辉华
关键词:颅内动静脉畸形介入治疗手术治疗
杏仁核的计算机三维重建及体积测量与临床意义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探讨杏仁核的空间形态与位置的三维重建技术,为颅脑立体定向手术提供可视性的解剖学基础。方法:成年健康自愿者,男性20例,女性20例,应用1.5TMRI,在标准的脑立体定向空间做1mm层厚的MRI轴位脑扫描,在MRI上对杏仁核进行识别、手动分割、提取和三维重建,并对其进行测量与标准化处理。结果:获得利用MRI图像三维重建杏仁核技术;重建后的杏仁核立体图像顺滑、清晰,形态逼真,可任意旋转与缩放;重建的杏仁核体积,男性左侧为(1435.0±60.3)(1373.0~1497.0)mm3,右侧为(1382.0±64.7)(1312.0~1447.0)mm3;女性左侧为(1394.0±65.1)(1358.0~1460.0)mm3,右侧为(1417.0±61.4)(1325.0~1479.0)mm3,左右侧对比、男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杏仁核经计算机三维重建后,脑立体定向手术能通过其图像进行针对性方案设计,降低盲目性。
胡辉华常会民汪华侨
关键词:杏仁核三维重建体积测量立体定向手术
微创穿刺术联合神经干细胞移植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研究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探讨微创穿刺术联合神经干细胞移植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方法对52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微创穿刺术联合神经干细胞移植),对照组(单用微创穿刺术),各26例,分别观察2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61.5%,76.9%)比对照组(19.2%、34.6%)高,二者差异显著(P<0.05、P<0.01);治疗组的ADL量表评分比对照组好(P<0.01)。结论微创穿刺术联合神经干细胞移植治疗高血压脑出血,能明显提高有效率,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胡辉华常会民
关键词:微创穿刺术神经干细胞高血压脑出血
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方法的个体化选择
常会民胡辉华
椎管重建在椎管内肿瘤显微切除术的应用被引量:16
2014年
目的 探讨椎管重建在不同脊髓节段椎管内肿瘤显微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武警广东总队医院神经外科自2008年12月至2013年6月共行显微切除术治疗103例椎管内肿瘤患者,术中均行椎管重建:根据肿瘤的部位、大小,采用微型磨钻或微型摆锯切开一个或多个椎板,保留其棘上、棘间韧带,将椎板棘突整体取下,肿瘤切除后再原位回植,用钛连接片固定并重建椎管,其中行全椎板入路椎管重建64例,行半椎板入路椎管重建31例,行椎板间开窗椎管重建8例;行一个节段椎管重建者12例,行2~3个节段椎管重建者57例.行4~5个节段椎管重建者32例,行6个节段椎管重建者2例。术后行椎管MRI/CT三维成像,观察椎管重建情况。结果 本组肿瘤全切除97例(94.2%),次全切除6例(5.8%)。所有患者均未出现因磨钻或微型摆锯行椎管开窗、钛片植入所致的硬脊膜破损、脊髓或脊神经根损伤等并发症。术后按Frankel标准评定疗效为优良88例,显效12例,差3例。随访1-6年,MRI/CT三维重建复查均未见椎管狭窄及滑脱,无神经根性疼痛等并发症,肿瘤复发6例。结论 根据肿瘤不同性质、部位及与脊髓相对位置,采用显微手术切除肿瘤并行椎管重建,既能保证肿瘤较完整切除,又能维护脊柱的完整性及稳定性。
常会民胡辉华彭卫华邱炜姚雪峰苏军林鹏郭志旺王军胜
关键词:椎管内肿瘤椎管重建显微外科手术
microRNA218在胶质瘤的表达水平及对胶质瘤细胞生物学功能的影响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探讨microRNA218在胶质瘤中的表达水平及对胶质瘤细胞生物学功能的影响。方法收集人脑胶质瘤标本,运用qRT-PCR检测microRNA表达水平,并将其与胶质瘤病理分级进行相关性分析。采用CCK-8细胞计数法检测胶质瘤细胞活力。结果 microRNA218在胶质瘤中的表达显著下调,并与病理分级呈负相关。microRNA218在胶质瘤细胞中过表达后,细胞的存活率显著降低。结论microRNA218表达水平与胶质瘤病理分级呈负相关,microRNA218在胶质瘤细胞增殖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了解胶质瘤的发生发展机制研究提供了新的依据。
姚雪峰常会民邱伟胡辉华郭志旺彭为华
关键词:胶质瘤增殖
老年人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时机探讨
目的对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治疗最佳时机暂没有较明确统一认识,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超早期与早期手术对老年人高血压脑出血(hypertensive intracerebranl hemorrhage. hypertensiveIC...
胡辉华常会民姚雪峰林鹏
关键词:老年人高血压脑出血超早期手术预后
文献传递
大面积外伤性脑梗死的血管成像特点与手术疗效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探讨大面积外伤性脑梗死(traumatic cerebral infarction,TCI)的梗死区CT血管造影(CTA)成像特点及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34例大面积TCI病例资料,采用CTA观察梗死区血管情况。并采取扩容、解痉、高压氧等综合治疗措施。结果 TCI闭塞血管主要为大脑中动脉、大脑前动脉或大脑后动脉以及基底动脉的远端小动脉或脑深部穿支血管和皮质小血管,未见大脑前动脉、大脑中动脉和大脑后动脉或基底动脉的主干血管闭塞。手术治疗28例,保守治疗6例。随访4~28个月,按GOS评分标准,恢复良好12例,中残8例,重残4例,植物生存3例,死亡7例。结论大面积TCI闭塞的血管主要为脑深部的穿支血管和皮质小血管,早期采取减压手术等综合治疗可取得较好疗效。
常会民胡辉华姚雪峰邱炜彭卫华苏军林鹏王军胜
关键词:颅脑损伤CT血管造影术神经外科手术
后颅窝小骨窗血肿清除引流联合脑室外引流治疗全脑室铸型出血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探讨后颅窝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引流联合双侧脑室外引流治疗全脑室铸型出血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我院神经外科高血压全脑室铸型出血80例临床资料,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40例)及对照组(40例)。实验组实施后颅窝小骨窗血肿清除引流联合双侧脑室外引流+尿激酶纤溶治疗,对照组实施传统的双侧脑室外引流+尿激酶纤溶治疗,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预后。结果实验组患者四脑室、三脑室、侧脑室内血肿术后大部分清除,血肿清除时间实验组平均为(5±2)d,对照组平均为(9±3)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病死率为5%,对照组为2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随访6个月,两组存活患者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后颅窝小骨窗血肿清除引流联合双侧脑室外引流治疗全脑室铸形出血降低了病死率、改善了预后,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胡辉华常会民姚雪峰
关键词:脑出血脑室铸型显微外科技术
杏仁核的计算机三维重建及其临床意义
2011年
目的探讨杏仁核的空间形态与位置的三维重建技术,为颅脑立体定向手术提供可视性的解剖学基础。方法成年健康自愿者,男性20例,女性20例,应用1.5T MRI,在标准的脑立体定向空间做1 mm层厚的MRI轴位脑扫描,在MRI上对杏仁核进行识别、手动分割、提取和三维重建,并对其进行测量与标准化处理。结果建立利用MRI图像三维重建杏仁核技术;重建后的杏仁核立体图像顺滑、清晰和形态逼真,可任意旋转与缩放;重建的杏仁核体积,男性左侧为1373.0~1497.0(1435.0±60.3)mm3,右侧为1312.0~1447.0(1382.0±64.7)mm3;女性左侧为1358.0~1460.0(1394.0±65.1)mm3,右侧为1325.0~1479.0(1417.0±61.4)mm3,左右侧对比、男女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杏仁核经计算机三维重建后,脑立体定向手术能通过其图像进行针对性方案设计,降低盲目性。
胡辉华常会民汪华侨
关键词:杏仁核三维重建体积测量立体定向手术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