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绍华
- 作品数:16 被引量:102H指数:5
- 供职机构:三峡大学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经济管理文化科学历史地理更多>>
- 三峡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开发利用原则被引量:21
- 2007年
- 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多元性、独特性、原生性、浑融性和可参与性等显著特点,是旅游开发和利用的巨大资源。本文以长江三峡地区为例,阐述了旅游经营主体应予明确的一系列开发利用原则,以及遵循这些原则对维护非物质文化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创建文化底蕴深厚、生活情趣浓郁的旅游产品和旅游服务的重要现实意义。
- 胡绍华
-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
- 聂绀弩大众小说创作新论被引量:1
- 2004年
- 聂绀弩是20世纪30年代初走上文坛的左翼作家之一。作为文坛"新人",他承续鲁迅开创的现代乡土小说传统,在左翼文学支配文坛的历史条件下进行了新的历史开拓。他保持乡土文学写实的优长,舍弃了左翼文学形成之初"革命的浪漫蒂克"方式和"唯物辩证法创作方法",以革命现实主义的笔触对大众题材和抗战题材进行深入发掘,是"普罗"文学成熟的历史见证。
- 胡绍华
- 关键词:聂绀弩文学创作左翼文学
- 闻一多的宗教观念与人格精神被引量:1
- 2008年
- 闻一多早期曾一度亲近宗教文化并确立过基督教信仰,这是社会—文化原因与个人心理—事业原因综合作用的结果。基督教的宗教意识参与了他人格精神的建构,并影响到他的性格、气质及文学艺术活动的诸多方面,是研究闻一多的一个重要侧面。
- 胡绍华
- 关键词:闻一多宗教观念人格精神
- 闻一多诗歌与英美近现代诗被引量:4
- 2006年
- 闻一多在诗艺追求中勇于汲纳一切有益的外来营养。他一生同英美近现代浪漫主义、悲观主义诗人以及美国当代的意象派诗人有着广泛的精神联系;同时,闻一多有着丰厚的中国文化与文学的积淀,总是立足于中国的传统诗艺,并根据自己当时性情所近和展示思想情趣的需要,去有选择、有变化地吸纳,从而以博大独异的诗歌创作繁荣了我国现代诗苑。
- 胡绍华
- 关键词:闻一多新诗
- 徐讦爱情小说的宗教情愫被引量:3
- 2002年
- 徐讦的爱情小说以世俗爱情传奇来追寻超世俗的情感灵智 ,解答生命的形而上的和神性的探求 ,带有浓烈的宗教情愫 ;他笔下浪漫艳丽的爱情与宗教义理及其人生意趣融合 ,成为一种贯注着宗教意识的精神之爱 ,虽缺乏社会历史的厚度 ,但传达出了对永恒的追求与思索 ;他的小说重想象 ,轻再现 ,情节曲折 ,性格怪异 ,神秘色彩浓厚等均与宗教内蕴不无关系 ,形成了鲜明的艺术个性并开启了“后期浪漫派”。
- 胡绍华
- 关键词:徐讦爱情小说宗教
- 三峡区域非物质文化遗产特点与旅游开发研究被引量:15
- 2010年
-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种重要的旅游资源,有着很大开发前途。三峡区域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多彩,特色鲜明。对三峡区域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特点进行了分析概括,即多元性与丰富性,原生性与原创性,群众性和参与性,文化艺术价值高,濒危程度高。针对性地提出了旅游开发对策,即科学指导,持续发展;全面普查,筛选资源;统筹规划,合理利用;突出特色,打造精品;整合资源,创新开发。
- 曹诗图胡绍华查俊峰
-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三峡区域
- 三峡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
- 吴卫华胡绍华雷国洪阚如良黄柏权周卫华刘传清黄权生朱华阳彭红卫陈宇京罗晓路冯万林
-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已然被提升到“对国家和历史负责”与“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高度。三峡区域是先秦巴文化和楚文化的摇篮,历史上相对封闭的地理自然环境和多民族聚居孕育了三峡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资源优势。但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
- 关键词:
-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地方文化建设
- 闻一多诗歌与英美近现代诗
- 闻一多在诗艺追求中勇于汲纳一切有益的外来营养。他一生同英美近现代浪漫主义、悲观主义诗人以及美国当代的意象派诗人有着广泛的精神联系;同时,闻一多有着丰厚的中国文化与文学的积淀,总是立足于中国的传统诗艺,并根据自己当时性情所...
- 胡绍华
- 关键词:闻一多新诗
- 文献传递
- 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与旅游开发利用路径被引量:1
- 2008年
- 旅游业对文化遗产肩负着保护和开发利用的双重使命。这就要求人们树立科学的保护观和开发观,发挥旅游开发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中独特的积极作用。旅游经营主体应立足非物质文化资源特点。
- 胡绍华
- 关键词:遗产资源旅游文化产业民间文化遗产传统旅游民间艺人
- 简析三峡民间文学艺术的内涵与形态
- 2002年
- 三峡地区蕴藏有深厚的民族民间文学艺术:乐、歌、舞、剧、曲、画、塑、刻等艺术部类在峡区均有美感丰繁的艺术形式,民间文学、神话异闻、故事传说深厚繁富,且因共同的社会人文环境与自然人文环境而有着共同的“三峡”特征,其共同的艺术底蕴在巴、楚、蜀三种文化中不断地交融。
- 胡绍华
- 关键词:民间文学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