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7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术后
  • 4篇内障
  • 4篇人工晶状体
  • 4篇晶状体
  • 4篇角膜
  • 3篇上皮
  • 3篇综合征
  • 3篇糜烂
  • 3篇激光
  • 3篇角膜上皮
  • 3篇角膜上皮糜烂
  • 3篇复发
  • 3篇复发性
  • 3篇干眼
  • 3篇白内障
  • 2篇眼症
  • 2篇视网膜
  • 2篇视网膜病
  • 2篇视网膜病变
  • 2篇手术

机构

  • 15篇中国中医科学...
  • 4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中国中医科学...
  • 1篇北京市监狱管...

作者

  • 18篇胡爱华
  • 7篇王颖
  • 7篇刘静
  • 6篇李成武
  • 6篇包银兰
  • 5篇刘涛
  • 4篇施玉英
  • 2篇叶俊巧
  • 2篇李春华
  • 2篇马东梅
  • 2篇李青丽
  • 1篇霍焰
  • 1篇尚荣辉
  • 1篇王立军
  • 1篇万修华
  • 1篇刘丽丽
  • 1篇王立

传媒

  • 4篇中国医刊
  • 3篇中华眼外伤职...
  • 2篇中医药导报
  • 2篇北京中医药
  • 1篇眼科
  • 1篇国外医学(眼...
  • 1篇眼外伤职业眼...
  • 1篇中国实用眼科...
  • 1篇中国中医眼科...
  • 1篇世界中西医结...

年份

  • 1篇2023
  • 2篇2021
  • 2篇2018
  • 4篇2016
  • 1篇2013
  • 1篇2011
  • 1篇2009
  • 1篇2008
  • 2篇2007
  • 2篇2005
  • 1篇2004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前弹力层抛光治疗复发性角膜上皮糜烂综合征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探讨前弹力层抛光治疗角膜外伤后诱发的复发性角膜上皮糜烂综合征的疗效。方法使用巩膜隧道刀对角膜外伤后诱发的角膜上皮糜烂综合征患者采用前弹力层抛光治疗,治疗26例(27眼)。随访观察其疗效。结果所有病例角膜病变区均在治疗后3d内愈合,未见明显并发症。随访3个月,复发9例(9眼),复发时病情不同程度好转。后有7例失访,19例(20眼)随访至12个月,有7眼仍不同程度复发,但症状较前明显减轻。结论使用巩膜隧道刀进行前弹力层抛光是防治角膜上皮糜烂综合征复发的有效治疗方法。
刘涛胡爱华胡庆军叶俊巧
关键词:抛光
248例假性近视不同治疗方法的疗效观察被引量:5
2007年
目的:对临床常用的治疗假性近视的方法进行疗效比较,以便找出更快更有效的治疗措施。方法:在248例(496只眼)假性近视中,随机取62例用复方托吡咔胺液散瞳治疗(A组);62例耳穴按摩治疗(B组);62例眼周穴位按摩治疗(C组);62例自由休息(D组)。结果:A组治愈率为81.5%;B组治愈率为79.0%;C组治愈率为83.9%;D组治愈率为51.6%。结论:假性近视应及时休息并采取积极的治疗措施,临床常用的方法均有效。
胡爱华刘静王颖李春华霍焰
关键词:假性近视穴位按摩休息
以YAG激光穿刺治疗复发性角膜上皮糜烂综合征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评价以YAG激光穿刺治疗复发性角膜上皮糜烂综合征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YAG激光治疗15例(15眼)眼外伤后复发性角膜上皮糜烂综合征的临床资料。15例均在糜烂脱落的角膜上皮创面愈合后,使用低能量的YAG激光在完整的角膜上皮上行穿刺治疗。结果治疗后随访3-13个月,平均(6.1±2.7)个月,13例未见复发,2例治疗后复发1次,但持续时间较以往明显缩短,其中1例再次行激光治疗而痊愈。此2例随访9个月治愈未再复发。结论使用低能量YAG激光在完整的已经愈合的角膜上皮上穿刺是治疗复发性角膜上皮糜烂综合征的有效方法。
刘涛胡爱华胡庆军尚荣辉王立
睑板腺按摩防治频发睑板腺囊肿分析被引量:8
2011年
目的观察分析睑板腺按摩防治频发睑板囊肿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1例病人在经睑板腺按摩治疗前后睑板腺囊肿的再发情况的临床资料。结果睑板腺按摩后失访4例,余者随访时间5-29月,平均11个月,14例无复发;3例再发睑板腺囊肿,治愈后继续睑板腺按摩4-6次,继续随访12月未见复发。结论睑板腺按摩是防治频发睑板腺囊肿的有效方法。
刘涛胡庆军叶俊巧胡爱华
关键词:睑板腺囊肿睑板腺按摩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后外伤性角膜瓣脱落治疗分析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探讨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LASIK)术后外伤导致角膜瓣脱落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8例(8眼)LASIK术后外伤导致角膜瓣脱落的临床资料。结果角膜瓣部分脱落后重新复位或合并使用软性角膜接触镜固定,视力恢复良好;缝合固定的全脱落角膜瓣术后不规则散光明显,视力恢复欠满意。结论早期就诊、减少角膜瓣皱褶、水肿及尽可能避免缝合固定角膜瓣,是提高视力关键;注重宣教,加强眼睛保护可避免角膜瓣脱位的发生。
刘涛胡爱华
关键词:LASIK外伤角膜瓣
不同材料和设计的人工晶状体对白内障术后炎症反应的影响被引量:8
2005年
目的观察不同材料和设计的人工晶状体(IOL)植入患眼后引起的前房炎症反应有无差异。设计病例系列研究。研究对象67例(67眼)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患者。方法将患者分成A(24例)、B(21例)、C(22例)三组,A组植入第三代硅凝胶IOL,B组植入亲水丙烯酸酯IOL,C组植入肝素表面修饰的亲水丙烯酸酯IOL。手术前及术后第1、7、28天用激光房水闪光细胞仪测量前房房水的闪光(flare)和细胞(cell)计数值,以判断前房炎症反应程度。主要指标激光房水闪光细胞仪测量的flare值、cell值。结果A、B、C三组术后第1天的flare值分别为(17.5±7.9)、(17.0±6.7)、(11.6±5.8)光子数/毫秒(pc/ms),cell值分别为(13.1±5.9)、(13.7±5.8)、(9.4±3.7)个/立方毫米(num/mm3);A、B、C三组术后第7天的flare值分别为(9.5±5.6)、(8.8±5.0)、(5.6±3.0)pc/ms,cell值分别为(6.5±4.6)、(5.6±2.9)、(3.6±2.9)num/mm3。术后第1、7天C组的flare和cell值明显小于A组和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A、B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前及术后第28天,三组之间flare和cell值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植入肝素表面处理的人工晶状体者白内障术后早期炎症反应较其它两种轻,激光房水闪光细胞仪是定量测量白内障术后炎症反应安全有效的工具。
胡爱华施玉英
关键词:人工晶状体炎症反应
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患者脑卒中发病风险的多因素分析被引量:4
2021年
目的探讨高血压视网膜病变患者中相关因素与脑卒中发病风险的关系。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的方法收集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眼科门诊的无糖尿病和高脂血症且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Ⅱ级及以上的高血压病患者100例(200只眼)。充分散瞳下应用TOPCON眼底照相机采集100例患者双眼的眼底彩照,并按照Keith-Wagener法进行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分级,采用ImageJ1.46软件测量视网膜动脉直径和静脉直径,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对脑卒中发病危险因素年龄、高血压病分级、病程、视网膜病变临床分级、视网膜动静脉直径比值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受试者的年龄(63.90±9.92)岁,高血压病程(7.80±5.03)年。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眼数分别为Ⅱ级154只眼(77.0%),Ⅲ级39只眼(19.5%),Ⅳ级7只眼(3.5%)。缺血性脑卒中28例(28%),出血性脑卒中2例(2%),合计30例(30%)。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年龄(OR值1.033~1.906)、高血压病分级(OR值1.552~1.673)、高血压病病程(OR值1.407~2.673)、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临床分级(OR值1.463~1.682)、视网膜动静脉直径比值(OR值1.040~1.603)对脑卒中的发病风险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病患者脑卒中发病风险与年龄、高血压病分级、病程、视网膜病变临床分级、视网膜动静脉直径比值等因素之间有相关性,病程是影响脑卒中发生的最重要因素。
李成武周尚昆刘静包银兰胡爱华王颖王嘉玉
关键词: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脑卒中
中西医结合治疗中心性浆液性视网膜病变的临床探索
目的:观察五苓散加味方联合羟苯磺酸钙片治疗中心性视网膜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2012年8月至2015年4月在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门诊确诊为CSC,中医辨证为脾气亏虚、水湿上泛的患者20例(21只眼),给予五苓散加味方,...
包银兰刘静李成武王颖胡爱华王双双肖蕾
关键词:中心性浆液性视网膜病变
非球面人工晶状体临床应用及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07年
刘丽丽施玉英胡爱华
关键词:人工晶状体非球面高阶像差白内障手术白内障术后屈光手术
中药外熏内服结合人工泪液治疗干眼病的疗效观察被引量:10
2018年
目的观察不同治疗方法对干眼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7月至2017年8月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收治的干眼病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双氯芬酸钠组、氟米龙组、中药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4组患者均采用聚乙烯醇滴眼液(人工泪液)作为基础治疗,双氯芬酸钠组加用双氯芬酸钠滴眼液治疗,氟米龙组加用氟米龙滴眼液治疗,中药组加用中药熏眼结合内服治疗,对照组单纯应用聚乙烯醇滴眼液治疗。治疗1个月后,比较4组的临床疗效。结果双氯芬酸钠组、氟米龙组、中药组和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70.0%、83.3%、83.3%、63.3%,其中氟米龙组、中药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1个月后4组患者角膜染色反应计分均明显降低(P<0.05),双氯芬酸钠组、氟米龙组和中药组泪膜稳定性明显提高(P<0.05),氟米龙组和中药组泪液分泌量和泪液高度明显增加(P<0.05)。结论结合中药外熏内服或皮质类固醇类滴眼液比单纯应用人工泪液可更有效地治疗干眼病。
胡爱华刘涛胡庆军
关键词:干眼病人工泪液抗炎治疗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