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毅平
- 作品数:56 被引量:259H指数:9
- 供职机构: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第二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卫生部医药卫生科技发展基金上海吴孟超医学科技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改良尺神经阻滞在前臂手术中的应用
- 2010年
- 目的观察改良尺神经阻滞法在前臂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ASAⅠ或Ⅱ级的病人12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60例。A组采用改良法尺神经阻滞,穿刺点选择在肱骨内上髁与尺骨鹰嘴连线中点上方约2 cm处,穿刺有异感后回抽无血即注入1%利多卡因5-10 ml;B组采用传统法,穿刺点选择在尺神经沟下缘,穿刺有异感后回抽无血即注入1%利多卡因5-10 ml。比较两组的麻醉成功率、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病人一般情况、BP、HR、ECG、SpO2和手术种类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病人麻醉成功率(P〈0.01)、前三次穿刺异感的发生率高于B组(P〈0.05),镇静镇痛药使用例数少于B组(P〈0.01),VAS评分A组低于B组(P〈0.05)。两组病人未见不良反应及麻醉并发症。结论改良法尺神经阻滞为前臂手术麻醉的另一良好选择。
- 顾正峰胡毅平王军安明昊
- 关键词:改良法尺神经阻滞前臂手术
- 高血压患者不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基因型与全麻围拔管期心血管反应被引量:13
- 2008年
- 目的研究高血压患者不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基因型与全麻围拔管期心血管反应的关系。方法105例有高血压病史、ASAⅡ或Ⅲ级的腹部手术患者,按RFLP-PCR法测定ACE基因型分为A、B、C三组,每组35例。其中,A、C组为DD型,B组为II型。三组均以相同麻醉药诱导及维持。C组拔管前经鼻腔滴入卡托普利混悬液25 mg。于术毕、拔管前、拔管后0、1.5、5、15 min记录SBP、DBP、HR和ECG,并计算心率收缩压乘积(RPP)。结果拔管前、拔管后0、1.5、5min A、B两组SBP、DBP、HR、RPP均较术毕显著升高(P<0.05或P<0.01),C组亦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组较B、C组升高明显(P<0.05或P<0.01)。A组围拔管期心律失常明显多于B、C组(P<0.05)。结论DD型高血压患者具有较高ACE活性水平,围拔管期血流动力学变化明显,卡托普利对此有一定防治效应。
- 王军胡毅平丁浩中曾因明朱晓红
- 关键词:高血压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基因型血流动力学拔管期心血管反应
- i-gel喉罩用于肥胖患者的气道管理被引量:6
- 2014年
- 目的评估i-gel喉罩用于肥胖患者气道管理的安全性。方法择期全麻手术患者60例,BMI>30kg/m2,年龄18~65岁。随机均分为i-gel喉罩组(I组)和气管插管组(E组)。记录插入气管导管或喉罩所需时间、插入次数、成功率、拔管时间、苏醒时间;测量喉罩气道密封压(OLP),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喉罩对位情况;记录入室后、插管前、插管即刻、拔除前、拔管即刻的HR、SBP、DBP及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I组插入时间明显短于E组(P<0.01),喉罩首次置入成功率明显高于E组(P<0.05);I组插管(喉罩)即刻、拔管(喉罩)即刻HR明显慢于E组,SBP、DBP明显低于E组(P<0.05)。I组拔管(喉罩)时间、苏醒时间短于E组(P<0.05)。OLP为(28.7±6.5)cm H2O,所有患者OLP均大于Ppeak,喉罩对位良好。I组呛咳、咽痛明显低于E组(P<0.01),两组均未发生反流。结论肥胖患者全麻手术中i-gel喉罩与气管插管通气效果相同,但插管期和拔管期应激反应更小,不良反应更少,且简便快捷。
- 丁久红曹慧茹朱敏敏胡毅平
- 关键词:肥胖气道管理
- 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40行血液稀释对胃癌根治术患者血流动力学及电解质的影响被引量:3
- 2014年
- 目的 观察应用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40注射液(HH40)行血液稀释对胃癌根治术患者血流动力学、血电解质及体液平衡的影响.方法 选取全麻下行胃癌根治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组(Ⅰ组)和生理盐水组(Ⅱ组),各30例.在手术进腹后达到麻醉深度稳定[脑双频指数(BIS)在55 ~65]时,分别给予HH40和生理盐水4 mL/kg行血液稀释,25 ~ 30 min输完.术中维持BIS为55 ~ 65.应用FloTrac/Vigileo (FV)心排血量监测系统监测心输出量(C0)、每搏输出量(SV)、每搏变异度(SVV)、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和中心静脉压(CVP)等血流动力学参数,分别在人室后30 min(麻醉前基础值,T0)、血液稀释前(T1)、血液稀释后即时(T2)、稀释后30 min(T3)、稀释后60 min(T4)及稀释后120 min(T5)记录各项指标.经桡动脉采取血样测定T1、T2、T3、T4及T5时点患者的血钾及血钠浓度.统计总输液量、尿量、出血量及使用麻黄碱例次,观察有无出现过敏或肺水肿征象.结果 Ⅰ组在行血液稀释后(T2)MAP、CO、SV较血液稀释前(T1)明显升高,较对照组也显著升高(P<0.01).Ⅰ组在输注HH40 30 min后(T3)SVV值较Ⅱ组明显降低(P<0.05).Ⅰ组的血钠浓度在血液稀释后较前升高,与Ⅱ组比较亦较高(P<0.05),但尚在正常范围,120 min后(T5)与Ⅱ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Ⅰ组的尿量较Ⅱ组明显增加(P<0.05).结论 术中以HH40行血液稀释能有效维持患者的血流动力学稳定,在不增加输液量的情况下增加了肾脏灌注使患者尿量明显增加,对肾功能有保护作用.
- 胡毅平孙达良
- 关键词: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40胃癌根治术血流动力学电解质
- PAP、SvO2及呼吸力学监测用于肺移植等重危患者围麻醉期心肺功能维护
- 本文介绍了肺移植术围术期监测的概况,分析了肺移植等重危患者围术期同时监测PAP, Sv02及呼吸力学的重要性,就医院肺移植术的开展及其麻醉管理做一说明。
- 胡毅平胡春晓
- 关键词:肺移植静脉血氧饱和度
- 文献传递
- 喉通气管用于气管插管困难病人可行性研究(与食管气管联合导管对比)
- 目的探讨喉通气管(LT)用于气管插管困难病人及危重急救病人的可行性。方法随机将LT或食管气管联合导管(ETC)用于气管插管困难病人共58例,每组29例。两组均在全麻诱导后肌松完全的情况下盲探置管。结果所有病人LT或ETC...
- 胡毅平吴硕雄王贵龙裘学黄东晓
- 文献传递
- 老年患者开胸术前硝酸甘油雾化吸入对氧分压的影响被引量:2
- 2011年
- 目的:观察老年患者开胸手术前硝酸甘油雾化吸入后对氧分压的影响。方法:选择年龄65岁以上拟行开胸手术的老年患者40例,随机分为两组。入院后患者吸氧、抗炎及肺功能锻炼。生理盐水(NS)组以生理盐水雾化吸入,硝酸甘油(Nitro)组以硝酸甘油雾化吸入,吸入前监测BP、HR、ECG和SpO2。分别于入院时、吸入治疗后行血气分析,观察氧分压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的氧分压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Nitro组与NS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硝酸甘油雾化吸入可以更好的改善老年患者麻醉前的氧分压。
- 顾正峰高宏王军黄东晓胡毅平
- 关键词:氧分压硝酸甘油雾化吸入老年人
- 改良椎旁阻滞与硬膜外阻滞治疗腰腿痛疗效比较被引量:4
- 2000年
- 目的评价改良椎旁神经阻滞法 (IPB)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PLD)所致腰腿痛。方法将 120例 PLD病人随机分成 A、 B两组, A组 (n=70)采用 IPB, B组 (n=50)采用硬膜外阻滞 (EDB),两组用药相同。结果 A、 B两组治疗效果相似 (P > 0.05),但 A组治疗后即时的行走不便和血压波动的发生率均较 B组明显为低 (P< 0.001)。结论 IPB可作为临床上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腰腿痛的首选方法。
- 胡毅平刘林汉
- 关键词:改良法椎旁阻滞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腰腿痛
- 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快通道麻醉管理
- 2008年
- 目的探讨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的快通道麻醉的围术期管理。方法择期行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80例,采用静吸复合全身麻醉,咪达唑仑+丙泊酚+芬太尼+维库溴铵麻醉诱导,瑞米芬太尼+丙泊酚+维库溴铵+异氟醚麻醉维持,根据脑电图双频谱指数(BIS)监测维持恰当麻醉深度。所有病例常规监测心电图(ECG)、心率(HR)、动脉血压(ABP)、中心静脉压(CVP)、心输出量指数(CI)。术中使用硝酸甘油、艾司洛尔、去氧肾上腺素、多巴胺、多巴酚丁胺、米力农调控血流动力学指标,保持血流动力学平稳。结果所有患者均获手术成功,手术时间105~165min,麻醉时间145~200min。所有病例麻醉过程平稳,无麻醉意外和麻醉并发症。结论非体外循环下冠脉搭桥快通道麻醉的关键在于维持血流动力性平稳和达到恰当的麻醉深度,避免加重心肌缺血,维持并改善心肌的氧供氧耗的平衡,使用短效的阿片类药物有利于兼顾到恰当的麻醉深度、维持血流动力性平稳和术后较早拔管和恢复。
- 王桂龙张兴梅吴硕雄姚冰薇王雁娟胡毅平
- 关键词: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麻醉快通道
- 纳洛酮浓度及作用时间对人离体精子活力的影响被引量:1
- 2011年
- 目的研究纳洛酮浓度及作用时间对人离体精子运动活力的影响。方法选择人精液20份,上游法优化处理后随机分为对照组(1份)和纳洛酮组(5份)。纳洛酮组分别观测4个时间点(0.5h、1h、3h、5h)及5个浓度水平(10^-3mol/L、10^-4mol/L、10^-5mol/L、10^-6mol/L、10^-8mol/L)纳洛酮对精子活力的影响,精子运动功能采用计算机辅助精子分析系统分析。结果10^-8~10^-3mol/L纳洛酮作用于精子0.5~5h后,精子活力由无显著变化到显著升高,后显著下降,其变化趋势符合抛物曲线。精子活力效能随作用时间的延长成上升趋势。结论纳洛酮对人离体精子运动的作用是双向型的,即低浓度对精子运动无影响,稍高浓度显著兴奋精子运动,高浓度可抑制精子运动或产生制动效应。
- 许波王志萍王雁娟胡毅平王丽君汪小海
- 关键词:纳洛酮精子体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