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晓波
- 作品数:7 被引量:38H指数:2
-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电气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基于ARM的电力负荷管理终端的研制被引量:27
- 2006年
- 提出并设计了一种基于ARM的嵌入式电力负荷管理终端。该终端以高性能的32位ARM处理器和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μC/OS-Ⅱ为核心,采用专用的电能计量芯片采集和处理现场电网数据,实现数据存储与传输、异常事件监测和远程负荷控制等功能。终端通过GPRS方式与主站进行通讯,主动上传各种数据或响应主站的各种命令。同时,通过本地人机交互接口也可方便地对终端进行操作。该终端具有可靠性高、实时性好、运行费用低等特点。文章论述了终端软、硬件的结构及其设计思路。
- 杜振波李开成刘建锋胡晓波
- 关键词:ARM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负荷管理GPRS
- μC/OS-Ⅱ在电力负荷管理终端的应用研究
- 结合近年来电力系统自动化抄表技术、嵌入式技术和GPRS数据通讯技术等新兴技术的发展,本文开发设计了一种新型电力负荷控制终端——基于嵌入式操作系统μC/OS-Ⅱ和GPRS通讯网络的电力负荷控制终端。 本文首先介绍了负荷控制...
- 胡晓波
- 关键词:电力负荷控制ARM7GPRS
- 文献传递
- 基于功率方向的区域智能配电网保护方案及应用被引量:2
- 2014年
- 结合某区域智能配电网的接线形式,提出了一种应用于该配电网的基于功率方向的保护方案。该方案根据系统假定功率方向和网络中各节点的有向连接关系构建网络功率矩阵,将配电网络节点分为环网节点和末端节点,通过环网馈线段或末端馈线段故障时馈线段2端节点的功率方向特性准确定位故障区段,给出故障隔离跳闸策略。介绍了该区域智能配电网保护系统的网络结构,并在该区域智能配电网保护系统上模拟了多重复杂故障算例,分析结果表明该保护系统不需要多级配合,能够最小范围地快速隔离故障,保证配电网供电可靠性.
- 岳立马力胡晓波
- 关键词:智能配电网功率方向网络节点
- 输电线路雷击故障的复现分析方法研究被引量:2
- 2014年
- 为了对防雷措施的实施和线路改造提供针对性的指导意见与建议,应加强对雷击故障的深入分析,总结雷击故障中的潜在规律。在雷击故障基本分析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雷击故障复现分析方法,以实际雷击故障为例,搜集整理雷击跳闸信息、线路结构特征、地形地貌特征等运行资料,结合雷电监测系统查询的雷击跳闸时间段内跳闸线路走廊的雷电活动情况,判别线路雷击故障性质,采用防雷计算分析方法校验线路的耐雷性能,与雷电监测系统查询的雷电信息比对,核算引起线路雷击跳闸可能的雷击入射点范围。分析结果表明,基于多次雷击故障复现分析结果得出的故障规律对提出有效防雷措施具有显著的指导意义。
- 童世奇胡晓波
- 关键词:输电线路绕击地闪密度
- 基于相似模型泛函时间序列的短期电力负荷预测被引量:4
- 2014年
- 采用一种新型的泛函时间序列方法预测短期电力负荷,建立一种历史日分段负荷与预测分段负荷相似模型的加权平均关系,根据实际观测的分段负荷与参考的分段负荷之间的贴近度,从历史数据中辨识出历史分段负荷,进而通过这种方法捕获需要预测的负荷特性和量化特征。为便于比较说明,将所提泛函时间序列方法应用于某地区的历史日负荷数据,并与近年文献中提出的类似方法进行了比较,证明了本文所提短期负荷预测方法的可行性。
- 孟华楠胡晓波
- 关键词:短期负荷预测时间序列
- 基于μC/OS-Ⅱ的电力负荷控制终端的设计与实现被引量:2
- 2007年
- 本文以高性能的32位嵌入式ARM芯片为处理器,结合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μC/OS-Ⅱ,设计和实现了实时性强、结构优化的电力负荷控制终端。构建了嵌入式系统软硬件平台,详细阐述了应用软件的任务设计、优先级安排和各任务之间的关联性,由此设计的系统性能良好,稳定可靠。
- 胡晓波李开成刘建锋杜振波
- 关键词:ARM
- 基于BX型潮流算法的无功电压灵敏度校正方法研究被引量:1
- 2014年
- 随着社会生产和生活水平的提高,电压质量问题日益突出,已成为当前电能质量的主要矛盾之一。研究了基于灵敏度的电力系统无功电压校正,详细论述了无功电压校正的方法,根据可调无功节点对需要校正电压节点进行灵敏度计算,并且利用IEEE-5节点系统作为算例进行了校正分析。
- 胡迪余扬波胡晓波
- 关键词:无功电压灵敏度